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绿色机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GXF360 2017-06-21
中国绿色机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绿色机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李强

□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孙施曼 张雯

绿色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机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机场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场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绿色机场建设已成为全球机场发展的共同选择。大力推进绿色机场建设,是民航业应对节能减排压力,提升服务水平,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与适应新常态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民航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分析中国机场发展现状与形势,介绍绿色机场理论与实践,并对绿色机场发展进行展望。

一、中国机场发展现状与绿色要求

(一)中国机场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机场的规模和数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2016年,中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运输机场共有218个,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如图1、图2所示。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2020年,运输机场将达260个左右,旅客吞吐量达15亿人次左右,到2025年,拥有机场将超过370个(建成约320个),旅客吞吐量达22亿人次左右。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民航运输需求,生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增长需求仍然非常强劲。

(二)中国绿色机场发展形势与要求

1、民航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2016年11月4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到20%左右,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下降60%~65%,中国CO2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提早达到峰值;国际航协提出到2020年,年均燃效提高1.5%,到2050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净减少50%,航空业成为全球唯一要求2050年比2005年碳排放减半的行业;中国民航业要求“十三五”期间吨公里能耗和CO2排放量五年平均比“十二五”下降4%以上。

政府和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今后将会在财政激励、行政处罚等方面出台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

图1 中国机场数量增长情况

图2 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情况

2、中国机场发展与环境协调、

服务优质的要求长期并存

随着机场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机场能耗持续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机场周边人口密度和商业逐渐增加,机场运行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日益密切、愈加复杂,机场噪声、净空与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航班正点服务备受社会关注,机场人性化服务要求不断提高。

机场发展与环境协调、服务优质的要求将长期并存,建设绿色机场,实现机场绿色低碳运行,对于提高机场综合竞争力、改善机场的公众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绿色机场发展要求

中国民航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民航服务领域明显扩大,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到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航航空体系,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绿色发展是民航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推动航空业的绿色发展,国家和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意见与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提出打造色低碳航空,推动绿色机场发展,并要求制定实施绿色机场建设标准,推动节能环保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建立大型机场噪声监测系统,加强航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求能源节约和污染排放控制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机场垃圾无害化及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5%。“十三五”节能减排规划中要求行业运输机场单位旅客吞吐量能耗五年平均值较“十二五”末下降15%以上,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全面建成航站楼能耗监测系统,新建机场垃圾无害化及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二、绿色机场理念与建设实践

(一)绿色机场理念

2006年,中国民航业提出了“绿色机场”的理念。绿色机场是指在全寿命期内,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和以人为本,为公众提供健康、便捷的使用空间,为飞机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行空间,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场。

绿色应顺应自然,注重节能减排,减轻对环境影响,应以人为本,注重高效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机场理念强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注重多领域、多专业的集成优化。绿色机场内涵包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如图3所示。

图3 绿色机场四个基本要素

资源节约是指降低资源需求,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先采用可再生资源,包括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

环境友好包括环境适航与环境和谐两个方面。环境适航是指减少净空环境、电磁环境等对机场安全运行的影响,环境和谐是指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减少机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运行高效是指机场区域内飞机、设施设备运行高效和流程高效,表现为向旅客和用户提供高效的航空运输服务,减少飞机等待、滑行、起飞的等待时间、滑行距离等,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

以人为本,表现为通过人文关怀,为旅客、机场员工以及机场用户等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提升机场服务满意度。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绿色机场的两大特征,运行高效和人性化服务是绿色机场的两大目标。

(二)绿色机场发展行业相关政策与举措

1、绿色机场发展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民航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十一五”期间,民航局启动开展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下发了《民航行业节能减排规划》(民航发[2008]120号)和《关于全面开展民航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民航发[2008]85号),明确了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民航局加大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设立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下发了《民航局关于关于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11]44号)、《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547号)、《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指南》(2013-2014年度、2015年度、2016-2018年度)等指导性文件。

