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图书馆

 邂园 2017-06-20
                                                           

顺应自然    为所当为——现代人心理健康漫谈

主讲人:余强

  间:201194

  点:河南省图书馆研议厅

       主持人:今天非常欢迎各位听众来到我们豫图讲坛,今天下了这么大雨,大家还一如既往来到我们讲坛,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表示感谢。豫图讲坛从今年5月份开讲以来,非常受大家的欢迎。我们豫图讲坛上一周已经发了九月份和十月份的预告,如果有的听众没有领到这个预告也没有关系,我们都会提前一个半个月,在咱们的橱窗进行公布,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我们南门和东大门口都有展板,正反面都有预告,当月和下月的预告。现在我们九月、十月的都已经公布了,如果有没有拿到预告的听众,可以去看我们大门口的预告。今天我们的讲座是现场直播、现场录音,希望听众把调到静音状态,以便我们录音效果更好一点。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河南警察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基础部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余强教授。余教授是中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业委员会理事、省学生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并多次应邀在大中专院校、公检法机关、武警部队、监狱系统,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讲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进行警察团队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训练。

    在今天的这场讲座里面,余教授将为我们讲授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现代人心理健康漫谈,告诉大家什么是心理健康,常见的心理困恼有哪些,如何来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和怎样才能达到和谐自我健康成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余教授,从他精采的讲演中来寻找这些答案。

    掌声有请。

    余强: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咱们这个讲座是漫谈性质,所以我和常规的教学形态不一样,主要是从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来给大家交流一下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对于心理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认识。

    因为时间关系,我想把这些内容先介绍一下(PPT),到后面还有时间的话,分开其他专题来讲。这次讲座主要题目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是我整个在进行讲座当中一个核心理念,或者说它是我教学思想的一个主线。应该如何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核心的意思就是这八个字——“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下面咱们看第一个大问题,今天如果时间紧张的话,我们重点讲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题目非常简单,什么是心理健康?这个问题说起来非常非常复杂,因为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首先要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健康呢?大家看到这个(PPT)是学术上,或者教科书上的概念,咱们不用记,不用多想,其实就是说,什么是心理健康?在这个概念当中,它没有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我们往往把心理健康放到健康概念当中一起来理解。实际上,就像我们谈疾病一样,其实疾病和健康它都是比较抽象的,究竟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它本身并没有说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我们谈到心理健康,它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的健康不能绝对分成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或者说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等,它不是这么简单划分的。

    我在大学里教书,也担任负责人,昨天我的一个同事,或者说一个同行吧,她也是搞心理学的,前天她找我请假,请假干什么呢?我都知道她要请病假。什么毛病呢?颈椎不好。她一找我请假,我就说,是不是又去按摩了?她说,是。前天中午我们接待了外校一个领导,喝了一点酒,谈话时候有点把不住,我就跟她说,你这个颈椎十几年了,你去按摩有什么用处呢?她说,那不疼。你做了十几年的按摩,仅仅是为了不疼吗?说是去治病,实际上在干什么?在座有很多老同志,人到50岁时候,我就开始肩膀疼,疼过一年多以后不疼了。不疼以后是不是说这个肩膀这个毛病就没有了?不是的。不疼不是因为毛病没有了,而是因为你适应了。我们所有问题其实都一样,问题困扰没有那么多,但并不等于问题没有了。刚才我说的那个同事,十几年了,做了很多很多次按摩,前天跟我请假时候说,我现在不但颈椎不行,腰椎也不行了,还要按摩。其实我在跟她谈这个话题时候,谈的稍微有一点专业了,我说,你是搞心理学的人,你也讲心理健康,你颈椎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越来越重了?她说,我现在老是用电脑办公,上下班开车,这个坐姿会影响我的颈椎。颈椎这个毛病不是现在才有,腰椎也是不现在才有,这么长时间你还积极做着治疗,为什么越来越重呢?这就有一个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在哪儿?我就跟她说,人的颈椎,你的颈部代表什么?对你的人,对你的生命来讲,它的意义在哪儿?它是一个通道,是一个比较灵活的地方,应该有变通性的。你现在出现障碍了,说明你在变通,你在灵活,在沟通这方面,实际上是有问题的。这个肩膀疼,我们理解人的肩部是一种承重的一个概念,这个颈肩疼,其实说明你压力大,这个压力可能来自于环境,更多是来自我们对压力管理的问题。她承受过大的压力,她缺少变通,特别是缺少自我调整和改变,这些问题只会越来越重。你只是在加压,没有适当的减压,所以导致你的颈椎出现问题,到现在腰椎也出现问题。腰椎是人的一个支撑,你再这样下去的话,你的心理、身体可能会支撑不住的。不到50岁的人,你一个女同志,跟老太太似的,你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赚钱。除了上课之外你还挣钱,你年轻时候经济条件不太好,现在为了啥?手上有那么多钱了,还习惯性的去这样做大量的兼职工作?

    现在说身体也好,心理也好,确实影响到身体健康,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些问题?通常我们说,所有的人的身体出现故障,出现了毛病,应该说它跟心理都是相关的。我们在这儿谈心理健康的概念,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是一个广义的,它把健康、把身体、心里的、社会的、人的道德等等四个方面的属性,它的发展情况,它的功能实现情况,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讲。大家都是喜欢书的朋友,可能有同志看过这个说法,日本学者提出来,人如何衡量自己的健康状况呢?他提出四项指标,咱们国家增加了一项指标,变成健康五快(PPT)。五句话,头一个字,是一个基本生理活动,它的状态到底如何呢?最后一个字叫快。一个人的健康情况,不是代表全部,我们从这五块上来看,他的综合的身体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其实在说到这个问题时候,我们在座很多同志都有这个情况,哪一个可能不太快或者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可能大家都熟悉,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有厌食症,还有贪食症。

    你们都爱看书,比较喜欢思考,咱们来思考一下。一个人为什么厌食?这个女同志,你来说一下,一个人为什么会厌食?她厌食图的是什么?

    回答:对于女同志来说,可能是怕长胖吧。

    余强:一般人都这样开口的,我觉得她说得非常正确。厌食问题,包括贪食,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女性。女性和男性不一样,女性偏重情感性,男性偏重于思维性。咱们继续谈这个话题,厌食就是不吃东西,是怕长胖,不长胖的意思就是她比较苗条,苗条之后,现在讲苗条就是漂亮,人让自己漂亮干什么?人为什么要让自己漂亮,想人让自己漂亮?美,美丽以后别人会喜欢她。什么人会急于让别人喜欢她?

    回答:没有自信的人。

    余强:处在热恋当中的女孩子不会厌食,是不是?结婚很幸福的人女同志不会厌食,傻乎乎的,胖乎乎的很高兴,天天很高兴。有几个正儿八经厌食的?没有。厌食症大多数从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开始,真正厌食症的人并不是很胖的人。那就是说她能去不吃东西,特别是美食当前,她能抵制住诱惑,还有更重要的,还有比这个吃东西更在意的是什么?不仅是一个漂亮的问题,人的漂亮本身评价是一个主观性的东西,她认为自己胖,其实她不胖,但是她认为胖。这个问题怎么看?这个人其实在她内心来讲,更加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一种情感。

    有的结过婚的女同志,结婚后婚姻不太顺利,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恋爱都没有谈,她需要的情感是什么?这就说到最本质的,饮食障碍最本质的东西,有人说是关于缺少自信,一会儿我们再说自信的问题。人为什么缺少自信?人活着,我们在座的人,你觉得你内心世界比较充实,你活的比较从容,你有自信心,是因为你有掌控力,你对环境,对自己周边的生活,能够有一定的控制。当遇到大地震时候,自然灾害来的时候,我们都害怕,我们都无奈,因为你控制不住,所以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慌,包括现在物价上涨。我听说现在青菜都涨到几块钱一斤了,五六块钱一斤,还可以,咱还可以承受。因为2008年发行了大量的货币,所以咱们现在有钱,有钱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当然了,延伸的作用就是延伸到三年以后,现在比较厉害,明年恐怕还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承受,因为钱很多是到了我们手上,我们能够生活下去。如果今天中午这个青菜涨到50块钱一斤,一个馒头20块钱,以你现在工资,恐怕今天一说物价涨,就有人活不下去了。这会造成大规模恐慌,我们失去了控制力。

    现在回到这个话题,人在饮食方面出现饮食障碍,包括刚才提到的厌食症,这个人其实她是对情感,是对爱的需要,她厌食的行为,其实是进行一种控制的行为。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生理活动的一个内容,但实际上她有她强烈的需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个案,一些例子,一个身高1.7的女孩,她有厌食症,到最后体重只有25公斤,这就是基本上除了骨头什么都没有了。送到医院去了,抢救之后体重要恢复,但是她整个生命力都衰竭了。

    我在心理咨询当中也遇到这样的女孩子,爸爸在外面做生意,因为爸爸生意很好、很忙,经常不顾家,妈妈辞了工作在家里照顾孩子,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其实生活也非常方便,非常简单,妈妈没事儿就跟别人学会了打麻将,一打就上瘾了。我们知道十四五岁的孩子,她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她有成长,也有很多困扰,这个困恼,这个迷惑,作为她来讲,更多是希望和母亲来进行交流。而这个母亲干什么呢?假如这个女儿跟他说,妈妈,今天能不能不出去打麻将?

