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临床之路,从这里开始

 为什么73 2017-06-22


中医书友会第137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用药不能一味追求大剂量,医生靠的是技术吃饭,只要辨证准确了,一味药三五克也能解决问题,四两拨千斤,用药的目的是激发人体潜在的能量,而不是代替脏腑的功能。(编辑/小谢)

中医路之下海篇

作者/任之堂主人


由枯燥积累而成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由埋头为基础的抬头才是真正的抬头!


获得了执业中药师证书后,凭借我的社会关系和目前合理合法的条件,申办药房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打电话回家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还是那句话,“三十岁之前别想着自己干,你要学的还很多!目前医师资格证还没考到,纵然你的药房开业顶个屁用,谁来坐诊?可以考虑下海,借用药师身份到医院上班,然后找机会考取医师证……”

 

关键时候,父亲总能将我浮躁的心静下来,是啊!父亲说的没错,我开办国医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当中医,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理想,光开个药店,再请人坐诊,与我的理想大相径庭。我还是得先考医师证!

 

我决定辞职,从药师做起。公司领导非常不理解,他们正准备将我升职而我却选择了离开。但我心意己决,好在新婚的妻子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于是我离开了工作三年的城市,离开了心爱的妻子,独自一人闯荡上海,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在上海的高中同学崔浩热情为我接风,酒桌上听了我的打算,高兴地告诉我,第二天虹桥人才交流市场正好有医药行业的招聘会!

 

“看来我的运气还不错!”我笑着说。“也不看看你是谁的同学!来来!祝你旗开得胜”他笑道。 我的运气还真不错,正如网上报道的一样,上海正好缺大量的执业药师,尤其是急缺执业中药师。招聘会上,有三家医院、十几个药房都在招执业中药师。我选择了一家小型的私立医院,我的医学背景,加上几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和参与药厂GMP认证的经历,让我轻轻松松地争取到了中药房主管的职位。工作也非常轻松,主要是负责药材的验收入库、养护和一些日常的管理工作。

 

医院中医门诊就在中药房隔壁,有两个专家轮流坐诊,每天也就十来个病人,大多是老病号,也许是医院知名度不高,医院经营处在一种不稳定状况,熟悉了药房的所有工作后,没事时我总爱到隔壁的中医诊室看看,看看上海中医的用药思路和特点。

 

据我的观察,这两个专家的处方用量有些偏小,比如砂仁用量3~5克、黄芪8~10克、当归5~8克、甘草3~5克……

 

慢性病每次开药,每次一般是十剂,有些患者效果很好,有些则效果一般,也许是专家年纪大了,用药小心了些。而药房抓药的则说这都是太平剂量,反正治不好也吃不死人。而专家总认为我们只是些略懂中药的毛头小伙,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时常以专家自居,也许上海人排外思想太重吧!我私下认为。

 

一次机会,改变了专家对我的看法。患者,女性,50来岁,头胀痛跳痛2个月,伴目赤,心烦,血压160/95mmHg,专家切完脉,诊断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拟如下处方:


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25克,珍珠母2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制首乌15克,龙胆草5克,甘草3克。十剂。

 

患者服用前三剂后,症状明显缓解,服用第四剂开始出现周身不适,服用到第六剂,出现周身疼痛,借用患者的话说,“感觉体内有个东西在窜,一会儿在上,一会儿在下,有时几个地方同时疼痛。”

 

专家反复切脉,反复看处方,一脸茫然,也不知如何给病人答复。患者平时性情急躁,眼看病没好,反而增加一个新病,拉着专家的衣服说这是医疗事故,眼看事情就要闹大,我急忙站出来说:“别急,来,让我切切脉看看。”

 

病人很不情愿的坐下来。六脉平和却无神气,似有三分散漫。再看看处方!我一下子明白了……

 

专家因病人肝肾亏虚、肝阳上亢采取了养肝、镇肝、泻肝、柔肝诸法于一方,药证相符,但由于患者平素性情刚烈,肝气较旺,现在诸法合施,患者肝气欲升被镇之,欲激被泻之,欲躁被柔之。肝为将军之官,对全身气机有统帅作用,现今患者之肝,好比一个统帅三军的将军被镇之压之,导致三军无人统帅,各自为阵,故出现周身不适。

 

想明白这些,我对患者说,医生的处方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你服用第一剂就会不舒服了,而事实是你自己说服用前三付效果很好,这中间可能是你这几天生了些闷气,气郁在体内,所以感到不适,方中加上一味疏肝的药就可以了!

 

“不会这么简单吧?我怀疑是慢性中毒了!”

 

“这样吧,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先包10克薄荷回家,泡泡茶喝,如果下午不痛了,说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还痛,你再来找我们!也就这几个小时,不会延误你的病情!”

