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大家【胡希恕】《汤液经方》

 负鹏载舟 2017-06-23

经方大家【胡希恕】《汤液经方》

  



garolee

最近学习胡老的经方理论,查遍论坛仅聊聊2个帖子,如此岂不埋没了胡老的智慧!一点一点抠键盘,让好文与大家共赏。
一、胡老简介
胡希恕(1899—1984),沈阳市人,师承清末举人王祥徵。青年时期跟随朱壶山学习,1936年悬壶于京城,1952年约陈慎吾、谢海洲共同开设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1984年病逝,享年86岁。胡先生行医50余载,早年即以“经方派”著称。20世纪60年代初,其“《伤寒论》的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的报告,《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解决“历代医学家缺乏论述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医界称赞胡老是“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刘渡舟说,“每当在病房会诊,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二、胡老的伤寒观
其一,胡先生认为《伤寒论》取法于《伊尹汤液经》,为最古三大流派(神农本草、黄帝针灸、素女脉诀)的神农本草派。其根据为: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称“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宋刻《伤寒论》序也有“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从药物理论来看,更能看出《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本一脉相承。他指出,研究伤寒应重视它与《黄帝内经》体系有别。其二,胡先生指出《伤寒论》于三阳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篇,也是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置于最末,这是论述上的需要或安排,但并不代表传变次序如此,临证也绝无阳明再传少阳,尤其传变又复回太阳之证。他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只是重要的转归或枢纽。其三,胡先生提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他认为,由于虚、实、寒、热从属于阴阳,故无论病位在表、在里以及在半表半里,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应,这样三而二为之六,即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所谓六经病(证)是也。太阳少阴为表,阳明太阴为里,少阳厥阴为半表半里。太阳为表之阳,少阴为表之阴;阳明为里之阳,太阴为里之阴;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
三、初读胡老论述之感受
      1、中古医学之仲景流派以神农本草、伊尹汤液为底本,注重临床实践,摒弃了纷繁理论和前人谬误。简言二字:朴素!惜后世诸家竟入繁杂。
      2、仲景以“病脉证治”为纲要,以阴阳统领“寒气水热虚实”,以三才(表、里、半表半里)六经为线路而行辩证论治。



中国汤液经方
(伤寒杂病论传真)
    冯世纶  张长恩
    闫志安  刘秀清  孙彦鹏
    李惠治      张舒君
    段志钧      樊正伦
    薛雁军
人民军医出版社
第一篇 中国汤液经方考究

1
┏━━━━━━━━━━━━━━━━━━┓
《伤寒杂病论》溯源
┗━━━━━━━━━━━━━━━━━━┛
    “大凡一门科学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要产生多种认识的方法,以至发展成不同的流派……医学亦毫不例外。”这是任应秋教授生前的明论。《伤寒杂病论》属于哪一流派?因历史上种种原因,一些文献一直认为《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书,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的,中医只有岐黄一派。这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今笔者不揣浅陋,对《伤寒杂病论》的撰成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伤寒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有着亲缘关系

1973
年我国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不少与《内经》、《伤寒杂病论》相似或相同的内容。《帛书》成书年代早于《内经》,它下葬于公元前168年,距《伤寒杂病论》著成时问约350年。由此可知,张仲景所处的时代,能看到的医书不仅有《内经》,而且还有《帛书》、《神农本草经》等。引人注目的是,比较《伤寒杂病论》与《帛书》的内容,可看到有许多息息相印的地方。如对痉病的治疗,《帛书》以发汗(“汗出到足")为要。《伤寒杂病论》有关痉病的证治有10余条,其治疗方法也用汗法,如用葛根汤、栝蒌桂枝汤等。所不同的是,《帛书》在论述痉病的成因时,只提到了“风入伤”,而《伤寒杂病论》强调了发汗过多是痉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与《帛书》及其同期的医书有着一定联系,其中不但可以看到张仲景对前人的继承,而且还可以看到张仲景对治疗痉病不得法的批判。即张仲景通过医疗实践,对治疗痉病的经验给予了继承和发扬。如“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等,是说《帛书》中及同时期的医书所记载的一些治疗方法如大发汗、灸、熏、熨等强行发汗是不正确的,其主要错误是没有注意维护津液,而造成了痉病的发生或使痉病加重。因此,《伤寒杂病论》中不再有用热熨发汗治痉的记载。更引人注意的是,《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可知当时盛用灸法,不正确的灸法可导致痉病的发生或加重。在《伤寒杂病论》里可以看到对这些不正确治疗的批判,如“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疯"、“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痉病有灸疮难治”等。

