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查研究】对公账户管理:现状、问题与应对

 记录过程 2017-06-16

完善对公账户管理,农商银行会计人员必须始终保持自律、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账户管理规定开展工作,杜绝违规和随意行为


  对公账户的管理是各农商银行内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客户在农商银行办理各类业务的起点,更是客户了解农商银行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主体日益活跃,在农商银行开立的对公账户也越来越多,农商银行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笔者以农商银行对公账户管理现状为切入点,梳理日常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公账户管理的建议与对策,以提高农商银行对公账户的管理水平。

  农商银行对公账户管理现状 


  从不规范向逐渐规范转变


  农商银行在成立之初,账户的开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账户系统的正式上线,以及各种账户的开立权限统一由各农商银行总行授权中心授权后,账户开立的规范水平有效提高。另外,由于监管机构每年持续对账户滚动检查以及行社内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目前,农商银行对公账户的管理已逐步从不规范向规范转变。


  从账户性质单一、总量少向账户性质繁杂、账户数多转变


  农商银行在刚开业时可能只有零星几个对公账户,且以基本户为主。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的日趋繁荣,各类经济主体得到法律的认可,银行的对公账户逐渐增多。同时,账户性质的种类也更加丰富,既有基本存款账户,也有一般存款账户、临时户,更有预算类专用账户和非预算类专用账户,呈现出由开立账户性质单一、账户数少向多种账户性质、账户数目繁多发展的态势。以长丰农商银行营业部为例,截至2005年年末,营业部账户数为84个,有基本户64户、非预算类专户10户、一般户9户、预算类专用账户1户;而到了2016年年末,账户数已达517个,有基本户329户、一般户123户、预算类专用账户18户、非预算类专用账户37户、临时存款账户10户,账户数增幅达515.48%,其中基本户增幅达414.06%。


  从以低端客户账户为主向以中高端客户账户为主转变


  在农信社期间,各信用社的对公账户主要为所在乡镇的个体工商户、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等开立的对公账户,其中较为优质的主要是各乡镇财政局开立的账户,其余大多数为中低端客户群体的账户。而从这几年来看,各农商银行除了以上客户外,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在各支行开立账户。以长丰农商银行双墩支行为例,截至2005年年末,账户中主要以安徽鸿路置业有限公司、合肥市盛龙家具厂等中低端客户为主。但截至2016年年末,账户中主要以合肥北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等中高端客户为主,对公账户从低端客户群的账户为主向以中高端客户账户为主转变。


  对公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账户开立时存在的问题。


  户名、账户号、性质不一致


  各农商银行在实际操作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在综合业务系统中的户名和在人行系统中的备案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如某支行在综合业务系统中开立为安徽置业有限公司·1#,但在人行系统备案时则显示是安徽置业有限公司·#1,两者看似一样,实则不一致。二是在综合业务系统中账户号编制为23位,但在人行系统备案时则录入为21位或者22位,账户号录入有误。三是在综合业务系统中开立时为一般账户,但在人行系统却显示为临时账户。此类现象虽然不多,但也存在屡查屡有的现象。


  诚然,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在不需要人行核准而由支行在人行系统进行备案的账户,但往往问题就出现在没有人行给予核准的过程中。个别员工工作作风不严谨,给重要的账户管理工作埋下问题隐患。


  账户备案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实际的账户开立过程中,除需要人行核准的三类账户外,其他如一般账户、非预算类专用账户都是由各行社会计人员在人行系统中自行备案的,即使不备案暂时也并不影响该账户的使用。可能因为这种原因,某些支行的会计人员缺乏自律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本行综合业务系统开立后未及时对账户备案,未能严格贯彻人行关于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账户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临时户当作一般户使用


  按照人行账户管理制度的规定,一般户是不能办理现金支取业务的。在这一点上,系统本身已有强制性的控制。但是对于代发工资户类的临时账户,个别农商银行支行的实际操作与人行的制度规定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账户特别是财政局的账户在实际代发工资的同时,账户经常留有余额,并不能保持账户的零余额状态。在实际检查中发现,有些账户可能存在着长年有余额未清零的现象,这与人行关于账户管理制度的规定是相背离的。


  账户年检的问题


  每年4月至11月份,人行都会要求各行社对上年度所开立的账户进行年检,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了解账户资料有无过期、企业法定代表人等账户信息是否发生变更;另一方面,检验所开立账户的日常使用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账户一年只发生一两笔业务,银行可联系到客户,但是客户不提供最新的账户年检资料;部分账户几年不发生业务,银行也联系不到客户,无法对账户进行年检,等等。


  (三)账户销户时存在的问题。


  部分老账户销户受阻


  在以前账户管理还不够规范的时期,个别银行在客户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给其开立了对公账户。但是随着制度和科技系统的完善、执行力度的加强,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有些账户无法联系到客户;有些账户能联系到客户,但是单位负责人已经发生变更,后任领导不理会旧账;有些客户虽然承诺协助销户或补齐资料,但是久拖不办等问题经常存在。


  销户后两系统不一致


  基本账户的销户需要人行核准,但是对于一般户等不需要核准的账户,有些支行的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时会发生偏差,可能存在着综合业务系统中销户后人行系统未及时销户的现象。


  销户资料未能及时装订并保管


  按照会计档案制度的规定,开户资料做永久会计档案保管,销户资料也应该按照永久档案按年装订进行保管。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支行只将开户资料作为专夹保管,没有进行装订并作为永久会计档案保管,这与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相违背。


  完善对公账户管理的对策 


  自律与严谨的态度


  自律即自我约束,各行社的会计人员要有自我约束意识,要严格按照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保管好账户开立资料,按月进行对账,及时收集年检资料,每年对对公账户进行年检。另外,会计人员应保持严谨的态度,特别是账户的开立、使用、变更和销户,要确保客户提供的开户信息与系统录入的信息保持一致。只有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有效避免开户时账号、账户名未备案等现象的发生。


  定期自查梳理、换人互查


  每月定期对所开立的账户进行自查,不但检查账户资料的齐全,还要对账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辨识;不但要保证综合业务系统账户信息开立正确,而且还要保证人行系统的账户信息与综合业务系统的信息保持一致;不但要保证综合业务系统和人行系统及时销户,还要保证销户资料能按照规定及时装订。会计人员要每月通知客户进行对账,每年按时进行账户年检。农商银行可要求支行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换人互查,避免一人自查中存在的麻痹思想,提高自查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以查促学、以查促纠


  近年来,每年对账户的检查越来越多,大体分为行社内部组织的检查和人行、银监等外部监管机构的检查。检查出的问题有的是规范性问题,有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各农商银行可根据每次检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对公账户的管理水平。另外,对于典型问题,农商银行可通过每月或每季的会计例会和稽核例会在全行通报,以提高整个银行的内控管理水平。


  长期不动的账户,纳入“久悬户”管理


  在日常开立的账户中,有些是经常发生业务的账户,有些则是常年不发生业务的账户,对于这些账户,各行社可根据实际需要每年进行定期梳理。对于一年内没有现金收付业务的账户,农商银行在进行登报公告后,在人行系统中纳入“久悬户”管理,进而销户。这不但有助于提高支行对公账户的对账率和年检率,而且可以有效地节省支行日常管理对公账户的实际成本。(作者:安徽长丰农商银行陈常青,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7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