    母亲:干什么呢?

    女儿:我想跟你几句话。

    母亲:你到底有事儿没有?

    女儿:没有什么事儿,就是想跟你说说话。

    母亲:小孩子有什么事儿了,你是不是想要钱了?给你,那边三缺一正等着我呢。

    现在年轻人经常说郁闷,这个女孩更加郁闷,她心里结打不开。这个时候我们讲,她在内心当中就产生了情感上的需求,产生上的对别人的沟通上的需要,满足不了。有一天,这个女孩子突然发高烧,然后住院,妈妈也不打麻将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了,在她治病这个星期之间,她感觉这是自己长大懂事以来最幸福的一个星期。为什么呢?爸爸妈妈都陪着。等她出院以后,一切都恢复到过去的样子,爸爸又出去做生意了,妈妈又开始打麻将。这儿就有一个问题,她自己学习到了什么东西呢?只有自己有病时候家长才会关心她,家长才会回到这个家庭,这个家才像个家。她不可能向上次那样说发烧就发烧了,这个她控制不了,她能控制什么?饮食。一个女孩希望自己瘦一点,苗条一点,漂亮一点,我们一开始都认为这不是别的问题,所以这个女孩开始节食,减肥。到最后,她的家长来找我说,她只有30公斤了,1.65的身高。她的家长是我的朋友,所以谈的比较早,这个还好一点。

    我们来认识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生理上的问题。中国古人讲身心合一,我们所有出现的问题,不管精神层面的,还是生理层面的,都可以互相关联起来看。包括在座有些同志,孩子应该都不大,经常有时候我们提到一个词,家长最害怕什么?最害怕自己孩子成为问题儿童。这个是非常不科学的,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是一定站着两个或者更多的家长,有问题的家长。我也做婚姻家庭咨询,有的家长来找我说,我孩子现在有点问题,我想找你咨询。可以啊,有什么问题你说吧。我只提一个要求,就是你和孩子一起来找我。为什么?问题更多是在孩子父母身上,孩子只是父母问题的一个延伸。你说有些小孩很可怜,八九岁了的小孩,学校和家长都很头痛。他在干什么?如果你的儿子是这样的表现,他在干什么?谁不想做一个好孩子啊?中国好孩子,第一学习好,第二听话,这两项哪个孩子不想做到,但是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孩子就是家庭问题的体现,用他这种异常行为来维系这个家庭,或者父母婚姻的存在。有些孩子父母要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有问题,早就离婚过了。社会已经在进步了,我们从传统上讲以家为本,我们现在更多是以人为本。恩格斯也讲:一个不幸婚姻的结束,可能意味着两个幸福婚姻的开始。但是两个人在追求幸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我们现在年轻的父母,包括在座的老同志,你关心自己的孙子辈,那一代孩子如果出现问题,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一个饮食方面的问题。从表象一直往里面推,一直推到核心的地方。

    还有一个问题,我通过另外一个饮食障碍给大家说,这就是贪食症。厌食和贪食其实都是一类问题,它都是神经性的,都是一种神经症。它的本源并是生理上的问题。我在电台上做节目,曾经收到一封女孩子的信,都是十六岁以上的女孩才会有的。高二的一个女生,她写了一封信,第一句话说老师,请你救救我,我现在想死。什么问题呢?这个女孩子,咱们都知道,十六岁了,自我意识在发展,她渴望别人对她的一种喜爱、尊重,希望能提升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怎么样做到?刚才讲到什么是好孩子,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在学校来讲,什么样的孩子受老师喜欢呢?学习要好。还有呢?有的虽然学习不好,但是长的比较漂亮。这是女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这两个优点,学习不够好,长的也不够漂亮。学习很难一下子提高,长的不够漂亮,她归因于自己长的太胖。怎么办呢?她就控制自己的饮食。一旦她有了这个想法,说明她心理上有需要受到挫折,她没有了自信心,她在这方面心理的需要是非常空虚的,满足不了。我给大家说这个还有一个道理,人的心理是在追求一种平衡的,当一个方面没有满足,他会从另外一方面得到满足。我们在干什么?这个心理就像一个翘翘板一样,它总是在上下晃动,我们依靠自己力量可以调节,有时候我们借助与其他方面,有时候我们心理上满足不了,我们借助生理来平衡它。这个女孩子她的心理比较空虚,产生强烈的空虚感,心理的饥饿感,她通过什么平衡呢?吃东西,把自己胃涨的满满的,这个从生理上得到充实感,来补充心理上的空虚感。但是这样出现一个恶性虚幻,她心理越是空虚,越是产生饥饿感的时候,她越想去吃东西,吃的东西越多。贪食症有一个表现,想去吃,吃完以后,她又觉得自己吃的不对,然后去呕吐,有的是强制性呕吐,在卫生间里用手指扣住喉咙强制呕吐。如果她不能及时吐出来的话,有时候可能会被撑死。你吃的越多,你越胖,她越胖自我评价就低,自信心就受到损害了,就没有自信了,然后重新产生恶性循环。更不自信,更空虚,就更去吃东西,出现这么一种恶性循环。

    再看另外一个情况,这个女孩最后在信里写老师,救救我!这样一点小事儿都处理不好,我蠢的像个猪一样,我将来也没有啥出息。本来吃东西单纯是一个生理上需要,她不是在说我吃东西这个事儿,而是说我这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是对她自信心一个损害,从一个方面的问题,发展成为对人格当中一个部分,发展成为对自己全部的评价。我们今天在座的不论年轻同志,还是老同志,其实今天的你由许多的昨天的你组成的,今天的你也是明天的你的一部分,明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不一样的,因为今天你听了余老师讲课,你观念上发生变化,肯定明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的你是由昨天你所组成的,你的性格,你的人格当中某一点东西,它就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有人说,我勤奋,为什么说你勤奋呢?我从小爱学习。我乐于助人,我懂礼貌等等,这些品行发展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包括消极的,我自卑,我懒惰等等这些东西,我们看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的问题,它是很多具体的东西积累出来的,就是我们经历的一件一件的事情,才产生了今天的你。

    生理上这些问题的满足情况,绝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活动。我还回到刚才的话题上,人在生理活动满足时候,它附带了很多社会功能。它有自己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这是一个。第二,人所有活动在平衡自己的一种需求。第三,人的生理活动的满足与否,它会影响到这个人对自己整体的、全部的评价。我们通过这个来看,通过这个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基本道理,在后面给大家说就比较方便了。这是咱们讲的一个方面。

   PPT) 第一吃饭,吃的快;第二,便的快;第三,很多人会有这种情况,我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有过这个睡眠的障碍。睡眠障碍常见有两种:一种嗜睡,还有一种就是失眠。多数朋友都有失眠的情况,失眠有两种状态:一种睡不着,一种是醒的早。睡不着,这个大家都有过体验,从心理上来讲,睡不着的人是什么倾向呢?焦虑,睡不着是焦虑。醒的早,半夜三四点钟醒来是什么问题呢?抑郁。有朋友说,老师,我平常很难睡觉,我睡着之后又容易醒来的早,我比他们更倒霉,我这个叫什么?这个叫焦虑性抑郁。有的朋友问了,为什么不叫抑郁性焦虑,而叫焦虑性抑郁呢?在临床上有一个原则,叫抑郁优先。为什么抑郁要优先?既然咱们在这里讲课,我首先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谈一下,为什么讲抑郁优先,有的人说我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到那儿一说,医生说是抑郁症。实际上你不是抑郁问题去的,但是心理医生给你归结为抑郁症。为什么抑郁优先?这是抑郁是离人的生命终点最近的一种神经症,或者说最近的一种心理障碍。

