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都伽蓝记】洛阳三十三观音巡礼 | 第一番:顶法寺

 alayavijnana 2017-06-16



洛陽三十三觀音靈場巡礼


指京都市三十三座供奉觀音菩薩的寺院構成的巡拜系列。


洛陽三十三觀音巡禮的傳統,最初由後白河法皇(1127—1192)設定,用以取代始自西元718年、路途困難、覆蓋範圍較廣的西國三十三寺巡拜傳統。


到了1431年,系列被重新制定,當時路線為由京都行願寺到北野天滿宮的範圍,包括途中的三十三座寺院。在1467—1477年之間,京都發生應仁之亂,朝聖傳統一度廢絕。


到了江戶時代,在1665年,當時的靈元天皇(1654—1732)勅命中興。現在以六角堂為三十三靈場之首、以清和院為終點的朝聖路線及系列,便是當時所制定的。


此系列之所以稱為“洛陽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是因為西元794年遷都京都時,其城市規劃效法中國唐朝,遂把都市的東半稱“洛陽”、西半稱為“長安”。後來,東邊發展繁榮,“洛陽”或其簡稱“洛”遂發展為京都的別稱,至今不變(如京都的不同地區稱為“洛中”“洛東”等;現今專為遊客所設、來往旅遊景點的公交班車叫“洛巴”)。



與日本大部分其他巡拜系列一樣,三十三觀音以“番”標示,如六角堂是三十三寺之首,稱為“第一番”(或稱“第一番札所”)。开始吧!



頂法寺是洛陽三十三觀音系列之首


同時也是西國三十三觀音系列裏的第十八番,還是日本花道的發源地。全稱為:紫雲山頂法寺,俗稱六角堂,屬於天台宗系。由聖德太子於用明天皇2年(587年)建造,比京都建都的歷史還要早兩百多年。


聖德太子像(傳說為阿彌陀佛示現)


寺院的核心建築是“本堂”


呈寺院建築中罕見的六角形,象徵六根清淨。這也是六角堂得名的由來。據記載,當時聖德太子在這裏找到泉水,夜夢觀音菩薩命其建造一座六角形的建築,以供奉觀音聖像,太子於是依命建寺。



本堂平時不允許入內,參拜者可隔著鐵絲網瞻仰其內供奉的如意輪觀音複製像,和一尊名列“重要文化財”的毘沙門天立像。


本堂


如意輪觀音


毘沙門天



“京都的肚臍”


在本堂前方右側的地面上,有一個六角形、中間有小洞的基石。有關這基石,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六角堂比京都建都歷史早了兩百年。京都的城市規劃,嚴格沿用中國的條坊制都市規劃,以交錯的“條”和“坊”把盆地規劃為棋盤狀的工整都市。在建都前的一年,即西元793年,城市規劃者發現六角堂剛好擋了城市藍圖的中央幹道。由於寺院乃先世天皇親建,誰也不敢動,當時的桓武天皇(737—806)苦惱地來到六角堂向觀音祈禱解難。傳說在天皇祈禱後,六角堂在大家不知不覺中自動後移了十五米,露出了這個基石,因此解決了規劃的難題。在後來建成的平安京裏,此基石被稱為“京都的肚臍”。


京都的肚臍


来自中国的結緣之柳


寺門右邊、生長茂盛的柳樹稱為“六角柳”。此柳是聖德太子派遣使節(即朝見隋煬帝,說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小野妹子,他不但帶回了這株柳樹,也帶回了花道技藝)從中國帶回栽種的。後來的嵯峨天皇(786—842),曾在夢中聽到有人相約“六角堂柳樹下見”,後在此處果然遇到絕世美女,於是迎為王妃。因為這個美談,柳樹被視為姻緣樹,求姻緣簽的人都會把簽文系在兩條柳枝上求天賜良緣(正確系法是把簽紙折成細條,用一條簽文綁著兩條柳枝)。


結緣之柳


太子堂


也叫開山堂,供奉開山之祖聖德太子。其中有聖德太子兩歲合掌念佛像,十六歲祈禱父親病愈像,太子騎馬像。這是日本聖德太子崇拜的根本道場。在這裡參拜后,可持納經賬,在納經處,加蓋太子守本尊之御朱印。


開山堂


太子騎馬像

太子二歲等身像

太子守本尊之御朱印


日本花道的起源地


開山堂的西側,是聖德太子沐浴之處的遺跡。這個池塘遺跡的旁邊,是僧侶的住坊,稱為池坊,也是日本花道的起源地。池坊流是日本花道中歷史最早的,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派,門下弟子逾百萬,因此成為日本花道的代名詞。習花道者,把這裏視為花道的守護寺。在寺院中,常常能看到學花道者到此祈求技藝進步、考試順利。在每年的四月下旬,池坊派的掌門人還會對寺院進行特別的獻花儀式---花供養會。池坊的三樓有一個免費的花道歷史展覽館,只要預先預約便可免費參觀。


