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江花月夜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17-06-23


  《春江花月夜》,小编曾撰文专门论述它何以得到“孤篇横绝”、“孤篇压全唐”的美誉。这篇文章可以在小编“诗文观止”的头条号中找到。

  客观地说《春江花月夜》能得到如此美誉,是与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分不开的。


  这首诗歌的体裁是歌行,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解释“歌行”是这样说的:“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辞海》的注释是:“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分标准,所以后来干脆统称为'歌行体'。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基本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后来以歌行体出现的诗歌很多,比如为世人所熟知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等。


  小编看到有的回答说刘希夷《代悲白头吟》胜过《春江花月夜》,这种说法就有点过了。前者无论是在意境上,还是在作品体现的思想内容和哲学思辨上,都远远落后于后者。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诗人扭转六朝柔靡诗风的标志性作品,又是把宇宙观纳入诗中的开先河的作品,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撼动。不过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屡有后人对这首作品抱着怀疑甚至刻意打击的态度去评论,非常不客观。这首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并以月为主,以抒情的笔触,铺陈了一奇丽景色。在描写大自然的美、述说相思离别之情、体现珍惜青春年华、展望美好生活的同时,将中国古典哲学融入诗中,运用思辨,以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以及现实指导意义上开创了初唐晚期诗歌的新风,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题主问唐代有没有一首诗能与《春江花月夜》一较高下,小编的回答是,如果作总体上的比较,还真的没有任何一首唐诗能与之媲美。当然,如果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有一些唐诗胜过它。比如在传唱度上,李白《静夜思》完胜它;在格律上,杜甫《登高》完胜它;在抒发离别情上,王维《送元二使至塞上》完胜它,等等,但你能找出一篇既在诗歌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又能首次阐述宇宙和人的哲学关系、还能通过描写美好的月夜景色而综述对离别、对爱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的这样一篇面面俱佳的作品吗?反正小编是找不出第二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