   我不是说所有得抑郁症的人,有严重抑郁倾向的人都自杀了,但是绝大多数自杀者都有抑郁症的。我们谈到这个话题,顺便给大家讲一下,在座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亲属可能有人会有严重抑郁倾向,或者慢性的、长期的抑郁症状,我们怎么去帮助他?我希望你们能去帮助别人。怎么帮助他?如果真正被确为抑郁症患者了,他的治疗是三方面的:第一,药物治疗。你们听了以后,你说是啥就是啥。我让大家看一下(PPT),这是我们判断时候一个比较方便、快捷,但是不科学严谨的诊断标准。比如说七无,七无是什么?无欲:性欲明显减退;无眠:失眠这个刚才已经说了,睡不着,也醒的早。无力: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消极的状态。无趣:干什么事儿都没有乐趣,对什么都没有爱好;无望:看不到将来,看不到希望;无助:内心非常孤独,得不到社会的支持;无用:活着没有价值。是不是有的人有这个倾向就是抑郁症?还有就是这种状态持续三个月以上。大家看,当人出现这种抑郁症的神经症以后,我们怎么帮助他?三点:第一,药物治疗。现在得抑郁症的人比较多的,但是在所有神经症当中,抑郁症又是最好治的。有的朋友说,我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了药,吃了效果也不错。但是心里害怕,因为是药三分毒,特别是神经质的药,长期服用怕不好。另外一个药比较贵,如果你是家属,你最好还是让病人去按照医嘱来治疗,不要随便停药或者减药,什么东西都没有生命重要,活下去才是第一的。这是我觉得咱们需要注意的,要不然的话你停停再去看,你就从神经症问题可能变成精神障碍。第一,必须有药物治疗,它缓解出现的这种神经症时候的消极的症状,这是药物治疗必须的,可能有人要终身服药。第二个,我们说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其实不除根,除根是什么?心理医疗。有的朋友说,我又不是专家,我对他帮助不大,但是你可以依靠专家。第三个,行为治疗。行为治疗除了专业人士做的行为治疗之外,我们能帮助家人的是什么?治疗抑郁症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办法,非常简单,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阳光。如果是一句话的话,那就是阳光和户外运动。如果分成两句的话,第一,阳光。第二,户外运动。一不花钱,效果又好。阳光是什么意思?如果你的家人,比如说你的孩子有抑郁症,让他的房间要调一下,他处于一种无力的状态,经常呆在一个地方,一个动作半天不换,所以你给他调一下,把床放在朝阳的方面,很多自杀的人,都是在秋冬季节,包括冬春交替的时候,人的心情比较抑郁,比较沉闷,有阳光会使他精神更开朗。第二,户外运动。去外运动也培养他对外界的兴趣,能够增加他与别人沟通与交往的机会。所以,咱们讲阳光和户外运动这是治疗的一种最好的办法。

    既然咱们在讲这个话题,希望对大家生活当中有所帮助。有的同志心里有点害怕,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听一个知名人士在说,现在中国人80%是在焦虑,剩下20%是什么呢?抑郁。或者说一个人80%状态是焦虑,20%在抑郁,你说你这个人是不健康了?不是的。我们平常会出现这种情绪,会出现这样的感受,甚至出现一定地反映,但是它是偶尔的。这个话比较敏感,我不再多说了。

    我觉得咱们今天在座的朋友内心都是追求一种成长,回到现实当中去,有没有焦虑的事情?当然有啊,你的退休金就那么多,涨价在涨,你能不焦虑吗?你的儿子要结婚,房子这么贵,你一个月工资一平米房子都买不了。你把钱存起来,货币贬值了,物价上升了,孩子、婚姻、生活,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这个焦虑就是一种失去了控制力,对某一种事情特别看重,但是又不知道结果,因为他缺少准备。但凡焦虑的人,都是没有准备,因为没有准备,所以才有焦虑。害怕出现不好结果,他心理恐慌,所以导致焦虑。过度焦虑会影响他的活动成效,这是肯定的。现在咱们说社会环境下,包括我们自身,有些东西不是个人原因,一说企业改制,那不是你自己的问题。所以咱们不用害怕,关键是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失眠以后怎么看?失眠是什么问题?有人说睡不着觉,那你怎么办的?吃药,吃两片安眠药,效果还不错,吃完就睡着了,有的时候是会出现反复。

    咱们先把这个话题放在这儿,健康五快,其实我们说到的方面,这几块它的的功能和状态,都是在快,反应比较好,这叫快。我们看如何做到快,实际上从生理机能之外,包括心理和社会的这方面,它的功能和实现状况这都是紧密相关的问题。

    今年既然谈心理健康,还是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谈。回头家人问你说,今天在图书馆听余老师讲课了,什么叫心理健康?刚才我给大家讲的那些东西,就是希望大家有一个基本认识。现在言归正传,什么叫心理健康呢?有些年轻小孩子也在这儿听课,下午你女朋友跟你约会时候你可以说,上午听课了,什么叫心理健康?四个字,人、情、事、理。如果你想吹牛的话可以拿张纸给那写下来,竖着写,写什么叫人、情、事、理,然后你再给她横着写。

    人就是待人,是人际关系。然后再给它归纳出来一句,也可以改,这都是我自己的说法,心理健康的人是与人善处的人。我们说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点,因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发生在社会交往当中的。我们强调这句话,心理健康的人是与人善处的人,这个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如何做到与人善处呢?我讲的都是我个人所见,这个不是权威的、规范的教科书的东西。四个建议:第一,乐于并善于沟通。十年前我跟别人讲课时候只讲了善于沟通,但是我觉得乐于沟通必须也得讲,因为这是态度。所谓态度是一切性质的先导,还有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说乐于沟通是态度问题。但是有一段话,深圳大学的校长,老校长,他跟大学生交流时候送给大学生一段话,其中有八个字——“人海陌生,质地温暖。中国人讲国民性格,在座不管老同志,还是年轻朋友,其实从古代到现在,我们中国人这个社会心理,我们培养一个孩子,培养一个人,他的性格,我们希望这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标准,你自己心里不知道,但是社会上几千年来,什么样的人叫最好的人呢?良子,君子。中国社会就是培养君子的社会,社会惯性就是这么来的。君子是什么?我不用多解释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许多人都能成为君子,绝大多数人成不了君子,但是确有我们在培养君子时候产生的消极的特点,我说中国人包括我自己也一样,三大弱点,中国国民性格当中有三大弱点,看鲁迅先生的弱点揭露的非常深刻。什么弱点呢?第一,守常求安。就是惧怕风险,害怕变迁。内心有很多想法,但是行动上特别谨慎。所以改革对我们来讲,阻力比较大,因为它牵涉到我们利益时候,立刻出现反对的声音。求安,什么事儿我们都怕,生理的安全,心里的安全。有人说这个话,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现在中国社会,就你身边来讲,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很多朋友都说是好人多,有朋友说是坏人多。其实这个话有个陷井,不能把人简单说是好人或者坏人。我也认为好人多,是不错,咱们在座很多人都认为好人多,但是可能坐在你旁边这个家伙可能就是坏人,对不对?所以咱们有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知心不可无。整体国民心态是一种比较封闭,所以咱们另外再扯一个话题,要扯就太很远了,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注重血亲关系,婚姻可以断,朋友可以绝交,只有血缘断不了,特别是乡镇企业,那种私营的企业,都是愿意用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用亲属,为什么呢?它断不了啊,它安全啊。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依赖顺从。刚才我说了,我们在培养孩子时候,什么孩子是好孩子?第一,学习好,学习好就是会考试,在中国现在教育,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哪儿呢?有的同志说是应试教育,其实不是。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是一种问题式教育,在座老同志,包括像我这样的五十岁左右的,老同志你想想,从你小时候到很长时间内,你所受的教育,只要上课学习,它的目的是干什么?毛主席讲的话,改造我们的思想,你就是有问题。人上课首先是要修理你的问题。所以中国人人才少,创造性人才好,人被修理的整齐一致,小孩学习时候都按照老师讲课的标准答案做作业,你不按照这个答案不行啊,你标新立异是不行的。他训练孩子听话。你说学校教育有毛病,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也有毛病。现在年轻孩子基本上不用尿布了,基本上用尿不湿,这个省事儿。过去的人给孩子使用尿布,用尿布有什么麻烦呢?尿布存不住尿,小孩睡觉时候一尿床就会哭,一哭就会影响大人睡觉。所以我们大人在临睡之前一定要把孩子从床上拽起来,让他尿。实在不行咱们会吹口哨,让孩子尿。人的成长期,在这一步当中,一个孩子,他啥都不懂的时候就要顺从大人的意思,哪怕他要努力的挤出来一丁点,大人就放心了。在他成长过程中,小时候依赖于什么?家庭、父母。再长大呢?学校、老师。工作之后一定要找一个单位,找一个稳当的工作,依赖于这个社会,依赖于这个国家,依赖于这个集体。这种顺从依赖性也是我们国民一个主要特点。

