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田是什么──从骨盆呼吸(开阖)运动说起

 黄埔N期 2017-06-18

丹田是什么?这是道家名词,中医学里并没有“丹田”这个名词,但理解“丹田”的指向,就会发现气海、膻中的指向内涵,与丹田的指向并无二致。

我们先从骨盆的开阖说起!

骨盆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左右侧并非是一起动作:右侧先扩展,接下来是左侧扩展,一旦左右侧都扩展了就会开始闭合,就这样左右交替着运动「这里说的扩展是横向的,就像怀孕时骨盆的扩张」。

我们还说过骨盆随着呼吸的开阖,这与骨盆的扩展闭合是不同的运动方式,当身体放松时,吸气呼气时骨盆的运动如下:

当身体紧绷时,骨盆底部会锁住,即吸气时骨盆上口会打开,下口紧锁;呼气时上口收缩,下口依然紧锁:

由于身体紧绷时骨盆底部锁紧,严重限制骨盆随着呼吸的正常开阖,换个角度,当骨盆底部打开紧锁,身体紧绷现象也会缓解。所以传统武术或功法中设计了很多桩法,站桩的姿势设定,都以解锁(打开)骨盆底部为第一目标,骨盆底部随着呼吸的正常开阖,是解锁身体紧绷的重要环节。


说完了骨盆的呼吸运动,来说说“丹田”!

人体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实质器官叫“丹田”,如果我们认为“丹田”是实际存在的,那它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事实上,“丹田”是两侧髂骨与骶骨共同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的中心区域,是骨盆随呼吸开阖的力学原点,对,丹田并不是一个死板板的点,而是骨盆开阖运动的力轴中心区域,骨盆开阖的正常与否,决定了“丹田”能量蓄积的容量是否正常,因为是力轴中心,当然就是能量的汇聚中心,即容易集中能量的地方,传统医学气海的命名,表述着同样的含义。

道家与传统武术认为,人身体中能量汇聚的中心区域并不只有骨盆,头部有“上丹田”、胸部有“中丹田”,骨盆的力轴中心区域是“下丹田”。理解了生理结构决定了下丹田能量汇聚的事实,也就相应能理解“上丹田”“中丹田”的存在也都是生理结构决定的「胸廓可以运动因而有力轴中心区域容易理解,颅骨其实也随着呼吸有着开阖,只是不像胸廓、骨盆那么容易看到,一个好的整体医生的手触,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颅骨的呼吸运动」,理解了生理结构决定了“丹田”的实质,上、中、下丹田各自的重要程度也可以有了排序:下丹田最重要,其次中丹田、再次上丹田,因为生理结构决定了能量聚集的多少,显然骨盆的生理结构能蓄积更多一些的能量效应。这也是为何不论道家也好、武术家也好,医家也好,都给予下丹田无比的重视,传统医学上甚至找不到与“上丹田”相对应的名词「下丹田对应气海,中丹田对应膻中」。下丹田是更能积聚能量的地方,而上丹田是能量密集产生的地方(大脑运作产能),两者之间恰好能形成平衡机制,上丹田负责能量放空,下丹田负责能量集中,身心因此平衡,躯体因此充满力量。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早已打破了身体自身的平衡,庞大的知识与资讯刺激,让现代人快速的“大脑化”,能量过度的集中在头部,成就一种过热状态,或许大家会认为能量集中在额叶是好的,但持续的过热状态,脑部的运作只会混乱而留下疲惫感,好比电脑CPU过热,只会给系统带来负担。我们必须借助一些方案,将能量以不损耗的方式搬离脑部,并良好的存储起来!还有别的选择么?要想让头部好好的运作,必须让骨盆正常的开阖,正常开阖形成的福田才能蓄积能量,为身体提供无限的动能。

好好保护骨盆吧,骨盆对人体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PS:俗语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用来描述颅骨与骨盆的关系,简直无比正确!从生理层面来看,颅骨与骨盆是密切相关而动作一致的。呼吸运动中骨盆的开阖程度,决定了颅骨的开阖幅度(胸式呼吸中颅骨开阖幅度远远不如腹式呼吸)。不仅如此,另外,我们说过骨盆的右侧主开,相对容易扩张,事实上,相对应的面部来看,脸的右半边也相对容易舒张,从而右侧面部看起来会比左侧温和的多「可以拍照片用软件将左侧脸与右侧脸分别复制合成两张面孔,会发现比较大的差别」,是的,脸的左右并不是对称的。甚至颅骨内含藏的大脑所分泌的荷尔蒙,在骨盆所含藏的肠道系统中也都有分泌(肠神经系统是足以媲美脊髓神经系统的巨大网络,又称“肠脑”)。



------------------------------------------

“季子说”述及的传统医学,是季子视野里的传统医学!

------------------------------------------

梦想小成,怀念两位启蒙师长


季子,男,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供职上海某三甲医院,于2013年6月起辞职探索自由执业之路,2014年11月,上海季建刚中医诊所获批成立!从求学起到现在,在中医路上行走第20个年头,一路坎坷,好在命运垂青,跌跌撞撞中误闯传统医学内室,见证中医理论的精妙,并能用疗效以确信。近年逐渐接受轮回思想,向死而生,勉力前行!鉴于传统医学在目前语境下式微之态以及自身话语混乱,发愿2014年起开始阐释中医经典并普及中医知识。 

擅长古针灸法:适用急慢性疼痛及促进系统康复。

擅长整体疗法(手法):适用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颈椎病、腰突症、膝关节炎等)以及脊柱相关性内科病症(眩晕、胸闷、咳嗽、痛经等)

擅长经方医学:适用外感、内伤、妇儿。


所不擅长的领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