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平:人参白术散基于运气学的临床应用

 shenbaomei 2017-06-22

  一、方剂简介:

  人参白术散出自刘完素《三消论》这篇医论中,由葛根、藿香、木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桂枝、泽泻、当归、白芍、连翘、栀子、天花粉、大黄、芒硝、石膏、寒水石、滑石等19味药组成,我们一般称为19味人参白术散。

  刘完素在《宣明论方·消渴门》中还有一个同名方,是在19味人参白术散基础上加了知母、炒荆芥穗、薄荷、桔梗等4味药,我们一般称为23味人参白术散。

  我们主要介绍19味人参白术散,23味的人参白术散就是在19味的基础上加了炒荆芥穗、薄荷、桔梗加强了透热与开宣肺气,加了知母与石膏合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白虎汤。另外《宣明论方》还有一个11味的人参白术散,组方思想与19味和23味人参白术散差异较大,在此不作介绍。

  《三消论》里的人参白术散,是用来治疗胃肠积热、三焦燥火怫郁导致的消渴、多食易饥的上消、中消的名方。此方针对的病机,是胃肠积热、三焦燥火怫郁为发病之源,病程既久,机体形成一定的气血损伤和病理产物停聚。

  现解剖此方结构如下:

  1、 三石汤治疗三焦燥火。石膏甘寒,清肺胃之火,为伤寒中白虎法;寒水石咸寒,清君相火;滑石甘寒,滑利三焦,清三焦火,并能祛燥热煎熬津液所生之湿;燥归阳明,火易克金,不仅克辛肺,更损庚大肠,形成积滞,当用承气汤法,故用大黄、芒硝。

  2、 连翘透心肺之热于外;栀子引心肺之热下行。

  3、 七味白术散补气升津。热必耗气,该方原治疗气虚津液不升之消渴。燥热易耗气,此方补损耗之气,使津液上输于肺,肺为水之上源,源清则可布散全身。

  4、 燥热必伤津耗液,故以天花粉、当归、白芍补耗损之津液。

  5、 气虚、湿热最易形成水饮,治饮当以温药和之,故桂枝、泽泻合七味白术散中白术、茯苓,为伤寒中五苓散法。

  二、人参白术散使用的运气学原理

  十二地支中,子、午、卯、酉年出生之人属于中医运气学中的燥火体质。因子、午年对化司天之气少阴君火,对应在泉阳明燥金;卯、酉年对化司天之气阳明燥金,在泉之气少阴君火。

  如果患者出生年天干为戊或癸,因天干戊、癸化中运少阴君火,将会形成我们平常所说的火体质。

  如戊子、戊午、癸卯、癸酉这些年份的出生人,大多体内伏有燥火。

  另外寅、申、巳、亥年生人属于中医运气学中的风火体质,如戊寅、戊申、癸巳、癸亥年出生之人,也是体内伏火的体质。

  归纳一下如下:

  1、 太乙天符年:戊午(1978年)

  2、 天符年:戊子(1948、2008年)、戊寅(1938、1998年)、戊申(1908、1968年)

  3、 同岁会年:癸卯(1963年)、癸酉(1933、1993年)、癸巳(1953、2013年)、癸亥(1923、1983年)

  以上年份出生的患者如出生于二之气(春分~小满,大约3月20日~5月21日)、三之气(小满~大暑,大约5月21~7月22日)、五之气(秋分~小雪,9月23日~11月22日)

  三、辨证依据

  1、口干口苦,或消渴、饮水无度;或消谷善饥。大便燥结,或大便解起来粘滞不爽,或大便极度臭秽。小便灼热刺痛,或小便颜色深,或小便气味极重。舌红或暗红,苔黄腻,灰黄腻、垢腻或黑腻,舌面干,或燥。脉滑而有力、弦滑有力或洪大。

  2、患者生于子、午、卯、酉年,口渴或消谷善饥,大便燥结、或解起来不爽快,小便灼热或味道极重,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滑有力或滑而有力。

  3、患者生于属火的太乙天符年、天符年、同岁会年,如口干、大便干,或大便解起来不爽快,小便黄。舌淡红舌面少津液,脉弦滑。

  4、患者生于以上年份的二、三或五之气,大便解起来不爽快,或大便急迫、憋不住。舌淡苔腻,脉小弦滑。

  5、患者生于戊午年的二、三、五之气,大便解起来不爽快,即使舌淡、脉弱,也可以使用人参白术散,只是要将泄下药与三石汤剂量减少,补气与化水饮药剂量适当加大。

  四、临床案例

  1、高血压

  吴某某,男,48岁,1968年戊申年生人,2016年秋天来诊。

  血压常在160~190/95~120mmHg之间波动,头昏头痛。口干口苦,饮水量大。大便燥结,两三日一解。小便时常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舌面少津液,两手脉弦滑有力。