    再从所用方药看,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风引汤很类似《帛书》又如用冬葵子治疗小便不利,用乌头治痹痛,用烧裨散(女子布)治疗瘥后劳复、阴阳易(体虚热性病)等,都近似于《帛书》的内容。说明张仲景沿用了《帛书》的方药经验,《伤寒杂病论》与《帛书》有着一定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远比《内经》明显和密切。
二、《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任应秋老师认为中国医学最古的派别为三:一日黄帝针灸,二日神农本草,三日素女脉诀,并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这是很符合历史实际的。关于《神农本草经》一书的著作年代,医史学家争论不一。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宋刻《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果是如此,则《神农本草经》的撰成当是商汤以前,确切与否,有待考证。还有不少人认为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即公元12世纪完成的作品。"不管怎样,它成书于《伤寒杂病论》之前,这是肯定的。《伤寒杂病论》用药品90多种,其中70多种主要药物均为《神农本草经》所载。因此,高学敏教授认为,不论从临床用药、配伍法度,还是从药物制剂上看,《神农本草经》对《伤寒杂病论》都有巨大影响。笔者认为,从药物理论上看,更能看出《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是一个体系。《神农本草经》在论述药味功能时,是从病证特点描述,而不见脏腑、阴阳生理理论。如干地黄、鳖甲、阿胶等后世称谓的养阴药,只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鳖甲,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沥沥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而从无论及“养阴”、“滋阴”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伤寒杂病论》也看不到“养阴”、“滋阴”之说。张仲景用鳖甲,只是取其“主治心腹癥瘕、痃疟(疟母)”,也不是用其养阴作用。因此,从理论体系看,《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三、《杂病论》雏形是《汤液经法》
    《汉书艺文志》记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经方十一家中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汉书》记载的是公元前24年至公元206年的史实,《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8年左右,可知张仲景不但能看到各医经家之论,而且能看到经方家各家之说。那么,他撰写《伤寒杂病论》主要受哪家的影响呢?历史上曾有一些文字记载,如晋·皇甫谧在《针灸甲忆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后人因谓仲景取法于《伊尹汤液经》,但是,使人生疑的是,《汉书》所记载的《汤液经法》是否就是《伊尹汤液经》呢?好长时间没有佐证,未能明晰。近有马继兴等专家经多年的考证,出版了《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使人们如拨云见日,看到了《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尤以《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述最详:“汉晋以远,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陶隐居云:“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口,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法明悉,后学咸尊奉之。’’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汉晋以前许多著名的医生都看到过伊尹所撰的《汤液经法》。南北朝时期陶弘景从《汤液经法》检录六十首,记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张仲景主要依此撰写了《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一脉相承,皆属于经方体系。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许多方剂和其适应证,都可以在《伤寒杂病论》中找到相对应的方剂和适应证。如小补心汤方证即栝楼薤白半夏汤方证;小泻心汤方证即泻心汤方证;健中补脾汤即小建中汤方证;小阳旦汤方证即桂枝汤方证;大阳旦汤即黄芪建中汤加入参汤方证;小阴旦汤方证即黄芩汤加生姜方证;小青龙汤方证即麻黄汤方证;小朱鸟()汤方证即黄连阿胶汤方证……。尤其是二旦、六神、大小等方证,从方剂配伍、药量、炮炙、服法等来看,均与《伤寒杂病论》相符。因此,马继兴等认为:“本书此节各方与仲景著作相似,足以证明两者确实同源于《汤液经法》”。关于《汤液经法》中方药名用二旦、六神名之,而张仲景改为以某药名之的原因,陶弘景也说得很清楚:“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之耳”。可知《汤液经法》是《伤寒杂病论》的原始蓝本。
2
┏━━━━━━━━━━━━━━━━━━━━━━━━━━━━━━━━━━━━━━━━┓
┃《伤缅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  
┗━━━━━━━━━━━━━━━━━━━━━━━━━━━━━━━━━━━━━━━━┛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书,因而认为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近来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抱有质疑,但因证据不多至今未能改变这种观点。《马王堆汉墓帛书》(以下简称《帛书》)的出土,给了人们考证的机会,今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同道参考。
一、从《帛书》的成书年代看
    不论从字体和内容看,《帛书》的产生不晚于秦汉之际,当早于《内经》纂成时期。在《帛书》中有不少与《内经》相同的内容,如《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全文和体例接近《内经·经脉篇》;竹简《十问》中有“黄帝问日”等字样。因此张仲景有可能继承于《内经》,更有可能继承于《帛书》或与《帛书》同期的医书。
二、从治痉的方法看
    痉病是以肌肉痉挛为主的疾病,根据发作的部位、症状特点可称为瘼疭、拘挛、拘急、婴儿索痉、婴儿病痢等。《帛书》和《伤寒杂病论》都有这些类似的称呼。《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记“伤痉"3033行、343 6行、4l42行、4344行等处,婴儿索痉一处(4547),婴儿病痫一处(4850),婴儿瘼一处(5155)。其治疗方法有:

(1)
热熨发汗:“伤痉:痉者,伤,风入伤……熬盐令黄……以熨头……汗出多,能诎()()(303 3);索痉者……取封殖土……盐一合挠而蒸,以通熨直胃挛筋所”(4547)


(2)
服药发汗:“伤痉者,择薤一把,以敦()酒半斗()沸,饮之,即温衣陕()坐四旁,汗出到足”(43)


(3)
攻下:“伤而痉者,以水财煮李实……寒合,以饮病者”(34)


(4)
吃犬肉合酒:“伤而痉者,小剿一犬,满薛半斗……即有痉者,以三指一撮,和以温酒一杯,饮之”(4 l42)


(5)
外用清热解毒:“黄芩、甘草相半,即以猪膏财足以煎之。煎之沸,即以布捉之,抒其汁,口傅口”(44)


(6)
药浴:“婴儿病问方,取雷尾三颗,以猪膏煎和之……以浴之”(4850)


(7)
祝由:(5 15 5)

    《伤寒杂病论》论述痉病的成因有:
    6条:“太阳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瘼癜,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2 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
    30条:“问日: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因加附子参其问,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8 6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l l 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伤寒杂病论·痉湿喝病》专篇论述痉病的成因有:
4条:“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5条:“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l0条:“痉病有灸疮难治。”
关于痉病的治疗,《痉湿喝卜篇有如下几条: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1 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 3条:“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龋齿,可予大承气汤。”
比较可以看出,两书都用了汗法和攻下法治疗痉玻但《伤寒杂病论》已不用祝由、蒸熨等强行发汗法,尤其是用汗法治疗时,强调了辨证论治,分为刚痉和柔痉,并注意了生津。
《帛书》对痉病的形成,只提到了“伤,风入伤”,局限于受外伤后的风入伤(破伤风);至于诸伤的症状,未曾说明,只有药方。而《伤寒杂病论》则把各种原因造成的痉病详予论述,得出不论何种痉病,其成因多是人体津液被热()邪所伤,或发汗太多,或攻下伤津,致使肌筋推动津液濡养,从而出现拘挛,甚则噤口龄齿、卧不著席、角弓反张等;治疗采取清热生津的原则,表实用葛根汤,表虚则用栝楼桂枝汤,里热用大承气汤,无邪里虚用芍药甘草汤等,处处维护津液,以使筋肌得养,痉挛自止。
由此看出《伤寒杂病论》与《帛书》时代的医学有著一定联系,从中既可看到对前人的继承,还可看到对治疗痉病不得法的批判。
如“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等等。说明秦汉时期的一些治疗方法如大发汗,用灸、熏、熨等强行发汗是不正确的,其主要错误是没注意维护津液,从而造成痉病的发生或使痉病加重。这也可能是《伤寒杂病论》没有用热熨发汗治痉的原因。从《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可知当时盛行灸第2 筋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法,而不正确的灸法可造成痉病的发生,或加重病情,在《伤寒杂病论》里则可看到对这些不正确治疗方法的批判或引为教训,如“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絷瘇”,“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痉病有灸疮难治”等。
三、从所用方药看
《伤寒杂病论》中的风引汤很近似《帛书》诸伤方第一方药,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1.诸伤方中第一个方子组成:能辨清的只有四味,即草、桂、姜、椒。“膏”不知猪膏还是石膏,因方后说明是“日一饮”,并加酒服,可知本方不是用于外伤后止痛、止血,而是治受诸伤后出现的寒热、痉挛等,因此应是石膏的可能性大。辨不清的20个空格说明还有其他药味,而风引汤除了有甘草、桂枝、干姜与该方相同外,还有大黄、龙骨、牡蛎、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寒水石、石膏等,如果诸伤方中的“口膏”为石膏,那么两方则有4味药相同,其他8味药恰是20个字填20个空格,所不同的是没有用椒。
2.风引汤的适应证为:“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絷瘇,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此为诸伤易出现的症状。
3.风引汤方后说明“取三指撮”,这在《帛书》的方后说明中也多次出现。
以上说明,风引汤与《帛书》诸伤方的第一方药相似,说明可能是由该方变化而来,或是《帛书》同期行之有效的方子。
其他用药如用冬葵子治疗小便不利,乌头祛寒痹痛,烧煇散治疗体虚热性病等,都说明《伤寒杂病论》沿用了《帛书》的用药经验,而《内经》没有这些相似的方法和方药,从而证明《伤寒杂病论》与《帛书》有亲缘关系。
四、从史书记载看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十一家”,其中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可惜书失传。但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这提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取法于《伊尹汤液经》。《敦煌古医籍考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更肯定了这一点:“汉晋以远,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汤液经法》。……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又据张仲景的治学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说明其除了继承了《汤液经法》外,还参考了当时许多经方书和包括《帛书》在内的医书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从其内容及体例看,本书仍属于经方体系。《内经》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被列为医经,《帛书》所载既有医经内容,又有经方内容,因此《伤寒杂病论》与《帛书》亲缘远比《内经》要近。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帛书》与《伤寒杂病论》有着一定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说张仲景是根据《帛书》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或《伤寒杂病论》是由《帛书》发展而来的,而是说在秦汉时代己出现了许多医经、经方医书,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是能看到这些医经和经方医书的,并有机会继承这些医书。“各承家技”也说明当时医学派别是很多的,医书也是很多的,决不是只有《内经》一家。至于要吸取哪些内容,要决定于张仲景其人和医学实践的发展。张仲景通过医疗实践,把一些用之有效的方法方药记载下来,加以改进(或《汤液经法》已经改进?);而对一些不正确的治法方药如熏蒸、热熨强迫出汗、祝由等,则给予剔除。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看,它是治疗外感和内伤诸多广泛疾病的医书,不仅有众多有效的方药,而且有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是《内经》所不能完全具备的(或说不是一个体系)。因此,那种认为“《伤寒杂病论》是否是《内经》基础上发展而来"和“根据《内经》写成"的推论,应该考虑到这些论据。