聖德太子沐浴處


池坊


花道歷史展覽館


花供養會


京都的春天之始之地


太子沐浴處有十六羅漢像,並不是平常所見的威嚴老僧形象,而是笑嘻嘻的小沙彌像,代表和顏愛語之實踐。羅漢像上方的櫻樹也很有來頭。它稱為“御幸櫻”。在996年,花山法皇(968—1008)參拜此寺時,適逢櫻樹開花,大臣便寫下詩句“天皇駕臨櫻花開,春天便開始了!”從此,此樹開花之際,便被視為京都的春天之始。


御幸櫻


十六羅漢


地藏


六角堂周圍,分佈三處供奉地藏菩薩的地方,分別是地藏山,只能祈禱一件事的一言地藏,以及合掌地藏。

地藏山

合掌地藏

一言地藏


親鸞堂


是為紀念親鸞上人(1173—1262,淨土真宗祖師)而設。上人其實並非六角堂的祖師,在傳承上也並無太深的關係。在建仁元年(1201年),上人進行連續百日參拜六角堂的修行;在第九十五夜,傳說他在夢中得聞如意輪觀音開示。原木色的亭內,供奉著兩尊上人像,其一為打坐入定姿勢的夜夢像,另一為穿著草鞋的立像。


親鸞堂外觀

親鸞夜夢像

親鸞草鞋像


石不動尊


是供奉不動明王的木像和石像的佛堂,見於安永9年(1780)刊行の『都名所図会』記載。在這裡參拜后,可持納經賬,在納經處,加蓋石不動尊之御朱印。


石不動尊


石不動尊之御朱印


唐崎神社


南東隅的唐崎神社,供奉六角堂的鎮守神---被稱為明星天子菩薩的唐崎明神。



每年四月八日的浴佛會,以及八月下旬的地藏盆,都是比較盛大的節慶。


浴佛會


地藏盆


观光电梯的便利


在寺院的旁邊有一座現代大廈。大廈特別設置一座觀光電梯,可免費使用(從寺院可直接經過側門進入大廈使用電梯)。從觀光電梯裏,能從上方欣賞本堂的六角建築特色。大廈大堂的星巴克咖啡廳,在落地玻璃窗處設有舒適的靠椅,讓顧客近距離欣賞這座被現代建築圍繞的古刹。



纪念品的购买


離開寺院前,哪怕不集印,也值得去納經處參觀一下。納經處中央供奉三十三尊觀音,乃西國三十三觀音的代替像;其左邊為辦理納經、流通朝聖產品的辦事處;右邊是茶室,也出售一些相關的紀念品。如果是以六角堂為朝聖起點,朝拜者正好在這裏購買專用或普通版的納經帳、卷軸、白衣,或購買數珠巡禮系列中的第一顆單珠。此外,這裏還供應幾種比較有特色的護身物、紀念品,譬如有三百年歷史的老香莊松榮堂為寺院特製的六角堂用香、紅白花形狀的禦守、鴿子形狀的護身物(這是因為寺院也以有許多鴿子聞名),和六角形的香囊、香插等。茶室提供500元的茶點套餐,含以茶道手法泡制的綠茶一杯、小巧的六角形日式點心。


洛陽三十三觀音靈場第一番之御朱印


鴿守護


銀杏守護


京都肚臍之餅


納經處


附近景点


 六角堂附近有一個京都文化博物館,有興趣者可順道參觀(中京區三條高倉)。雖然下次會提供第二番誓願寺的公交資訊,但如從六角堂徒步前往,也不過約十分鐘路程而已(六彌陀系列裏的安養寺、十二藥師系列裏的西光寺和永福寺,也都在那一帶)。


參拜時間


06:00—17:00(納經08:00—17:00)

门票:免费

交通:



地鐵:京都市営地鉄「烏丸御池」駅5番出口徒歩3分,阪急京都線「烏丸」駅21番出口徒歩5


公交:市巴士烏丸三條、烏丸御池、四條烏丸站下車均可,徒步約三分


出租車:京都駅出發約10分,京阪三条駅出發約10分,阪急河原町駅出發約5分


徒步:京都文化博物館出發約4分,錦市場(高倉通り側)出發約6分,四条河原町出發15分








隨喜掃碼讚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