  初诊与防风通圣散三剂,将麻黄换为羌活,患者服后,大便虽每日均解,但是血压无明显降低,反而疲倦思睡。

  考虑防风通圣散攻伐力大而补益力量不足,患者虽然体格壮实,但毕竟已快50岁,于是换为19味人参白术散原方,患者服药三剂,血压降至150/98mmHg,大便每日均解,有不爽快感。

  又服药一周,血压降至140/95mmHg,此后服药即不再降。患者仍有口干,考虑患者体内尚有痰热,而此方化痰之力不足,叫患者每日服柚子半个到一个,原方照服,三天后血压即降至120/70~80mmHg。

  后再如此治疗一周即停药,坚持每日吃柚子半个。

  2、闭经

  归某,女,38岁,1978年戊午年二之气生人,今年春天到浙江诸暨市就诊。

  患者闭经半年,遍服各种补肝肾、养血活血之剂,月经仍未至。平素口干疲倦,失眠多梦,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时有灼热感。舌淡红苔腻,舌苔黄白相兼;两手脉弦小。

  因患者生于太乙天符年二之气,直接从燥热伤精血,气血不足考虑,用19味人参白术散原方治疗。患者服药一周,失眠好转,精神转佳,口干缓解,大便畅解。

  服药两周大便已稀,每天两三次,于是换方为七味白术散合三仁汤去滑石,加海藻、昆布咸寒制约运气中的君火,此方服药一月月经即至。

  3、肝癌腹水

  刘某某,男,69岁,1948年戊子年三之气生人。亲戚来我家看病,患者儿子随亲戚来我家问治。言其父尚在住院治疗,甲胎球蛋白898,腹大如鼓,在医院各种治疗均不见效。推患者出生年的五运六气,显示为极度燥热的体质,如胃肠燥热不去,水饮很难消去。

  乃给予19味人参白术散加猪苓、茵陈、炙鳖甲,因未见到患者本人,了解到患者在医院精神状态尚可,酒大黄5g、芒硝10g,石膏、寒水石、滑石各用15g,试服两剂。过了三天,我夜班门诊时其子开车从德阳来诊,诉服药两次后小便如注,两剂服完,腹部已恢复正常。

  4、抑郁症、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痔疮

  曾某,男,52岁,1963年癸卯年五之气生人,2015年冬来诊。

  患者素有抑郁症,前列腺增生,合并支原体感染来诊。口干口苦,小腹、会阴部、肛门坠胀不适,大便虽每日一解,但干燥,解之极度不爽快,因为尚有痔疮,使劲努责则易肛裂出血。舌淡红苔垢腻,脉右滑而有力,左手沉伏。

  患者生于同岁会年,中运热往下化,加之主气燥金,下焦皆是燥热因素,故易见下焦症状,所以基本可以判定下焦燥热。给予19味人参白术散加柴胡、薄荷升发少阳之气。嘱抗抑郁药与阿奇霉素继续服用。

  服中药一周,前列腺胀痛不适缓解,大便通畅,痔疮未出血,心情稍好,左手脉出,两手脉均滑而有力。后口干缓解,用七味白术散合芍药汤加味,口干时仍加三石汤。

  断续治疗到来年开春,患者抑郁症状加重,来诊时经常与我讨论各种自杀方法,我只有勉力安慰,处方换为23味人参白术散,后症状缓慢好转。至今年开春,抑郁症已不明显,出现失眠症状,胸口易盗汗,口干口苦,予凉膈散合温胆汤加减而愈。

  5、焦虑证,疲劳综合征

  姚某某,男,48岁,1968年戊申年生人,2016年冬我去浙江诸暨出差时来诊。

  患者素有焦虑症,易疲乏,常在家里斥责妻儿。大便粘滞不爽,常有腹胀,小便黄。舌淡苔白腻,舌面乏津,脉弦滑有力。

  予19味人参白术散原方加生姜煎服,服两剂后来诊,问是否有缓解,患者说除了大便好解些,没其它什么改善。减少大黄芒硝的量,嘱继续服用三剂。患者去取药时,其妻转回来说,感觉服药有效果,晚上回家不再斥责她和小孩了。

  三剂服完来诊,患者说感觉症状有缓解,焦虑感减轻,疲倦感也不重了。后换为七味白术散、升降散合三仁汤,继续服用。大便不爽快时,将三仁汤换为芍药汤。

  今年开年我去诸暨时,患者感觉基本没有什么焦虑感了,精神也很好。考虑舌淡苔已润,处方换为中满分消丸加苏叶、柴胡、荆芥、薄荷。

  五、讨论

  河间人参白术散主要针对的病机是胃肠积热、三焦燥火怫郁,以及由此导致的气血损伤、湿热水饮停聚。

  如果按常规四诊合参辨证,即应参照上述辨证依据第1条。但是如果胃肠积热,三焦燥火怫郁既久,气血损伤已重,更加湿热水饮停聚,我们多不能见到如辨证依据第1条那么典型的四诊。

