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腾腾爸: 睡前一帖:不要臆想,数据说话

 曾经的你o2o 2017-06-23

查看原图

本文于6月6日首发于“我是腾腾爸”同名公众号——世界这么大,我想多聊聊;欢迎搜索加关注,阅读先人一步——[献花花][献花花]

最近两周,证监会做了两个比较显性的动作:一是公布了减持新规,二是减缓了IPO频速。这两个消息被很多市场中人解读为“利好中小创,利空大蓝筹”。上周五、本周一市场走势也如其所料,中小创获得了难得的反弹,前番涨势不错的价值白马有了一定的回调。所以,总有朋友问我:TTB,下步怎么操作?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中小创升天、A50闪崩啊?

先不给答案,上图、上数据!

第一张图,是上周五(6月2日)收盘后,上交所公布的上证综指整体数据统计情况:

查看原图

第二张图,是同一天收盘后深交所公布的深市总体数据统计情况:

查看原图

这两张图,要注意两个数据:一是总市值,二是平均市盈率。经过我的核对,上交所、深交所公布的都是静态的市盈率。

第三张图,反应的是深市主板的总体数据统计情况。从这张图表起,大家重点关注一下平均市盈率就可以了:

查看原图

第四张图,反应的是深市中小板的总体数据统计情况:

查看原图

第五张,反应的是举世闻名、颇令众生颠倒的创业板的总体数据统计情况:

查看原图

五张图表上毕,TTB根据自己的交易体系做下解读:

1、目前沪深总市值大约51万亿。如果以16年底GDP总量计算,则目前证券化率为68%;如果以17年底GDP总量计算(按目前增速,约达80万亿),则证券化率为64%。

大家不要小看证券化率这个数值。巴菲特是非常重视这个数值的。他曾经给世人一个准确的域值,说:当一国证券化率位于60-70%区间时,就是人们放心大胆买入股票的时候了。如果按照巴神的标准,我们目前显然处在这一区间内。 记住,2017年已经过去将近一半了,无论按静态的证券化率算,还是按动态的证券化率算,这个数据都是合乎买入的标准的。

但是,回顾A股历史,13年、14年时,我们国家的证券化率曾经一度跌破40%!如果以此为标准进行测算,现在的市场,显然还太高了——从60%到40%,还有一小半跌幅哦。

想想这个,真让人头大。

所以通过这一点,我们勉强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现在的价位入场,从长远看,是吃不了亏,甚至是有便宜可赚的——如果放长到五年之后,今天的股市不涨不跌,则证券化率也将大概率地自然下降到50%之下。逼近历史极值!想想三年前的股市,是不是遍地金子啊?

二是现在的点位,从总体上看,的确不是那么让人放心的。因为,它只是符合了股神的买入标准,而没有符合广大中国散户的买入标准啊——中国散户的买入标准是:买入就得涨啊。 两点结论,看起来怎么那么别扭啊? 是啊,当然别扭了,这两个结论本来就有点打架嘛。

那到底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吗? 不要急,我们继续数据分析。

2、我们再来看五张图表达的市盈率信息:上证总体,16倍;深市总体33倍——谁高谁低,一目了然吧?深市内部再解剖一下:深市总体,33倍;深市主板,23倍;深市中小板,39倍;创业板,48倍——呵呵,实事求是地说,深市主板确实是不高的,只有20余倍而已,难怪前两天深交所会发声明说“我们深市的主板估值不高而且增长态势良好”呢,不是人家眼红上证红火,是人家的确如此哈——扯跑题了,这组数据说明什么呢?说明深市内部,分化得也非常严重,高的是中小创而已。

我罗唆这么多,想说什么?二元失衡! 虽然经过两年曲曲折折地修复,我们看到,今天的市场,还是一个依然严重的二元失衡的市场。 现在的市场,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贵”或“不贵”来概括的。因为,有的的确贵,有的呢,的确不能算贵。

从总体上看,上证在整体上是不贵的,考虑到A50只有10倍市盈率,银行板块从整体上还处在破净状态,上证的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深证中,主板也已经到了合理估值区间,再下跌,就进入低估区间了(20倍之下),而中小创,明显还在泡沫中。尤其创业板,48倍的估值,相比15年的峰值150倍,估值已经跌去三分之二了——指数上只是下杀了一半多一点,考虑到业绩的提升,软杀+硬杀,估值下降了三分之二。但是,既便这样,50倍也还是太贵了。

前两天我说创业板目前市盈率估值约是50倍,有朋友跳出来反驳,说某某网站统计,目前创业板市盈率是38倍——其实,这家网站是把17年全年的业绩都算进去了,而且是预期30%的增速,算出的动态市盈率才是38倍。 38倍不算太高,但是,低吗?去掉温氏股份,其他640家的平均市盈率又是多少倍呢?

