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秀“努力”的人,为什么大部分没成功?

 我爱恋恋 2017-06-19


前几天写了 你以为自己什么都没说,都在朋友圈里了 一文,反馈还不错,有很多人来找我明窥他们的朋友圈。明天我会来更新朋友圈秘密的第二篇——头像喻示你的桃花运,讲讲为什么很多人的异性缘会被头像破坏,敬请期待!

——莫名走上命理之路的你菜


1


互动过程中有几个女生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是这么开头的:最近对于前途有些迷茫,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迷茫”这个词我大概一年接触800遍,平均一天3遍,所以一点也没有陌生感。


然后我依照约定,去巡视了一遍女生(就叫她小凡吧)的朋友圈。发现了这几个特征:


小凡发朋友圈的频率是一周1-2条,正常频率。(强行解读:女生如果已经工作,从事的一定不是商务、媒体等社交性强的职业)


小凡的头像是一个男偶像的照片,朋友圈配图也经常出现这个主打青春系的男偶像。(强行解读:如果是比较疯狂的追星族,经常会出现现实生活中人缘不佳的情况。这个女生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看头像和配图,隐约有种孩子气,年龄不大)


女生发的朋友圈,带负面情绪的词语出现的概率非常高,比如:困、累、没有……(这是当事人很容易忽略的地方。有时候会觉得我随手发点小哀伤、小忧愁有什么关系呢。但久而久之会给身边人带来这样一种印象:这个人对任何事情的解读都很负面,一定很难相处。这是非常伤桃花运的行为,特别是对普通长相的女生来说)


总体来说,小凡的朋友圈给我树立起这样的形象——一枚不知愁滋味、偏要强说愁的少年。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我们85、90后这一代,大多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独生子女。出门摔个跤都恨不得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自己受苦了,被面试官挖苦两句就觉得20多年积累起来的信心被摧毁了,其实根本没遭受过命运的残酷。


20多岁的普通女孩子哪有什么烦恼?无非只有几座大山要跨越:工资低、长得丑、没人爱……




2


既然小凡担心前途,多半是觉得现在的工作太稳定、工资低了。


于是,我准备从心理问题入手:你觉得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


小凡给了一个意料中的回答:能挣钱,还能实现自己价值。


我:大部分工作都是实现不了价值的。而成为少数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你想过吗?


小凡:想过,但是没有想的很深入。


我知道突破点来了,就引导让小凡继续说下去。


小凡:我觉得现在最大的困惑是,现在的工作不适合我,但是我又没有找到适合的。我尝试过一些改变,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所以现在是比较不自信并且有点迷茫。


我之前尝试过去做采访的事情,但是之后那个媒介就没有下文了,是一种志愿的活动。最近在准备出国留学,因为想换个行业,但资金上边出现点问题,然后考试也不是很理想


我:你总在强调客观原因,你自己有做过努力吗?


小凡:我觉得我还挺喜欢那个采访的事情的,当时为了能写好采访稿,我每天都在查资料、改内容,而且还买了专业书来研究,觉得还算努力吧。


考试倒是确实没有准备很充分,我自己分析了一下,不能说是很努力。




3


听完姑娘的回答,我大概明白了烦恼到底来自何方。


其实这都来源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学生思维”,这种思维多发于勤奋的“好学生”身上。这种思维有三大特征:


一、把努力当结果

二、把结果二元化

三、不做预期管理


我们一点一点来拆解。



一、把努力当结果


我有个朋友,一直是我们小圈子里的好学生典范。第一次高考没上二本线,立志复读重考。复读那年每天挑灯到2点,果然上天会优待努力的人,第二年考上了一所211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庆功宴上,他偷偷告诉了我们真相:其实他每天回到家都要休息一会儿。睡到9点,整个人清醒再起来做作业。实际的学习时间并没有比别人多,却因此获得了更多家长的夸奖。


大多数人都喜欢用一句话来麻痹自己:我努力过了,我一定会成功。


努力是一个很难量化的词,所以大家约定俗成地用花费的时间去代表努力的意义。这会带来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不断暗示自己:自己越努力,成功的几率越大。甚至是:努力就代表结果。在努力中完成自嗨的全过程,结果如果败了也不是我的错,都怪规则不对。


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的行为模式:别管结果如何,我们先努力了再说。


实际上努力有用吗?盲目的努力不仅没用,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在职场上,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根据问题寻找最佳路径,然后再分配任务、执行。最难的部分是路径的寻找、选择上。而“好学生”的“努力”往往停留在不过脑子的体力层面。


我问了小凡,既然你对媒体行业感兴趣,你有没有去了解过媒体行业的招聘情况?哪些主流媒体在招聘,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小凡老老实实回答:没有。


那么努力到底体现到了哪里?



二、把结果二元化


把结果二元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么极好、要么极坏。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好学生”们仍然喜欢单一的评价模式。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仍然占主流。


所以越是听话的孩子,越是接受“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考试成绩差意味着全面溃败”的思想。


这些人到了职场,也同样缺乏创造性。他们希望通过每一个精准的步骤来获得完美的评分。


他们会在职场里举步维艰,因为任何事都能冲击他们的价值观。为什么能力高的人拿的薪水不是最多?为什么关系户能当管理层?为什么坏学生能出色完成工作?


“好学生”们总是单纯的可怕。



三、不做预期管理


这也是学生时代沿袭而来的坏毛病。


在学生时代,认真听课、完成作业,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多能取得一个中上游的成绩。


绝大多数的题都有标准答案,甚至连每一个步骤能得几分,老师都会明确告诉你。所以从来没有风险意识,也没有了解过实际问题的复杂性。


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抗风险能力特别差。遇到挫折常常会想:我明明努力了,怎么就失败了呢?


学会面对失败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更何况,你现在面对的苦难,在未来几十年里根本不值得一提,也许都不值得你为它留下一个回忆的小角落。


别人都夸你的时候,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别人都踩你的时候,别把别人太当回事。



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但80%的烦恼,只要破除“好学生思维”,就能轻易解决。


前段时间看罗胖的得到新品发布会,管理学大师宁向东说:管理就是教人如何破局。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个中国老板,好多精力放在搞定学校的校长和医院的院长上。因为这个老板注意到,公司骨干最难的两件事,就是孩子上学和老人看病。所以,这个老板认为,把骨干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他们的心中就只装着工作了。


宁向东说,这里面,公司的骨干被困在一个如何能让孩子上好学校,给老人找个好医院的局。而老板则是困在一个如何调动骨干积极性、专心工作的局。


如果你没有“局”的这个概念,你会说,那个老板是在拉关系,不是搞管理。但是,如果你用破局的观念来看,老板就是在搞管理,一种接地气的管理,老板的管理智慧很高。


这就是从结果出发,寻找关键点,寻找最佳路径的例子。虽然是“旁门左道”,但确实从根本上解决了下属们的烦恼,很多时候甚至比用现金、股份激励下属还管用。


警惕那些喊着努力却没有成果的人。



我会拒绝你的打赏吗|很显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