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家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最大的土楼:福建华安“二宜楼”

 九歌珍藏阁 2017-06-22

…………


时间:2015年3月1日 13:42来源:微台州


  背倚大山,面临梯田,左右两山围护,楼民都姓蒋,他们称二宜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由清代乡绅蒋士熊所建。

  楼门朝西,门额石匾镌刻着各40厘米见方的“二宜楼”三字,书法结构平稳、疏密有致,近赵体而无柔媚之态,类瘦金体又稍逊劲拔,自成一格。“二宜”两字,寓意宜山宜水,宜居宜人。



  如城似堡,非寨非寮。两百多年来,二宜楼安然坐落在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蜈蚣山麓上,如果不是亲临此地,很难想象这样一座洋洋大观、气势磅礴的大厦所用的材料仅为黄土、石块和木头。

  封闭的外围土墙,底层由花岗岩块石砌筑,墙身为一层又一层的夯土,墙厚2.5米。两百多年过去了,二宜楼经风历雨,墙身的黄土略有剥落,但墙体仍固若金汤,游客无不称奇。

  “建造土楼的工艺并不复杂。”蒋士熊的第九代孙蒋石南说。“简单来讲就是七道程序,选址定位、开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七道程序中,最为重要的步骤要数夯土墙。

  “夯土墙以生土为主要材料,就近取黏性较好含砂质较多的黄土,有的还掺上黏土;而像二宜楼这样精巧的建筑,做法则更为讲究,用’三合土’,即黄土(红壤土、田呷泥和老墙土按比例搅拌)、白灰、沙子拌合夯筑,土中再掺入红糖水和秫米浆,以增加土墙的坚硬程度。 

  墙脚往往用鹅卵石干砌,以防洪水浸泡。夯筑过程中还将杉条或长竹片作为竹筋夹在夯土墙之中,以增强墙体联结拉力。”在上世纪80年代曾参与土楼修建的蒋士熊第七代孙蒋安平说,“将按比例混合后的三合土放入木头制成的槽中压紧,不断夯实,这个过程不仅要细心,用心,还得耐心,因为还有一个‘出水’的过程:大型的土楼通常一年只能建一层,三四年后即建好顶层墙体后再盖瓦顶。”

  由于土楼的建筑材料为夯土,长时间被水浸泡会影响其坚固稳定的性能,严重的话会引起坍塌。因而,在防水方面除了要用鹅卵石打墙角外,土楼内外还布置有专门疏散积水的排水沟槽。排水系统外部根据地形、水流设置散水通道,内部则沿大门走向设置主排水道及检修孔,依据风水理论,主排水道极少直线外泄,而是按八卦走“七星阵”,以防“泄”了主人的财运。 

  这样的土墙夯好后铁钉都难以钉入,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

  据考古发现表明,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了,但客家人在土楼的建造中将夯土技术运用的如此极致,着实令人称绝,日本专家甚至称土楼为“利用特殊的材料和绝妙的方法建起的大厦”。

  而现在,夯土墙这道技术面临失传。据蒋安平说,夯外墙得“艺高人胆大”。“要确保墙的外立面圆润光滑,形成一个周正的圆,需要站在两丈多高的外墙上探出头来看,除了要有能力和经验,绝对需要一些胆量。”

  福建土楼营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蒋石南说。夯土墙中掌管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人,被称为“大师傅”。由于建筑技巧的进步,红砖白墙、甚至钢筋混凝土,已经渐渐取代建造耗时费力的土楼,而有土楼建筑经验的“大师傅”,多已过世。

  “1985年以后都没人住这种房子了。村里还活着的“大师傅”,都已经90多岁高龄了。”蒋安平说。

  二宜楼工程浩大,蒋士熊因积劳成疾,夯土墙未竟便因建筑意外辞世,继由其妻魏颜娘和6个儿子、17个孙子承其志而毕其功,历时30年,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成。



  “我的祖先蒋士熊会看地理。二宜楼的选址让很多前来研究的专家学者惊叹不已。”蒋石南说。

  二宜楼的靠山远处是杯石山,山峰有两块巨石,形同酒杯;近处蜈蚣山狮子山相携列伏;案山近处是大龟山,背壳坚硬;远处是九龙山,绵延巍峨;左山高扬,洞岩供奉达摩祖师;右山低叩,金阁上尊玄天大帝。中间视野开阔,田畴、茶园整齐如格子无限延伸。

  “为了取得最佳的风水,我的祖先移走蜈蚣山前一小山,使河水改道,构成二溪流在楼右前汇合,婉转流去至龟山前又二水潆洄,寓意才财两聚。”蒋石南说。

  在没有测量仪器的两百多年前,仅靠几件简陋的二分仪、罗盘和目测腿量,做出如此深思熟虑、鬼斧神工般的定位,令人惊叹之余,还有些费解。

  厚实的墙体,笨重的木门,大门一关,二宜楼内便形成了一个安全而祥和的封闭社区。楼体之大,显示蒋氏家族之兴旺;而封闭程度之高,主人对防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我的祖先蒋士熊经商致富后,为防御匪祸和聚居族群,建造了二宜楼。”蒋石南说。