    第三个方面我不讲了,爱面子。这使得我们在真正交往意义上说,没有纯粹的社交。交朋友找的都是同事、邻里,有没有说开一个PARTY,你们通过我认识了,大家交流成为朋友,相互熟悉。没有。只有结婚的时候,婚姻介绍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许多人交往范围太狭隘,有的时候不觉得他有什么异议,但是将来中国一定会有这个问题的。我们讲,要乐于沟通,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也非常重要。

    第二个,咱们讲善于沟通。善于沟通讲两个方面:第一沟通要有勇气。有人说,老师,你说的太对了。昨天收到一个中学同学打来的电话告诉我,我们班那个女生那个女生结婚了,让我很郁闷,为什么呢?高中时候两个人情投意合,感觉都很好,两个人为什么没有成?就差那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不是不敢嘛,怕伤自己,怕伤你的自尊,爱面子。可能有人问,老师,这是不是没有勇气?是。中国人在具体社会交往当中,请求别人、接受、拒绝、表达等等这些环节,我们勇气是不够的,所以出现很多沟通障碍,这是缺乏勇气。中国社会,和谐在哪儿?我们从正常讲,和谐社会和谐主要体现在那儿呢?四个字,求同存异。但是,这个词是一个老词,过去我们讲,求大同,存小异。和谐社会,存异性是很强的,就是我们允许不同的东西存在,允许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只要在道德、法律等等基本大原则之下,你有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这都无所谓。社会对很多东西有了一种容忍和妥协。你个人,不管在工作当中,还是婚姻,生活当中,你对孩子做错了,怎么办?不是强制压迫,我们讲,在道德与法律之下,我们有更多方式。比如说磋商,很多事情不是它需要有一个来回反复的过程。磋商、容忍、妥协、谈判。(PPT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因为昨天晚上跟我一个同事一起吃饭,喝了点酒,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现在男人大部分都是妻管严,你不是妻管严。他很高兴。你是床头柜。都是开玩笑。一外出就跟老婆请假,过了那个点不请假是不行的。他在车上给老婆打电话说老婆,我今天晚上不回家吃了。不行,你天天在外面吃,要不你自己过算了。今天有我们领导,吃饭时候还要说个事儿。停了几秒钟之后,他老婆说了,你去吃可以,星期天你要陪我把啥啥买回来。中中中,行行行。这就是妥协、交换。电话挂了,他面满脸通红,不好意思。有些时候妥协啊,容忍啊,交换啊,谈判啊,这个其实都是一种主动让步。主动让步其实意味着尊严的上升,有没有勇气让自己处在那个位置上。中国社会已经从刚性社会变成了一个弹性社会,我们也要做一个有弹性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你要有弹性。

    有时候我给我的学生讲课时候,我的学生都是警察,我说他们,你站在马路上,穿着警服正在执勤,旁边有个老太太大声的在骂,现在警察没有一个好东西。你看看左右就你自己,是骂你不是?也是,也不是,她骂的是警察不是好东西,而没有骂你这个人不是好东西。警察要有这种心理,不然别人把你骂死。你的心里要有弹性,不要那么刚,越刚烈的东西,它越容易折断。很多东西社会在变化,我们要有适应性。这是咱们讲的第一个方面,沟通要有勇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妥协,我们需要低下头来。有一句老话人在矮檐下,只能把头低。这个门就这么小,这么狭窄一个门儿,你楞要横着过,肯定过不赖,这个需要变通。房顶就这么高,你一定要蹲在那里。我们一定要先调整自己,要有弹性。

    第二个方面,我们讲善于沟通,沟通要有技巧。今天是时间关系,在座有很多同志,可能专门跟人打交道,我在这儿只强调两个原则,两个基本性的原则,人际沟通要了解人的需要。你不了解别人需要,那是无的放矢,是不行的。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场合,有人说,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这句话我们经常会碰到,比如说哥们,咱们认识好多年了,中间有七八年没有见了,正巧今天听课碰到了,中午咱们待会吃饭喝两杯。咱们两个同事这么多年,我当时对你评价也很多,今天借着喝酒,你能不能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我们经常遇到这个话题,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这个话题在谈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对方的心理需要是什么,是那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吗?他希望得到什么呢?赞美。你如果说,哥们,我觉得你这个人很实在,也很聪明,很能干,上进心又强。但是当时我就感觉到,你既然今天让说了,我给你提两点:第一,你这个人有点小气。同事一吃饭时候,一到买单时候你就上厕所了。第二你跟领导走的太近,太明显,大家对你有一点看法。作为朋友,你今天问了,我不能不跟你说。你感觉越好朋友越要真心,但是在那种场合下,是不适合的。本来两个人是更紧密关发展的,说完还不如以前呢,你看第二天反应,一定是冷淡的。为什么?因为对方需要不是这个。但凡一个人问这个话时候,他比较在意这个事儿;第二,他比较在意你;第三,他对自己这个东西不确定。你看,哪个大书法家问你,我这个字写的怎么样?只要刚练书法的人才会问,老师,你看我这个字写的怎么样。就是自己不确定,希望得到你的肯定与称赞,这个时候他才会问,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既然知道了,现在问大家,比如说女同志,女同志穿的新衣服,希望得到什么?第一需要不是赞美,是关注。坐到这儿来了,在这儿转了三圈,没有人关注她买的新衣服。她就说了,什么破桌子,我新买的衣服都给我弄上灰了。这个时候你会说,啥时候买的新衣服?昨天。你看看咋样?这个衣服确实不错,她穿着比你穿着好看。那个女同志脸立刻就拉长了。还有的人说,这个衣服不错,这个款式,样式都不错,特别适合你,啥价钱。680。我昨天在那儿68块钱一件,跟这个一模一样。68一件,买十件的钱才买了一件,显得你低能嘛。

    这是让大家放松一下。

   有一个话题,我们教育孩子时候,孩子问你说,妈妈,你看我画的画怎么样?不错啊!你这个构图啊,色彩啊,你给他表扬一通,比我画的强。这个颜色不太对,树叶应该是绿色的,你画成姿的了,房子的窗户应该比门小一点。你如果这些毛病改的话,会画的更好。你说,问题出在那儿?可以说这种话要说多的话,你会扼杀一个未来的绘画天才。我说的有点严重。跟今天讲的话题是一样的,有的人到老的时候还认为自己笨,你天生就是笨人吗?是有人给你强行粘贴上这个标签了。今天在说这个孩子时候,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既然我们知道人问的时候是需要称赞,那么你说我也称赞了,问题在你给孩子落脚点时候是一个否则,但是之后全是否则用语,孩子的落脚点在一个否定的主题上。有的同志说,老师,跟孩子这么说有错吗,他存在这些毛病,我不说怎么改正呢?你要觉得该说,怎么说呢?有一个方法,你把这个毛病放在前面,但是之后的那些话,不足的那些话放在前面,肯定的话,放在后面,落脚点最后是一个肯定性的东西。