[
原文载于国医论坛,1 99 1(2)3]

3
┏━━━━━━━━━┓
经方探究  
┗━━━━━━━━━┛
一、经方的概念
张湛日:“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人们自古祟尚经方,但真正认识经方是非常不容易的。常可听到人们议论‘经方派’、‘时方派’等,但何谓为经方?一般人又是很难说得清楚,即便是从事中医工作者也各说不一。如有的认为:“经方者,乃经典著作中之药方也,或日:经,常也。经方者,谓其乃医家所谓常用之药方也"又《中医词释》谓:“指汉代以前的方剂:①《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十一家,实际上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②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③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目前持此说的人占多数"。《辞海》谓:“经方,中医学名词,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还有的认为:“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经方的涵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的有效方剂;二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而一般多指后者"。造成说法不一的原因,一是中国尚缺乏一部权威性的医学史书,更主要的是缺乏对经方的真正了解。
二、经方的源流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医经七家,指《黄帝内经》十八卷、《扁鹊内经》九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旁篇》二十五卷、《外经》三十七卷、《外经》十二卷、《外经》三十六卷。经方十一家,系指《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创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这可能是有关经方的最早记载,其中的‘家’,当指书目名或收藏者。这些书多数已失传,抄录这些书名,从中可以分析,经方最初的含义确是指古代临床著作、记载经验之方,不过其中有一些著作,已不仅仅是记载方药组成及治何病()的简单记载,而是有了方剂理论。
这在班固所加的批注可看出:“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经方治病,是以药味的寒热温凉不同属性,来治疗人体不同部位的寒热虚实疾病,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治病时分辨病位的深浅,用药辨别五苦六辛及寒热温凉,已体现了中医八纲辨证论治精神,这里实际孕育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这里应特别注意《汤液经法》,该原书虽已失传,但一些内容被梁代陶弘景记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更重要的是,书中详述了经方源流:“陶隐居云: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变,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口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避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汤液经法》是商代的伊尹所著让人难以置信,但其书名在《汉书·艺文志》有记载,其书确行于世可信,且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看到经方六十首,即以道家大孝二旦、六神为方剂名称的五十首,再加急救、杂方十首。并且还记载了张仲景据《汤液经法》撰成了《伤寒杂病论》。这就是说,《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法》。
如果对照两书中方证来看,可看到方剂的组成和方剂的适应证是大致相同的,如《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方药组成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适应证为: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方药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适应证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两者方剂组成和适应证基本一致,就连煎服法、注意事项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在适应证前冠以太阳病,并且论述更详。更不同的是,论述了以桂枝汤加减治疗不同的适应证有三十多方证。又如《伤寒杂病论》的小柴胡汤源自于《汤液经法》的大阴旦汤,其方药组成为: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适应证为: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者。两者的方药组成和适应证基本相同,只是小柴胡汤去掉了芍药,可见张仲景通过临床实践,对方剂组成进行了加减,使方证更加完善。这种变化还可见于黄芩汤(小阴旦汤去生姜)、黄芪建中汤(大阳旦汤去人参)等方证上。
