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心魔”到“心医”:留美硕士重塑人生路

 王浩然 2017-06-23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5年6月,高考成绩刚开通查询的第二天凌晨,还在睡梦中的心理咨询师冯大荣被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中那位焦急的母亲已经泣不成声:“冯老师,我儿子高考落榜了!现在在家寻死觅活!冯老师,求求您救救他……”冯大荣立即驱散困意,问清地址,抓起衣服就一脚踏进了还未破晓的晨曦中……

久病成医,

一场挽救家族的生死较量

能成为无数心思郁结者的救命天使,冯大荣的故事还要从他的“病”说起。

现年50岁的冯大荣于1965年出生在江西九江市郊的农村,父母务农,家中还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童年的记忆对冯大荣而言是恐怖而不愿提及的,那时家中充斥着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母亲总是躁动不安,隔三岔五嚷嚷着要寻死。村里人背后都喊他母亲“疯子”,每当她“发疯”时,不仅村里乡亲吓得大门紧闭,连见惯此景的兄妹几个也总是抱着哭成一团。

随着冯大荣的渐渐长大,对家中亲人的异常举动更是感到惊恐不已——他的舅舅经常双目紧闭,木讷呆滞,眼皮却又不停地跳动;小姨也像母亲一样焦躁不安,动不动就与人吵架……家人的这种“不正常”让冯大荣如同置身于一场冗长的噩梦。然而,生活的打击却愈发惨痛——在冯大荣刚刚结婚生子之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母亲,不堪长期以来精神的痛苦折磨,竟然服毒自杀!

噩耗传来,冯大荣痛哭流涕。彼时三十多岁的他已是一名处级干部,在外人眼里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无处不在的恐惧感一直侵蚀着他的内心。

工作中,他谨小慎微,唯恐出现一点纰漏被领导责备。即便是偶尔跟领导谈话,他也会忐忑许久;回到家,却又敏感而焦虑,经常因为丁点小事就怀疑妻子不再爱自己,从而对妻子挑三拣四,引起冷战,使得原本幸福的婚姻,裂痕顿生……

发生在母亲、舅舅、小姨身上的这种病症像魔咒笼罩着家族里的每一个人,冯大荣当然也不例外。白天,他坐卧不安,遇事极易发火;夜里,他辗转反侧,噩梦连连。2001年7月,被这种“病态”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冯大荣,终于痛下决心向单位递交了辞呈,不顾众人的反对,自费留学美国,期望异国他乡的环境能治愈这种病症。

然而,“西天取经”之路并不顺利。在异国他乡,孤独的冯大荣在生存和疾病的双重压力下,发病更加剧烈频繁,每天的歇斯底里让他觉得人生已然无望。他动不动就嗜睡,有时能睡一整天,却又会因为四周稍微有动静而吓得周身一震。精神的脆弱使他没有勇气面对生活,冯大荣痛不欲生的挣扎,让妻子蒋红梅心痛不已。终于,她说服丈夫在自己的陪伴下走进医院,然而医生的诊断却犹如晴天霹雳——冯大荣患了重度抑郁症,这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最高等级,被称为心理疾病中的癌症!

原来困扰自己家族那么多年的“魔咒”就是这可怕的抑郁症!母亲的痛苦深存记忆,家人的焦灼犹在眼前,妻子的期盼多年如一,儿子的呼唤响彻耳畔……“既然不是'魔咒’,就能找到攻克的办法!大不了不是'魔’败就是我亡!”大难袭顶,冯大荣想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强撑起来,下定决心以身试法,为了整个家族,和抑郁症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重塑人生,

心魔还需心药医

很快,冯大荣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药物治疗。然而,抗抑郁的药物副作用非常大,服药之后冯大荣要么嘴唇干裂出血伴随着全身哆嗦,要么大脑里出现莫名的异响,并伴有短暂的记忆消失。不堪药物的折磨,冯大荣只能另寻他法。

然而,之后的心理治疗也收效甚微。简单的治疗模式并没获得突出的效果,尝试多名心理医生治疗之后,仍没有什么作用。这时候的冯大荣,已经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百般无奈下,他痛下决心,决定自救!于是,他跑遍了当地的图书馆,在浩瀚的心理文献中寻找线索。终于有一天,一本叫做《生命的重建》的心理学著作跃入冯大荣眼中。这本书曾创《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0周冠军,其中的许多观念冯大荣均闻所未闻。比如“你相信就能变成现实”,“疾病往往预示内心存在某种心理驱动”等。

然而,这本书的作者露易丝·海的故事却让冯大荣看到了希望。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露易丝·海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她曾患有癌症,却靠着整体康复的思想身体力行,最后终于战胜癌症。

“既然有痊愈的先例,我就有胜利的可能!”冯大荣备受鼓舞,将书买回家中,开始按照章节认真体验这些练习。最初,他天天做着宣誓练习:“我放弃在意识中制造担心和害怕的旧思想,我现在接受我完全的安全。”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奇迹出现了,那种困扰了他许久的恐惧感似乎变少了。接着,他又开始练习“大脑是我的工具,它随时接受我的控制,我现在每天晚上睡得特别的熟,特别的香”,以此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过了不久,他的睡眠果真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样巨大的转变让冯大荣夫妇欣喜若狂,他们忙不迭地通过越洋电话告诉家人这种神奇的精神疗法。家中同样症状的二姐也一起接受这种治疗,曾经被折磨得几欲疯癫的她,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后,不再乱发脾气,情绪完全恢复正常!

