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北大屠夫”后,又一“北大农夫”养起小龙虾,年收入过亿

 田园牧韵 2017-06-17

导语:继“北大屠夫”走红之后,又一个“北大农夫”走进大众的视野。段德峰,北大法学院毕业,做过律师、记者,经过多年奋斗,在北京已小有成就。2015年9月,他却回到江苏盱眙老家养起了小龙虾,并且正从初期养殖的1500亩向8万亩的目标迈进!



北大高材生回乡养虾


段德峰,朋友们称呼他“老段”,江苏盱眙人,今年42岁,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在北京,他做过律师、记者、公益、咨询……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和公司,成为一个新北京人。


2015年,“老段”回到盱眙,开始种植水稻和养殖龙虾。如今,他的农场每年盛产45万斤小龙虾,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营业额预计将超过1亿元,年纯收入可达200万元。2018年,“老段”制定的销售目标是5亿元!


               

在盱眙,龙虾带给人们除了名,更有实有利。一只虾带动了一个优质农产品,盱眙“虾稻米”走俏市场,开创了“稻虾共生”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老段”采用的也是虾稻共生的模式,在稻田的四周开挖0.7-1.3米深的沟渠,并大量引入当地天然水草种植在沟渠的底部和周围,为小龙虾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稻田里活动的小龙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但不吃稻秧,节省了除草劳力。小龙虾在稻田里不停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同时排出大量粪便,对土地起到增肥效果。水稻的枝杆又可以将小龙虾彼此分离,避免互相伤害。图为每天清晨,上千斤小龙虾被捕捞上岸,准备送往城里的物流中心分拣,装箱销往全国各地。


               

图为“老段”的农场。他承包了五星村以及周围大约1950亩的土地,在盱眙境内,跟他合作的农户有40000亩。由于合作的农户众多,“老段”采取了经纪人制度,在盱眙20个乡镇物色合适的人担当经纪人,替公司收购龙虾,经纪人把关龙虾的收货时间与质量,从中赚取差价作为收入。


               

“老段”通过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对虾稻的生长全程进行数据化管理,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可追溯性和食品安全性。并且通过不断的科技投入,研发引进更加优质的龙虾苗种、水稻。图为“老段”农场里7-9钱的龙虾。龙虾按大小一般分四档:3-4钱(15—19克)、4-6钱(20—34克)、7-9钱(35—49克)以及一两以上(50克以上)。


               

“老段”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种养殖工作都符合规范。对水温、亚硝酸盐、PH值、氨氮等多项指标每天进行检测,科学管理水环境,确保龙虾与水稻在最适宜的水质环境中成长。图为村里一个年轻人腿脚不方便,老段安排他负责监控系统。


               

龙虾每年5月至8月销售旺季,一天最多卖5000斤,每斤十几元,南京,上海最多。2017年6月12日,一年一度盱眙龙虾节开幕,老段的农场也迎来最忙碌的日子,农场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图为农场工作人员铺虾。


               

图为田里最大的龙虾个头比手机还大。龙虾养殖周期比较短,在45天到70天左右就能长到6钱。


               

图为吃龙虾的旺季,订购龙虾的客户增多,公司的人手有时忙不过来,老段也经常亲自跟员工们一起分拣、打包、装箱。


               

2016年,“老段”紧跟互联网潮流,在网上实行众筹养殖龙虾,有300多人参与,众筹了700多万!老段为众筹的第一批投资人每人都做了一块牌子,树在水田边,上面刻上投资人的名字和经纬度,拍好照片发给他们,让对方看到自己在盱眙的那一亩三分地。


北大高材生为何要养虾?


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当过《第一财经日报》北京新闻部主任,在北京有车有房,有自己的公司,客户是阿里巴巴、滴滴、百度、微软、中粮集团、加多宝……


段德峰为什么要回家乡去养小龙虾?如果你了解小龙虾产业规模有多大,就不会觉得这个举动令人惊讶了。


1.市场需求催生一切


能让北大高材生加入养小龙虾行列的根本原因,还是小龙虾旺盛的市场需求。


这种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有着坚硬甲壳的动物,经过油焖、麻辣、十三香后被端上人们的餐桌,让人欲罢不能,很快成了占领全国夜宵市场的爆品,并且持续升温。在北京簋街,以胡大为核心的餐厅,用众多的排队人数和消耗数量,最先显示出小龙虾现象级的火爆。


▲ 胡大一天就能消耗7万只小龙虾,有客人在门口排3个多小时的队。


据统计,单胡大一家餐厅每天就能消耗7万只小龙虾,约6000斤重。而去年8月美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获得爆发式增长,小龙虾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均消费额达到84元。


火爆的市场让小龙虾登上了几乎所有餐厅的菜单。不卖小龙虾的餐厅在夜宵市场上基本没什么竞争力。毕竟小龙虾的食用场景广泛,模式简单、容易复制。


▲ 小龙虾外卖是众多创业者餐饮创业的入口。


同时,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入局。尤其是随着外卖的兴起,通过外卖平台做小龙虾外卖品牌成了创业者们不错的选择。大虾来了、夹克的虾等品牌就是在这一风口下成长起来的。


千亿元的市场规模和高额利润也吸引了众多资本方入局,风云天使基金、58到家、京东股权众筹平台、中路资本都投资了小龙虾品牌。


市场和资本推动了小龙虾完整产业链的形成。《2017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小龙虾生产量是89.91万吨,而消费量是87.93万吨。另一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900万亩,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了500万。这其中就包括段德峰和他的近2000亩小龙虾养殖田。


2.传统餐企和电商平台推动持续升温


传统知名餐企和电商平台的入局,也加快了小龙虾商业化步伐,使小龙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从今年开始,新辣道已经开始布局小龙虾供应链,打造信良记品牌,通过爆品+标准化,专注服务B端商家。


▲ 周黑鸭5月发布新品“聚一虾”,进入小龙虾行业。


继麻辣诱惑等众多知名传统餐企纷纷推出小龙虾单品,今年5月,周黑鸭在武汉也发布新品“聚一虾”小龙虾,在湖北、江浙地区线下直营门店以及周黑鸭天猫、淘宝旗舰店等线上平台同步首发,正式进军小龙虾产业。让周黑鸭不惜打造一条小龙虾专属供应链也要进入小龙虾行业的原因,正是小龙虾行业的高达40%的利润。


海底捞的首个投资项目也给了小龙虾。5月8日,以小龙虾饭为切入点进入快餐市场的海盗虾饭宣布获得有“海底捞”背景的北京优鼎优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近千万的战略投资。


众多垂直生鲜网店以及天猫、京东以及网易等电商巨头在今年也纷纷推出了小龙虾业务线。电商生鲜的模式能够省去出货、渠道和门店等环节,节省中间成本,实

▲ 京东上的小龙虾品牌众多。


今年5月,天猫商场首家小龙虾馆开业,第一分钟就售出超过10000份约35万只小龙虾。电商平台售卖小龙虾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京东则引入了国内最知名的盱眙、潜江、洪湖三个产地小龙虾界的TOP企业,增加了调味虾、清水虾、虾尾、虾仁等更多的品种。


在这样的趋势下,小龙虾产业将一步完善和升级,不仅吃货们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吃到品质更好的虾,还将有更多跨界人才加入到小龙虾的事业中来。

素材来源:网络,神农岛团队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神农岛,ID:sndfl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