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济高铁路基褥垫层填筑工艺

 GXF360 2017-06-22
石济高铁路基褥垫层填筑工艺

石济高铁路基褥垫层填筑工艺

刘亚平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550)

[摘要]通过对石济高铁路基褥垫层工艺性试验,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褥垫层施工顺序、参数和机械组合等数据,为后续褥垫层大面积快速施工奠定了基础,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铁;路基;褥垫层填筑;工艺

1 工艺性试验方案

石济高铁西起石家庄北站和石家庄东站(部分列车石家庄东发出),中间主要经过衡水北站、德州东站两大站,东至济南新东站。

根据业主组织的“路基褥垫层施工技术专题会议”的精神和“关于开展路基褥垫层填筑工艺性试验的通知”,选定石济高铁某段路基作为管桩褥垫层填筑试验段。

1.1 工艺性试验目的

(1)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填料的种类及料源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通过工艺性试验对比确定碾压设备的选型与配套,提出适合于碎石褥垫层碾压的压路机类型、吨位及碾压设备的配置数量;填料的合理级配、合理的施工区段长度、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

(3)通过对碎石褥垫层填料工艺参数及工艺试验的研究,确定满足路基填层压实要求的最佳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组合方式、碾压最佳含水率等工艺参数。

(4)检验检测过程及检测手段的合理性。

1.2 试验方案及控制参数

(1)褥垫层的结构组成:按20cm碎石(简称第一层)+第一层土工格栅+5cm砂+15cm碎石(简称第二层)+第二层土工格栅+5cm砂+15cm碎石(简称第三层)进行试验。

(2)褥垫层的材料组成: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碎石掺石粉,可借鉴工程试验段CFG桩褥垫层,5mm以下细料宜控制在40%以内,0.075mm以下石粉宜为2%~5%;拌合方式宜采用场拌,保证填料的均匀性。

(3)碾压方式:第一层采用静压4遍方式,第二层采用静压2遍、弱振一遍、再静压两遍的组合方式,第三层采用静压两遍、弱振两遍、再静压1遍的组合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检测指标再研究进行适当调整。

(4)检测方法和控制指标:每层均进行n、k、K30、Evd、Ev2值检测,n、k、Evd作为控制指标,要求孔隙率n≤28%,压实度k≥0.92,Evd≥40MPa,K30和Ev2作为积累数据供参考。

1.3 采用的施工设备

包括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振动压路机、小型光轮压路机、洒水车、EVD检测仪、EV2检测仪和K30检测仪等。

2 工艺性试验实施

2.1 原材料选择及室内试验

褥垫层采用5~31.5mm的碎石掺加5mm以下石粉组成填料,填料级配的组成不一定按级配碎石标准要求,但5mm以下细料宜控制在40%以内,0.075mm以下石粉宜为2%~5%,即可使的n、k值宜达到标准要求,又保证褥垫层较好的刚度。

参照过渡段级配碎石标准要求,乌龙泉料场将事先生产出来的碎石分为5mm以下、5~16mm、16~31.5mm3种料混合,用装载机铲料,挖机拌和。每批料进入现场,先做筛分试验,对粒径差距较大的混合料相应掺一定数量石料或石粉,现场用挖机二次拌和,然后作为填料使用。

2.2 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2.2.1 桩间土整平夯实

管桩桩帽之间松散土层约10cm厚,通过人工整平,高出桩帽土找补低洼,块状土解开,颗粒粒径小于5cm。整平后用手扶式光轮压路机振动碾压,碾压土层含水量控制在13%,上下限为+2%,压实后土层压实度应大于0.90,地表面平齐桩帽混凝土面。

2.2.2 第一层碎石垫层施工

2014年4月15日DK1224+690~+750第一层褥垫层开始上料施工。

(1)钉桩放线。在路基两侧每25m钉出边桩,边桩超出路基宽度50cm即为填料宽度,并且两侧挂线,控制摊铺厚度和标高。

(2)控制松铺厚度。按照自卸汽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23cm计算每个方格内卸车数量,以控制松铺厚度。

(3)进料摊铺。按配合比要求,将碎石、石粉和水在乌龙泉碎石场集中进行搅拌,用自卸车将填料运至现场卸料,然后用挖掘机再次拌和混合料;

每段路基填料按照计算数量通知进料,来料集中堆放,检测合格后用装载机铲料转运,顺线路中间平铺一条主路,作为运料通道,铺填厚度大于20cm,装载机在已经铺料的主路上行驶卸料,逐步向前推进。材料倒运完后可以上推土机初平,注意保护桩帽不得破坏,然后用平地机精平,人工配合补料。为了保证填料厚度的均匀性和施工作业的连续性,每个作业段不宜超过100m。

(4)含水量控制。控制填料的含水量,按照填料室内试验,填料施工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1.5%~+1.0%之间,一般不宜于超过最佳含水量数值。由于实际含水量较小,压路机碾压前先用洒水车洒水闷料,最好夜间闷料,第二天早上碾压。

