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朗世界遗产18项(截至2015年7月)

 昵称34668224 2017-06-18

 

截至2015年7月,共18个。

(一)奥华兹(阿瓦是)西南部

1.恰高·占比尔(神塔和建筑群)  Tchogha  Zanbil (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 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 (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

3.苏萨(2015年)

(二)设拉子

4.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5.帕萨尔加德 Pasargadae (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波斯波利斯东北方87公里

(三)伊斯法罕

6.伊斯法罕国王广场 Meidan  Emam, Esfahan (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7.伊斯法罕的礼拜五清真寺 Masjed-e Jāmé of Isfahan  (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四)西北部

8.塔赫特苏莱曼 Takht-e Soleyman (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伊朗的西北部

9.苏丹尼叶城 Soltaniyeh (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德黑兰西边

10.比索通古迹 Bisotun (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11.阿尔达比勒的萨菲丁谢赫长老陵园和圣殿建筑群 Sheikh Safi al-din Khānegāh and Shrine Ensemble in Ardabil (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伊朗西北角,靠里海

12.大不里士的古老的大集市 Tabriz Historic Bazaar Complex (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 

(五)东北部

13.伊朗的亚美尼亚庙宇群 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of Iran (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东北部

14.卡布斯拱北塔 Gonbad-e Qābus (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东北部

(六)南部、东南部

15.巴姆城堡及其文化景观 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2004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

16.沙赫里索克塔Shahr-I Sokhta(2014年)意为“焚毁之城”,坐落于伊朗东南部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赫尔曼德河河畔,为大型青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与吉罗夫特文化息息相关。

17.梅满德文化景观(2015年)坐落于伊朗的克尔曼省,是一座生活在洞穴里的古村落,为伊朗高原主要的人类聚集区,历史可以追溯至12000年前。

(七)德黑兰

18.古列斯坦宫Golestan palace(德黑兰)(2013年)

(八)捆绑申报项目

19.波斯花园 The Persian Garden (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卡尚等地

    这一文化遗产由分布在9个省份的9座园林共同组成。它们一方面体现了自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时期以来形成的波斯园林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波斯园林为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而发展出来的多样风格。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对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所有园林都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水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九座园林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楼台、亭榭、墙垣以及精密的水流灌溉系统是园林的重要特征。波斯园林对印度及西班牙园林艺术都产生了影响。

    Ancient Pardis Garden of Pasargadae 帕萨尔加德花园
  Bagh-e Eram : Shiraz 设拉子的埃兰花园(天堂花园)
  Bagh-e Chehel Sotun : Esfahan 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花园
  Bagh-e Fin : Kashan 卡尚的芬恩花园
  Bagh-e Abas Abad : Behshahr 布什尔市的阿巴斯-阿巴德花园
  Bagh-e Shahzadeh : Kerman 克尔曼省东南部的王子花园
  Bagh-e Dolat Abad : Yazd 亚兹德的“杜拉特阿巴德花园”
    Bagh-e Pahlavanpur : Mehriz亚兹德市附近的梅赫里兹地区的帕赫鲁普尔花园
  Bagh-e Akbariyeh : Birjand 比尔詹德地区的阿克巴里耶花园

 

 世界遗产介绍:

 

  1.伊朗:伊斯法罕皇家广场
  中文名称: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
  英文名称: Meidan Emam, Esfahan
   国家: 伊朗
  所属洲: 亚洲
  编号: 373-003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届会议报告
  由阿拔斯一世大帝建于17世纪,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它们与一组二层拱廊相连。这处遗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盖塞尔伊耶希华丽的门廊和15世纪的提姆瑞德宫而闻名。所有这些反映了萨非王朝时期波斯的社会文化生活。
  1979年,伊斯法罕皇家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广场中保存了从公元11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各式各样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在阿拔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之前,在广场旧址周围分布着一些小广场。从皇家清真寺入口拍摄的照片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些约500米长、150米宽的广场。皇家清真寺左侧是本世纪经过重建的草坪和大池塘。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初的纪念碑依然耸立,在广场公园的门口就有两块古纪念碑。照片的右侧显示的是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珑的伊斯兰式的圆屋顶,在广场的更远处是皇家集市的入口。据说,该集市是当时伊朗最大的集市,它的南入口处位于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北边,往南一直延伸到皇家清真寺。现在,伊斯法罕皇家广场四周是各式各样的古迹,沿着广场,游客可以看到尚存的古代皇家集市的一部分店铺。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的铁铺,在离广场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得见铁匠艺人们嘹亮的叫卖声。在广场最东边是一家香料铺。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伊朗)中其他知名建筑有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以及伊玛目.哈默得墓葬群。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是阿拔斯二世大帝时建成的,根据皇家集市门廊上石刻记载的准确时间为公元1656年至 1662年。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最初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灰泥,经过漫长的风雨剥蚀以后,这些建筑很少能够被保留下来。但所幸的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造型优雅别致的象牙塔,却保存了下来。通往清真寺入口处的建筑,也就是现在为人们所称道的“卓章口 ”,可能是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古老的建筑。从该建筑的风格上可以看出当时工匠建筑艺术表现手法发展的特点,工匠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更为华丽的建筑手法,原来流行的朴素的突角拱已逐渐为较为复杂的尖斗拱所代替,再往后就是半圆形屋顶的普及。这种带有半圆形屋顶的建筑,其屋顶造型的优雅美观程度并不亚于六百年后的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而为世人所称道。“卓章口 ”建筑群在1956年被伊朗考古部门发掘出来以前一直被黄土所覆盖,所以能够保存至今。
  伊玛目阿哈默得墓葬群包括两座神殿,一座是建于1167年的伊玛目.阿哈默得神殿,另一座是阿亚图拉(伊斯兰教什页派宗教领袖和法学权威)神殿。该墓葬群有着非常有趣的建筑风格,在伊玛目.阿哈默得神殿的窗户上有一块高高在上的巨石,俯瞰着整个街道。在墓葬群的庭院中有一座很可能是18世纪较为流行的叫做“巴赫迪阿里雄狮”的雕像,当时这种雕塑是为纪念逝去的伟人而立的。石狮上雕刻着一些描述死者生前事迹的的文字及标志死者身份的徽章,死者的头像被放置在石狮的嘴里。相对于庭院中的其他建筑来说,石狮被很好的保存下来。两座神殿的内部建筑风格迥异,伊玛目.阿哈默得墓葬的内部建筑采用的是当时非常传统的圆顶加天窗式,护墙板的瓷砖上希希疏疏的装饰着一些大徽标的绘图。而阿亚图拉生于1846年,卒于1914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宗教领袖,他的神殿的风格也是别具特色,当游人一步入神殿内部时,就会为遍布神殿四周的豪华的洛可可式装饰惊讶不已。

