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创业请注意:慎用大公司的人!

 timtxu 2017-06-20

很多人都以为大公司比如BAT出来的人就是好的,但是往往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应该挑选契合自己公司的人才。

一般情况下,大公司都是追求精细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大公司的一员,每天接触到的只是整个公司运营流程当中细小的一个点。但是小公司则要求员工应该是全能型的。

下面列举下大公司的人才和小公司人才的不同特色,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小公司要慎用大公司人才了。

大公司人才特点

1.分工细

比如产品,会分为B端和C端,C端又会分为用户研究、行为分析、竞品分析、用户体验、场景化设置、功能设置、项目协调、子模块分解等。级别不够的话,通常没有产品整体逻辑框架。

2.具备点和线的经验,缺乏面的积累

在某一细分领域很精很专,但全过程、全领域的经验欠缺。大公司通常产品已经成熟,大的方向试错已经完成,你只需要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即可,不会有机会去思考产品原发性的问题。

3.开车和修车的区别

通常没有经历过公司和产品的整体生命周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像一个人会开车和修车的区别。

4.封闭与开放的区别

大公司流程严谨,制度严格,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作业环境,在当中的人员多具有螺丝钉的属性。到了创业公司的开放水域,没有规则,没有先例,多数需要重新适应。

5.起点高,平台大,所以眼界也高

一些人经常把公司的成功和光环当做自己必然的资本,往往会忘记平台的本事,不是自己的本事,所以眼高手低的情况比较常见。

6.从一到一百容易,从零到一难

大公司的人习惯大手笔,高投入,顶级配置,在资源和人手短缺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从零到一。

7.人才类型需求不同

管理型和协调型人才偏多,缺乏扛枪上一线的勇气和魄力。

8.稳字当先

此类人才的稳定感较强,对于风险和变化认知不充分。

小公司人才要求

1.一专多能

小公司想要做产品的话,往往是要求员工能够一专多能,如果是做产品,那就从用户分析、产品结构设计到原型,再到UE、UI一把抓,没准还要懂点技术;如果是技术,那就前端、后端、运维、网络,甚至网线、机房也得自己搭。

2.没有环境创造环境也要上

小公司的条件永远没有齐备的时候,所以需要人才要善于在各种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把事情搞定。

3.钱是短板,没钱的时候就只能刷脸了

钱是短板,通常对于运营、推广、BD等领域的投入不会太大手笔,需要候选人不断刷脸来解决部分问题。

4.市场局面需要自己展开

产品方向没有定型,技术积累不够深厚,各种体系需要逐渐搭建,市场的变化,投资人的取向等等,都会对公司产生阶段性的影响,需要候选人有不断试错的勇气和方法,迅速找到打开局面的爆点。

5.成长是飞快的

小公司要求的成长速度极快,如果你真能干,半年之内跃升两级是常事。

6.加班是常态

在小公司你要肯玩命,而且加班是常态,所以owner心态很重要。

看了这个对比你就可以发现,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人才的特点是大不相同的,当然这也反映出大公司和小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的不同。所以当小公司要招聘来自大公司的人才的时候,必须要慎重。

慎用原则

(1)最忌讳用大公司的细分领域小leader来负责一个大面的工作,你会被虐死,他也会被虐死。

(2)不要被名企名校的背景迷惑,仔细推敲他在大公司的背景,很多都是打杂的,从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重点考察成长性和适应乱局的能力。

(3)通常32岁以上还在大公司小Leader层级混的就算了。在一家大公司连续供职4年以上,而又没有明确职业上升轨迹的也算了。这样的人选往往激情和拥抱变化的能力都是大短板。

(4)我们通常喜欢有过2、3年大公司经历,对于日复一日的执行工作忍无可忍,并选择变化的这类候选人。

(5)喜欢上来就大谈概念,动辄大手笔的大公司候选人慎用,你的那点钱还不够他半年折腾的。

(6)仔细甄别互联网边缘人,我们所说的边缘人一般30多岁到40岁,都有连续的大公司经历,从B到A,再从A到B,但基本做的都是大公司的边缘性业务,好像大公司的成功和他都有关系,但细问之下,要么含糊其辞,要么他所管的业务都被裁撤了。这样的人欺骗性很大,但其中可用之才寥寥无几。

创业公司困难多多,用好人是关键中的关键。唯背景论,唯光环论,都是被无数实践证伪的大坑。

当然,成熟公司严格训练出来的优秀人才比例还是不低的,创始人和HR需要有理性的用人观。毕竟装修豪华的大饭店里未必都是好吃的菜,胡同深处的小馆子也有舌尖上的精彩。

本文来源于经理人分享,作者Aikolily

微信编辑: 享受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