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萌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去年,埃博拉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原因显而易见:它致死率高,传染性强,而且到现在都没有治愈方法。对于它大肆侵害的非洲国家来说,唯一的安慰是,研究者们终于有机会对这个40年前就出现的恶性传染病进行药物和疫苗检验。 但是在埃博拉去年大肆爆发的时候,WHO被外界普遍指责反应太慢,因此在今年五月,世界卫生大会就要求WHO想出更好的对待疫情爆发的解决方案,加快控制严重传染病的研究,因为通常来说,唯一的控制恶性传染病的方式就是将候选药物和疫苗准备就绪,在爆发刚开始时,能够快速投入检测使用,将严重的后果扼杀在摇篮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最近,大约20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会议上发布了一份埃博拉相似疾病的清单,清单中的疾病“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大规模爆发,但至今还鲜有或完全没有医疗应对手段”。 清单中的疾病包括:埃博拉,马尔堡病毒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尼帕病毒感染,拉沙热,裂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同时,研究人员还整合出了“第二梯队”——三种同样严重并迫切需要WHO投入研究的疾病,包括基孔肯雅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寨卡热。 要得出这个清单并不容易。“我们讨论了许多候选疾病,”WHO科学政策顾问凯西·罗斯说道,“各方意见争论非常激烈。”最终这些科学家摒弃了一些原被认为很有希望入选的流行病,如禽流感和艾滋病,原因是这些疾病已经得到了足够关注和研究资金。 事实上在清单中也有相当疾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如埃博拉、非典、MERS等等,但这些疾病仍然面临着资金匮乏、研究进度缓慢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的药物或疫苗。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非典,这一疾病最早发现于2002年的广东,并在2003年在全国肆虐,造成国内5327人患病,349人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名医护人员。此外,由于当时普遍采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没有专门的药物和疫苗,而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后遗症,如骨股头坏死、肺纤维化等也一直成为了非典幸存者这十几年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但SARS病毒没有被彻底打败。传染病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畜共患传染病非常难以彻底消灭,因为野生动物中会一直存在着带菌者。由于目前没有合适的药物和疫苗,一旦SARS病毒重新感染人类,极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爆发。 一个传染病多次爆发的典型例子是埃博拉。埃博拉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并分别在1976年、1995年、2000等年份有过多次大规模爆发,但真正完全进入大众视野恐怕还是因为2014年埃博拉在非洲的全面爆发,此次爆发导致上万人患病,传染速度极快,且致死率超过70%。 埃博拉病毒有五个变种,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最高致死率可达90%,人在感染后数天会出现症状,两周左右就会死亡,由于感染和致死速度极快,每次爆发都会清空几个村子,往往不等人类研制出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它们就已经消失在丛林里。 如果不在非大规模爆发时期研究出可靠的药物和疫苗,那么“清空村子”的恐怖情景还会出现一轮又一轮,因此,列出这一清单,指出未来流行病需要努力的方向,意义重大。 埃博拉病毒 一个传染病多次爆发的典型例子是埃博拉。埃博拉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并分别在1976年、1995年、2000等年份有过多次大规模爆发,但真正完全进入大众视野恐怕还是因为2014年埃博拉在非洲的全面爆发,此次爆发导致上万人患病,传染速度极快,且致死率超过70%。 埃博拉病毒有五个变种,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最高致死率可达90%,人在感染后数天会出现症状,两周左右就会死亡,由于感染和致死速度极快,每次爆发都会清空几个村子,往往不等人类研制出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它们就已经消失在丛林里。 如果不在非大规模爆发时期研究出可靠的药物和疫苗,那么“清空村子”的恐怖情景还会出现一轮又一轮,因此,列出这一清单,指出未来流行病需要努力的方向,意义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