 

  2.伊朗:波斯波利斯

中文名称: 波斯波利斯
英文名称: Perspolis
国家: 伊朗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87
批准标准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 (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曾经是波斯帝国行宫和灵都的波斯波利斯(今日伊朗的塔赫特贾姆希德),结局悲惨,被亚历山大大帝毁于一旦。遗迹在被废弃多年之后,经发掘,又提供了许多有关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资料。1979年,波斯波利斯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波斯波利斯要比其他城市繁荣富足,但它遭受的厄运也超乎一般!”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在评述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这一圣城被毁于公元前330年,即在大流士一世为其奠基200年之后这一史实时曾作如是说。波斯波利斯的败落,象征着由居鲁士二世大帝及其后继者们所创建的这一起自尼罗河迄于印度河的庞大的波斯帝国的终结。
  波斯波利斯未经交战便落入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部队手中。他们在城里发现了惊人的宝藏:40,000塔楞特银子以及同样巨额的财宝,按照希腊历史学家普卢塔克的估计,至少需要10,000对骡子加5,000匹骆驼才能将它们运走。大流士三世,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皇帝,在古尼尼微遗址附近的高加梅拉战役中惨败于亚历山大之手,之后逃往埃克巴塔那避难。他的武装力量至少暂时不会对征服者构成严重威胁。
  那么,亚历山大又为什么要将波斯波利斯夷为平地呢?也向这位年轻皇帝开城投降的巴比伦不是获得赦免了吗?而亚历山大在苏萨没流一滴血就坐上了大流士的宝座……
  一、 火与剑
  其实,由于在波斯阿里奥巴尔赞省长指挥下有四万人把守关隘,亚历山大的军队在通过波斯大门时曾不得不苦战一番。后来,在部队穿越平原的行进过程中,他们又目睹了一批800余人的希腊老年战俘,衣衫褴褛,断肢残体,惨不忍睹。他们都只留下了“有用的”躯体,即只留下了为完成他们承担的这一特殊使命所必不可少的那部分躯体。希腊军队于是群情激愤。
  主力部队在波斯波利斯与亚历山大会合之后,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这位征服者宣称要把该城洗劫一空,夷为平地。他的副帅之一的帕尔梅尼奥试图予以劝阻,说干吗要把眼下已属于他的东西毁于一旦?而且又何苦冒险,用这种过分的残暴行径去重新点燃当地民众的对抗烈焰?亚历山大否决了他的意见,但允准留下王室建筑。希腊士兵遂得以在城市居民区放肆行凶。《亚历山大传》一书的作者,罗马历史学家昆提乌斯·库尔提乌斯·鲁夫斯曾叙说,波斯首脑们如何穿上他们最漂亮的礼服,宁可从城墙顶端跳下或在各自家里自焚,也不愿落入敌人手中。一群群士兵四出抢掠,切割战俘的喉咙,或因分脏不均而自相残杀。大屠杀延续了好几天。
  波斯波利斯的厄运并非仅止于此。亚历山大在迅速出击,讨伐了马尔迪山民,班师回城之后,决定去扫荡波斯军队残部。在派遣他的方阵去西北之前。他举行了盛大宴会,招待随行人员。宴会就在早先波斯国王招待客人的地方,也就是多亏了帕尔梅尼奥的央求才得以保全的殿宇和花园所在的那一大片石质台地上举行。酒如河水般流淌,人们眼看就要醉倒。突然,以头脑灵清和美丽动人闻名遐迩的雅典高级妓女泰依斯,开始慷慨陈辞,怂恿他们去焚烧当初曾毁了她家乡的薜西斯们的宫殿,以为希腊报仇雪恨。她的话博得满堂喝彩,于是,亚历山大在一片狂热的叫喊声中拿起火把,带领将士冲了出去,他们的足迹踏遍了这座王城的所有殿宇,在管乐声的伴奏下,放火烧毁了一切可以烧毁的东西。
  亚历山大是否本来就打算走得那么远,是个尚有争议的问题。尽管普罗塔克的意思似乎是说,那是纵欲者失去理智的一场胡作非为,但他说得并不那么斩钉截铁。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们都各有各的说法。可以确定无疑的则是,到第二天时,亚历山大就下令灭火,又过了些天,在死于叛徒之手的大流士的遗体被发现之后,他下令以应有之礼节厚葬这位波斯首脑。
  一夜的大火并没有毁掉波斯波利斯整个王城。烧掉的仅只是建筑物的上层结构,因为其主要材料是雪松。然而,经受了这场大火之后,接着便是年久失修。波斯波利斯的城墙,如同美索不达米亚诸城邦的城墙一样,均由土砖砌就,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最后也就塌坍了。波斯波利斯(希腊语“废都”之意)渐渐被人遗忘了。它的命运是短暂的,又是奇特的。
