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继往开来的国产81式枪族

 [南国风] 2017-06-23

作为新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制并装备全军的步兵班组武器系统,81式枪族在我军单兵武器发展历程中扮演着继往开来的角色。那么,这款系列武器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立项研发的?在装备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演进?这款武器的性能是否经受过实战检验?带着这些发烧友一直关注的问题,让我们一道走近国产81式枪族一探究竟。

 


应势而生

81式枪族的研制工作启动于上世纪70年代末,据总设计师王志军回忆,81式枪族是在1979年4月由原总后军械部下达战术技术指标后,正式开始研制的。1980年进入国家靶场试验,1981年底枪族设计定型。从时间线看,可以说是颇为紧凑的。那么,为何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款枪族的设计工作?这还得从当时共和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历史背景谈起。

上世纪70年代末,共和国正处于国际外交、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时期,周边地区安全形势也异常复杂。北部边境面临强邻陈兵百万的威胁,西南边陲又有谋求地区霸权的邻国的一味逞强。而受此前国防建设政策的影响,解放军轻武器的研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大多数部队依旧装备着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56式枪族,甚至有部分二线部队还装备着53式枪族。而同一时期,世界各国轻武器的发展却已经日新月异。1963年,美国军方正式向柯尔特公司订购M16型自动步枪,以列装正在越南战场苦战的美军特种部队。尽管虽然M16投入战场之初反响不佳,但随着柯尔特公司的不断改进,M16型自动步枪还是以其灵巧轻便及火力迅猛得到美军乃至整个北约集团的认可。三军通用小口径自动步枪的概念,也由此风行开来。作为华约集团的“领头羊”,在1974年红场阅兵式上,苏联第一次展示了5.45毫米口径的AK-74型自动步枪。我军轻武器迟迟得不到换装与这些轻武器领域颠覆性革新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1979年2月17日,西南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打响。我军指战员虽然在战场上发挥了人民军队机动穿插、迂回包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优良传统,令对手苦心构筑的纵深防御体系在短时间内迅速崩溃,但在战斗中也暴露出了我军一线部队轻武器的短板和不足。

当时各参战部队一线步兵班仍以56式枪族为主,但56式半自动步枪在以丛林、丘陵地带为主的战场上,无法发挥射击距离和精度的优势,56式冲锋枪又显射速较快而精度不足。

尽管自卫反击作战仅仅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但两国的军事对抗和边境冲突却仍在继续。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81式枪族的研制工作才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而这一点也在总设计师王志军的访谈和回忆中得到了印证:“81式枪族不像其他武器在设计时分为方案论证、方案评审阶段。其设计过程所历经阶段不明显。开始提出要研制'新自动步枪’,后又提出研制'枪族’。当时参研的三个研制组都直接拿试制枪到国家靶场做试验,互相可以参考。”这种情况想来在世界范围的枪械研制过程都是不多见的吧!事实上,正是因为广泛采用了我军列装枪械的成熟技术,又博采众家之长,才使得81式枪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横空出世。


81式枪族主要由采用固定木质枪托的81式自动步枪、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81-1式自动步枪,以及81式轻机枪组成。作为枪族基础的81式自动步枪,其工作原理、闭锁方式及供弹具都与56式相同,瞄准装置及配用枪弹也基本一致。不过,该枪在一些细节上的改进,还是折射出了我军作战模式的革新。比如,81式枪族首次实现了步枪30发弹匣和轻机枪75发弹鼓的通用,凸显了解放军一线部队从昔日强调精准射击朝着追求火力密度及强度的转变。

此外,之前我军步枪普遍装备的固定式三棱军刺,也被可拆卸的剑形刺刀所取代。值得一提的是,尽管81式自动步枪的刺刀在设计之初并非定位为多功能军用刀具,但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南边境冲突中,我军战士经常将其用于挖、刨、攀登,甚至撬罐头等用途,使其较杀伤力巨大但功能单一的三棱军刺更受欢迎。

81式枪族虽然研制时间短暂,但却在国家靶场通过了严寒、酷暑、风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多项考验,并在战斗中得到了实战检验。该枪族早期虽然曾出现过早发火、表尺自动跳码等问题,但经过改进后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多面能手