此时的冯大荣,终于认识到——心魔还需“心药”医。药物治疗只能对人情绪进行抑制,却难以解开心结。他继续勇敢地探索,又通过《创造性冥想》一书,找到了扼杀所有恐惧的方法。通过这些神奇的方法,经历三个月左右的心灵成长,他的内心终于得到平复,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持续心理治疗,曾对生活完全绝望的冯大荣彻底告别了抑郁!

从此,冯大荣决定终身从事心理研究与实践,特别是健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其时,积极思想心理学已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的研究科目之一。这个理论融合了各种技术,又被称之为“重塑生命”或“自我成长”,美国所有书店里都有这类书籍的专柜。但由于冯大荣是华人中第一个研究积极思想心理学的人,毫无任何中文资料可以借鉴,他只能一切从零开始。春去秋来,寒暑轮转。身处大洋彼岸的冯大荣每天要翻阅整理大量文献,还要不断尝试将这些本就生僻的词汇译为精准的中文,让冯大荣越发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即使昼夜不休也经常会埋怨自己进度太慢。因为痛过,所以焦灼。研究枯燥文献的日日夜夜,支撑着他的,是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渴望——带回研究成果,救助国内千千万万像他一样需要重生的人们!

2004年10月,美国克兰斯顿市公用图书馆,讲台上迎来了一位东方小伙子。一场名为“让抑郁离开人类”的精彩演讲,为冯大荣的美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听了他的演讲,与会人员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纷纷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这些来自专业心理咨询人士的肯定,更让冯大荣树立起信心——自己终于可以带一份完美的答卷回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也救助同胞于万分痛苦之中!

大爱天下,

你会拥有想要的一切

2005年春天,在这万物萌生的希望之季,冯大荣怀揣着硕士学位从美国归来。回国后,为了拯救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冯大荣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亲身战胜抑郁症的经历,整理成书稿《你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著作出版后,来自全国的电话和电邮不断。那些长期以来饱受精神折磨却又难以忍受药物治疗痛苦的学生,对冯大荣书中那些与一般疗法迥异的“宣誓法”、“冥想法”、“净化法”等方法需求迫切,很多求助者甚至千里迢迢来到重庆,到冯大荣家中寻求心理咨询。

面对全国各地学生的迫切需要,2005年,冯大荣在重庆一手创办了“重塑人生心理咨询”,并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全方位接受全国各地,甚至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的心理求助,爱洒天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冯大荣这种“用精神呼唤自我回归”的心理咨询方法给国内心理咨询界带来一股清风,不但解除了学生们的病痛,让他们能在沉静祥和的氛围中感受自我召唤,更能通过信心的树立,重塑他们各自的人生。

10年来,前来咨询的求助者一直络绎不绝。湖北恩施的张晓涛,2011年前来求助时,是一名高三在读生。这位成绩一直优异的“天之骄子”从高二开始就患上抑郁症。久而久之,同学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的反感,直到在一次大型考试中,他因为同学哗哗的翻卷声而心慌不已,以致无法继续答题冲出考场……无奈之下,晓涛的妈妈陪同他来到重庆,在冯大荣的帮助下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心理咨询,终于认清学习的目的,重新回到校园并在次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硕士学历的公务员李林艳,经历了多年的抑郁症折磨,对身边人都充满了恐惧与怀疑,终于,她在自己29岁生日那天找到冯大荣,帮她找回自己,重塑人生。

大爱相传,如今,很多曾经的求助者也步入心理咨询师的行列,帮助那些身心煎熬的人……太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截至目前,冯大荣的团队已帮助上万名抑郁症患者成功走出困境,走向新生,而冯大荣本人也被抑郁求助者冠以“抑郁症的精神领袖”称号。

而冯大荣和他的重塑人生理念也迅速在国内和海外华人社区口口相传着。2007年11月,他荣幸地接受清华大学心理学会的邀请,给学生做了一场关于重塑人生理念的专题讲座。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又立即带队前赴灾区,义务为灾民进行大量的心理疏导……

因为痛过,所以深爱。作为一位重塑生命技术的受益者,作为一名曾经的重度抑郁患者,冯大荣理解所有求助者的痛苦,他告诉求助者们无论处于什么状态,“深爱且满意自己”是最重要的,他的那份认真与恳切,让太多人流下了热泪,也让求助者透过这份诚恳,打开了信任的心门,跟随这位留美硕士的脚步重塑人生,演绎出更多的精彩和幸福!

(冯大荣老师的个人网址:www.csrs.cn)

                编辑/贺长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