2、绿色机场发展行业相关举措

为了满足绿色机场发展要求,行业在出台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举措。

2.1 推广实施GPU 替代APU 。2012年,民航局下发了《民航局组织实施“机场使用桥载设备替代飞机APU推广工作”项目工作要求》,在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上海虹桥等几大机场进行了试点、推广使用GPU。2013年,又出台了《民用机场桥载设备替代航空器辅助动力装置运行暂行管理办法》,对APU和GPU的使用管理、操作规范提出了要求,并统一了GPU的收费标准。截止到“十二五”期末,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APU替代设备安装率超过90%,使用率逐年提高,年减排CO2能力近30万吨。

2.2 推动机场地面车辆“油改电”专项。2014年,民航局将“油改电”项目列为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并下发了《关于机场开展地面特种车辆“油改电”工作的有关意见及要求的通知》,启动“油改电”试点单位申报工作。2015年,确定了北京首都、成都双流、昆明长水、长沙黄花、哈尔滨太平、厦门高崎6家吞吐量在千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及其29家驻场单位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民航业成为全国率先在全行业范围内统一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的行业。截止到2016年6月,民航局已为该试点项目累计补贴5000多万元。

2.3 大力支持节能减排项目。2012年,民航业设立了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并以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指南为引导,大力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和项目实施。“十二五”以来,共支持了1228个节能减排项目,累计投入15.9亿元,带动行业数百亿资金投入,年减排CO2能力超过90万吨。

2.4 开展航站楼绿色性能调研与测试。2014年,为推进绿色机场标准建设工作,民航局指导开展了航站楼绿色性能调研与测试。目前,已完成43个机场调研,以及北京首都、上海虹桥、重庆江北,武汉天河,昆明长水,深圳宝安、哈尔滨太平等7个机场的9座航站楼的实地监测布点测试,取得为期2年的实测数据。近期将在测试调研基础上,发布行业咨询通告《民用机场航站楼绿色性能调研测试报告》,以引导提升航站楼绿色性能,促进航站楼绿色建设。

(三)中国绿色机场实践

21世纪初,中国民航业启动开展了一些绿色机场相关领域的研究。2006年以来,随着绿色机场理念的提出,中国不断加大绿色机场实践力度,实践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增强,中国绿色机场实践大致可分为技术应用与实践、全方位探索示范、深化引领示范三个阶段。

2002-2007年,技术应用与实践阶段。该阶段主要特点是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与项目,本阶段典型代表机场为首都机场东扩工程和浦东二期工程。上海浦东二期积极开展机场可持续发展探索,在建设中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围场河雨水回用、冷热电三联供,空调水蓄冷及过渡季自然通风、气流组织,自然采光,指廊遮阳等绿色技术。首都机场T2航站楼采用了先进的节电设备、智能节能的中央空调系统和自动光感照明设施,T3航站楼采用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被动式设计,采用了先进智能照明系统和电力监控系统,在空调机组中加装了转轮式全热回收装置,调整了飞行区运行模式,应用了GPU,并建立了中国首个噪声监测与控制系统。

2007-2012年,全方位探索示范阶段。该阶段主要特点是打造行业试点示范工程,开展绿色机场研究,形成绿色机场建设基本程序,积累绿色机场建设经验。本阶段以昆明新机场为代表。2007年,民航局要求将昆明新机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和人性化服务的现代化绿色机场”示范工程,通过昆明新机场绿色机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相关经验,为建立中国绿色机场建设基准奠定基础。昆明新机场是国内首个全方位实践绿色机场理念的机场,从土地利用、绿化与景观、环境保护以及人性化服务等方面系统开展了绿色机场建设,在设计中提出了多项绿色机场建设指标,并开展了20余项专项研究,绿色实践覆盖了机场的各主要功能区。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是国内首个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认证的航站楼,经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绿色昆明新机场研究与实现》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昆明新机场绿色建设引起美国FAA的关注。

2012-2017年,深化引领示范阶段。该阶段主要特点是注重顶层设计,注重科技创新引导,绿色机场研究、实践更加深入,并融入了建设运营一体化理念。本阶段以北京新机场为代表。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确立了“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的宏伟目标,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绿色新国门。北京新机场开展了绿色机场顶层设计,明确了高标准的绿色机场建设指标,并充分应用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成果,打造国家和行业科技创新工程。北京新机场以规划设计作为重要抓手,在创新设计机场跑道构型,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造首个同时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节能建筑3A级航站楼,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开展海绵机场试点,提升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运行效率,推广应用新技术手段等方面深入实践,将形成了一批引领绿色机场建设的示范工程。

