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谈(二)

 王天神 2017-06-17

埃里克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关于自我同一性问题,在前我已论述过,故不再补充,同一性是个人生的大问题,其作用是让人形成一个我是谁的观念,有个人的独特性及跨越时间的连续与整体感,所以同一性的核心是要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而不是活在别人眼里或自以为自己是谁,那样就很难对自己形成连续和整体感,没有同一性的人,即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是很痛苦的。同时,于此,我再将前面没有提及过的一个理论补充进来,我虽写过关于关系的文章,但那是对社会关系的论述,于此补充对象关系理论,这个理论是关系的根本原因。

 

童年决定人格,并不仅仅是弗氏讲的那样唯性欲论,而当是早期社会关系的作用,早期的儿童都有依恋,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依恋,安全型依恋一般亲子关系很好,回避型则亲子关系不好,矛盾型则亲子关系好也不好,这三种的分别是以母子分离时孩子的表现和母亲又回来时孩子的态度区分的,安全型的孩子母亲离开时他很平静,回来后很高兴,回避型母亲回来后不理母亲,矛盾型是等母亲回来后既想亲近又拒绝。这一般是对小孩在婴幼儿期进行测试的,很多人以为小孩的这三种表现跟天性很相关,实际关系不是很大。三者后来便形成了成年人际关系的三种类型,也是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

 

安全型的人能信任别人,人际关系好,而回避型的人不信任别人,人际关系差,矛盾型的人敏感而又不确定,敏感的人一般依赖性强,而不确定的人一般对人要求较高。而三种人际关系的根源又来自于父母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与父母关系成正比,这种人际关系我们不能看表面现象,要能知道别人内心的对关系的感觉,有些人朋友很多,但说起朋友来很没感情和信任,故人际关系是内在的本质,这便是与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区分。

 

父母离异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会让孩子没有稳定的关系和难以得到爱,所以现在中国的离异家庭子女便成为了心理人格问题的主流对象。伤害是会造成阴影的,而阴影是难以去除的。这个伤害是指早期的重大伤害(如性侵犯),阴影形成之后便潜伏下来,一旦被再次唤醒则会让人莫名其妙的焦虑和痛苦,之所以莫名其妙是因为阴影是潜意识,你意识不到,所以若不去找到根源,则难以使痛苦根除。

 

在防御机制之中有压抑一说,压抑是有双向作用的,压抑能让人暂时遗忘痛苦,但不能根除,一旦积累爆发,则后果严重。替代也是一种方法,即将对某人的不满发泄到其他人、物之上,这便导致了情绪的波及效应,于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在外面受了气,便对家人发脾气,故一家人都可能心情不好,这种伤害无辜的做法在现在的高强度工作之下,很多家庭都是如此,所以爱乱发脾气的人一般会很痛苦,伤害了无辜不要紧,怕就怕在无辜之人心情也不好,两个炸弹一起放,两个人都会炸死炸伤,而且两个人都本不应该对对方发火。所以心中有火,最好以倾诉的方式,去将其合理化,能宣泄一点就宣泄一点,能接受一点就接受一点,所以教育的另一种作用在于教会人换一种思路,即将挫折转化为其他,将错误的对象,将问题多方面思考,而不是一根筋。

 

有些人在选择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认为别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己的错误别人也有,借此来消除痛苦,这不道德的,也不是好方法,但对于自己要求过高的人,也可以借用一下,即不用过于自责。

 

关于人的自我毁灭问题,我想其有他的自然规律于其中,万物皆有死,而死就是一种自我毁灭,只不过自己放纵而死,那不是自然之死,所以我认为对于现在的很多人的自我毁灭的生活模式应当是一种本能的冲动,我不支持这种反自然的自寻死路,同时我也知道很多人的生活模式是因为空虚和无知,而并不是自己想死,所以将来他们将为无知付出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