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博,为书法保留了一点风度

 家有学子 2017-06-19

回到“故乡”
——在“40后——80后”当代书法研究展(青岛)上的发言

周   博
2017年1月15日

    来之前,子庸给我们发了一个提纲,让大家就时代、个体书法创作几个层面的现象和问题,谈一谈看法。因为对于一个时代的大到国民心理结构、小到某个艺术门类的展示现象,都需要一个学理性的全面把握、系统分析、细致梳理的过程,才能谈到痒处。而我个人,虽然关注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同时,留意书法界各种展示形态,但是,鞭辟入里的阐述与解说,需要做大量的功课,这么短的时间,显然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所以我就找了一个点,也就是我这个发言的题目——回到“故乡”,当然,这个故乡是带引号的。因为就在最近,我看到贾平凹的一篇文章,谈到他在华山,请一个道长写了一幅书法,内容是——山风海骨,因为山海关是我的故乡,所以就很有感触。这四个让我想到故乡,想到“故乡”这个概念,就觉得,人其实永远也走不出故乡,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种生命形态的天然构建与心灵世界的归属,人力的作用与冥冥造物比起来,终究能力有限,我们的身体与精神如何畅游一生,最终都要回到“故乡”,回到那个语境与文化脉络里边,回到艺术家的心灵归属地,回到一个艺术门类发生、发展的一个原点,一个开始。

    我小时候,看夸父追日、看杞人忧天,是以童话传说的角度来观看,那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甚至这个阅读过程就一个娱乐过程。而今天,才通过故事,看到那背后的一种精神、一种向往、一种使命感,甚或是悲凉。但也许这就是人性中最为可贵的部分。我想,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首先,是有一个未必丰厚但足够深刻的精神向度,或者说,精神质地,我们的一切探究、展示、求索,都是以此为背景,所以我说,我们要回到“故乡”,是不是具备并有意识的寻找这样一个精神层级,我将之视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回到“故乡”的标尺。因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形态,是左右他的艺术选择与走向的发动机。
    强调这一点,是我认为,我们遇到了一个发展的时代、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欲望勃发的时代。但是,一味发展就是向好吗。恐怕未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内心被不断碾轧、挤压,深沉的、悠游的甚至是形而上的生活与思考形态,在这里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我个人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可是,没有独立的精神质地与高贵追求,就不可能做到不随波逐流,就不能避免同化与迎合,这是决定艺术家能走多远的先决条件、基础条件也是必备条件与终极条件。回到“故乡”,回到一个心灵世界的构建过程,才能具备一点点不与世俗同质的心灵一隅。
    有了这个先决条件,才能“与自然、哲理近而铸造诗格、与名文习研而练就结构。”(宗白华)提升文化感受能力和笔墨语言修养。

    强调文化感受能力,而不是强调文化技能的全面涉猎,是我觉得当下在判断上存在一个误区。比如,强调书法家要有文化,而判定的标准是能不能自撰诗文,这属于文化技能范畴,写到什么程度才是判定作者文化感受深度的标尺。技能可以华而悦俗,而感受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过程,更是自省与自我审视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让我们在某一个领域不断深入、不断丰富。
    文化感受能力的不断提升,形成的一种整体感觉和把握能力。才能让作者不断脱离基础的技术操作手段束缚,跟随笔墨情景来生发意态,而不是对一种固有形态的照搬。照搬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没有作者主体精神的介入。走向模糊乃至含混,更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充满灵性的手段,是一种整体结构和整体感觉。我们的一切技术恰恰因为减少具体的行迹和指向,才能让意象更为丰满,更接近宗教、哲学和神性,也更接近艺术的本质。但如何确定这种生发是包含在传统精神范畴里面,着实需要文化感受能力的持续提升,让自我矫正成为可能。

    在这个背景下,当然也不能放弃书法本体语言的探究与求索,我将这个层级深入过程解读为修养的深化过程,主要谈二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个是结构修养。历代书法的结构转换衍生过程,我将之视为时代语境转化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特质的语境,大量的母本,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源,同时提供了边界限度。这会反馈给我们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对当时时代文本共同审美特质与造型规律的还原体察。就比如,我们来自不同地域,但述说的都是现代汉语,虽然口音不同,但是他是这个时代的共同声音。文字结构也有他的时代属性,而发现、体味这些共性感受,我认为还是要回到母本。这几年,我从甲骨文、商周金文一直写到清末民国这些大家,写了千八百种是有的。有一点新的体会。沈寐叟谈到通古今之变,说到上下时代相参,能得古质或者流媚,也需要对时代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和强烈的感知与瞬间把握再现能力,这是文本图示存储广度与深度的培养过程,也是感觉的突围与递进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是对传统理解之后的一个自然状态,不是模仿一种方式和再现它,而是通过文本图示的记忆与对照过程,让个体的体会和个人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这个时候的作品才是唯一的、个体的、不可替代的。


    再有就是线性修养。我看到好的作品,都是贴上看,一个是我的眼神不大好,再有就是要看出他的局部展现的线性质地、温度。质感这个东西很难表达清楚,但是我们是可以感知,比如木头、金属,我们在感受上,差异是巨大的,线性的温度,就具备这样一种可见的通感,进入这个世界,书写才更有意思,才能进入书法的核心部分。我没有用笔画这个概念,是觉得笔画是有明确边界和形态,但是,我们截取一个书法家的线条片段,甚至也能感知他的笔墨语言深度和层级。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在书法本体语言,乃至文化感受能力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展现指标。历代大家,无不是具备极有深度而且呈现个体生命体征的线性才成立的。
    这两个方面,都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之所以用修养这个词,也是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量化的范畴。好的结构格局与笔墨语言,一定是一个非常鲜活的状态,他不是一个闭合的自我循环系统。一个书法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符号系统也就是笔墨系统才是一个可贵的独立的存在。这也是回到“故乡”,这是书法本体语言的“故乡”。

    提出“故乡”的概念,是我始终认为,人的格调,决定作品的格调,什么树结出什么果。个体的精神质地与文化感受能力如果说是“故乡”的文脉,结构与线性的修养就是“故乡”的语言。我们在这里,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养气、养器,进而表达自我的独特文化特性、精神特性、笔墨语言特性,或许,我们就在这个时代,为自己也为书法保留了一点风度。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