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都去研究神学了,你信上帝吗?

 珍爱百合 2017-06-19

有时候不经意之间,会不自觉地思考一个问题,那些处于金字塔尖的人,是不是雍容华贵地享受完这个世界,然后闭眼长辞,就是完美的人生了?马云、比尔盖茨、各国首脑和那些君主制国家的王,等等等等,如果死了,其实就是一片灰烬。就算活着的时候经历过一切,就算死后有人歌功颂德,就算对这个世界有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对于这个人而言,死,就代表一切的虚无,甚至连感受虚无的能力都没有。想想,都有点可怕。

继而,就会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那些幸福的人,终会死去;那些难过的人,终会死去;那些生而富贵的人,终会死去;那些饱受灾难的人,也终会死去……对于个人而言,终究都是虚无。

继而想想,如果真有天堂就好了,死了也有个念想。哦,天堂的主人,就是上帝。

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上帝,人类貌似有注定只能屈膝,只能卑微,因为无论人类怎样去追求自身的价值,也无法超越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类真的是很纠结的物种。也许正是无法抗拒这样的力量,连牛顿也在晚年开始研究起了神学。

但是,你有信仰吗?

遗憾的是,我们知道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我们拜佛、拜仙、拜孔子,只要有用,我们都拜。甚至很多时候儒释道三家安居一室之内,接受国人的朝拜。这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不禁发出:“我们到底信什么!”的感叹。高晓松说:“中国人就信钱,不然为什么见面都是恭喜发财!”更多的论调则是“我们什么都不信!”今天我们以信不信上帝为例,为大家深入浅出的剖析,到底什么值得信。

以下是即将入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生的沈汲鸳(笔名)为我们的供稿,文笔略深奥,欢迎阅读。



某天,在看书困顿之余,突然意识到“你信仰上帝吗?”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回答。循着灵光一现的思路,竟然慢慢认识了我自己。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关键在于区分“上帝”的意义,共有三类:1、类似于基督教主神的实体人格神;2、类似宇宙原初推动者的某种未知力量(比如: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到的那个自身不生不灭的世界“本原”);3、其它“信念”的化身。

第二个关键在于:明确“相信”(有没有)和“信仰”(信什么)的距离。“信仰”(信什么)是主要的,而“相信”(有没有)是次要的。换句话说,重点不是搞清楚“上帝是什么”,而是要明白“信仰”本身是什么。

对于第一类上帝——实体人格神,若是相信他存在,那就是否定了人生的意义。因为,首先,人都有追求“终极价值”的潜在愿望,对于“终极价值”的发现和追求可以说是人类生存下去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生就算平淡也不乏味的内在原因。就算有人说,“我从来没有远大理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肯定在追求着更好的东西。但是,若上帝存在,那么就等于明确宣告,人生不再有真正的终极价值了——因为,上帝就是终极价值!他是至真、至善、至美……而最悲哀的是: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上帝。因此,相信实体人格上帝存在,那整个人类的存在就值得怀疑了。因而从这个角度,我不相信上帝存在,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不愿意相信上帝存在。

其次,若是实体人格上帝有一套裁决善恶的标准,那么,上帝也有“一己之见”,“有喜好的上帝”违背了上帝的无限属性。反之,若是上帝没有“一己之见”,代表至真、至善、至美。那么相对于对上帝的膜拜,人类似乎只用靠自己在生活中去发现和践行真正的真、善、美就可以了;因为,上帝并不会亲自教育我们。这样,实体人格上帝其实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对于第二类上帝,其实也就是伏尔泰、杰斐逊等等科学家们曾经相信的上帝——他只是宇宙那个永远只能靠近而不能到达的“终点”。我们会发现越来越普遍的,能够统摄更多现象的规律却触及不到那条可能存在的终极规律。对于这类代表未知的上帝确实应该持保留意见。因为或许就像曾经出现在一个小孩的梦中的场景一样:人类、地球,宇宙……不过是某个神秘力量书房中的一个个玩具;这个神秘力量的面貌永远看不清。

对于第三类上帝,其实就是每个人所坚信的“终极价值”。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找到,有人根本没有想过去寻找,但是我认为“应该信”。因为,在我看来,人们“相信”自己需要相信的神,但是“信仰”自己真正认可并愿意追随的“信念”,并将之赋予神!而在哲学史上的,很多哲学家尽管宣称自己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但是他们其实都是找到了自己的第三类上帝,并将之赋予了第一类上帝。

首先,我认为人们“相信”自己需要相信的神。信仰是有目的的,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信仰上帝是为了祈求避难或者请求赐福,因而他们的信仰就等于相信。他们只需要有这样一个上帝的“存在”能够安慰他们的心灵需求就可以了。而西方中世纪的情况比较特殊,在中世纪,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因而,人们“必须”信仰上帝,因而,这个时候,信仰上帝,最普遍的意义就是:人们相信自己需要相信的神。

其次,关于我认为人们“信仰”自己真正认可并愿意追随的信念。比如,斯宾诺莎的“幸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柏拉图的“理念”、苏格拉底的“德性”……十七世纪荷兰的唯理论哲学家斯宾诺莎坚定地宣称自己是上帝的虔诚信徒,一生致力于研究寻求拯救与幸福的哲学,并将此视为“关于上帝的知识”。他认为寻求关于上帝的知识就是拯救之路,通往最高的幸福。然而这样一位对“自由”“拯救”“对上帝之爱”等等传统宗教主题做出了理性主义解释的虔诚信徒,却被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了教籍。因为,在斯宾诺莎然那里,上帝已经褪去了人格神外貌,甚至不再主宰人类,只是成了最高的精神和理想的寄托——因而斯宾诺莎的真正主题其实是人!这也就是教会之所以会排斥他的哲学的原因。

但是我确实相信,斯宾诺莎坚定地“信仰”着他的上帝,因为“斯宾诺莎的幸福”其实也就是“斯宾诺莎的上帝”。他由于找到了认可并愿意追随的“信念”,因而产生真正的“信仰”,既然信仰的内涵已经显现,那么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将之赋予上帝也没有问题。因而在斯宾诺莎的“信仰”(找到信什么)上帝之下,“相信”(有没有)上帝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基督教中一直有这样一种争论:即信仰上帝的重要性到底是一个信仰问题,还是一个通过善行“来”挣得上帝恩典的问题。而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信仰问题”。就像“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所说:“成为宗教徒,意味着做出一种激情的个人抉择……来实现‘信仰的飞跃’。”而信仰的飞跃,“关键是要理解我自己,理解上帝真正希望我做什么,关键是要找到一条对我来说为真的真理,找到那种我愿意为之生和为之死的理念。”

“成为宗教徒”不是某种仪式,而是为自己的“信仰”献身的精神。有了信仰那一瞬间,仿佛死亡也可爱了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