    像咱们有时候表扬一个人,说某某科长确实不错,怎么样怎么样,工作能力强,有改革创新意识,开创了单位工作局面。最后说,这个人就是有点组织性纪律性差,有点不听领导指挥,也比较有个性,如果这个毛病改的话,他可能会更好一些。这个人听了是啥感觉?如果颠倒过来,虽然某某组织纪律差,有个性,但是这个家伙工作能力还是很强,到这个科主持工作以后,没有三个月,这个科工作局面全都打开了,还真可以的。你喜欢哪一种?当然是后一种。不管是对工作评价,也包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座朋友有的可能是当领导的,我们知道,当领导肯定要批评人,表扬和批评是我们常用的手段,我自己也是一个领导,就遵循一个原则:表扬人,是开大会。批评人是打电话。当然了,打电话之后在大会上不点名说这个事儿,这都可以,他可以接受,而且效果非常好。这不是技巧吗?是。我们了解他的需要,一个人在你手下干,不是给你干,而是通过工作上成就实现自我的价值。对不对?得到领导和同志们肯定,这是主要的,是对人的肯定,这是主要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对方需求。

    你把批评放在前面,肯定放在后面。这是一个。老师,我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不能这么说他?你凭什么这么说他,你是美术老师吗,你是画家吗,你是美术评论家吗,不是。你是干啥的?啥也不是。那啥也不是,凭什么说孩子美术、画画的问题。我是孩子爸爸,我是孩子妈妈。那你对面是谁?不是学生,不是学徒,是你儿子。这个说到底,是一个儿子和母亲的交流。我们现在不知道自己是谁啊,我说这个话有点重,我经历多。现在孩子不听我说,不愿意跟我交流。为什么愿意跟你交流呢?这个孩子在学校,语文老师说语文怎么学,外文老师说外语的,比老师还能干的是校长,各科都能说。比这个校长还能干的是谁?是他爸爸妈妈。不管说学习,还说他的行为,心理,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做老师。在学校这么多人说他,回到家还是这样……比如说今天你在这儿听话,你儿子在家里写作业,你见到儿子先问啥?作业写完没有?考试考的怎么样?关心的都是这些,你关心这个人的学习了吗?

    我们一个派出所所长找我做咨询,他问我,老师,我孩子有点问题,我找你咨询。可以啊!我孩子最近学习不知道怎么回事……你打住,你问学习找班主任去。我问心理问题呢?那可以。什么问题呢?孩子高二了,突然之间放弃学习的努力,喜欢军事著作。应该说可以啊。老师啊!高二了啊,这不是影响高考吗?影响吗?我觉得影响。你杂跟孩子谈的?大家听他怎么说,如果这是你孩子,你是不是也这么说?儿子,你喜欢军事,爸爸很支持,因为爸爸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我很高兴,也很支持。但是你现在是高二了,是高考冲刺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爸爸希望你把心思全心全意放在学习上。如果你真的喜欢军事的东西,你到高考时候,报个军事院校,爸爸百分之百支持你?这个话说的有没有道理?如果这是你儿子,你是不是也这么说,还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吗?这么说的效果会是什么,儿子听不听?不听。这么英明,这么正确的话,儿子不听。我就这么问他,你说很对啊,很英明,很正确啊!儿子为什么不听呢?他挠头,我就笑了。他说,老师你别笑了,你笑什么啊,你说如果是你儿子,你怎么办?你是搞心理学的的,是你儿子的话,你怎么办?好多人觉得心理师是最不正常的,他觉得老师不正常。我给了他说一句更不正常的话,如果这是我儿子,我非常高兴。儿子都这个程度了,你还高兴?我说,问你一句话,一个高二的学生,别说高二了,就是初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知道不知道学习重要性?知道。知道学习重要性,为什么还放弃学习?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什么更重要的事情?他的自我迷失,自信心受到损害。你了解不了解儿子到底在干啥?到底需要啥?不知道。因为没有跟他儿子交流,咱们在这儿想,他的儿子本来学习是不错的,突然之间放弃学习,因为他没有成就感,自我发展上没有支撑。由于某一段攻克受到了阻碍,学习不顺利,学校对孩子评价都是看学习成绩的,如果他成绩暂时下来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看法会改变,他起码是比较敏感的,他心理失去了平衡,心理出现了危机。我给他说,你儿子出现这样的危机,你不知道吧?谁帮他恢复平衡呢?他自己。他用喜欢军事的东西,他学军事的东西,他在同学面前去吹牛的过程,其实是恢复的过程。还好,他没有出大事。学习是为了将来得到发展,不是让他仅仅找一个工作,不是仅仅考上大学啊。现在如果出去危机了,你怎么办啊?他没有去吸毒啊,没有干坏事啊,他只是喜欢军事这个东西,你为什么不高兴啊?你应该感到庆幸,你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孩子自己找到办法,自己恢复信心,为什么不好呢?他很惭愧啊,汗都下来了。杂办?我给他讲道理,你孩子现在就像一个皮球一样,皮球已经瘪了,没有气了,你再用劲也拍打不起来,必须得先打气。这个孩子像瘪了的气球一样,我们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呢?第一理解孩子需要是什么,第二孩子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你应该感到理解和支持,而且这个理解和支持是要由衷的。尤其是劝在座的年轻母亲们,你和孩子之间交流时候即便不说话,他心里能感觉到。包括孩子有一些其他的行为障碍,比如说孩子上网,你如果从一个劲儿阻碍是不行的。首先,你要理解孩子在干啥,然后如果你理解了,你接受了他的这种合理性,那么双方就容易沟通。这个时候,你再说刚才前面讲的话,孩子啊我希望你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时候他可以听进去。为什么好听的话,正确的话,为什么不合适,效果不好呢?这是不理解对方需要。善于沟通首先要是了解对方需要为前提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本来想改,昨天忘记改了,用负责任的言行和建设性的态度。所有问题的发生,我们在解决,我们是拥抱着建设的态度。我听到有些家长训孩子,我感觉很可笑啊!特别是年轻母亲训自己儿子时候,意思大概是什么呢?有的孩子怎么怎么怎么做,这样的孩子大人都不喜欢。然后问她儿子,你懂不懂?儿子一脸迷茫,看着她不懂,她只是加剧了孩子恐惧,害怕的心理。你批评他没有什么作用。你就告诉他,儿子,你这样做妈妈不喜欢。生活中有人经常说,有的人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不负责任。有的时候会引起猜疑,不光教育儿子,包括我们一个单位,一个科室的人,有时候说这样的话也会引起别人的误解。这是第一点,乐于并善于沟通。

    第二点及时化解地敌意。生活当中,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朋友,但是你要知道,不能成为朋友,也不能成为敌人。像我们单位里面的副科长,我现在想当副科长,这个副科长能不能提拔你?不能。但是你要知道,他虽然不能提拔你,但是他可以破坏你,他不能提拔你当副科长,但是他可以让你当不上。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因为我的学生有的就有这样的,你看着这个副科长退休了,没有权力了,但是他真是给你捣乱的话,你当不上。咱们在座的朋友,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都是跟人打交道,不是所有交往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这就是成年人生活。我们在人和人之间要及时化解敌意的。有人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工作,在你发展时候,在你工作推展时候,不能让他有敌意。只要有人群,就会有矛盾,有矛盾未必是坏事,但是不解决才是大患。我们讲怎么去做?第一,示弱。还是说女同志吧,女人的武器不是她的强悍,而是她的柔弱。想一下,你在单位或者你自己在事业上很努力,很成功,你也很辛苦,今天回到家,你老公在家里坐着呢,你把包一甩,甩在沙发上,然后说我今天累死了,你把饭做了。他乖乖做饭了。但是他也累了,他实际上情绪,那个氛围不是你正常的好家庭所应该有的。如果换一种说法,同样一种道理,你说我今天跑了好几个地方,可能不小心把腰闪了,或者腿酸疼,你能不能帮我把饭做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男人心思就是这这个意思,你老公不但把饭做了,做了饭之后可能过来还帮你按摩。大家可能看过一个电视剧叫《士兵突击》,那个许三多强在?他懂得示弱。

    第二,信任。人际关系当中,猜疑是最大的敌人。不管什么样的人,我们相互之间要给予别人信任。还有建设,像夫妻吵架真正要离婚的,摔东西,但是平常夫妻吵架摔的都是锅碗瓢盆,有谁说把自己电脑砸了?有的女人对她老公上网玩游戏生气,但是没有把电脑咂了,因为日子还要过。发生矛盾,发生摩擦这个不要紧,不要往坏的方面发展,这是一种建设。

    下面这句话主要我跟学生讲课时候说的话,大单位做人,一个单位500人,谁知道你能力多强。但是他要提到你,说谁谁还不错,是说你人不才。小单位做事儿,一个科室的人,你人再好,你工作能力比较低,一塌糊涂的话,也不行。所以我们讲大单位做人,小单位做事,但总体来讲,做事不如做人。

