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观点|回顾2016,那些值得一读的人类学著作!(下篇)

 颐源书屋 2017-06-17

这是一墨读书会第  73 篇文章


导读

如果要为2016年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做界定,单从著述出版的数量和内容种类上来讲,可谓丰富多样。本期,“我读”将为2016年新出版的人类学著作做简短回顾和介绍,在这份书单里,既有家族史、文化史的研究,也有田野方法、田野经历的记录和讨论,还有关注宗教文化、他者文化、情感人类学的研究。尽管这份书单尽可能搜集了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仍不能保证其完全覆盖此领域。书单的整理参考了多家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以及豆瓣读书栏目,本文未注明“原创”,在此明示。


她身之欲
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出版信息:丁瑜.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修改、整理后出版的学术专著,作者丁瑜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曾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著名学府,毕业于香港大学。为完成这项研究调查,专门深入到广州、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多个特殊服务场所,密切接触、深度晤谈多名从业者,还选择与从业者共住,长时间观摩这些从业者的工作状态。

 

书中指出,特殊产业从业者通常会对家乡有着美好回忆,但也非常明确的表达了拒绝回到家乡过苦日子的态度。原因在于:第一,有着摆脱贫困的强烈动力。包括广东在内,中国各地都延续着重男轻女的观念,这种观念延续到共和国时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获得了极大的强化,男女出生比例失调,女孩更可能被剥夺教育机会,会更早的认识到贫困生活的残酷性,相比男孩有着更强的出人头地、摆脱贫困生活的动力。第二,畸形的工业化不足以让进城务工女性致富。“城市并不能为流动劳动力提供安全的、稳定的和有所回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但他们所期盼的居民权与福利待遇还是难以企及的,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劳动与所得真正无阻地享受都市的生活方式。” 第三,“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方式与更大的个人空间”对于外来务工者特别是其中的年轻女性来说,既可通过具象化的生活方式来展现,同时也是大众媒体宣扬与塑造的结果。

 

人类砍头小史
welcome



 

出版信息:弗朗西斯·拉尔森. 人类砍头小史[M]. 海南出版社, 2016.

 

头是人类极具区别性的特征,将我们的内心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尽管头拥有如此超群的能力,但也经历过黑暗时期,在人类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斩首或割取敌人首级。无论是一些西方的收藏家对干缩头颅的需求激发了大屠杀,还是二战中美军士兵把日本人的残肢送回亲人身边,无论是杜莎夫人将被斩首的罗伯斯庇尔的头做成塑像,还是达米恩·赫斯特在停尸房拍那些被砍下来的头颅,无论是盗墓骨相学家还是痴迷于头骨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弗朗西斯·拉尔森探究了我们这种对被砍掉的头颅的一种可怕的迷恋,并对此进行了严肃深入且有趣生动的探究。

 

作者弗朗西斯·拉尔森是皮特河博物馆馆长,这家博物馆被称为“怪品味爱好者的天堂”。作为一名女性,研究被砍下的头颅这样“可怕”的主题更容易引来充满各种意味的眼神,《人类砍头小史》被《泰晤士报》称为“时代的珍品”,从原始人的战利品陈列处到实验室的案桌,我们通过被砍下的头颅的空洞双眼看到了人类文明如长河般的急速流淌抑或静止不前。


成为黄种人
亚洲种族思维简史



 

出版信息:[美] 奇迈可. 成为黄种人:亚洲种族思维简史[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不难理解的是,“黄色人种”的本意是指皮肤为黄色的人种。可是,奇迈可此书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却是,把东亚人的肤色归类为黄色,并非经验观察的结果,而完全是一种近代科学的新发明。十八世纪中期之前的各类西人旅行报告中,对东亚人(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肤色的描述多是白皙、略暗的白色、橄榄色等,绝少认为东亚人在肤色上与欧洲人迥然有别。包括旅行家、商人和传教士在内的观察者注意到,东亚不同地区的人群体质特征有相当程度的差异,比如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比起来肤色要暗一些,但这种差别与欧洲各国间的差异一样,只是深浅之别。这才是经验观察的记录。那时常常被西方观察者归类为“黄皮肤”的,恰恰是在十九世纪被纳入“白人”范围的印度人。

 

色彩不单单是对物理现象的客观描述,还带着各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价值与情感。笼统地说(当然只是就奇迈可所要论述的方向而言),西方传统中白色代表着神圣、纯洁、智慧和高贵,黑色象征着邪恶、污贱、死亡和野蛮,黄色则意味着不洁、低俗、病态与恐怖。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被认为与西方一样是文明社会的时候,西方旅行者看东方人的肤色是白的,一点也不黄。但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发展,古老的东方社会越来越显得落后、停滞与衰退,东方人的肤色也就慢慢失去了被描述为白色的资格。

