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氏孤儿长大后怎样?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6-23

《赵氏孤儿》是我们熟悉的故事。但是故事中的赵氏孤儿长大后怎样呢?故事里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父报仇,杀了权臣屠岸贾。然而赵武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赵武长大后,并没有沉沦于童年的阴影和不幸中(当然,《赵氏孤儿》的故事更可能是司马迁的虚构,但赵武的父亲赵朔在宫廷斗争中被杀却是史实)。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里便有一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虽然“成人不自在”,但赵武长大后却发扬蹈厉,建功立业,实现了另一种“自在”,最终做到了赵国的正卿,死后谥号赵文子。按古人的谥法:“经纬天地之谓文。”“文子”的谥号可谓荣于华衮。

弭兵大会


当然,“文”的徽号并不是溢美,因为赵武在上卿任上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代表晋国主持了春秋时期第二次弭兵大会。弭兵大会就是类似“巴黎和会”的国际和平大会。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连年的征伐不仅让无数生灵陷于水火,也大大消耗了各个中原国家的国力。晋国和楚国虽然作为春秋争霸的主角,但无休止的战争在扩大版图和势力范围的同时,也使得国家元气大伤。所以和平对于两国来说,既可以作为权宜的喘息之机,也为战略调整和内政改革赢得了机会,从根本上符合中原诸国特别是晋楚两国的国家利益。


这场弭兵大会的发起人是宋国的向戎。宋国在晋楚争霸中一直属于晋国的盟友,所以这场弭兵之会可以说是由晋国联盟主导的。向戎与赵武私交甚好,于是向赵武献了弭兵的计划。赵武咨询其他大臣,韩宣子首先赞成说:“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灾也。”将战争的危害一语道破,然后说,假如我们不接受弭兵,那么楚国就可能接受,楚国若接受,我们反而就要失掉盟主资格了。韩宣子看出了弭兵是众望所归,也是诸侯盟主的政治资本。赵武于是同意弭兵,在通知各相关国家之后,便以晋国代表的身份到宋国参与大会。


参加弭兵的有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许、曹、邾、滕、蔡。当然,虽然是和平大会,但参与方都是从各自利益出发,难免各怀鬼胎。比如鲁国希望自己和邾国滕国作为同等,因为邾滕是附庸小国,可以不必“尽大国责任”,而自己自降等级就可以少些担当和付出。当然,鲁国过于明显的意图最终也被否决。而楚国参会的目的本不是和平,而是做诸侯盟主。所以在会议前夜,楚国代表公子黑肱一行人便把铠甲穿在外衣里面,类似防弹衣。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来争霸的,所以难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不定楚国还想在大会上动武呢。然而在和平大会穿“防弹衣”确实有违国际礼仪,所以楚国随行的大夫伯州犁劝公子黑肱卸了铠甲,以显示自己参会的诚意和信用,也给各国留下一个好印象。而赵武对楚国这一手也有些隐忧,晋国大夫叔向说不必害怕,老百姓不讲信义尚且不可,何况大国。“食言者不病”,无信义的人翻不了天。何况大会本为和平,楚国若贸然动武,道义上就输掉了。


楚国虽然卸了“防弹衣”,但在会盟的时候却提出了先歃血的要求,以显示楚国对晋国的优越性,并且扬言晋楚共同主宰诸侯联盟已久,怎么能让晋国专利。这对晋国无疑是一种挑衅。赵武正待发作,晋大夫叔向轻声对他说:诸侯只是归附我们的德量和信义,而不是归附我们的盟主地位。况且诸侯会盟,肯定要有小国来主持细小事物。让楚国担任这个“办公室主任”的角色,不也挺好吗?于是晋国发扬风度,让楚国先歃血。


赵武在几年后与祁午谈到这件事时说:“那次弭兵之会,楚国有祸人之心,赵武有仁人之心,所以楚国凌驾于晋国之上。现在我依然如此,而楚国也依然如此,这并没有什么妨害。我赵武以信为本,就像农夫一样,先除草,后种苗,虽有饥馑,必有丰年。我听说过,能保持信用,就不会久为人下。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楚国又有何患?”果然,孔子后来写《春秋》时,却让晋国的名字在先,以表彰其顾全大局、诚信谦让的大国风范。晋国退一步、进两步,既发扬了风格,也维护了尊严。其间我们也看到了赵武善于纳谏,善于用人的领袖素质。后来楚国屈建回国告诉楚王后,楚王也赞道:“赵武确实应该做盟主。”屈建也说:“晋国做霸主也是必然的。我们没有资本和他们争霸。”

 

赋诗听音

弭兵之会之后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尾声。这个故事虽然在春秋时代可能无关大局,但是在文学史上却是一个永恒话题。郑国国君宴飨赵武,郑国的七位大夫随从。赵武邀请七位大夫赋诗言志。赋诗言志是周代社交场合特别是外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政治家们在一些场合不便直说自己的意图,便用一些现成的诗句来委婉地传达。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说不学诗,在这些大场合就没有曲折达意的话语资源。六位大夫的赋诗都得到了赵武的热烈赞许和热情回馈,比如子展赋的是《诗经·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象征着秋天,秋天则意味着岁末。这让人想到生命短暂而事业未成,因而唤起了人们的奋发有为之心。赵武听后赞道:“真好啊,你真是个保家护国的英雄。我对你充满期望。”而郑国的著名政治家子产赋的是《诗经·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在电视剧《欢乐颂2》也出现过,这也是现代人的“赋诗言志”)赵武听后说“我愿意接受最后一章(指“心乎爱矣”一段)。”既表达了对子产友好的回应,也保持了必要的距离感,回应得非常得体。