  明朝末年,福建沿海一带经常遭遇倭寇侵犯。因避倭祸,蒋氏举族从福建龙溪迁到大地村。到明末清初,大地村的蒋氏族亲已是人丁兴旺,经济、文化方面人才辈出,成为当地名望家族。

  “二宜楼的防卫最为周密。”蒋石南自豪地说。跨进大门,他俯身抬起一块笨重的玻璃,喘着气说,“这是下水道,也是备用的逃生通道。”

  据考证,客家人的祖先是河南中原来的移民,闽南人从唐代开始,几经迁徙,因身居异地,聚族而居,所以所有的土楼都设计为一、二楼外墙没有开窗户,作为防御措施。

  环绕外墙上的12个“之”字形传声洞,用于内外联系、传递信息,防御之外不失精巧。“晚归或通风报信都通过这个传声洞,每套公寓都构造一个,这样就不会打扰邻里。”讲到这里,蒋石南颇有些得意,游客也不无惊喜,对着传声洞呼叫吆喝,体验古老的“门禁”。“晚归的人从侧门进,大门到晚上是绝对紧闭的。”蒋石南说。

  除了一般土楼的防卫措施之外,第四层外围“隐通廊”的设置,在福建圆楼中较为罕见。“隐通廊”不仅使各个相对独立保持私密性的单元联通,而且便于防卫时的枪击和快速救援,无疑是很周全的防卫设计。

  进入大门,即是宽敞过道,中有一天井,见阳亦有阴,阴阳和谐。走过廊道,便是一层内檐前廊,家人围坐议事,你来我往,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内檐前廊下便是土楼内院,空间达600平方米,又大又圆,铺以鹅卵石,如星星密布,似寓儿孙满堂;至圆心一大石,称“响鼓石”。 从二宜楼楼后的蜈蚣山制高点到楼前的龟山制高点做一条直线,直线正好通过二宜楼的圆心”,且整个二宜楼正处于这一中轴线上的三分之一处,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黄金分割点。令人惊讶的是,于圆心的“响鼓石”发音,四周共鸣,意含血脉相连,共荣共享,聚族而居,克振家声。天院铺设16条射线(4个一开间的门厅、耳门及厅堂和其中12单元居家的射线)串联复回汇集于“响鼓石”。从高处看,像一个剥开的12瓣柚子。错开的二眼圆井,水温相差1度,若太极图中一阴一阳之鱼眼。二宜楼环周由十个四开间、一个五开间和一个三开间的单元组成。之所以并不对称,在蒋石南看来是因为“门户相对易引纷争”,蒋士熊经营和谐家族氛围的苦心可以显见。除此之外,长幼有序、平等相处的理念随处可见。全楼的公共祖厅高居四层,与正门相对,可谓高高在上,寓意敬祖慕宗;各房祖厅分列两边,寓意长幼有序。

  从“响鼓石”射向12单元的射线是等分的,说明蒋士熊的六个儿子是平等的。当时兄弟分房的具体情况已不得而知,但从各房住处看,每人两套房子是岔开的,说明每个儿子所得优劣均沾,并无倚重倚轻之分。

  每个单元各自有单独的出入口、小天井和独用的楼梯,构成户内私密的空间。环楼围合出中心内院,作为楼内多户合用的公共空间。

  如今参观二宜楼,不管从正面侧面、外观内看或仰望俯视,无不为这大大小小的圆、宽宽窄窄的圆、层层叠叠的圆所感染震撼,这大概是蒋士熊在告诉子孙,心性圆融方能通达。




  步入各个单元,更感二宜楼文化内涵丰富。楼内共存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副,在福建众多土楼中是独有的,被誉为“中国南方壁画博物馆”,它在中国古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珍品。二宜楼的大部分壁画有明确的落款和纪年,落款中常提到仿于某地某画家或名人之画本,不仅为确定绘画的年代、考证画家的作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为了解主人和同时代的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明晰的线索。

  将卷轴画绘制在墙壁上,每一幅画的天轴、地轴、挂线、甚至挂画于墙上的钉子都画得极为逼真,装裱部分的颜色和画心的质感都惟妙惟肖,仿佛真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挂在墙上,颇为讲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艺术灵感。

  “走廊也是蒋氏交往的重要场所。”蒋石南说。路过走廊,隔墙上凹进去的部分是专门放置煮茶用的炭火炉的。绘制在墙壁上的“家训”,突出蒋氏家风之严。“客至无不动,礼岂能失乎!”体现的就是蒋家的热情好客。