我诚恳地说。

 

“那好吧!”病人拿着10克薄荷走了。

 

“薄荷能解决问题吗?”专家疑惑地问我。

 

“肝为将军之官。患者性情刚烈,养肝、镇肝、泻肝、柔肝同时运用时反佐一味疏肝之药,则病情好转更快……”我分析道。

 

专家一下子明白过来。“看不出啊,小伙子,你对中医的理解还有如此的深度。”

 

“我自小开始学习中医,大学毕业后因就业困难,自学药学,考取药师,现在正准备考取医师。

 

“考医师得报名啊,再过几个月就要报名了,要不要我给院长说说?”

 

“那好啊!”很高兴专家这时能帮忙。

 

当天下午,上午的患者来到医院,刚进门就喊,“那位小医生呢?”

 

“哪位小医生?”导医问。

 

“就是上午让我喝薄荷茶的。”

 

“那是我们药房的余主管。’’导医一边回答,一边叫我。

 

“情况咋样了?”我笑着问道。

 

“你给我的不会是止痛药吧?,,

 

上海人疑心真重,我心里想,“不是的,难道你喝不出薄荷味道来?”

 

“是有股子薄荷味!也真是怪,喝了半杯薄荷茶,就不疼了,全身也立即轻松了,大脑也清醒了不少,看来还是你说得对,老头子这两天气了我,所以才发这怪病,上午真是错怪你了……”

 

“那剩下的几付还加薄荷吗?”

 

“加!加上就不怕生气了!”我开玩笑。

 

自那以后,专家刘主任经常主动和我打招呼,还帮我办好了医师考试报名的事,我也经常到他的诊室坐坐,上海话我听不懂,什么阿拉阿拉的,一句也搞不明白,主任就用普通话和我慢慢交谈,有时来了病人,他也给我学习的机会,切切脉,一同分析病情,有时候也让我开处方,他签字。

 

一次有个急性球结膜下出血的患者前来就诊,刘主任看了说这个病不重,但治疗好至少5天时间,而病人说明天下午要主持节目,明天必须要好。

 

刘主任摇摇头,问问我有什么高招。

 

“桑叶80克,生麻黄5克,煎水1500ml,当茶慢慢服用,明天中午就好了!”我淡淡地说。

 

“真的?”病人惊奇地问道。

 

“应该没问题!”小时候我二婶得此病,单用桑叶就治疗好过,只是得两到三天,学了《内经》,明白了“火郁发之”后,在桑叶基础上增加了小剂量麻黄,用了几个病人,效果比原先更好。

 

刘主任按我说的给病人开了处方,我给病人抓了药。三天后,病人写来了感谢信,感谢医院中医科门诊及时为患者解除了病苦,而且花的钱又很少!

 

以前还对我有些怀疑的刘主任,主动向医院请示,建议让我每天陪专家坐半天门诊,我的临床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刘主任用药以轻灵见长,并非所谓的太平方。他给我举了个例子,医生看病下药,如同用柴刀劈柴,力量要适当,用小了劈不开,用大了,柴劈开了,但地上也被劈了个大坑,用药不能一味追求大剂量,医生靠的是技术吃饭,不是卖药吃饭,只要辨证准确了,一味药三五克也能解决问题,四两拨千斤,用药的目的是激发人体潜在的能量,而不是代替脏腑的功能。比如补肾,40岁以下的患者,用药不可峻补,否则脏腑功能会因为峻补太过反而受到抑制,停药后一段时间反而病情加重。用药引导,恢复脏腑功能,让它们相互之间能够协调、相生,正气自然会慢慢恢复……

 

刘主任的话改变了我对南方中医用药的看法,也改变了我读大学时对《中药学》上用量不大的看法。

 

几年后的今天,当我用一包小柴胡颗粒治好病人的感冒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刘主任当年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意义何等深远。中医的精髓是辨证施治,只要辨证准确,小剂量也能起到很好效果,如果辨证不准确,盲目大剂量处方,反而损伤人体!

 

而对于一些慢性虚劳的患者,我会采用小剂量调理,慢慢恢复患者脏腑的功能,而不是大剂量用药,暂时替代脏腑功能。正如《太氏药谱》所言:“凡久病、重病和老年性疾病,往往胃气虚弱,不耐重剂,须从小量、微量开始,欲速则不达,好比奄奄一息的火炉,加煤是必须的,但若多量猛加,反而灭火。如果由微量开始,少添、勤添,很快就能燃烧起来。治病的道理同样如此,轻可去实,可以理解为以轻治重,轻中出巧,轻中寓速,好比桌上的灰尘,用鸡毛掸轻拂即去,若用大扫帚,不仅去尘不净,反而刻痕留迹……”

 

就这样我在这家医院一边当着药房主管,一边陪着专家们坐诊,一边准备我的执业医师考试。一年后,当我在网上查询到我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时,我松了一口气,从四岁开始学习中医,到现在,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我,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成为了一名合法的执业中医师……

 

我站在上海的外滩,拿着薄薄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我的国医馆办起来,我要拥有自己的“同仁堂”……

 

I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