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涵养高度与行为规范

 大河洋美术馆 2017-06-18

涵养高度与行为规范

 

书法创作也是艺术创作,书法家在创作时必须有思想,必须有针对这件作品所产生的特定思想。评判创作优劣的标准不是写得好与否(技法好不好)。书法家必须同时又是思想家,每个创作过程都必须首先是思想展开的过程,作品评价的基准也从原有的技巧技法转向构思、形成、技巧三位一体。书法家必须有构思有意图的创作行为。好的作品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当今书坛有千奇百怪的事儿,有些字的写法结构过于自由,部分书家称它为“丑”书,,如果说是属于“丑”书,为什么各大小专业报刊都纷纷刊登与评论,同时也争论不休,评论家有着火眼金星可以让不正统的东西不登堂入宝。齐白石说:“俗到极处则成雅”。那一些书家以“丑”书为美见怪也不怪。以我之见这“丑”书是出于谁家之手,有一种深层的学识,学术的高低并不看表面上有所作为或美与丑来衡量是书家一种内在的写照。欣赏者水平的差异对学术的评判会产生一种意外变化。写的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字这类书家他未必是一手好作品,论学术性甚至还处于可凝与猜测之中,书法艺术最高境界是在于神韵能感化并且将艺术发扬光大“涵养的高度”。真正的艺术属于心灵真切的内在会触动感染于人的精神而流露。成功的作品不一定完全是出于名家之手,是在作品创作的成功成就了一位名家。有些舆论界捧得很高的人,未必是真正的优秀的艺术家。有的甚至不是艺术家。

“丑”书的形态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书法作品的形态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书法作品的美与丑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而正确的美感是属于客观事物的美。客观的美是可以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是可以引起我们的美感。“凡是学书的人,首先在知道前人的法度,时代的精神,加上个人的特征,三者必须把它结合起来,方始成功”(沈尹默语)。书法的技法因时而变而美的原则都是永恒,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即便是在最貌不惊人之处,书法力度美仍然与线条同在。对立的认识与把握引向一个更深的思维层与审视层。书法的美学价值在评论家的笔下持有公平存在,说的都是实话,实话都能伤人。书家要命的是思维陈旧格局照常,却还自认为是创新,是发展。一流大师若随意应酬、粗制滥造,却可能写出完全不入流的作品。千篇一律地抄诗,如用的是正宗的二王笔法,或没有通过书法来传达形式美的作品不能算是书法艺术创作,而只是写得好的字而已。停留在对技法、样式的追究,以形而下的见识去搞创作那也出不了好作品。“好的书法绝不是千篇一律地在条幅上书“唐诗一首”;好的作品是每件一种格式,每件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每件都是一个独立的视觉王国作品(陈振濂语)”。

书法家在创作时必须有特定的思想,不失平正,不离规矩形神俱全气势连贯免其散漫尽善尽美。书法最关键的线条在作品中显不出艺术家的匠心,书法是一种已经充分发展过的艺术,数千年中无数代人的努力。接受古人的经验,深入研究,学深识高而来的,只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创造我们的新作品。在书法创作中有些书家很注重作品的气势,尽情宣泄中忘记自我、忘记书法、刻意于字体的姿态情趣、忘我忘形,一味宣泄,一掠而过,流露于浅薄。一味表现也许会沦为做作,失去快慢节奏起伏。个性不是靠张扬出来的,是病态就没有表现的愿望。个性背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只有在严谨规范的前提下,个性才能得以正常地表现和发挥。判断创作水平地位与名望,在批评某一作品失误,不能由此判定书法家一生创作皆有失误,只有作品本身才是唯一的评判依据。很多书家都是从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走进书法的圈子里,实际上每个人都把一件事做精、做到家,寻找某种归宿的形式,想发挥自己个性和特长。如果去挖掘自己、正视自己,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加以勤奋、兴趣就是动力。书法创作不是靠某种情况引发的创作冲动重复着个人经验。具备有孤独和寂寞与探索的精神,将孤独凝聚到高点,激扬自我本性中充足的活力,使作品得到升华。如书法家能不重复自己的创作风格能避免重复与复制、能走出古人的影子,提取各家精华,走出千篇一律的弊端,那是一种莫大的欣慰。

 当今书坛为名利者甚多,为祖国书法事业用力的书家太少。见不少书画报刊上误字太多,书多潦草。有些著名书家也是怪病百出,“书法选”或多或少都有极劣的、非书法的作品。更可悲的是有些人在运作了这件事,化丑为美。现在报刊上也有吹捧的天花烂醉,巧取强夺。有些书家楷法僵化,线条臃肿,形成千篇一律,缺乏艺术真实性,为世诟病。“追名逐利的人,满街都是,中国不缺这种人。中国真正缺的是深通文化的人,是真正继承传统文化的人。你可以鄙视穷酸的文人们,甚至可以鄙视一文不值的传统文化他们不怕人鄙视。你就是费尽心机批判它,打击它,甚至肆意破坏它,它都不怕,它经得住一切考验,它已经经受了数不尽的考验。它没有垮下去,反而发展了。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摘林鹏书论)。”我们不用头衔、地位等社会位置对他艺术的定位,我们要以艺术标准作为评判艺术家或艺术品的砝码。头衔、地位在学术评论上只能证明他的社会活动能力,能让你陶醉不已。书法语言的运用,利用笔短意长,藏多于露、静多于动的书法语言,自然天成地抒发,又使这种艺术与传统文化互相渗透,展示内心的自然成分,让它无阻隔、顺畅地进入欣赏者的内心。

书法批评长期以来有着种种疑问困扰着人们。以“书法”视书法,强调书法的专业价值,旨在传统艺术的深入理解和领悟,具备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锐意的创造意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能离开书法本身有着学术性的学问把书法看作是一种文化的修养;“书法家”与“书法作品”不能有一种片面单一的认识。应对书法有着严格的艺术思辨能力判断与取舍来估价书法创作的“行为规范”。认真的对待书法艺术的神圣,对艺术作品的公平、公正批评与扶持。对正确问题加以广泛的推赞。

 

 

本文作者:黄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