分享

课例分析案例一

 木一过 2017-06-16

    青岛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已经结束。本届优质课比赛与往届不同的是,取消说课,改为课例分析。什么是课例分析呢?教研员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所谓课例分析就是教师在某一节课结束后,针对教学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谈数学素养的提升点,并分析做法及为什么这样做。其最大的特点是要有教学实录(或视频展示教学片断)为证。时间限制在8——12分钟。从比赛情况看,这种比赛形式在效果上要优于说课。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现提供几个案例与网友们分享。

 

《我们的鞋码统计》课例分析

水集中心小学 李浩齐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分析的课例是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1课时的教学片断。请看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这个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通过研读新版《数学课程标准》我认识到: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素养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使学生的这些素养都能得到训练和提升,课后反思我感到,其中对数据分析观念和符号意识素养的训练比较有效,下面我分别来汇报我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一、数据分析观念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从这里可以看出,数据分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经历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判断等过程,因此我认为要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训练,必须从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步骤入手,进行整体建构,才能有助于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在本课时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过程:一是复习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的统计的方法步骤;二是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统计的方法步骤;三是拓展应用——通过练习巩固统计的方法步骤;四是总结提升——建构方法步骤,体会统计的价值。下面我从二个片段来具体分析:

片段一:复习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的统计的方法步骤

师:(出示统计换牙情况的情境图)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吗?这是前面学过的统计换牙情况的图,想一想,分哪几步统计的?

1:先分一分。

师:对,通过分一分,我们知道了换牙的三种情况,有2颗的、3颗的、4颗的,接下来怎么做?(贴示:分一分)

2:再数一数。

师:就是数一数各种情况有几个人。(贴示:数一数)还有呢?

3:还要再填填表,画画图,比一比。

师:(顺势贴示:填一填,画一画,比一比,并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统计换牙情况时经历了五个步骤:分一分,数一数,填一填,画一画,比一比。今天我们还用这些步骤进行一些新的统计好不好?

【分析:设计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激活学生的统计意识,帮助学生梳理建构起简单统计的一般方法步骤,为迁移步骤进行新的统计做好铺垫。从试课情况看,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学生一开始感到有些茫然,找不到思路,不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设计上这个环节后,在进行统计时有了抓手,使学习过程比较顺利。】

片段二:自主探究——进一步完善统计的方法步骤。

师:同学们,下面运用学过的方法步骤解决“穿多少号的同学多”这个问题,第一步要干什么?

生:分一分。

师:对!首先要分一分,看看我们班同学有几种鞋码,你的鞋码是多少号?

119号。

师:还有不同的吗?

220号。

……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你发现我们班同学的鞋码有哪几种情况?

生:有19号、20号、21号、22号四种情况。

师:对,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四种情况来统计。第二步干什么?

生:数一数

师:好,怎么数?

生:报一报,数一数。

师:好,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同学们都把自己的鞋码写在小纸片上交给老师了,现在老师报号,同学们来数。19号……

师:老师刚才报了7个号,我们一起检查一下,19号有几人?20号呢?21号?22号?(答案不一)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记不住,我想用笔记下来再数,行不行?

师:很好,好脑子不如滥笔头,我们一起用笔记一记?拿出一号记录纸,还是老师报号,同学记。(教师报号,学生记)

【分析:所谓“完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用“听数”不行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用笔记录。为了引导学生找到这个方法,我让学生顺着“分一分——数一数——”的步骤往下走,在学生想到“报一报,数一数”,并且经过尝试行不通的情况下,想到“记”的办法,“记”了之后再“数”,就会数的又快又准。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这样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丰富了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这是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重要一步。然后,通过拓展练习——抛硬币,让学生再一次完整的经历了统计的过程,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数据分析观念体系。】

二、符号意识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我觉得,在本课中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并且意识到用符号记录比较简便,就是在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请看我的教学片断:

师:(学生记录,师巡视选择数字记录法和符号记录法分别展示)我们看这几个同学记的,这个同学直接写鞋号,这个同学是用画对号的方法记录,这个同学是用画竖线的方法记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好在

1:我觉得画竖线好,因为这样简便。

2:我觉得画对号也很简便。

师:(先指着画对号的问)这是谁画的?和他一样的举手,(再指着画竖线的问)这是谁画的?和他一样的举手,这些同学都是用符号来记的,很简便,他们都很有创意!

师:记的时候除了选择简便方法,还应该注意什么?

1:好好听,好好记。

2:还可以两个人一起记。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一是?(用符号记录),二是?(要认真听),三是?(两人合作),一人记,另一个人看,想不想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来记一记?(老师报号,学生记,教师巡视寻找画正字记录的方法)现在记完了,第三步,要干什么?

生:数一数。

师:好,现在就数一数,把结果写在纸片的右面。

师:(在实物投影上同时展示对号记录法和画正字记录法)(教师课前画正字统计备用)这个同学是用画对号的方法,我们先看他数的结果,(19号……),同意的举手,你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好在哪?(快)这个同学是用画正字的方法,你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好在哪?(数起来方便)

师:这两方法都是用符号记的,非常方便,画对号的方法画起来快,画正字的方法呢,数起来快,各有各的好处。用符号记录数据,非常简便,在统计中经常用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我的做法主要是:一是组织学生尝试记录,然后进行交流比较,对于用符号记录的方法我用“这些同学都是用符号来记的,很简便,他们都很有创意! ”这样的评语帮助学生体会用符号记录的好处;二是引导学生总结记录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用符号记录、认真听和合作记录是记录整理数据的好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三是及时总结提升,在学生充分感悟了用符号记录数据的好处后,我总结说“用符号记录数据,非常简便,在统计中经常用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这样让学生不仅学到记录数据的方法,而且意识到这是一种数学方法,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以上分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