  有证据表明,大流士一世,波斯波利斯的奠基人,并非出身于王室。他的登基说明王朝发生了一次政变,而他未来的王位也曾处于岌岌可危之中。为了强调帝国的重新奠基,他下令建设两个新首都,一个在苏萨,另一个则在帕尔萨,位于波斯心脏地带一处重要寺庙的遗址上,距今伊朗设拉子约80公里。
  大流士先在帕尔萨的拉赫马特山(“慈悲山”)山侧对面整出一块宽阔的台地基础,高18米,长530米,宽330米,然后才开始台地上的建设工程。
  他们从帝国各省召来工匠和工头,因为阿契美尼德皇家艺术采用了波斯帝国治下各不同国家的不同风格。这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产生了总体效果却无可否认是新颖独到的。这种融合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可以在圆柱上找到。尽管这些圆柱在其柱基、颀长的柱身、动物形柱头上所雕刻的植物图案会让人同时想起埃及、伊奥尼亚希腊和亚述,但却依然是典型的波斯风格。
  其实,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当归功于最早的那位建筑师个人。大流士之后,阿契美尼德艺术转而向巨型化发展。薛西斯在那座巨型楼梯上方建造了一座硕大无朋的正门,由两头高大的人首公牛把守。在他的那座百柱大殿的壁龛中,他把自己描绘成巨人,正在击杀一群同样硕大的怪兽。阿尔塔薛西斯没有步他父亲的后尘,他选择了高雅和精美。那正是菲迪亚斯监督指导雅典巴特侬神庙建筑的时候,想必是灿烂的希腊艺术对这位国王的宫廷产生了影响。阿尔塔薛西斯之后,只有阿尔塔薛西斯三世还给台地增添了一幢建筑,余者都只是给已有建筑装修润饰而已。
  那么,对波斯帝国而言,波斯波利斯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它既不是政治首都,又不是经济活动中心,也并无任何重大战略地位可言。国王们每年只在那儿呆很少一部分时间。秋冬季节,国王们通常住在苏萨;天气转暖以后则与其侍从们上埃克巴塔那。这两个都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君主们发号施令、执行法律和进行外交活动的首都。而波斯波利斯则成了波斯帝国某种意义上的灵都。
  二、灵都
  每年春分时节,国王都要来主持一次盛大的新年庆典,欢度诺鲁兹节。从不邀请外国使节参加,这或许可用以解释,为什么无论是这一盛典,抑或是盛典所在地的这一城市,在西方的信息源中从没有提到过。诺鲁兹这一古代波斯节庆岁岁不绝,是一种宗教性的庆典,由帝国至高之神阿胡达·玛兹达主持,其带翼象征物随处可见,但这同时又是王中之王邀请他的臣民都来参加的一种政治性会盟。波斯波利斯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是为欢庆诺鲁兹节而专门设计的.
  在2500年后的今天,波斯波利斯已只剩下一副骨架。奇形怪状的一堆堆废墟,空荡荡的门框,以及石柱柱基,似乎都在满怀着永恒的期望,凝视着这一望无际的平原。多少世纪以来,这些遗迹一直在诱使人们进行种种揣测。1930年代以来,波斯波利斯的发掘工作已经提供了有关这一古代波斯文明的许多珍贵资料。但波斯波利斯的神秘面纱依然存在。不难想象,大流士如何从离波斯波利斯几公里远的纳克谢·鲁斯塔姆的坟墓中走将出来,去检阅他的万人禁卫军。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波斯波利斯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行宫和灵都,兴建于大流士一世在位时的公元前518年。掌握众多附庸国的波斯帝国皇帝,受美索不达亚诸都城的启发,将波斯波利斯建成一座拥有众多伟大、巨大宫殿群的建筑城。整个古城巧妙地利用地形,依山造势,将自然之地理形貌和人类之艺术精华完美的融汇在一起。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已经提供了许多关于古代波斯文明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3.伊朗:乔加·赞比尔

中文名称: 乔加·赞比尔
  英文名称: Tchogha Zanbil
  国家: 伊朗
   所属洲: 亚洲
  编号: 373-001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 (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在三堵巨大的同心墙内,我们可以在乔加·赞比尔找到埃兰王国圣城的遗址,它建于公元前1250年,摆在遗址处的几千块还没用过的砖说明,在遭到阿舒尔巴尼帕尔的侵略后,乔加·赞比尔还没有完全建成。