 

羡慕 嫉妒 恨
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出版信息:张慧. 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情感长期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偶发性的,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受到严重忽视。然而,“相对剥夺感”、“幸福感”等社会问题的提出,表明情感同样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社会秩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书以情感人类学的视角,基于扎实的田野工作,仔细地辨析了羡慕、嫉妒、恨等情感的社会内涵,以及这些情感形成、演变和分化的社会机理,对于理解人的财富观及其社会效应富有启迪性。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welcome



 

出版信息:阎云翔.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抑或,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以此让个体化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梳理。


嘿,人类学
关于人类生物性与文化性的思考



 

出版信息:杨曙明. 嘿,人类学:关于人类生物性与文化性的思考[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作者杨曙明是70后,江苏人,电子工程师,面向21世纪人类学网创始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理事。从2010年起撰写人类学相关文章。《嘿,人类学:关于人类生物性与文化性的思考》一书包括了对人的需要、人的认识过程、文化原型、形态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人类学探讨。20多年来,作者潜心研究人类学,不受大学专业分科的限制,对其感兴趣的题目,总是喜欢寻找不同的相关学科知识,做打破学科壁垒的思考,甚至是打通人文、社会与自然诸学科的界限。

 

我们都是食人族
welcome



 

出版信息: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我们都是食人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输血、注射脑垂体提取激素、器官移植,是不是食人行为?男性割礼被社会容许,可为何女性割礼侵害人权?身为异教、迷信代言人的圣诞老人,当今转而成为了圣诞节的象征,化身被成人鼓励的儿童梦想,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本书为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于1989年至2000年间,在意大利《共和报》所发表的16篇专栏集结,以及发表于1952年的《被处决的圣诞老人》一文。在这些文章里,列维-斯特劳斯立足当时社会热点,探讨了如圣诞为何“习俗”风靡全球、疯牛病蔓延广泛、女性割礼是否侵害人权、亲子关系应基于血缘还是亲缘等议题,用结构主义和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反思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所谓复杂或先进的社会,与被误称为原始或古代的社会,两者之间的距离远较人们认知的小上许多。”

 

就像出版于1955年的《忧郁的热带》一样,列维-斯特劳斯文章的写作时间并不标示它过期的时间。相反,他在这些文章中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反思放到现在依然成立,且无比犀利,几近预言。

 

特权
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出版信息:[美] 西莫斯·可汗.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是一部参与式观察研究的范本,作者通过考察一所美国精英高中的日常,研究精英意识和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易得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在接纳美式勤奋观的同时,不再比拼知识的占有。他们淡化了对“高尚情趣”和“ 你认识谁”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这条成为精英的道路很特别,奇妙地结合了当代文化习俗和古典价值观。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看上去越来越不像一个排外的游艇俱乐部,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多样性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

 

献给祖先的猪
新几内亚人生态中的仪式



 

出版信息:罗伊?A.拉帕波特. 献给祖先的猪:新几内亚人生态中的仪式[M]. 商务印书馆, 2016.

 

本书第一版就宗教仪式如何适应社区并从生态上规范社区这一主题,以其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系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富于解释与启发性的论证,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块里程碑。该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对此书第一版评论的回应,试图发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认识论问题。 拉帕波特作为第一代受到斯图尔德影响的人类学家,他从人口、种群、经济、生计等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与文化仪式的相互影响,并在斯图尔德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扩宽了其研究视野,推动了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可以说《献给祖先的猪》是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是对早期生态人类学成果的集中呈现,被视为早期文化生态学的典范之作。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事业及冒险活动的报告



 

出版信息: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 商务印书馆, 2016.

 

本书是第一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这部书也奠定了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理论建构、田野工作方法、文本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成为后来追随者普遍奉行的具体操作规则的来源。

 

对于人类学研究和田野工作,马林诺夫斯基总结道,“我们的最终目标却在于使我们自己的世界观更为丰富深刻,在于了解我们的本性,并使之在智力、艺术上更为完美。以敬重而真正的理解力去了解其他人的根本观念,即便是对土著人也是这样,那我们必然会扩展自己的观念。而如果我们不能脱离人生的狭隘习俗、信仰和偏见的限制,也就无法达到“认识我们自己”的苏格拉底式的智慧了。在这类终极意义的事情上,养成能用他人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信仰和习惯,便是教给我们最好的教训了。”


END


主编:sun

责编:汤团子、瞳瞳、小苦瓜


一墨读书会官方微信


我读【My-reading】

读书,可以和过去、当下、未来相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