三、绿色机场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绿色机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机场实践蓬勃发展,但中国绿色机场发展在理论架构、数据积累,方法应用,标准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健全理论、完善数据库、改进规划方法技术方法、建立标准体系,以实现绿色机场有序健康发展。

未来中国绿色机场将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深入实践:

(1)形成绿色机场理论体系。随着绿色机场实践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应不断深化绿色机场内涵、表征、指标体系、技术路线、实施策略以及评价方法等,形成绿色机场理论体系。作为绿色机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近年内计划出版《国内外绿色机场发展报告》、《绿色机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绿色机场评价理论与建设实践》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中国绿色机场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2)加快建立绿色机场建设标准体系。绿色机场标准建设是推动绿色机场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建立规划、设计、建造、验收、运行等全链条绿色机场建设标准体系,引领中国绿色机场发展必要且迫切。中国地域辽阔,还应在充分考虑地域特点的基础上,为绿色机场建设提供不同深度、不同类别的标准。绿色机场标准框架体系构想如图4所示。

图4 绿色机场标准框架体系构想

中国绿色机场建设标准体系研究自2013年开展,预计“十三五”期末,绿色机场标准体系将逐步健全。目前已发布了《民用机场航站楼能效评价指南》MH/T 5112、《民用机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评价指南》MH/T 5113、《绿色航站楼标准》MH/T 5033、《民用机场绿色施工指南》AC-158-CA-2017-02等,在编咨询通告有《绿色机场规划导则》、《民用机场航站楼绿色性能调研测试报告》等。

(3)推动机场能耗与排放基础数据库建立及航站楼能耗与环境监测系统开发。2016年,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机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评价指南》MH/T 5113,将有效推动机场能源计量工作的规范开展,完善数据获取、收集过程,未来应在能源计量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机场能耗与排放基础数据库。对于大型航站楼来说,由于能耗较高,节能潜力大,应优先开发建立航站楼能耗和环境监测系统,实现机场能耗和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

(4)形成一批绿色机场规划设计与建造新技术、新方法。技术、方法的优劣影响着绿色机场建设和发展的潜力。在中国机场规划设计与建造中,存在建设运营脱节,空域规划与机场规划设计脱节,机场环境影响压力大,大型航站楼规划设计中存在空间高大、旅客步行距离远、能耗高等问题,需要不断吸纳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海绵城市等新理念,形成建设运营一体化、空地规划一体化、飞行区跑道构型仿真模拟、噪声与土地相容性规划、机场整体能源解决方案,综合管廊设计等规划设计新方法,采用数字化技术、BIM技术、辐射空调,分层空调,蓄冷,地源热泵、光伏发电、变频控制、导光管、自动融雪除冰、除冰液集中收集与处理等新技术及飞机地面专用空调系统、清洁型地面服务设备等新设备,以提升绿色机场规划设计与建造水平。

(5)开展绿色机场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机场评估体系并给予奖励引导尤为重要,绿色机场评估体系包含对机场内航站楼等主要建筑及机场重要区域和系统的评估,2016年发布的《民用机场航站楼能效评价指南》MH/T 5112,可作为航站楼能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后续还将进一步构建绿色机场评价标准,并借鉴绿色建筑评估认证方法,在建立绿色机场评价标准以后,逐步开展绿色机场评价认证工作。

(6)开展机场碳认证。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航空业碳排放约占2%,其中机场碳排放占航空业碳排放总量的5%。国际机场协会(ACI)于2009年推出了机场碳认证体系(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ACA认证),以减少机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能耗,以及与机场活动有关移动源(车辆、航空器)的排放。在国际碳认证的大趋势下,今年国家将启动碳交易市场,民航和其他六个行业将被纳入第一批试点。

四、结论

绿色机场建设有利于实现机场全寿命期中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价值最大化,有利于提升机场建设运行水平,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中国机场建设如火如荼,绿色机场建设方兴未艾,应加快引导和推动绿色机场蓬勃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前景光明之路。C

本文得到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J04B00)“绿色机场规划设计、建造及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一(2014BAJ04B01)的资助。

DOI:10.16116/j.cnki.jskj.2017.08.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