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载冀往】《雄安传奇 新区展翅》(十五)——《北学冠冕孙奇逢》

 孙红洲 2017-06-17

编者按:

他晚年隐居夏峰村修学著述、开堂讲学,世人尊称他为“夏峰先生”;

他广开学路,大收学员,创建“夏峰学派”;

他就是北学冠冕孙奇逢。

《雄安传奇 新区展翅》(十五)——《北学冠冕孙奇逢》,一起来长知识......

 明清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和天崩地裂的巨大变乱,促使当时的思想界对现实进行深刻反省和思考,形成可以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相媲美的学术氛围,是中国思想史上又一个绚丽的时代。在众多杰出的思想家中,以孙奇逢为代表的北学、黄宗羲为代表的南学、李颙为代表的关学形成了清初学术界三足鼎立的局面,他们被称为“清初三大儒”。


北学冠冕孙奇逢


孙奇逢画像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容城人,出生于官宦家庭,父亲为官清正。孙奇逢少年时就志向非凡,14岁考中秀才,并进入县学读书。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22岁到京城参加会试,路上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马上放弃考试回到容城。

 孙奇逢从29岁开始在京师游学,由于他“行侠好义”,结识了大批名流。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结成阉党,专权乱政,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朝中大臣上书弹劾魏忠贤,却被诬陷贪赃,先后下狱。当他们被严加追查有性命危险的时候,孙奇逢与定兴人鹿正、新城人张果中等人以左光斗对畿辅有恩德为理由,提倡大家捐献银两,筹集资金进行营救。同时他还给任兵部尚书的好友孙承宗写信,请求他紧急给皇帝上疏搭救。孙承宗率兵从辽东出发,准备借入朝觐见皇帝时当面陈说求情,由于圣旨阻止而未能成功,左、魏、周三人最终死在东厂监狱中。魏忠贤诬陷左光斗等贪污巨大,要追查迫害他们的家属。孙奇逢与鹿正、张果中又向当时的士人、百姓筹集资金,替他们缴纳了所谓的赃款,最终保住了他们的亲人,四海之内都称赞他们是“范阳三烈士”。


北学冠冕孙奇逢


孙奇逢在夏峰村讲学处——兼山堂

 明末,孙奇逢率领亲族乡人抗击清兵。附近县城先后被清兵攻陷,只有容城未被攻下。但终因明朝大势已去,他移居易州,隐居于五公山讲学。清朝建立后,他居家授徒。不久,其田园被旗人圈占,孙奇逢被迫率领族人及门人弟子南迁到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的夏峰村。那里紧邻名泉百泉,地僻清幽。顺治九年(1652年),工部侍郎马光把一些田地和房屋赠送给孙奇逢,从此,他率领子弟在那里躬耕劳作,各地来访的学者希望在这里居住的,孙奇逢也授予田地让他们耕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在此期间,清政府曾经多次征诏,甚至以国子监祭酒职位聘请他,都被他拒绝,人们尊称他“征君”。

 孙奇逢晚年隐居夏峰村讲学著述、开堂讲学。因为他学术渊博、品行高尚,世人从此便尊称他为“夏峰先生”。而他也把“堂传孝友”的家风带到了河南。孙奇逢在夏峰村创立的讲学场所叫兼山堂,在这里,他广开学路,广收学员,并创建“夏峰学派”。

 在明清之际的儒学大变革中,在社会秩序首先崩溃的北方,孙奇逢以北学致用传统与阳明学为知识背景,以“直指孔子”与“躬行实践”并举,创造出一套兼容并包的实践性“新理学”,他带领北方儒生在明清之际实现了北学的创造性转换,他“不薄程朱爱阳明”,先从根本上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家回归到孔孟门下,然后再用对孔孟思想的解说,来反证程朱陆王的理论虽然有分歧,但总体精神上是一致的,在回归、重释孔孟经典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理学体系。

 孙奇逢生平做学问以实用为主,提出了“躬行实践”“经世载物”的思想,认为做学问不应该是空谈家,必须注重实践,重视经世致用。因此,在提倡回归和重释孔孟的同时,孙奇逢提倡对伦理纲常要躬行实践,非常注意把讲论义理与个人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把被理学家说得非常玄虚的东西还原到实处,发挥理学服务社会的功用,学习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把落脚点最终放到对“礼”的实践上。这种新理学迅速波及北方及整个思想界,以其开放性、深刻性、全局性回答了由于程朱陆王之争而导致理学极度心性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解决了明清之际儒学变革的深层问题,缓解了“礼”与“理”极度紧张带来的危机,为清代学术发展开辟了道路。

北学冠冕孙奇逢


孙奇逢著作《理学宗传》

 在夏峰居住的25年中,孙奇逢亲自定稿的著作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晚年批定四书近指》《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圣学录》《读易大旨》等著作。在他的带领下,北学获得了重生,同时也形成以孙奇逢为宗师,以回归、重释孔孟经典基础上会合儒学各派为特征的夏峰北学。

 《清儒学案》说孙奇逢“气魄独大,北方学者奉为泰山北斗”;清代济南学者霍炳剑称:“中原文献在夏峰,天下楷模在夏峰”;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则认为“夏峰诚不愧当时北学之冠冕”。


北学冠冕孙奇逢


孙奇逢雕像

 

康熙皇帝在治理白洋淀时,先后围绕白洋淀兴建了4座行宫:郭里口行宫、端村行宫、圈头行宫和赵北口行宫

这些行宫还存在吗?

《雄安传奇 新区展翅》(十六)——《白洋淀里的清代行宫,一起来长知识......


下期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