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是对抗焦虑,就足以让我耗尽全力

 欣月儿 2017-06-21

光是对抗焦虑,就足以让我耗尽全力

很多人对我说过同样一种状态:自己每天工作并不辛苦,一边无聊着,一边焦虑着。无所事事度过,又害怕虚度了光阴,心理负担很重。虽然感觉特别累,可躺下了却睡不着,然后第二天又是同样的一天。

这种状态,大概就是别人说的:光是活着,呼吸,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吧。

一、内心的对抗让人不堪重负

李艳是一名办公室文员,24岁,工作比较轻松,正是享受青春的大好年龄,她却整天愁眉苦脸,说自己活得很煎熬,因为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工作、感情、生活,哪一项都不如意,也看不到前途在哪里。

她看着周围光鲜的同龄人,常常很自卑,总是担心全世界只有她没有过得更好,她的担忧很多:自己那点微薄的工资怎么赶得上飙升的房价?我都24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这辈子会不会一直孤单?我每天情绪这么低落,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该怎么办?除了坐在这个格子间里,好像也没有别的出路。但这份工作让我连贵一点的房子都租不起啊。

她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经常想东想西,脑子里好像塞满了东西,又好像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工作有时候都会出错。

之前她只是情绪低落,最近身体也出现各种状况,内分泌紊乱、神经衰弱、口腔溃疡,她怀疑自己得了重病,可是做了各项检查,也没发现任何器质病变。

她这种身体上的反应,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是在告诉主人:你的心太累了,它不休息,弄得其他器官都承受不起啦!

这是典型的心累多于身累,心累重于身累,心累困于身累。

她每天把自己陷入一种内心对抗的状态里,仅仅是对付内心的焦虑,就耗费了大量脑力,怎么会不累呀!

二、工作枯燥无聊却无力摆脱

王伟是个餐厅服务员,别看他年纪小,却非常聪明能干。每到饭点,极其忙碌,他经常连续两个小时里楼上楼下地跑,还要单手托着四五个菜。

他工作的时候并不觉得那么累,相反是闲下来的时候,心里的无聊和焦虑不知道该怎样排解,让自己疲惫不堪。

他不甘心一辈子做餐厅服务员,所以想去厨房学学炒菜,但跟大师傅学习,得从打小工切菜之类的做起,他学过几天,简直就是重复无聊的动作,每天洗洗切切,毫无技术含量,他马上对厨师这一行失去了兴趣。

他说自己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什么爱好,下了班不是回集体宿舍补觉,就是去网吧玩联网游戏。

他觉得自己特别失败,整天在浪费时间,总是告诉自己明天不能再这样混日子了,可是,晚上想想路千条,早上起来走老路。

是啊,当我们的能力远远超出工作所需时,我们就会认为工作太枯燥无聊,长期重复劳动,会怀疑这份工作的意义,而自己又不能选择离职的时候,内心的对抗会让人痛苦。

三、不当的行动只是制造另一种焦虑

同样是焦虑一族,阿狸就属于行动派了。她自知没有天赋异禀,也没有祖上荫蔽,唯有笨鸟先飞。她爱好读书,参加了一个早起打卡群,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读书一小时,立志和同频的人一起飞。

可是阿狸的工作很忙,经常凌晨才能入睡,要求自己早上6点起来打卡开始读书,实在是有点困难的。

她咬牙坚持了半个多月,说“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

而开始早起后,她因为睡眠不足,白天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不要说看书的时候收获不大,就连以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也是一拖再拖。

最近,闹钟依然早晨5:30响起,阿狸翻身告诉自己:再睡五分钟就起来。可是过去了一个小时,闹钟也响了6遍,她就在这一个小时里,心里不停地和自己斗争:该起来了,我再睡五分钟……。

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把闹钟定到6:30,安安稳稳地多睡一个小时?她说不行,我一定要和自己的懒惰做斗争。

亲,你这不是在和懒惰斗争,而是在折腾自己。是在用一种焦虑抵抗另一种焦虑!

你活得太用力,力气却没有用对地方,此类行动等于没有行动,甚至不如没有行动!

光是对抗焦虑,就足以让我耗尽全力

四、你是不是在用焦虑填补空虚?

人啊,有时候很害怕这一天白过了,浪费了,所以会下意识地找点事情来做。工作上不能填满内心的空虚和无聊,用焦虑也要把它填满!

人真的是可以想尽办法让自己不开心,让自己陷入焦虑呢!

人的很多麻烦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在很多悲观者者的眼里,未来就是眼下不好状态的加强版,而自己是这个未来麻烦的制造者和被奴役者。

想到未来可能不会更美好而心慌,想到现状不如意会着急,想到昨天也是虚度的一天非常懊恼。

我们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

因为我们其实没想控制它,而且潜意识里,想用这种焦虑对冲内心的不安。

直面不安的应该是做点什么来改变,但相对于行动起来的难度,只是脑袋里胡乱想想,制造一点焦虑,逃避当下的问题,相对更简单一些啊。对的,人性就是这样懒惰。

所以,我们不停地想啊想,烦啊烦,累啊累。

杨绛早就说了,年轻人啊,不要想的多而做得少。

想太多而做得少,不仅不能让你改变现状,还会从精神上摧毁你。光是内心焦虑的对抗,就够人受的了。

不甘心维持现状,又找不到改变的途径。所以我着急,我等待着一个机会,可能让我改变命运。机会在哪里?当然谁都知道,不能只靠等,可是,我根本没有方向,能怎么做呢?

光是对抗焦虑,就足以让我耗尽全力

五、如何放下内心焦虑的对抗?

人本身也存在资源的分配,当你分配了时间、精力成本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物质资源或者安全资源等的回馈,会容易感到泄气和失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边工作一边抱怨,就是因为自己为工作付出了时间精力等成本,却没有收获预期。觉得工作配不上自己,所以觉得不值不甘心。

怎样才能让这种焦虑和不甘停止?那就是放下内心的对抗,提高单位时间成本的回报率。也就是把在工作里混日子、工作外不甘心又不知道做什么,用来焦虑的时间,拿来解决具体问题。

解决不了?那是能力不够。没有捷径,只有两条路:要么降低自己的预期,继续混每一天,但不要再不甘心;要么提高能力,改变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改变,要从行动开始,而不是从自我施压开始。

我们都是着急的大多数:再不努力就晚了,再不……就来不及了……。可是,我们往往只是这样想,而手上呢,继续拿着手机刷朋友圈。

着急归着急,但毕竟不付诸行动更轻松。所以,自我施压,从意志入手改变行动,是不可行的。用毅力管束自己那么累,那么违背人性,试问有几个人能坚持?

李笑来在《我们重新认识了“坚持”》中说到,一个脑子里满是“坚持”和“毅力”的人,为什么却不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因为,他永远在纠结如何摆脱坚持的痛苦。”

所以,放下内心意念和惰性对抗的办法是,动起来,有时候并不需要做宏大的职业规划,大目标太虚空,或者根本做不到,人容易放弃。而只需要自己不断尝试,做点小事来改变每一天的活法,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让生活充实一点,不给焦虑太多时间,才能真正减少焦虑和疲惫感。

把一些小目标落实到行动中,然后养成习惯。这才是用行动改变思维模式。

—————————————————

原创:杨一云,转载请要求授权并注明来源于今日头条号。敬请订阅更多情感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xiuyungz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