    第三,尊重。在人际交往当中要学会尊重别人,所谓尊重就是不强求别人。心理学上我们说产生心理障碍的心里叫应该心里。我对你就怎么样,你该对我怎么样。别人怎么样,你也应该怎么样。人家单位怎么怎么样,你们都是我的手下,你们也应该怎么样。这种应该心理虽然是心理障碍,是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病因,就是不尊重人。你不能以自己标准强求别人。有的时候有人说这个话,这么明白道理,给你说这么多遍了,你为什么不懂?因为对方不是你,你要理解对方的需要是啥,对方的心理的特征,心理需求是什么。然后是容纳,我们说这叫不苛求,你自己还不是完美的人,为什么苛求别人十全十美?所以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你就要连他的缺点一起里包容住。

    保持适当的社交敏感性。在社会交往当中,不要太过于敏感,别人说什么都认为是针对自己的,他认为这种针对是有敌意的,有迫害的,有危害的,所以他防御。这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这是一种。第二种,不迟钝。有些人看着比较热情,跟人打交道,但总是很难把他当做朋友,他太热心了。比如说这四五个人,你们都是好朋友,或者一个单位,都在这儿听课,听完课之后,有人要分岔走了。有人说,哥们儿,你干啥去?没事儿,我往那边溜达溜达。我现在也没有事儿,咱俩一块去吧?我到哪儿见一个朋友。什么朋友啊,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一起走吧。这种人叫迟钝,因为对方在第一会合当中已经表现出拒绝的意思了,第二会合更明白,人家可能去见那个初恋女友啊,你非得跟着一块去。咱们都知道,电灯泡是如何诞生出来的。

    第二点,人、情、事、理的情。情就是人的情绪反应,就是人的情商。人活着为什么?要快乐。当然,有意义的生活是自己快乐,也能让别人快乐。心理健康的人必定是快乐的人,不快乐就是不健康。有的同志说,我现在不快乐,我啥事儿没有成就,有成就了,我就快乐了。这个道理我专门给大家说一下,快乐就要并不来源于成功,与此相反,快乐是导致了成功。没有快乐的人,不管事业还是婚姻,一个整天拉着脸,咱们女同志自己说自己的,像黄脸婆似的,你老公见到你会快乐?他见到你像欠帐的人似的。因为日子确实艰难,但是你抱着这种天天怨天尤人的态度,我不相信你天天能够快乐。天天一个人在岗位,这种人叫任劳不任怨,活儿干的很多,抱怨也很多,我不相信你会得到领导赏识,得到同事们的尊重。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说人际交往当中,快乐可以促进我们的与人善处,也能够使我们顺利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同时使我们身体、身心更加健康。

    快乐怎么做?我们提几个建议,第一性格问题。乐观、豁达、平和的性格,这是第一点。豁达就是老百姓讲的没心没肺,没有一点事儿。你说我从这个讲课出来,今天觉得很高兴,穿一个新裤子,但是一个车飞快的过去了,把你溅了一身泥点。有人可能不在意,这个人家里可能有事儿,或许他老婆在医院给他生一个大胖小子,或者说他家里死人了,不要跟他计较。有人说,你敢惹我,你不知道我是郑州市某某局的干部,我记下你的车牌号,你查了三年,终于把这个人找出来……这就是不够豁达。

    第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性要高。有的同志可能觉得跟我年龄差不多,工作了很长时间,事业上大体上也稳定了,特别是现在三十多、四十多岁的人,工作的倦怠感比较强,生活在郑州这个城市,就在这一片,西郊这一片,这一片社区里面,大概住的房子也就是这样。比如说我现在有大房子,现在在那儿那儿买的大房子,你那房子越大,给你固定性越强。比如说我在登封弄了一套别墅,如果是投资就不说了,如果你准备在这儿住,可能下一辈子也在那儿了。你看啊,一个同事,一个社区,一栋房子,一个职业,这么多年,包括一个家庭,一个老婆、一个孩子,后面的话属于开玩笑啊,再好的东西,时间长了……有句话叫审美疲劳,我们怎么去克服、生活、职业的倦怠感?就是要不断发现美好的东西。

    前些年我在北京接受警前培训,我一个朋友去看我,因为我先去了,他们两口告诉我房间号,说要请我吃饭。因为北京比较堵,我去的时候在房间里抽烟等他们。他们两口一进来,他老婆就说,顶住,你别动,别站起来。然后拿一个大包,我心里想,见我也不能这么隆重啊,给我掏这么大一个见面礼。掏出来一看,是照相机。她就觉得黄昏之下我那个侧影不错,要拍照。她老公说她,你得瑟啥得瑟。她不管这些。菜上来时候也不能先吃,她要先拍照。我这个嫂子她已经退休了,孩子出国了,老公还在上班,自己退休了。这个照相机花了几万块钱,当时我就说,你这个家伙花的真值。这个女同志在用镜头捕捉的时候,那是美好的。说老实话,那个照的水平真不中,比我的水平差了一半还不止,但是她真快乐。她用自己的东西,都在寻求那种美好的东西。像我们生活当中,人都有爱好,爱好、希望是什么?成长性的东西。如果你爱好这样一个东西,它不会变,最多是细长的变成粗的。像这个麦克风收集起来,只是种类的增加,耗资还比较大。我觉得有的同志喜欢养花,养鸟,这个很好。就是让咱们美好的东西一定要把兴趣建立起来,这个敏感性在那里面得到提高。

    还有,我们要有较强的享受能力。什么意思呢?人活着要去享受,人是为了快乐而活,快乐就要享受。我记得十几年前,我在《读者》上看到一个小故事,在座的年龄大的同志可能有体会。文化大革命时候家里都很穷,两家合伙买了一箱苹果,苹果分开以后发现有坏的,小孩的妈妈说,一天只能吃一个,先从坏的开始吃。每次吃的时候先捡坏的,坏的不吃就浪费了。他答应了,每次都挑一个最坏的吃。吃着吃着觉得心里不舒服了。为什么?因为对面那个小孩每次都拿个好的,他低头看看自己的,削掉了一大半,越吃心里越不是味。最后忍不住说,我怎么天天吃半个苹果。大家知道,苹果会传染,越放坏的地方越多,到最后都成坏的了。他问那个小孩,你为什么能天天吃好的,我只能吃坏的?这个小孩告诉他,苹果拿回家以后,我妈妈把坏苹果挑出来的,全家人两天就吃完了,所以我每天吃的都是好的。写故事的作者最后说了一句话,从这以后我开始知道了什么是享受能力低,我妈就是享受能力低的人。我们有时候自己也是这样,本来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当时及时干了,做了,当着享受的心态来做。有的女同志抱怨家务活,实际上你不该干吗?都应该干。这种心态干起来不快乐,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享受的事情来处理,你的心态就会改变了。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人、情、事、理的事。我们说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效率的人,人的自我概念当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我们之前用了很多次,叫做自信。人的自信心的水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能力。能力越强,越有信心。但是能力通过什么体现了呢?效率。所以我们说,事情的事可以发展出你的性格。这是小的方面。我们讲的是效率,有人说为什么老师写的是效能?我们强调,高效能的人是对未来有计划的人。我们说,有效率其实说的更高一点的层面,我们对于未来是有计划的。比如说在座的朋友,你今天在你为儿子储蓄,给他攒钱准备买房的时候,更高效率的是什么?能不能有一笔钱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这个不光是上大学,包括你自己也一样,有一笔教育基金投入,这个是要计划的。这个非常重要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同样一个孩子,我的孩子跟人家孩子一样,都是七点半吃完饭开始写作业,九点半开始上床睡觉。别人的孩子都可以学习那么好,都可以把作业写完,我的孩子为啥做不完?你的孩子有一定注意障碍,咱们别说多动症了,这是有注意障碍,这类孩子有心理学辅导方法。从你家长角度来讲,考虑到效率,就是时间关系问题。两个要素,第一,对孩子培养,我觉得习惯非常重要。第一点,效率提高首先要考虑次序。就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个要明白。孩子一定要先写作业,先做功课,然后再跟他谈别的,然后再让他出去玩。第二,比率。这个事儿干多长时间,那个事儿干多长时间。有的朋友说,小孩现在不能不学上网,一让他学上网,他就养成了上网的癖好,一上网就想玩游戏。这是家长没有掌控好。玩的时候和上网查资料,这个时间大概处在一个什么样分配上,一定要科学。根据不同的年龄,一定要科学。关于孩子上网的问题,与其考虑如何禁止,不如考虑如何去引导。这里面就有一个效率问题。

