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xjglyx2005 2017-06-20

1.“秦直道”。秦直道又称“皇上路”“圣人条”,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了14个县,共计700余公里。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秦直道

“秦直道”有多宽呢?按我们现在的标准计算,以双向六车道为例,一条车道大概有3.5米,六条车道就是21米,再加上两边的应急车道和中间的绿化带,最多也不过30来米。而“秦直道”最宽的地方竟达到了60米,最窄的地方也不少于20米,南北直向,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弯道,堪称名副其实的古代高速公路。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秦直道

2.西京古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喜食荔枝,可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如何才能让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据广东乳源县史料记载和当地文史专家考证,可以确定当时的“快递员”正是由粤北连接西京长安的“西京古道”快马接力将鲜荔送至长安。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经之道,也是乳源著名人文景观之一。公元二十五年,东汉桂阳郡太守卫飒开凿了这条由广东英德经乳源至湖南的“官道”,全程约五百余里,是大部分古代岭南人进京都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纽带。目前,乳源县境内仍保存着约有七十多公里的风貌较完整的古道。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西京古道

3.朱雀大街。古代道路的发展在唐朝进入极盛时期。当时的京城长安可是闻名中外的大都市,与今天纽约的国际化有得一拼。位于中轴线的朱雀大街宽达147米,把长安城划为东西两部分。街西管区叫长安县,街东管区叫万年县。朱雀在街路面用砖铺成,道路两侧有排水沟和行道树,布置井然,气度宏伟,不但为中国以后的城市道路建设树立了榜样,而且影响远及日本。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朱雀大街

唐朝对道路的保养也有明文规定,不准任意破环,不准侵占道路用地,不准乱伐行道树,并随时注意保养。唐朝重视驿站管理,传递信息迅速,紧急时,驿马每昼夜可行500里以上。唐朝时已出现了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即今天的里程碑的滥觞。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朱雀大街

4.汴京中心街道。到了宋,汴京中心街道称作御街,宽两百步,路两边是御廊。北宋政府改变了周、秦、汉、唐时期居民不得向大街开门、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从事买卖活动的旧规矩,允许市民在御廊开店设铺和沿街做买卖。为活跃经济文化生活,还放宽了宵禁,城门关得很晚,开得很早。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今天的汴京中心街道

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设一个军巡铺,铺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维持交通秩序,疏导人流车流;夜间警卫官府商宅,防盗,防火,防止意外事故。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早的巡警了。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今天的汴京中心街道

5.官马大路。清朝(1644~1911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疆域。经过清朝政府的多次整顿,全国道路布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合理而有效。清朝把驿路分为三等,一是“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主要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官马大路

清朝时还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达约15万公里的“邮差路线”。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在低洼地段,出现高路基的“叠道”,在软土地区用秫秸铺底筑路法,有如今天的土工织物,对道路建设有不少新贡献。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比今天还大!

官马大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