  古代的埃兰王国位于如今的伊朗国家的南部省区。埃兰人就象他们南部的邻居美索不达米亚人那样,一直为一系列的朝代所统治着。埃兰人的文化从公元前2,000年起,一直得到不断的发展,到公元前650年的时候,埃兰文化的发展被迫中断,此时,埃兰人已经被阿舒尔(古代亚述人崇拜的主神和战神)人所征服了。
  埃兰人的文化艺术特色是与众不同的,这一点人们可以从那些在遗址中已经发现的艺术品上得到证实。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充分展现了埃兰人独具匠心是艺术风格。埃兰圆柱上的封印生动的描述了埃兰人日常生活中一些情景。比如:打猎,编织以及弹奏音乐仪器等等。这些描述性的封印也成为考古学家推断当地人个人装饰的信息来源。封印上显示出一系列的珠子项链,这说明在当时,无论男女,都非常喜爱珠子,并愿意将它作为个人装饰物品。这些珠子的制作需要一系列的原材料,其中包括石头、泥土、精巧彩色陶器以及骨骼等等。埃兰文化中如果某条项链是由赤褐色珠子串成,那么它大概制作于公元前l,200年到公元前l,000年。土色的珠子都是由烘干的泥土制作成的;蓝色的珠子则是由彩釉黏土制作成的;浅黄色的珠子是由雕刻的骨头制成的。这些珠子都被精心的重新串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条长达20英寸、紧密连在一起的项链,颇具有现代化的韵味。
  温塔舍·纳皮尔沙国王的古代亚述及巴比伦之金字形神塔(顶上有神殿)被当地人称为“乔加·赞比尔”或者“土墩篮”,这是由于它看起来象一个倒置的篮筐的缘故。这块遗址占地面积约为250英亩,主要发掘工作是1951年至1962年在法国考古学家罗马· 吉舍曼的带领下进行的。如今,这块古代城市的废墟,仍然耸立于地面,高达82英尺。据悉,在温塔舍·纳皮尔时期,该城市的高度曾经达到了170英尺。这处埃兰王国圣城的遗址,建于公元前1250年,在遗址所在处,人们还发现了几千块未经使用过的砖,这个事实表明,在遭到阿舒尔巴尼帕尔的侵略后,乔加·赞比尔还没有完全建成。
  该遗址具有极大的文化保存价值,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对乔加·赞比尔来说,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

 4.伊朗:塔赫特苏莱曼

 中文名称: 塔赫特苏莱曼
  英文名称: Takhte Soleyman
  国家: 伊朗伊斯兰教共和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3

  批准标准
  Title 简介
   遴选理由:
  标准(i):塔赫特苏莱曼是杰出的皇家建筑群,融合了萨桑王朝建筑的基本特点,同时和谐地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
  标准(ii):萨桑王朝建筑的特点和基本要素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塔赫特苏莱曼的建筑设计,同时对伊斯兰教地区的宗教建筑的发展和其他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标准(iii):塔赫特苏莱曼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两千五百年以来该地区对火和水的崇拜。塔赫特苏莱曼是萨桑城繁荣的延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标准(iv):塔赫特苏莱曼是索罗亚斯德教的教徒避难所的典型代表,是萨桑王朝富丽堂皇建筑特点的完美统一,堪称萨桑王朝建筑的原型;
  标准(vi):作为索罗亚斯德教的教徒的主要避难所,塔赫特苏莱曼成为了连接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论的宗教地区。这个地方有着许多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是远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经原型和神话传说的见证,它的存在远远早于索罗亚斯德教的诞生。

  塔赫特苏莱曼
   介绍:
  从美吉时代开始,塔赫特苏莱曼这个所罗门的宝座就养育了直到今天依然深不见底,依然被人们尊崇的神圣的各施奈普湖。历代王朝对它都有不同的称呼,一些学者叫它帕拉斯帕的帕提亚城,不过这个称谓现在还没有被确认。对萨桑尼迪亚人而言它是基斯,对阿拉伯人而言它是什斯,对蒙古人而言它是一个桑特瑞斯的征服者。
  塔赫特苏莱曼的遗址位于一个萨桑尼迪亚东南的一个非常遥远的山谷中。萨桑尼迪亚湖周围的巨大石头城墙和38个了望塔建成于公元前三世纪,萨桑尼迪亚王在凯特斯芬进行加冕仪式的时候,也就是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萨桑尼迪亚王徒步来到他教徒们永恒的避难所,来接受这神圣的授权仪式,虽然今天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但是那圣火之光却延续至今。
  整个的塔赫特苏莱曼纪念碑建立在一片高于周围地面20米的高地上。现在所有已经变成废墟的建筑都曾经建立在一个椭圆形围墙之中,其中外墙厚5米,高14米,全长1200米,有38个圆锥形的了望塔。外墙从萨桑时代就已经开始破落了。在伊犁坎迪亚时期一道新的城墙开始修建了。在伊科汉那地区,建成了一个新的连接原来南部地区的通道。在椭圆形的城墙里面有两个不同轴心的广场形区域。在南广场的中心是一个湖,北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古老的火庙。埃卫诶恩-伊-霍斯罗在这个湖的西北方向,在它的南面是埃卫诶恩-伊-加拉巴-伊-霍斯罗。塔赫特苏莱曼在公元前624年被罗马人征服的时候就整个被破坏掉了。
  考古学研究发现在火庙的周围有许多硬币、瓦片、铜制炊器(伊斯兰教时期的遗留物)。苏莱曼之狱由一些史前遗迹和米堤亚人神庙等组成,塔赫特苏莱曼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遗迹。
  塔赫特苏莱曼的北部被里海的海包围着,东边是查勒斯河,南面是阿拉姆特和特格汗姆山谷,西面是一片叫做西菏泽的原始大森林,部分地区的海拔超过了4000米。因为这一地区有着大片的山地,在原始森林的下面还曾经有冰川覆盖,从1902年甚至更早些时候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Title 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塔赫特苏莱曼的考古遗址在伊朗的西北部,座落于一个火山地区的山谷中。这一遗址包括了索罗亚斯德教避难所的主要部分,伊犁坎迪亚(蒙古)十三世纪重建地区的一部分,以及萨桑时代(六到七世纪)一些属于阿纳海塔的庙宇,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其中火庙宫殿的设计,以及总体的布局都对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伊朗 巴姆要塞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中文名称:巴姆要塞

