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李笑来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 ▎郭超 主播 ▎茶茶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 来自和书 00:00 08:06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共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第三、四章,第53-149页,在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思考: 你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 为了让工作更有效率,你都做出过哪些思考和尝试? 要做什么,才能比别人足够强? 新的一天开始了,此刻闹钟定时响起。你睡眼惺忪,感觉疲惫不堪,把闹钟调到8点,安然睡去。 9点,你到了公司,开始工作。一看工作计划,要写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同时,要发布今天的宣传文案。 宣传文案昨天已经写好,是最容易做的事情,所以你很快完成了发布。 这时,你觉得需要休息一下,悠闲地冲了一杯咖啡,试图缓解做那份令人挠头的报告前的紧张不安期。 10点,开始准备写报告,可是又无从写起。你在电脑上查资料时,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明星的绯闻,你感到好奇,点了好几个链接才停下。 这时,你忽然想起,一位同事发给自己的报告或许有用,于是你打开邮箱,却看到了一位好友发给你的信息,于是你兴高采烈地回复,顺手把杂乱的收件箱做了清理。 这时,已经11点半了,你开始考虑中午要吃什么。下午想要拼命写报告,大脑却昏昏沉沉,加班到很晚,依旧没有完成。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懊悔不已,因为昨晚你又一次定好了计划:早上7点起床读一个小时的书,工作期间完成这份重要报告,下班后读一个小时的书,做30分钟运动,然后按时睡觉,早睡早起。 以上案例或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每天都想要做好时间管理,想要改变自己,却又是无数个昨日的重复。 本书作者李笑来多次强调:我们无法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只能管理自己。时间只会无情地流逝,对每一个人都公平而客观。 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的案例,让我们对时间有更深刻的感受。他每天都会用事件-时间的方式记日志,如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等等。 它的日志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个事件所花费的时间,甚至是休息、刮胡子这样的小事。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记录了柳比歇夫与时间做朋友的一生,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是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前提。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时间地无情流逝,我们就需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自己身上,精确地感知时间,寻求方法,让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比如,我们需要关注做事的步骤,也就是方法,正是方法让我们在点滴之间日积月累,超越别人。 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 一、关注步骤 关注步骤会让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也能让我们每一次的小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容易完成,反过来也会给予我们更大的信心和鼓励,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二、利用物理学中的“并联串联”思维去做事情 比如有些事情可以并联,我们可以在洗衣服打扫卫生的时候听节目、在地铁上看书、跑步的时候听英语等,把一个机械的任务和一个非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对时间的利用率。 三、如果任务很多,我们可以把时间进行切片 比如以“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切片,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完成工作,并得到相应的休息。 四、目标是完成 相信很多人往往会高估自己完成一件任务的时间,但在行动时却有强烈的拖延症,尤其是面对比较困难的事情,就像是本文开头的那个重要报告,我们大都会选择逃避,先做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逃避根本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或者,有些人具有完美主义倾向,每做一点任务,就要回过头去反复检查,以致时间被浪费。 事实上,完成大于完美,完美永不存在。 我们需要及时行动、直面困难,当我们真正完成之后,才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优化、修改、完善。 所以,做任何事情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当你勇敢解决了那些困难,你将有信心做好更多的事情。 时间是自顾自流逝,而能否有效地管理自己,才是与时间做朋友的关键。 与时间做朋友同样意味着需要时时刻刻管理自己,只有能力上有区分,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更多社会资源,从而更大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积累的本质是复利。我们只有不间断地提高每一次工作的效率,提高利率,时间才会给我们丰富的馈赠,我们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发现,原来人跟人的差距能够达到天差地远的地步,不知何时别人早已经追不上你。 因为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比别人强很多。 各位书友,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 我们从这两章学到,时间是无法管理的,它只是自顾自流失。我们能做的只是管理自己,而如何管理自己,意味着要即时行动,提高效率。 有时候人跟人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有些人会去做,有些人只是等。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必须一遍一遍对自己说,让自己养成不在任何思虑和犹豫中耗费时间的习惯,才能真正地与时间做朋友。 而明天,我们将为你揭晓到底哪些思维能让你成长与进步。我们明天见!
读完打个卡呗! 亲爱的书友,读书打卡更能让你坚持阅读下去,读完本篇文章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打卡吧! 任意一句话或直接留言“打卡”+读书心得或任意一句你想说的话或书摘,做个善思考、有温度、懂情趣的人! — 作者介绍 — 郭超,雨田资本合伙人。崇尚现代商业之美,渴望自我价值迭代。微信公号:践进社(jianjinshe_com),让理想的自我从践行开始。 — 主播介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