上世纪60至70年代,与小口径自动步枪同时方兴未艾的,还有枪榴弹和榴弹发射挂件的理念。随着装甲载具和城市化的发展,步兵反装甲和巷战反工事的需求日益凸显。在传统的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之外,世界各主要军事集团都在谋求进一步强化轻武器的穿甲及面杀伤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可以直接用步枪发射的超口径枪榴弹得到蓬勃发展。

事实上,枪榴弹的概念早在16世纪便已出现,但令其发扬光大的还是在二战期间。为了满足前线士兵对近距支援火力的要求,德军开发了可广泛用于各型步枪的枪榴弹发射装置以及众多不同种类的枪榴弹。这使得德国士兵在战斗中可以灵活地对抗坦克、防御工事、步兵等多种目标。


不过,面对日益强化的坦克装甲,枪榴弹陷入弹径过小则无法形成威胁,弹径过大则步兵无法携带且须承受其后坐力的尴尬境地。而中国军工系统为了应对来自北方邻国的装甲威胁,也于上世纪60年代研制了67式70毫米破甲枪榴弹,但该弹正式定型下放部分部队试用后,却发现了不少问题。部队主要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后坐能量过大,经测量,其后坐能量高达135焦耳至190焦耳,大大超过了普通人能承受的极限。绝大多数士兵表示无法忍受发射时的后坐力。二是,射程太小,直射距离只有50米,射手必须冒着巨大的危险接近到离目标50米以内才能射击。而且,由于射手离目标太近,发射后有被榴弹碎片和爆炸气浪杀伤的危险。三是,附件太多,射手除了自己本来携带的武器和装具外,还要额外携带专用发射具、空包弹、瞄准具和橡胶肩托,非常不方便。四是,引信为触发引信,没有保险、安全性较差。由于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解决这些问题,67式枪榴弹在短暂试验装备后就匆匆撤装,转入技术储备。

此后,中国军工系统又研制过60毫米破甲枪榴弹,并几度进入国家靶场试验,但因其质量、后坐力同样偏大,加之与67式破甲枪榴弹一样,都必须采用空包弹发射,并使用单独的瞄具,最终仍未定型生产。然而,这些问题在81式枪族正式列装后终于得到解决,甚至可以说,81式自动步枪的定型最终促成了我国枪榴弹的进一步发展。


81式自动步枪枪管前部设计有固定的枪榴弹发射具,包括枪口前部独特的环形突起、靠近准星座处的环形槽,以及其内部的卡簧等。其中,环形突起用于定位枪榴弹尾管,环形槽则减小枪管与枪榴弹尾管的摩擦面,卡簧可防止枪榴弹自行滑落。不过,在生产初期,81式自动步枪的枪榴弹发射具加工得比较粗糙,发射枪榴弹时出现过一些故障,但在逐渐的改进过程中,81式自动步枪最终成为我军首款不需要加装任何附件便可直接发射枪榴弹的步枪。

与此同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军工系统在考察国外枪榴弹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我国枪榴弹的设想和规划,并解决了瞬发引信配置、实弹发射枪榴弹等技术难题。随着相关技术获得突破,上世纪90年代初,我军第一款实战用枪榴弹——90式40毫米枪榴弹正式列装部队。

当然,对大多数冷战时期的主战坦克而言,枪榴弹无法形成有效威胁。不过,这仍不失为对抗轻装甲目标的一种手段,更何况90式40毫米枪榴弹还有杀伤榴弹、定时杀伤榴弹和燃烧弹等多种型号,可在380米有效打击敌方有生目标,大幅提升了步兵班组的火力水平。