    英文名称: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国家: 伊朗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2004

  巴姆位于伊朗东南部克尔曼巴姆古城,地处“丝绸之路”沿线,以保存完好的古老城堡和古塔闻名于世。老城被3公里长的城墙所环绕。城内的一座城堡则是世界上现存最庞大的土结构建筑,完全由土砖搭建的这座城堡中最古老部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但是,2004年12月26日在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市附近发生的里氏6.3级强烈地震,除了造成数万人的伤亡,也使得这座千年古城90%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大量历史古迹被毁。地震前,这座千年古城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克尔曼省省长穆罕默德·阿里·卡里米已经明确表示:“必须在废墟上重建巴姆城。”

  6.伊朗 帕萨尔加德
网友贴图
中文名 称:帕萨尔加德

    英文名称: Pasargadae

    国家: 伊朗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2004
 帕萨尔加德是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帝国第一个朝代的首都,由赛勒斯二世于公元前6世纪在波斯人的土地上建造起来的。它的宫殿、花园和赛勒斯的陵墓都突出反映了皇家艺术和建筑的特色,以及波斯人的文明。160公顷的遗址包括:赛勒斯二世的陵墓、警卫室、观众会堂、寝宫和花园。

 帕萨尔加德是西亚第一个多文化帝国的首都,被认为是第一个尊重其子民文化多样性的帝国。从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的建筑反映出其对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

 

  

 

  7.伊朗 苏丹尼耶
网友贴图

中 文名称: 苏丹尼耶

    英文名称: Soltaniyeh

    国家: 伊朗

    所属 洲: 亚洲

    批准时间:2005

 1302年至1312年陵墓被修建在苏丹尼耶城,是伊卡哈尼德 (Ilkhanid)王朝的产物, 由蒙古人建立。位于Zanjan 省, 苏丹尼耶是一个波斯建筑学的成就的卓著的例子和一座关键纪念碑在它伊斯兰教的建筑学的发展。八角型大厦被加冠与一个50m 高圆顶和由八座苗条尖塔围拢。这是双重被轰击的圆顶的最早期的现有的例子在伊朗。

 


 

  8.伊朗:比索通古迹
网友贴图
中文名称: 比索通古迹
  英文名称: Bisotun
  国家:伊朗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 间: 2006

  批准标准
  200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比索通位于连接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商路上,具有从史前时期到米堤亚、阿契美尼德、萨桑、伊卡哈尼德时代的特征。这一处考古遗迹中最主要的纪念物就是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为纪念其执掌波斯王朝而下令建造的有浅浮雕和楔形文字铭文的纪念碑。大流士的浅浮雕雕像展现出统治者的姿态,手持弓箭,脚踩在一个仰卧在他面前的人的胸上。传说那个被大流士才在脚下的人叫高墨达,是一个米堤亚巫师。他觊觎王位而行刺却使大流士掌握了权力。在浅浮雕下面和四周有1200行铭文,记载了公元前521年至520年大流士同那些试图分裂塞勒斯建立的帝国的统治者交战的历史。铭文用三种文字写成。最古老的是埃兰语文本,讲述了关于国王和反叛者的传说。铭文的最后一部分非常重要,这是大流士第一次用古波斯语言记录他的丰功伟绩,也是已发现的唯一一份能够证明大流士重建了帝国的重要的阿契美尼德文本。它还体现了波斯帝国地区在纪念性艺术与文学方面的相互影响。这里还有米堤亚(公元前七世纪到八世纪)、阿契美尼德(公元前六世纪到四世纪)及后阿契美尼德时期的遗迹。

 

9.伊朗的亚美尼亚人庙宇群(伊朗)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Iran)

伊朗世界遗产18项(截至2015年7月)

  亚美尼亚庙宇群位于伊朗东北,是亚美尼亚文化向阿塞拜疆和波斯传播的中心。有3座亚美尼亚基督教信仰的修道庙宇,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可上溯到7世纪。这些建筑标志着亚美尼亚建筑和装饰传统,也显示亚美尼亚当年与拜占庭、东正教和波斯的文化交流。

 

