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把握诊改工作内涵 精准实施学校诊改工作

 开心TOM图书馆 2017-06-16

    本网讯  为加深对诊改工作内涵的理解,为精准实施学校诊改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助力学校内涵发展和高水平建设,4月24日至25日,马鞍山师专诊改办一行7人参加全国第六期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编制培训并汇报我校方案。培训由全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委会主办,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来自全国23个地区66所高职院校的302名代表参加了两天的学习,培训安排了领导讲话、专家报告、方案研讨、经验交流四个模块。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做《理念先行 整体设计 问题导向 精准发力》的专题报告。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做宏观指导报告,任占营分析了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时代背景,即在“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高职院校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主体,诊改工作是推动落实学校第一责任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随后,他重点解读编制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方案的六个关键控制点,并指出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建立要经历“制度—机制—能力—文化—行动”历史阶段,建设成效显现周期长。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诊改工作推进的关键。培训会上,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何锡涛教授做主题为“适应诊改需求 优化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平台建设报告;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樊至光教授做“‘诊改’数据平台规划与设计思考”报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吴乃忠做“服务诊改  推进智能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案例交流。

    为推进非试点院校诊改工作进程,培训安排了马鞍山师专、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案例研讨。学校参会人员齐心协力、精心准备,组建团队上台参与现场互动。学校诊改办副主任张红梅汇报了马鞍山师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与会的专家杨应崧、何锡涛 、汪建云、戴勇在认真查阅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全面、细致指出学校方案中需要思考和修订的个性问题和院校在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三所院校的勇于担当、主动分享受到杨应崧主任和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会上,教育部诊改工作试点院校淄博职业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学院做诊改工作的经验交流。全国诊改专委会秘书长袁洪志在总结培训时,强调做好诊改工作,必须一把手到位、理念到位、工作到位,要落实主体责任、突出过程管理、重视平台建设。

    通过培训研讨,参会人员加深了对诊改工作内涵的把握,将认真消化、吸纳专家的宝贵意见,修订完善学校的诊改工作实施方案,为精准实施学校诊改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参会人员也认识到诊改不是另搞一套,更不是推倒重来,是新理念、新工作模式。诊改工作要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依托信息数据平台,让人才培养过程由“黑箱”变为“白箱”。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诊改工作是全校的工作任务,人人有责。管理者要学会应用SWOT分析法、SMART原则、任务分解法等管理工具,科学确立工作目标链、标准链、实施链等,主动适应诊改工作。

    培训由学校诊改办副主任张红梅带队,组织人事处处长张程刚、监察审计处处长潘可国、教务处处长鲁正扣、发展规划办主任徐基宏、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副处长韩芳勤、信息中心主任许卫明参加。(文/诊改办  图/徐基宏  编辑/黄凌骜  审核/张红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