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护阳养脾值得收藏

 翱翔蓝天, 2017-06-19

节气谚语记一记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夏至——护阳养脾值得收藏

节气名俗由来已久

每年的公历6月21~22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节气特点略知一二

夏至是炎热天气的开始,之后将越来越热。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阵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每年的夏至期间,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都是梅雨季节,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对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此时节应加强防洪工作。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在夏至后开始鼓翼而鸣。半夏(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为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开始生长。

夏至——护阳养脾值得收藏

夏至——护阳养脾值得收藏

夏季传统饮食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恶是疾病和污秽的意思。伏天苍蝇细菌多,易患肠道疾病,而汤饼用开水沸煮,趁热吃,这可能是古代伏天污染最少的食品,可减少疾病发生。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肉丝面、三鲜面、油渣面、肉丝炒面、过桥面及夏季的香油凉拌面等。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另外,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夏至这天,除吃面食外,也吃凉粉、凉皮,既防暑又爽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