  这时候推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是否属于燥热体质,是否有我们四诊看不到的燥热因素存在于体内。“根于内者,名曰神机;根于外者,名曰气立”,《内经》中所谓的气立,就是人出生时与外界交换能量与信息的通道。

  人出生时这种同道即立即建立,但是出生在不同时间点的人,这种交换能量与信息的通道是有差异的,运气学说中以出生年月日辨体质的依据即根源于此。

  燥热既久,有些患者会出现阳虚夹水饮的舌脉,如舌淡苔润,脉弱或沉细无力。但是服用温热类方药有些会立即出现口干口苦、胃痛胃热、大便干燥不爽,小便灼热等上火的症状。

  有些人刚开始吃前面两三剂温热药时效果好,后面继续服用即出现上述各种上火的症状。这类患者如果推演其出生时的运气,多是属于燥热体质,有些是属于风火体质。因为燥热在内,先伤阳气,后伤精血,阳气受伤,则湿易内生,湿与燥热裹结,则为湿热。阳虚易生水饮,湿热阻滞,水液循行不循常道,也易溢出为饮。

  体内风热燥湿裹结,气血损伤,水饮停聚,病机已然十分复杂。单纯从四诊合参,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出一部分原因与损伤的结果,很难看出所有的原因与结果。

  很多时候通过四诊最容易看到的是损伤的结果,而不容易发现形成目前病理的病因。这样我们就容易以实为虚,或以虚实夹杂为纯虚之症;也容易以热为寒,或者以寒热交错为寒证。如此辨证论治,很容易出现误治。

  临床发现,如果患者属于运气学中的燥热体质,又兼有燥热的一些症状,使用人参白术散效果较好。即如上述辨证依据所列的2~5条,如不考虑运气因素,可参照第1条的辨证依据。

  因为燥金最易伤阳明,所以问大便是问诊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大便没有体现肠道有热的症状,即不适合使用此方。但是戊午年是属火最重的年份,凡出生在该年的二、三、五之气,即使舌淡苔润脉弱,也多可以先用人参白术散,如果大便不爽,基本用上去都会有效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老年患者的重症如胰腺癌、肝癌,即使患者风热燥湿裹结在肠道很厉害,舌脉也是实证,人参白术散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一周,后面换方应以七味白术散合三仁汤、芍药汤之类加清轻疏透之药散热于外,不可过用三石、硝黄攻伐。

足少阴经邪气易传阳明,经阳明有顺传,逆传两条途径。顺传从右大巨到右居髎,然后经环跳出中髎。逆传突破天枢,滑肉门,经期门到膏肓。
很多大病难病都是这么变化,只需要检查相应穴位就可以了。
淋由肝胆,浊由心肾柴胡,黄芩,射干,淡豆豉,郁金,枇杷叶,通草可以加生蒲黄疲倦加太子参
1, 子宫内膜厚反复漏血的病人,给吃芳化药加柴胡黄芩,始终不能完全干净,结果我叫她去按摩,碰到高人指点,揉按腹股沟结节,现在十来天不出血了[捂脸]2, 腹膜癌患者,给吃附子理中,吴茱萸汤,真武汤之类的,似效非效。结果其家人给艾灸,疼痛缓解很多,腹部硬块开始消散。
腹膜癌患者明显阴寒为患,硬块化开,湿气放出来了,加藿香,佩兰,白蔻,砂仁这些一般阳明要开三条途径,身柱,曲池,右侧的上下巨虚。不然邪气从右而出,会出现右手右臂的症状,比如肿痛这些。内膜厚的女孩,注意了从右边引出,但是左手有症状,可能血分中出来的湿热从左手出来[尴尬]逆传膏肓,一般治疗膏肓没有用,可以刺中极,灸大椎; 或者刺白环俞,灸大敦。但是舅舅的膏肓痛,灸大巨,滑肉门,就解决了。伤寒少阴有几个急下证,可以理解为少阴邪气易传阳明,而阳明为中土,邪归中土,垃圾倒在大地上,被吸收掉,道理大致如此。阳明通过少阳经居髎的枢转,从太阳的环跳,中髎而出,是六经传变规律。逆传的途径经肝经,进入心肺之间的膏肓,所以要危重一些,也要难治疗一些。而膏肓,针灸汤药之所不及,所以才有病入膏肓这个成语。针中极,灸大椎的道理我也还没搞懂,临床经验告诉我,有些病人会有头痛头晕往头部传的现象,可能是灸大椎的意义。而灸大巨从临床效果来看,确可以将逆传的邪气拉回到顺传的途径上来。阳明通过少阳经居髎,环跳的枢转,从太阳经的中髎而出,是六经传变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