10.舒什塔尔的历史水利系统


所在国家:伊朗
登录类型:文化遗产
地理位置:北纬32 1 7 东经48 50 9
遗产编号:1315

舒什塔尔的历史水利系统——从古到今的桥梁、堤坝、运河、建筑和水车(英文: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 - Bridges, dams, canals, buildings and watermills from ancient time to present),位于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 Khuzestan Province)。舒什塔尔的历史水利系统是一个天才之杰作,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大流士一世时代。该系统包括克鲁恩河(Karoun)上的两条主引水渠,其中一条名为伽格(Gargar)大运河目前仍在使用,通过一系列向磨坊供水的地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该系统通过一个高耸的崖壁使水流倾盆而下进入下流盆地,随后进入位于该市南部下流盆地的平原,那里有着超过4万公顷的果园和农场,被称为“天堂之地(Mianab)”。该遗产包括许多名胜,如整个水利系统的运作中心萨拉色城堡(Salasel Castel)、水平面测量塔、大坝、桥梁、盆地和水车磨坊。该遗址见证了依拉密特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聪明才智以及近期的纳巴泰人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罗马建筑的影响。

2009年新增世界遗产(2) - 安安清清 - 安安清清的博客

 

11. 伊朗 阿尔达比勒的谢赫萨菲·丁圣殿与哈内加建筑群
  Sheikh Safi al-din Khānegāh and Shrine Ensemble in Ardabil

    伊朗西北角,靠里海

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项目简介(三)


12. 伊朗 大不里士历史集市区
  Tabriz Historic Bazaar Complex

 

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项目简介(三)

13. 波斯花园

    此处遗产位于伊斯法罕省,集合了伊朗最重要的古典波斯园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Bagh-e Fin。

    Fin Garden (Bagh-e Tarikhi-ye Fin) 位于伊斯法罕省的卡尚 (Kashan) 市中心西南约6 公里,被认为是现存其中一个最具古波斯风格的园林建筑,是公元1590年萨非王朝 (Safavid dynasty) 的阿拔斯一世 (Abbas I) 所建。

 

   

(九)波斯花园--伊朗

(九)波斯花园--伊朗

 

 

 

伊朗的8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索勒塔尼耶拱顶

索勒塔尼耶占地156公顷,位于赞疆省中部偏西,东经48.48度,北纬36.36度,海拔1880米,距赞疆市东南39公里。索勒塔尼耶在几十年前还是个小村庄,不太出名,现在已新建几条柏油马路和诸多高楼大厦,正在发展之中,并以索勒塔尼耶拱顶而闻名。在蒙古伊尔汗王朝,乌尔贾伊图(uljayetu)时期曾大兴土木进行大规模开发活动。乌尔贾伊图本人为了实现其兄卡赞汗的愿望为定都奠定基础。在蒙古人驻扎伊朗和定都大布里士之后,他们的注意力聚焦索勒塔尼耶,这个地区被蒙古王室用作牧场。据史料记载,在乌尔贾伊图的父亲阿尔公(arghum)死后,索勒塔尼耶地区曾是蒙古亲王的重要兵营之一。可能蒙古汗王埋葬于该地区东南部的萨贾斯(sajas)山上,选择在该地区埋葬,可能与该地区受蒙古人尊重不无影响,因为这里有他们祖先的宗教和信仰。阿尔公迷恋郁郁葱葱的索勒塔尼地区还因为该地处在丝绸之路要道,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使乌尔贾伊图也萌生了建造高大建筑和搞城市建设的动机,他建造大城市之后于伊斯兰太阴历704年建造了宏伟的“拱顶”。700年后,这座宏伟的拱顶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在蔚蓝的天空下,依旧光彩夺目。历经几个世纪,它是继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和伊斯坦布尔阿亚苏菲清真寺之后,世界上第三大宏伟的拱形建筑。城市规划方案完成后,乌尔贾伊图开始从四面八方召集艺术家、建筑家、工匠到索勒塔尼耶,为自己修建一座陵墓,而且要把它建造成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建筑极品。索勒塔尼耶拱顶的基石是阿巴加(abagha)之子,胡拉库(hulaku)之孙卡赞汗时期打下的。卡赞汗死后,乌尔贾伊图遵照父亲的遗嘱,决定完善此建筑。为此他把索勒塔尼耶选为都城,扩大其范围,从12000步增加到30000步。为此,他召集当时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工程师,在索勒塔尼耶地区开建索勒塔尼耶拱顶。乌尔贾伊图精心设计了拱顶图案有八个面,这一灵感受启于木鹿苏丹·散继杰尔陵墓和卡赞汗陵墓的建筑,让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们充分利用自己智慧和才能,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建筑作品。据史料记载,在索勒塔尼耶市有一座城堡,索勒塔尼耶拱顶屹立在它的西南方,索勒塔尼耶宏伟建筑的优美与雄伟的气魄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每位游客都对建筑给予高度评价,一些旅游者称之为清真寺,另一些人称之为堡垒,还有一些人称之为是教堂和按照上帝旨意建造的上帝奴仆的陵墓。索勒塔尼耶拱顶的建筑有8个边,每个边长17米,其外边与中央的距离为42米,厚度为7.40米。该建筑由拱顶、尖塔、陵墓和地下宫殿组成。这座建筑的内部划分和空间理念,以一个对称轴为中心,这是我们想起了麦加天房。乌勒贾伊图陵墓巨大的拱顶呈鸡蛋的剖面型。该建筑的圆拱顶弓形弧度大,直径和弓高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弓形建筑,拱顶建造参考了萨珊王朝最重要的建筑特点,在伊朗乃属独一无二的建筑。在第三层,在八个角建有8个塔,除东北角的一个塔和西北角的半个塔(还留有部分琉璃瓷砖)外,其余的塔都已坍塌。这些塔中间是空的,借助螺旋式楼梯可抵达三层阳台顶部和塔尖部。墓室位于拱顶南部,其高度可到拱顶的第二层,关于这部分建筑的用途,说法不一,在此不再阐述。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地宫是国王灵柩所在地,因为伊尔汗国王遵照自己家族的信仰和传统,将死者尸体埋在地下宫殿的墓穴中。索勒塔尼耶拱顶的艺术建筑体现在:琉璃瓦烧制、琉璃瓦的镶嵌、砌砖、花砖或砖雕装饰艺术、砖和琉璃瓷砖结合使用、石膏的雕塑、绘画、铭文雕刻、木料装饰及石刻艺术等。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距居鲁士宫所在地帕尔赛加尔德40公里。帕尔赛加尔德在莫尔加下平原波斯波利斯的北面,靠近流入卡尔河的锡万德河弯弯曲曲的河谷。河谷为南北走向,帕尔赛加尔德距锡万德河谷南端约5公里,位于拉赫马特山唯一的大盘石及木鲁达什特平原之中。这座山为北至西北,南至东南方向。大流士命令:在山的西麓面向大平原建造波斯波利斯,因此建筑对面的平原(木鲁达什特)及其附近的小镇被称为帕尔塞。波斯波利斯(波斯人称之为贾姆希德御座)的建筑同英雄史诗中的贾姆希德没有任何联系。在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各朝代的人民由于不重视保护自己的真正历史,而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以致把自己时代的英雄作为历史,因此从伊朗伟大的英雄史诗人物中挑选贾姆希德,称他是这座令人称奇的、已被遭破坏的建筑物的奠基人。因为他比自己英雄史诗中的人物更伟大和出类拔萃。此外,马兹达普尔博士引证详细资料认为,贾姆希德能控制魔怪,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魔怪才能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另外,在《列王纪》中也说,魔怪也为贾姆希德建造了宫殿。但是,根据发现的古代波斯石刻和其他一些史料记载,波斯波利斯(贾姆希德御座)的奠基者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他在公元前512年下令建造这一城堡。贾姆希德御座平台长约457米,面向西部平原,南北宽为长度的三分之一。平台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雕细刻,石头之间不是用石灰泥,而是用铅或铁制成的榫头将其连接在一起。进入波斯波利斯平台和宫殿的唯一通道在西边。在靠近平台北边有两排并行的步行台阶。齿状矮墙建在阶梯的外侧。阶梯宽7米,每个阶梯的高度为10厘米,每排阶梯的数目为111个。波斯波利斯的主要建筑有:阿帕汤纳大殿、中央宫殿、寝宫(哈蒂希)、冬宫(塔恰尔)、百柱大殿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帕萨尔加德