  除了壁画,公共祖堂和各单元祖堂的额枋、板壁等木构件上,还装饰了精美华丽的苏式彩绘:凤凰、蝠蝙、寿桃、琴棋书画、故事传说等,内容丰富,绘画灵活,色彩艳丽,使二宜楼生动华丽。

  “从我出生到现在,红白喜事都在这里举行。”蒋士熊的第十代孙蒋敏学说。因此,公共祖堂作为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华丽程度自不必说。尤其是檐柱上垂莲的花瓣,不仅着色靓丽,而且表面贴金,更显富丽堂皇。祖堂前檐枋赫然书写“二宜楼”三个大字,与正门上的“二宜楼”遥相呼应。祖堂彩绘中,老人服饰庄重显赫,往来之人身着官服,彼此行礼问候、谈经论道,勾勒出一幅“往来无白丁”的繁盛情景。祖堂每对柱子都书上楹联,多为即兴之作,反映出蒋家极高的文化修养和对仗功底,书法本身苍劲有力。“祥钟大地且继琼林开六秀,庆溢二宜还向龟山对九龙”,描述的就是二宜楼风水极佳的地理位置。而其他单元里的楹联“宜家宜室一堂和气垂慈翼,有福有奂大厦更新振鸿猷”既点出了“二宜”的要义,又抒发了蒋氏家族的宏伟志向。




  二宜楼封闭却不落后,蒋氏家族因在厦门、漳州建立商埠,经常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欧美一代经商。据了解,二宜楼内现居住25户60多人。家家户户都有海外侨亲,家里的书法、楹联、壁画等比比皆是。

  二宜楼第十单元的“洋妞、洋钟、洋报”,透露出当年闽南乡民已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开展对外交流。在3、6、10单元的墙上、天花板上张贴许多1931年美国《纽约时报》、1932年美国《纽约晚报》,墙面上还绘有西洋钟、西洋美女,并标注译文的壁画,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二宜楼三楼有一个采光通风用的门,门楣上方写着“号松风”,下面画着一幅半裸美女像,从头像下方的西洋字迹来看,该女子很有可能名为“露露”。“有人认为是西洋美女,但从肤色、打扮和脸型来看,更多人认为是南洋美女。不过一切都只停留在猜测上,因为没有较有说服力的证据。”蒋敏学说。

  随着海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有的蒋氏子孙举家迁徙到海外定居发展,侨居国外从事造船业、建筑业和农业开发等;如今蒋士熊派下多达四千余子孙分居海内外,仍然留守在二宜楼里的,多为老少妇孺。

  但每年“春秋二祭”,众多海外蒋氏同胞仍回到这里寻根问祖。土楼走过了繁华岁月,沉睡在高山之间,成为中国清朝至民国年代一个家族的缩影,一个土楼人对外交流的生动见证;告别了鼎盛,一切归于平静,二宜楼就静静地矗立在这里,是当地海内外相亲维系亲情的纽带,也是建造史上一个成果。游人们驻足瞻仰,专家们反复研究,而楼里的蒋氏子孙,生活照旧。




  “‘申遗’之前,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以及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冲击,以二宜楼为代表的华安土楼建筑正面临着种种困境。”华安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林艺谋说,“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土楼周边发展茶叶比较迅猛,垦殖不均,生态环境面临挑战。二是由于缺少眷顾,使我们学了西方的规划学、建筑学后就逐渐忘掉了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民族建筑文化、建筑科学。三是由于经济市场的冲击使年轻一代多数从事茶叶生意,华安土楼夯土营造技艺逐渐失传。”

  2008年福建46座土楼申遗成功为二宜楼的保护提供了生机。据华安县委书记柯志宏表示,土楼“申遗”是不断延伸其生命的过程,该县逐年增加文物经费的投入,保证监测与维护两不误!自2008年来,华安分别投入1亿多元,用于拆迁和改造土楼周边不协调建筑,同时还请来有丰富“申遗”经验的专家及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为土楼“把脉”。

  “‘民居瑰宝’”二宜楼由于楼民在里面生产、生活和大量游客参观产生共震、磨损与漏雨等而导致部分墙体空鼓脱落、挑廊地面破损、内环屋顶漏雨,我们进行了捡漏等保护性维护之外,还聘请专业公司对二宜楼古建筑消防、防雷安全保护进行设计及立项的申报工作。”柯志宏说:“与此同时,我们抓好旅游开发,依托华安山水优势,以大地土楼群景区为龙头,发挥和挖掘林、茶、竹、华安玉等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引进和培育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推动旅游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李先奎看来,“保护二宜楼,不仅要保护单体的建筑,还要保护整个村落,也就是周遭环境中人工的、自然的相结合的地方;还要深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我们现在认识仅仅是初步的,它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要不断地发掘、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