    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银行的同志,我们跟银行打过交道,今天你拿银行卡去取钱,取五万块钱。银行说,对不起,你这个我们可以延期偿付,明天上午你来,我们把钱给你准备好。法律规定可以。现在我们讲,现在很多孩子几乎都在延期偿付阶段,社会给了你在家庭当中继续生活,培养技能,寻找工作的时间,但是不能太长。有的孩子从22岁大学毕业,到现在六年了、八年了,将近三十岁了,还没有工作,还在那儿晃荡,家长是爱他,也是害他,就是给予他们过度的延期偿付。延期偿付要合理,但是不能过度,过度的话就表明孩子成长是没有效率的,家庭的教育也是没有效率的。

    最后一个,人、情、事、理的理。待人、待己、处事、明理,理是就是一种理念,这个理念应该结合前面三点来谈的,但是说起来比较顺,容易记。心理健康它是一个理念明晰,我过去给大家说什么具体理念,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明晰起来,能够规划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生活是干啥的?我们不管自己将来是什么,我们现在来看,我们生活是什么?学习,不是光学书本知识,不是光学文化。大家都喜欢图书馆,你到图书馆看的书才多,你就是把这个书背出来那也没有多大的用。学的东西,包括书本知识,包括各种文化,各种知识都是学习,社会交往也是学习。光学别人是不够的,还要创造。你说我这个人就当老百姓,创造自己的生活模式。这也可以啊。每天有计划,我们讲与时俱进,这是可以的。我学习,我创造,我都在劳动,但是,没有享受,人就没有动力,要学会享受。

   我们自己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同志,对于自己的未来,从今天开始,规划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好好想想,规划好。咱们在这儿讲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刚才给大家讲含义时候给大家讲一些方法,讲一些如何认识这样一种东西,归纳起来,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孔夫子说从心所欲不逾拒,能做到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孔子说的那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做到这个很难啊,但是我们不怕。为什么?我们对心理健康没有那么苛刻、完美的标准。

    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灰色理论,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健康比作白色,把有心里障碍比作黑色的话,大多数处在黑白相间的灰色状态。有的时候心理困扰是重一些的,有的时候是轻一些的,不一定。我们说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心理健康,我们不能用有没有这个表现来做判断。刚才我讲的焦虑、抑郁,我们会有这样的情况,我自己也有这个情况,不能说有这个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没有绝对一个尺度,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界限,只有程度的差别。

    我们对心理问题谈了一些,谈的内容也非常多,我看咱们这儿有一个史彩娥老师的讲座,非常熟悉的一个朋友,她在讲幸福感,人的幸福感是在下降,我们对幸福怎么理解,用什么东西来衡量,后面给大家提。咱们因为今天所面对压力很大的东西,不管是那方面的,都是我们造成很大压力,带来不同的身心感受。怎么来对待我们所出现的各种的心理问题,我们的心理问题上有哪些方面,我把这些简单讲讲,有的东西放在下一次来讲。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心理困恼,人际关系已经讲过了,现在在座的朋友都很关注,关于婚姻、恋爱、情感这些问题,年轻同志比较少,不讲这个。咱们要知道,其实爱情不是恋爱当中才有,婚姻、爱情这里面都有,其实是联系在一体的,三角的。有人说,一个男人一生需要三个女人,哪三个女人呢?母亲,给他温暖、关爱、关怀;妻子,这个角色我不再说了;还有是什么呢?有人心里想到不敢说,情人。这个情人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给他一种浪漫。说这个话不是人男人真正去寻找,是给他妻子听的,作为妻子,对你丈夫既要有母爱,又要有妻子的热情,还要像情人一样的,让他有这种感受。你一个妻子要扮演好三种角色。同样的道理,一个女人一生也需要三个男人,哪三个?父亲、丈夫,懂情调的男人。希望咱们在座的男人做一个懂情调的男人,对这个女人,跟你相伴一生,你要对她有呵护,有关心、有保护、有责任、有义务,之外还有给她温馨和浪漫。女人在你跟前给你撒娇,有些男人很烦,你看我上班这么累,你天天在家里做一个饭,我加班到这个时候,躺在床上我老婆就是不让我睡。你老婆在干啥,她需要啥,其实除了挣钱以外,你还要更多关心她,情感上的满足和生理上的需要。你光觉得老婆在找你事儿,不知道她需要啥。

    咱们讲讲孩子问题,张春兴是台湾著名的心理老师,咱们图书馆应该有他的数。在座的朋友如果喜欢心理学,想学心理学,我建议你看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上海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的我在北京看到过,30多块钱一本,你不一定买,你可以先看看。我认为心理学的专著里面,他写的非常好的。2001年时候我在新疆参加一个活动,他讲的这个(PPT),这不是原话,我把这个整理的更加押韵了一些。对己不克制,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对物不爱惜。是不是呢?有的年轻同志说,我还没有孩子,那更好,你拿回去问问你父母,我们老师讲课问了,让我回来问你,看看我是不是败家子。张春兴说的不是大陆的孩子,说的是台湾的。我们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个特点?对己不克制,人的成长其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克制。一个小孩背着书包,放学了,他饿了,他路过烧鸡店,闻到烧鸡很香,不敢抓,抓的话要挨打。他当时想赶紧回家让我妈来买,可是见到他妈之后可能已经把这个事儿忘了。成熟的孩子,成熟的人,是先从克制开始的,或者压抑。可能有的朋友在电视上见到我,临刑会见等等好多节目了,特别是前几年,上的比较多,包括咱们郑州台有一个今夜我心动,给我累的疲劳不堪的。一个人心里有问题,或者说一个人行为有问题,产生了犯罪,根源其实有一个心理能力的培养,就是延缓满足能力。我希望大家记住这几句话,就是延缓满足。有的年轻母亲说我对自己的孩子很无奈,到了超市,非得要这个东西,小孩要东西没有什么错啊?你不知道啊,老师,五六十块钱的东西两分钟摔了,退也退不了,浪费啊!孩子在干啥?三五岁的小孩,小孩都不是傻子,他在干啥?咱们讲,控制。他在检验你的控制,哭什么呢?你给他东西,体现为对他爱不爱?他实际上有安全感的需要,有控制的需要。那怎么办呢?延缓,适当的延缓一下。你过去时候三分钟不买,三分钟零十秒行不行,适当的延缓一下行不行,不要说啥就买给他。

    心理学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证明,人的延缓满足能力和社会成就成正比的,延缓满足能力越强,他的社会成就越高。人的各种欲望没有什么对错,我给学生讲话,人没有不应该的欲望,只有不应该的行为。你产生这个欲望,产生这个需求很正常,错在哪儿呢?不该满足时候你去满足了,没有条件满足,你硬要去满足,这是不应该的行为。我们教育自己的还就要能提升他延缓满足的能力,这是家长的责任。

    下面几个不说了,你自己算算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这种情况。

    对于孩子来讲,我们更多教育,家长不要再当第二个学习上的老师,而是作为他的一个人格培养的一个导师。这样健全的人格,学会独立思考,有这种品德,有这种自信心,这是将来孩子立身之本,而是不是靠上清华、北大,那也未必都成才。你看那么多高考状元,你孩子就算今年成为河南省的高考状元,那又能怎么样?他的未来不是靠高考成绩的,是靠你给他一点一滴的人格的这些优良的品质。

    因为刚才跟馆里同志交流了,本来我想把所有内容加在一块讲,因为给了我这个时间,我今天专门谈这第一个问题,最后咱们看一下,怎么认识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我是非常反对有人用各种各样测量的样表,到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什么地方去测量。原来一次三十五十的,现在好象八十,一项测量很多,不用那样。对自己要要有信心,绝大多数人心理都是健康的,心理上有严重障碍的只有2%5%,不是20%什么的。即便是自己有各种神经症,我抑郁症了,这不是什么人格偏差问题,绝大多数心理都很健康。