所以,从总体上讲,中小创的估值回归之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走完。未来它是通过软杀的方式走,还是通过硬杀的方式走,我不做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梦想创业板在短期内再暴涨一番,是很愚蠢的——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我的天呐,被宰杀的股民,会在今天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A股命途多舛,我们还是理性一点好吧。

3、但是,这个市场上比竟还有一批估值陷于洼地的优质好股——比如银行,比如保险,比如证券,比如电力,比如中小创中一些被错杀的真正的成长股——这样的市场,你说他能崩,恐怕也是很困难的。从市场情绪、两融总额、高低点的比较、甚至国家大政方针、货币政策等方面考量,再来一段股灾的可能,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这些低估质优的板块,理应是往上走的。尤以A50为例,目前已经是全球价值最低估的板块之一了。中国的经济增速目前还接近7%,而欧美日最好的增长年份也不过3%,以彼之长比己之短尚不及一半,凭什么我们的指数估值就应该比他们低呢?经济几乎不增长的美国,银行可以给20倍估值,而经济还在高速增长的中国,银行却只给5、6倍的估值。这是多么可笑的偏见和失衡啊。

4、回过头来,看看管理层出台的两项政策:规范减持,改变圈钱市形象,倡导价值投资,培育企业家专注主业,这是一项多么利好长远、利好市场的大举措啊——有人感叹,这是最近十年,管理层出台最有颠覆性的一项措施。虽然略有夸张,但绝对没有过份夸张。它的长远意义,还是没有急功近利的市场充分地理解。那些认为仅仅是利好中小创近期走势的人,目光都太短浅了。至于减缓IPO速度,我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照顾市场情绪,与规范减持比起来,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小孩子在哭,父母给块糖吃——仅此而已。那些奢望中小创、次新股能因此崛地而起的人,恐怕要失望了,洗洗睡吧,你想太多了。原因请到上述2、3点中找。股市,永远的最大利好是:股票还很便宜。永远的最大的利空是:股票还很贵。这是一个核心,记住了,你就能有自己的判断了。

5、因此,未来的总体判断是:价值股还没有泡沫,有些板块还在显然的低估中,次新股和中小创从整体上看还不便宜,整体性的交易机会还没有出现,已经延续了近两年的杀估值、修失衡行情,还将延续——市场在中短期内还很难启动大的行情——这种行情可以有五六种组合走势,但在我心中,沪市再涨一点,深市再跌一点,也许是最好的结果。站在目前环境中,也是最有可能的一种结果。

在低位中挤净泡沫、恢复平衡,这样未来的行情,才能走得更平稳,走得更长远,走得更健康。 在前天的《股灾两周年祭》中,我曾满怀激情地说:N形牛不会错,中国股市的未来不是梦——这不是梦语,这是站在我的交易体系之上,观察我能观察到的市场现状之后,做出的最基本的判断。 它不是臆想,也不是猜测——它是近两年已经走过、而且还正在走的路。

6、写到这里,完全可以了结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提醒——最近股市发生的一些事情,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股市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炒作的——过去盛行不衰的炒作,应该歇一歇了。被股灾反复蹂躏的投机客们,真地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交易体系了。不要相信股神,但你一定得相信价值——价值才是股市最终的根基

最后一段,做广告——《投资大白话》 是一本好书,不看可惜了;《投资大白话》 是一本好书,现在看也不晚。

查看原图


购书链接,在这里:

https://xueqiu.com/1373073106/80666164

这里设有免费阅读区,贵宾接待区,以及黑店宰客区。胆大的胆小的、有钱的没钱的,各色人等——老少咸宜[俏皮][俏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