(5)机械碾压。按照业主确定的褥垫层综合试验段碾压组合方式,第一层静压四遍,压实顺序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进行,压实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压路机的行走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底层碎石施工压实厚度为20cm,并进行K值、n值、Evd、Ev2、K30值的检测。

2.2.3 土工格栅铺设

在底层碎石垫层的基础上,铺设土工格栅前,碎石层表面适当散补细料,以表面不露碎石棱尖为原则,找补完成后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然后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采用极限抗拉强度大于110kN的双向径编土工格栅,铺设时沿路基横向铺设,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搭接处用塑料钉绑扎,绑扎间距不超过50cm。铺设时路基坡脚两侧预留2m回折长度。

2.2.4 砂垫层铺设

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后,应尽快进行第一层砂垫层施工,土工格栅不宜长时间晾晒或雨淋。砂垫层铺设厚度为5cm,铺设过程中用人工摊铺,木扒找平,其上不得行走重型机械。

2.2.5 第二、三层褥垫层铺设

第二、三层褥垫层施工和检测方法同第一层褥垫层施工,碎石料卸在铺好土工格栅的一侧,用装载机倒运,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然后用人工配合补料找平,防止土工格栅褶皱变型甚至破坏。

2.2.6 各层碾压过程情况

第一层按要求进行静压4遍后,4月15日进行K值、n值、Evd检测,n值、Evd满足要求,K值达不到92%的要求,下过雨后又进行了2遍静压;4月20日进行抽检6个点,n值、Evd均达到要求,K值4个点达到要求,2个点不达要求。

第二层填料碾压前先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闷料一夜,第二天早上按静压2遍、弱振2遍、再静压1遍的方式进行碾压,然后检测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除k30部分达不到要求外,n、k、Evd、Ev2检测指标均合格。

第三层填料先按静压2遍、弱振2遍、再静压1遍的组合方式,检测的指标中k、k30部分达不到要求;又进行了表面洒水,闷料一夜,然后再进行1遍弱振、1遍静压,n、k、EVD均达到要求。对第二层土工格栅是否受到破坏进行了现场开挖坑检查,抽查的5个点均未受到破坏。

3 检测结果分析

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含水量控制对路基压实质量影响较大,第一层含水量不够,压实度k指标受到影响,Evd、Ev2值由于受到管桩桩帽的影响,部分检测值偏大。第二、三层注意控制了含水量,碎石级配进行了调整,细粒含量做了控制,检测质量明显提高,除k30值个别达不到120MPa要求外,n、k、EVD均达到要求指标。

4 施工工艺总结

4.1 填料类型和级配选择、确定最优含水量

通过检测数据来看,选择最大粒径31.5mm以内碎石掺石粉配料,参照过渡段级配碎石标准进行颗粒级配分析,基本满足通过百分率低限值的要求,5mm以下细料宜控制在40%左右,0.075mm以下石粉宜为2%~5%;最优含水量为5.5%左右,现场控制含水量宜为4.5%~5.5%(即最优含水量的-1.5%~+0.5%之间)。

4.2 压实厚度及松铺系数确定

通过虚铺和压实厚度检测数据分析,碎石填料的松铺系数为1.15,第一层褥垫层碎石层厚20cm,松铺厚度为23cm,第二、三层褥垫层碎石层厚15cm,虚铺厚度应该为17.3cm。

4.3 碾压组合方式、碾压速度选择

由于受到底层桩帽混凝土影响,防止破坏桩帽,不能采用强振碾压。通过外观和检测结果来看,第一层可采用静压2遍、弱振1遍、再静压2遍的组合碾压方式,第二、三层可采用静压2遍、弱振3遍、再静压2遍的组合碾压方式比较合适;振动碾压速度宜采用一挡行驶,控制在3km/h以内,静压速度宜采用二挡行驶,宜控制在4km/h内。

4.4 土工格栅铺设上下保护形式

原则上采用按20cm碎石(简称第一层)+第一层土工格栅+5cm砂+15cm碎石(简称第二层)+第二层土工格栅+5cm砂+15cm碎石结构形式进行铺设,但铺设土工格栅前,碎石层表面适当散补细料(不计厚度),以表面不露碎石棱尖、且均匀、平整为原则,找补完成后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

4.5 压实检测控制标准

建议:第一层按孔隙率n≤28%,Evd≥40MPa控制;第二、三层按孔隙率n≤28%,压实度k≥0.92,Evd≥40MPa控制。

The embankment fi lling process of mattress in Shi-ji high railway

LIU Ya-ping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54X(2017)04-0068-03

DOI:10.14189/j.cnki.cm1981.2017.04.005

[收稿日期]2017-02-19

[通讯地址]刘亚平,天津市津南区双港科技产业园丽港园33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