    第二,心理健康主要依赖于我们自身的一种调节、一种保护。如果我们有心理问题,其实主要靠我们自己,再高明的心理导老师,必须有你自己的努力。

    我们再来看,心理问题到底是什么?对我们到底是什么意义?有的同志今天讲,包括我自己,嗓子不舒服,头有点疼,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什么病?大家都知道是感冒了,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我们判断有感冒的这种症状。我们现在来说,有的同志抑郁、焦虑,出现各种各样反应,这都是有症状的,不是因为这个症状导致你的问题,我不是因为打喷嚏才感冒了,因为我感冒了,所以出现身体免疫机能下降的问题。,第一,出现所有症状都是应该的。有的朋友说,我焦虑啊,我睡不着觉,我彻夜难眠,我多痛苦啊,还是应该的?什么含义呢?你昨天晚上没有睡觉时候你没有关空调,你贪凉,你今天感冒就是正常。你在做某些事情时候缺乏足够心理准备,你心里特别在意,特别期待那个结果,你不知道那个结果是什么?你当然会焦虑,这是很正常的,很平常的事情。出现这些出现所有心理的症状,它都是很平常的,很自然的事情,第一个理解。

    第二个理解,症状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积极意义在于什么?警讯,发出警告。发出警告干什么?警告我们。咱们同志过来上课,有的同志过来一拉椅子坐上去,屁股一疼,你啥反应?我立刻会站起来,疼的越狠站的越快。有没有人说,屁股一疼,这一定是一个钉子,再往下看看钉子多长多粗。就是因为痛苦,才给你带来警告,让你保护自己的这样一个意思。就像咱们有的同志开车,车出现了异常声音、气味或者振动,这种异常越强,它对你的警告越深,告诉你要把车停下来,不停的话车毁人亡。失眠越严重,说明你心里越应该调整。这就是一个警告的意思。

    最后一句话,如果对待这些症状?当我们出现个追各样好象是心理困恼,或者心理不太健康的表现时候,我们把它称之为症状,当你出现这些症状时候怎么办,怎么对待?我刚才讲了很平常,再一个,它有一定积极意义。这些东西就像当然刚才说的坐凳子一样,一个杯子,滚烫的杯子,抓住会烫手了,我们会怎么办?我们感到疼痛,会立即放下来,保护我们自己。所有疼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意思。有的老同志早上锻炼,但是一旦疼痛马上停下来,因为疼痛告诉你,不能继续这样练了。疼痛是好的还是坏的?它有它的积极意义,它虽然让你痛苦的,但是它有科学的态度。就像咱们说现在头顶上火警报警器似的,当我们正在听课时候,火警报警器响了,我们怎么办?要么逃跑,要么救火。有没有人说这声音犯烦人,我把找几个凳子摞起来把它关掉,有没有人这么干?没有,火都烧屁股了,你还那样做,那不是傻子吗?有人一听就笑了,你不要笑别人,你可能是这样做的。我刚才讲了,由于你的心理出现了焦虑或者抑郁等等这些反应,导致你失眠,你是怎么做的呢?吃安眠药,那等于把报警器关住一样,根儿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讲怎么对待这些问题,这八个字,就是咱们的题目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什么叫顺应自然?我们理解心理问题怎么产生的?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说的不太准确,大概就是说有这个意思,有一个希腊神话,有一个半人半神的大力士,他走在路上,无意当中踢到一个石头,可能这么大(茶杯盖),在他脚下一踢这个石头应该飞走不见了,但是不但它不但非常飞走,反而变成脸盆这么大。他就有了好奇心,这个石头真奇怪,又一踢,这个石头变成桌子这么大。咱们看,这就开始进入了关键时候。对这个石头了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的想法,不服气啊,不踢你你也不长,我一踢你,你不但不走,你反而变得更大,你不是跟我较劲吗?他要把这个石头掀到路边去,掀来掀去掀到最后,这个石头不但没有被他挪走半寸,反而变成了一座大山,传说阿尔卑斯山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现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人他本来是干什么的?走路,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方向。现在变成什么了?变成障碍了。障碍来自什么?说是这个石头,更多是来自于心理。有些问题,我们过于在意它,我们把它当成问题,当成很大的问题处理它,它反倒成为问题。所以我们讲顺其自然,我们承认我的心理不是那么完美的,承认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的心理和我的身体一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扰出现,很平常,也很普通。这是第一个话,

   第二个,为所当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些问题如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有些是你自己解决不了,我们自我适当调整。如果需要我们自己能够解决的,三个路径:第一,自助。自我进行心理调整调节。第二,互助。我们求助于家人,朋友。第三,求助。求助心理学的老师,心理医生等等。我们说我们的未来都有很长的路,我们生活当中会有心理困扰,就像我们生活当中有影子一样,有影子是因为有阳光,有太阳,有希望,人活着没有烦扰是不可能的。我最喜欢我的朋友写的一本书,名字叫《与烦恼共处》。我们要学会不是如何避免消除烦恼,而是我们在烦恼当中不断成长,我们学会了与烦恼共处。

    时间关系,不可能给大家讲很多了,既然能跟大家一起交流,就有缘分,给大家留一个联系方式,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给我联系。(PPT)这是办公室电话,这是手机号码。如果你和你的家人有什么需要找我的话,可以打手机,最好是短信联系,有时候听不清楚你说的是什么,有时候可能开会不方面接。我觉得咱们图书馆办这个会非常好,我也乐意通过这个机会跟大家相识,能够跟大家一起继续交流、来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今天的讲课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大家少等一下,我讲三个问题。首先咱们非常感谢余教授做精采的讲演。今天下雨了,天气很不好,非常感谢各位听众利用休息日来到这里听讲。余教授今天在讲之前我们专门沟通了一下,如果各位对这个心理健康方面有兴趣或者需要得到帮助,余教授专门留下了联系方面,大家可以跟他联系,或者求助。你身边的朋友,亲戚啊,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跟他联系。

    另外,在八月份,老同志都知道,我们原来是准备有一讲,给大家预告是史彩娥老师讲的心态与幸福感,后来因为史老师在外地出差,没有赶回来,我们当时临时调整为孙法智老师的生活中的易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有很多听众到办公室里找我,给我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讲。是这样的,我们每一次排的讲座,无论是题目、讲座的内容,请的老师,都是贴近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听众听了之后对我们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学习之后有所收获的。

    还有一点,这个老师在确定这个时间时候确定的比较早,像上一星期我们已经确定了10月份的讲座内容。像我们排课时候,老师要有时间,有的老师两个月之后,或者一个月以后这一天他有没有时间不能确定,这个一般是不排的。我还是要为听众考虑,为听众负责,我们不能经常公布出来某一天是什么的课,到时候老师没有空,又临时更换。我们就跟老师说,你这一天必须来,无论排到哪一天到时候必须来。史彩娥老师是一个特例,我不希望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希望听众也不希望是这样的。本来满怀欣喜的、非常高兴的来听,结果却不是原来公告的那个讲座。许多听众一直打电话,还是希望听史老师的课的,我想等到我们沟通好以后,等到史老师比较方便时候,或者不太忙时候,在不出差时候会安排,希望大家理解。

    再一个,今天跟余教授沟通的时候,因为老师讲课内容两个小时根本讲不完,咱们听众听的也不太尽兴,我今天跟余教授说,今天先讲一个方面,讲的透一点,接下来没有讲完的,咱们再安排,到十一月份或者十二月份,我们根据排课情况再安排。我想听众也比较乐于这样的系列讲座,某一个话题一个系列。

    另外是关于九月份、十月份的预告,我们安排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如法制热点案例和风险预防,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的权利。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息息相关的问题。手里没有这个预告的听众,可以在我们东门、南门的展板、橱窗上查看。刚才有读者提的建议也非常好,下一星期我们会把这个预告印的稍微大一点,贴在咱们研议厅的门口,以后你们来就可以看到,每隔几周我们也会发一些这样的预告。

   再一个,我们每一次讲座都反复给大家强调,我们是现场录音、录像,所以希望听众把你的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你怕听不到的话,你可以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咱们坐的老同志比较多,有时候手机响了自己听不见,咱们满屋子人人已经听的非常清的时候,他自己没有听到,自己没有感觉,关的时候动作非常缓慢,掏手机掏半天。我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下一次手机一定要调到静音状态。大家能够到这里来,我觉得大家也是对这个讲座有需求,也是想到这里学一点东西,能够有所收获,对我们工作、学习有所帮助,希望我们互相配合一下。

    今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