帕萨尔加德在法尔斯省重要山谷和西南法萨平原之间。最低处为海拔1400米,木鲁达什特位于法尔斯省省会附近,海拔1770米,帕萨尔加德地处东经53.11度,北纬30.12度,平均海拔为1900米。简单地说,居鲁士为了同帕尔斯的其他地区建立关系,选择自己家乡最北最高的山谷作为都城。现在的帕萨尔加德公路是从伊斯法汗-设拉子主路岔开的一条支线,直达居鲁士陵墓。陵墓和各宫殿院落之间距离是向东北方向约1公里。在宫殿院落中有三个显眼的建筑R大门、S宫殿和P宫殿,彼此相距200米或少于200米,其布局同该地区其他建筑布局的巧合相似使专家们产生了这样的遐想,即整个图案表明一个零散的部族营地。第一个宫殿S宫殿只保留一个石柱,高达13米,S宫殿后面是一条古老的通道,可通往P宫殿。考古学家发掘,P宫殿保留的墙基上刻有三种楔形文字的铭文,可以清楚地被辨认。另外向北有一条新路从名为赞丹的塔楼旁边经过,直通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用石块建造的大宝座。这座建筑好长时间被称为“苏丹之母宝座”。这座伟大的建筑建在一块高地,同另一块隆起的高地相连,它把圣地和两个平台同其他大片的古代建筑群分割开来。 

居鲁士陵墓

居鲁士陵墓同其他大型建筑群相分离,俯视着莫尔加卜平原南半部。这座建筑在设计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由 6层阶梯式平台组成的高台,另一个特点是陵墓顶端是拱形的。陵墓原高可能是11.10米。进入大门之后,一个小走廊直通墓室。墓室是一个简陋的小屋,除天花板下一突起的部位之外,室内墙都是用平整的石块砌成的。在墓室上顶有一个凸起的建筑,它承担了施加在天花板中央的全部压力。

世界纳格什广场

关于该广场的位置及建造者众说纷纭。有的说该广场建于萨法维王朝之前,地址是现在的40柱宫公园。但更权威的说法是世界纳格什广场就是现在的伊玛目霍梅尼广场,位于伊玛目清真寺与长方形广场对面商场大门之间。这个广场有12个很大的入口和几条小通道,该建筑始建于伊斯兰太阳历1011年,在阿巴斯国王时期该广场规划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后该广场改名为国王广场。伊朗历1311年在广场建一水池。该广场现有的文物包括:高普大楼、国王清真寺、图维莱大厅、谢赫·卢特夫清真寺、商场大门等。