除枪榴弹外,榴弹发射挂具也是各国步兵强化自身火力的一大利器。早在1960年,美军便研制了形似大号短筒猎枪的M79榴弹发射器,以填补手榴弹投掷距离(约50米)和60毫米迫击炮最小射程(约400米)之间的火力空白。然而,M79榴弹发射器虽以其小巧、轻便而被称为“排长的炮兵”,但由于其无法兼顾点、面杀伤的双重需要,仍难以令美军满意。为此,美军决定设计一种可装卸于步枪上的榴弹发射器。1970年,可挂装在M16型自动步枪上的M203型榴弹发射器正式列装美军。就像M16带动了小口径突击步枪的潮流一样,M203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的方式,也被其他国家相继仿效。苏联的工程师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第一个定型的产品为GP-15,随后在GP-15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上世纪70年代未推出GP-25,1981年开始装备部队,并在1984年首次于阿富汗战场露面。

有鉴于此,我军推出了自己的枪挂榴弹发射器——91式35毫米肩射/枪挂防爆榴弹发射器,其结构和原理均类似美国的M203,只是口径稍小。该榴弹发射器虽然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典礼上才作为95式自动步枪的附件正式亮相,但其列装部队的时间实际更早一些。其早期试验型号曾出现在56式冲锋枪上,而相对稳定的型号则集中装备在81式枪族上,即91A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95式自动步枪配备的为92B式)。

 


战火淬炼

作为应对西南边境冲突所研制的武器,81式枪族在进入大规模生产后不久便投入战场,并首先在西北某军区参战部队中试用。在试用过程中,81枪族良好的精度和火力持续性得到了指战员的认可,为最终列装海、陆、空三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南边境冲突中,解放军所面对的对手具有“人少枪多”的特点。以一个九人制步兵班为例,敌军全班装备AK-47型自动步枪六支,另外列装PKM班用机枪一挺、RPG-7型火箭筒和M79榴弹发射器各一支。由于火箭筒手、榴弹发射器手和班用机枪均不配备副射手,因此往往也会携带一支AK-47型自动步枪或56式冲锋枪作为自卫武器。与之相比,当时我军的班组机枪主要是弹链供弹的56式轻机枪(56式弹鼓的作用只是容纳弹链,以便携带和防尘,射击时子弹是由机枪拨弹齿带动子弹和弹链完成供弹的,而81式射击时,是靠弹鼓发条的张力推动拨弹齿把子弹逐发送到位),必须配备一名副射手。同时,由于56轻机枪不能进行半自动射击,火力灵活性较差,在短兵相接时,我军班组火力往往处于劣势。与81式轻机枪相比,56式轻机枪的重量也较大,携行性不好。


这种情况下,采用弹鼓供弹、具备半自动射击模式、无须副射手、重量更轻的81式轻机枪,无疑更受前线部队欢迎。此外,由于枪族化的设计,使得81式轻机枪与81式自动步枪的零配件实现了通用,极大地减轻了后勤方面的压力。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那种一个步兵班虽然使用相同的子弹,但需要三种不同供弹具(56式半自动步枪的10发桥夹、56式冲锋枪的30发弹匣子和56式轻机枪25发弹链)的历史,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战地记者摄影镜头外,81式枪族还成为反映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重要道具。1987年上映的电视剧《凯旋在子夜》,因为拍摄时正赶上西北某军区部队轮战上阵,所以拍到了不少初次投入实战的81式自动步枪。而在同期上映的故事片《闪电行动》中,深入敌阵摧毁“神秘重炮群”的我军侦察兵,也大量装备了81式自动步枪,并出现使用枪榴弹干掉敌军吉普车队的情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国防工业也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世纪90年后,以95式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列装为标志,我国终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轻武器枪族发展道路。这种情况下,81式枪族也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从一线部队撤装。不过,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81式枪族在边防部队、武警部队,以及海军、空军等部分单位和预备役部队中继续服役发挥余热。

本文经《世界军事》授权转载 编辑:张淋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身穿87式迷彩作训服、手持81式枪族的解放军士兵,成为中国军人的经典形象。一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伍六一”、《战狼》里的“冷锋”。在1999年和2009年国庆阅兵中,81式枪族均登场亮相。当然,也有一些评论认为,81式枪族忽视了结构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不多,不仅未能跟上国际小口径步枪的趋势,甚至连光学瞄准具也没有配备。然而,从其研制背景看,81式枪族本身就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使命,同时作为一款需要迅速投入实战的武器,只要能尽快试制投产,并最大限度地配合军工生产系统实现量产,便是最大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