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伦敦的历史

 昵称VChmUhmv 2017-06-20

在某些地方的禁止烟火广告中,不知朋友们是否见过这么一句广告语,“一个火星有时会毁灭一座房子”。别看是一句小小的广告语,可实际上三百年前的伦敦就真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时的那场大火是整个伦敦历史上最大的火灾,整整蔓延了5天,使得这座欧洲最大的城市有五分之四变成了废墟。这场灾难改变了伦敦的面貌,也改变了伦敦的历史。

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伦敦的历史

1666年9月2日星期天午夜1点左右,那是一个干燥炎热的夏夜,位于伦敦普丁巷的一家面包房突然起火,面包房临近泰晤士河,周围的仓库和商店恰巧堆满了易燃材料。强劲的东风卷来的火星瞬间点燃了煤炭、木料、酒精等易燃物品,火势一下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不断地向着城区延烧,住在面包房顶楼的一位长工拉响了警报。目击者佩皮斯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你当时素面朝天地站在风里,那么你几乎就会被火星组成的雨点烧焦。”

当时大家主要是往泰晤士河边跑,河里到处都是满载难民的船只,除此之外,还有的人试图冲进火海抢救财产,也有的留下来试图灭火。整个伦敦城一片混论,佩皮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了国王查理士二世的弟弟约克郡公爵,皇室这才意识到灾难的严重性,开始组织救火。可当时的伦敦还没有消防站,所以在面对如此大的火灾时,用木桶或是手摇抽水机救火显然是杯水车薪。正当大火即将威胁到皇宫的时候,风势开始减弱,人们终于是在星期四晚上将大火扑灭了。

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伦敦的历史

虽说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火中,只有奇迹般的8人丧生,但整个伦敦却是付出了大量的财产以及房屋的损失,总计13200座房屋和436英亩土地被烧毁,灾情最严重的是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这场大火造成了大约一千万英镑的损失,这还不包括当时英国其他依靠伦敦资本的生意,要知道当时伦敦的年收入仅有1.2万英镑。

这场大火对于伦敦人来说,是永世难忘的灾难,因为不但是经济上的打击,同时更是心灵上打击。因为在这前一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大陆,当时伦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瘟疫;同时英国又刚在和法国、西班牙以及荷兰的战争中失利,可以说人们的心情跌到了最低谷。而这场大火正是在这样的多事之秋发生了。

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伦敦的历史

那么这场大火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其实就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是由当时的一位面包师忘了关炉子而引起的。然而把历史仅归结于一个个的偶然,显然是不够严谨的,这里面除了当时那位粗心的面包师之外,很大程度上也与当时的房屋建筑以及城市规划有关。当时的伦敦城存在着太多的火灾隐患:木质结构的房屋拥挤地被建造在狭窄的街道两侧;大家在照明点火用蜡烛的时候也没养成很好的习惯。在此次大火之前,有记载的大火就有6次之多,可并没有引起当时皇室的重视。

之后伦敦城的重建大约用了50年时间,圣保罗大教堂的修复更是在1711年才完工,也就是说很多经历过大火的人在城市还没完全改造完之前就已经去世了。在这期间,街道开阔了起来,更多砖块建造的房屋代替了以往的木屋,防火性更强;此时伦敦的经济也开始复苏,城市的重建为英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甚至一度造成劳动力短缺,致使大量的欧洲移民跨过海峡参与伦敦城的重建。同时期欧洲的城市人口下降,而伦敦却不降反升,成为了北欧最大的城市。

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伦敦的历史

这一次的重建也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伦敦雏形,比如伦敦西区主要是商业和富人区,而东部则以贫民和底层劳动人民居多,这样的城市划分便是在那一次的重建工程之后慢慢形成的。英国人在这场火灾之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大火过后的第14年,伦敦开始有了火灾保险公司;到了18世纪,这些保险公司自行出资成立了消防队,一直到火灾200年后公立消防局成立之前,伦敦城一直都是靠着这些私立的消防队们保护着。

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伦敦的历史

今天,我们除了能在博物馆中看到这场大火的相关资料之外,在英格兰银行附近,也就是当年起火点普丁巷附近,我们还能看到一座纪念碑,300多年来,它矗立在繁华伦敦的街头,默默地提醒着过往的人们当年的那场大火。

编后:古历小军(gulixiaojun)的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订阅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