巴姆文化景观

巴姆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土结构建筑群,面积约20万平方米(20公顷),大约200年前就已成为巴姆人安身居住之地。巴姆的文化景观奇特美丽,大城堡内是小城堡。大城堡周围有长1810米的牢固围墙,其高度为15至18米之间,上有38个瞭望塔。围墙外围有很深很宽的壕沟包围,以防入侵者轻易越过水沟。巴姆文化景观由两部分组成,政府官员居住区和平民居住区。政府官员居住区有武器库、马厩、古城堡。平民居住区有528栋民宅、大市场、大清真寺、米尔扎·纳伊姆学校、练武房、马立克·塔加尔大殿、客栈、阿亚尼大楼、公共浴室、带蓬走廊(休息的地方)。虽然传说这一古老建筑有2200年的历史,但没有史料记载这座世界上最庞大的土结构建筑群建造的确切年代。令人遗憾的是,2003年12月26日凌晨,巴姆发生的里氏6.3级的地震将巴姆古城堡夷为平地,巴姆古城随着数万人的生命瞬间停止了跳动,地震将充满生机的数万人葬入冰冷的墓土,同时也震痛伊朗所有热爱文化的人们和世界文化艺术家们的心。

 

塔赫特苏莱曼

塔赫特苏莱曼是萨珊王朝拜火教的祭火坛,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的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它是公元6世纪萨珊王朝末期最伟大的集宗教、政治、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塔赫特苏莱曼座落于距苏莱曼之狱3公里,在巴尔卡什山南麓海拔3000米绿色山谷中的乌鲁米耶湖的东南部,海拔3200米的巴尔吉斯峰就屹立在那里。坐落于石灰岩平台上的塔赫特苏莱曼一侧有一个深达60多米的湖泊,湖泊的水是由绿色山谷高出一泉眼的水集起来的。塔赫特苏莱曼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00米,周围有围墙,1959年开始对那里进行了挖掘,发现了阿契美尼德时期的居住地、萨珊王朝时期的堡垒和拜火坛。这些建筑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10至12世纪。8世纪下半叶,随着萨珊王朝的灭亡,拜火坛迅速失去意义。看来,当时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还没有浮出地面。但是,一些在哈里发阿巴斯年代的陶器则证明该处不断有人居住过。苏莱曼之狱距该处仅1公里。伊尔汗·阿巴格的墓地在莫尔盖,为了建造狩猎宫,同时兼做夏宫(大约在公元1270年开工)则利用了拜火坛遗留的围墙。值得注意的是,拜火坛的原设计比夏宫的建筑更出名,可以说,夏宫的建筑体现着拜火教圣地的整体结构。

恰高占比尔

埃兰国王翁塔希·高尔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中叶选择了一座大山丘,在那里建了一个宗教场地,以达鲁-翁塔希(DARU-UNTASH)著称。这个建筑就是目前的恰高占比尔塔庙,它的每个角指向四个方向,每个边长120.20米。法国著名考古学家拉曼·吉尔·沙曼(RAMAN QIR SHAMAN)说:为了确定该塔庙相对地面的高度,我们确定了100个最高点,从数据中减去周围地平面的高度我们得出今天塔庙的高度:它比东北地面高24.35米,比西南地面即城堡西门高24.95米。该塔庙完全是用土质材料建造的,每隔10排砖,砌一排带铭文的砖。这些砖上的铭文显示,这座塔庙是翁塔希国王献给苏萨古城保护神的。目前在塔庙主要建筑中发现有659块写有铭文的砖。

比斯通

比斯通位于哈马丹至克尔曼沙省之间,距克尔曼沙市东北30公里处。大流士(公元前522—486年在位)利用所掌握的技术和才能展示了自己在位时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体现在比斯通三种文字(古波斯语、埃兰语、新巴比伦语)的石刻铭文中。为了书写古老的波斯文铭文,创造了38个楔形文字符号,伟大的国王的工作报告和账目结算都篆刻在岩石上,以便永久保留。在那里有一幅画非常显眼,这幅显眼的画描述了大流士的形态:他的脚放在其劲敌古马特(GEOMAT)的头上。大流士战胜后被俘的俘虏和叛逆者列队在国王的面前,每个人的名字分别刻在他的旁边、下面、上方,有的则刻在雕像上。从战俘的表情看,一方面,这些雕像像公元前7-9世纪亚述人的浮雕壁画,另一方面,由于受苏莫尔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从战俘被刻的名字看,它又与亚述艺术有所区别。但其中唯一一幅作品能确定是伊朗萨鲁基时期的,那就是比斯通海格里肖像,有可能海格里在当地同一位地方神(可能是贝赫拉姆)被视为一体。这幅浮雕画显示赤身的英雄坐在自己的兽皮上,他左手拿着一只碗,正在饮酒。此外,在公元前6世纪末至5世纪中叶的雅典花瓶上和罗马的图画中看到的画是,盘腿而坐,箭囊挂在他背后的树上,可能这幅浮雕画是由画家乌希斯(usis)在远离雅典的地方画成的。在海格里的头后面能看见一块写有铭文的巨石,上面有一个石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