但是其间也有一个人让赵武感到尴尬。郑国大夫伯友赋《诗经·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这是一首女子怨男子负心的诗,在政治场合里,它似乎隐喻着对自己国君的不满。虽然字里行间指向的是郑国国君而不是晋国国君,但赵武却感到了隐隐的寒意。于是赵武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床笫(zǐ )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私房话不出门、家丑不可外扬。在外交场合表达对自己国君的不满,确实是有损国格。古人非常重视内外有别。在国内批评自己的国君是可以的,诗经里就有大量类似的诗,称作“刺诗”。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古人分得很开。若不严守这一边界,就会亲者痛仇者快。所以回去之后,赵武对叔向说:“这个伯有肯定不得好死。诗以言志,他的意图却是诋毁自己的国君,而且还公开这种怨恨,以向宾客献媚,这怎么能长久呢?”赵武批评的这一现象,当今也时有发生。通过自黑来媚外,不惜丢弃国格人格,实在令人不齿。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赵武有着非常敏感的政治嗅觉和非常优雅的外交风度,而他的判断也是惊人地准(伯有后来果然死于非命)。


义救叔孙


赵武义救叔孙豹,也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鲁国叔孙豹(就是说了著名的“三不朽”那个)出使楚国被扣押,并且拒绝贿赂楚国以求免。赵武当时在楚,便为叔孙豹做了义正辞严的辩护:“鲁国虽然有过错,但叔孙豹不躲避困难,不苟且求免。赦免他以激励部下,不是很好吗?如果楚国的群臣都不怕事,不逃难,那又何患之有?如果赦免叔孙豹,诸侯又谁不欣然归附您?与鲁国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是不明智的。得失是人间常事。历代帝王尚且不能避免,何况如今乱世。不如舍小救大,通过赦免叔孙豹而树立楚国的国家形象,不是更好吗?”赵武的说辞非常精彩,虽然是处处为叔孙豹,却显得处处为楚国,且道义与利益并重,最终让楚国就范。


有趣的是,赵武虽然叱咤风云,却身体柔弱得连衣服都载不动,讲起话来也吞吞吐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开辟了晋国的新局面,为晋国的称霸奠定了基础。赵武既是能臣,也是廉者。他为晋国举荐的管理仓库的干部七十余人,但却从来不和他们有什么利益关系,死后也并没有把孩子托付给他们。真是有境界自成高格。


性情中人


赵武虽也是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礼记·檀弓》里记载了几个赵武的故事,虽然是从礼的角度,但我们却从中看到赵武的一颗诗人般的赤子之心。  赵武宫室落成,晋国大夫前往致贺。张老赞美道:“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真是美轮美奂啊!您将在这里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与宗族聚会了。这种句式让人想到汪峰的《北京,北京》。赵武说:“赵武能够在这里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与族人团聚,这就是我的善终了。”于是向北面再拜叩头。君子称他们是一个善于赞美,一个善于祈祷。“美轮美奂”和“歌于斯,哭于斯”的成语就出自这里。其间我们窥见了赵武对家园和亲人的深情。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心中却有着如许朴素的乡土之情,谁说“大人物都是坏人物”(阿克顿勋爵语)呢?


还有一个故事,赵武和叔誉一道在九原(逝者坟地)出游。赵武说:“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这墓地中死者如果能够复活,你最愿意与谁为伍?叔誉答道:“大概是阳处父吧?”赵武说:“阳处父虽居高官,却勇而无谋,不得善终,他并不是智者。”叔誉又问:“那么舅犯可以吗?”赵武说:“舅犯只顾自己,不顾君王,他不算仁人。我最欣赏的是随武子,他既能为国君考虑,也能兼顾个人;他既能为自己打算,又不忘朋友。”其实,这个故事里,赵武品评人物倒在其次,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那句“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的亘古之问,真是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人鬼情未了的大深情。英国思想家伯克说国家是“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的共同体。”赵武怀揣着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宽广而深邃的国度。

(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是赵武“吾谁与归”的回响。图为文征明手书《岳阳楼记》)


烈士暮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透生死的智者,面对死亡却显得无比脆弱。周王室派刘定公慰劳赵武,在大禹治水的遗迹赞叹道:“禹的功劳真是壮伟!没有大禹,我们都要变成鱼。你赵武何不也将大禹功业发扬光大呢?”五十岁的赵武苦笑说:“我现在是朝不谋夕,苟且偷食,怕是不长久了。”英雄总是最深切地感受到创业的艰难以及生命的短促,所以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承认人生的有限和无力。


又有一次,秦国的政治犯公子鍼逃到赵国。赵武问他秦国是否有道,能支撑多久。公子鍼说:“秦国无道。但即便无道,上天仍然会让他的谷子丰收至少五年。”但赵武突然来了个神转折:“我老了,朝不保夕,何况五年?”原本把世界装在胸中的大英雄,现在每件事情都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真是偶像的黄昏,英雄的末路啊!后来公子鍼对人说;“赵武就要死了,玩岁愒日,又能几何?”“玩岁愒日”是一个非常悲凉的成语,就像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过去论天过,现在应该论秒了。”所以每一天都值得留恋,每一天都值得玩味。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也不失为一种尊严而又美好的告别。


(音乐:贝多芬《大公三重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