    由以上可看出,经方初步形成于西汉,它是古代诸多医家、道家的经验医方的统称,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总结方剂和适应证的经验,这便是《汤液经法》的集成,其书中的大孝二旦、六神等方,不但总结了前人的方证经验,也孕育了经方理论的形成。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日:“陶云: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补寒之方,以人参为主;泻通之方,以大黄为主。此八方者,为六合,八正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这是陶弘景以道家思想总结的应用经方的理论。张仲景以医家经验,总结经方的方证撰写《伤寒杂病论》时“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即方证来自《汤液经法》,但根据医疗实践进行了改进、总结、整理,方剂名改道家习称,以主要药为方名,一看方名便明了方剂主要组成及功能。更重要的是从八纲辨证总结出、提高为六经辨证,这便是《伤寒杂病论》的主旨。也就是说,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是有丰富的方证并以六经辨证为指导的理论体系。
其形成过程可由简图所示。
《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
道家思想文化方证丰富积累方证经验总结提高
古代诸多医方医理八纲辨证六经辨证
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由以上可看出,经方在东汉以前自已形成,至东汉《伤寒杂病论》著成,已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也就是说,经方是独立存在于汉代,《辞海》所称“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显系画蛇添足。不过《辞海》冠以“后世称”,因后世有了“时方”才与“经方”相对,这确是不少人的观点。这些划分主要是从时间前后着眼,并不能概括两者的特点,事实上在“时方’’中都有如桂枝汤、小柴胡汤、泻心汤、肾气丸等很多经方,之所以不再叫经方,实际主要是指导用方的理论不同了。也就是说,经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经方之旨",不仅是指其代表的方剂,还指其代表的方证及指导理论。
三、经方的特点
许多人称赞经方谓:“经方的特点,药少而精,出神入化,起死回生,效如桴鼓”。这主要是评价经方方剂的功效,当然是经方的特点之一,其更突出的特点则是独特的理论体系。
由以上可知,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学派——经方学派,它具有独特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其科学性多已公认无争,但对其独特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原因不止一端,东汉后至宋朝前《伤寒论》被秘藏江南而不传;王叔和的整理、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杂病论》起到莫大作用,于是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之论流传于世,它的理论与《内经》也就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随着考古、考证及临床实践的发展,人们渐渐发现,经方是具有独特的医疗体系。刘渡舟老师在晚年终于悟到中医有派系之分,他说:“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中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5]。这正告我们,张仲景是经方的杰出传人,从学派不同入眼,则可洞察经方的主要特点。
其一秉承道家思想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已知,经方的发展,是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到《伤寒杂病论》,其方证主要来源于道家的大孝二旦、六神等。就是说,经方的框架、根源于道家、受道家思想影响,受到医史学者肯定。更重要的是,从《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看,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着经方的理论和治疗。如表证,是人体患病,正邪相争于体表,人体处于欲借排汗的自然良能推邪外出而不得汗出的时机,此时借助药力发汗解表,所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表阳证)、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阴证)等,是顺应人体欲借汗出驱邪的自然良能来治愈疾玻其他如里证,邪热在下,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攻下;邪热在上,用瓜蒂散吐法;邪在中,用白虎汤等清法(里阳证);里中寒,用理中汤等温中法(里阴证);半表半里证,邪居半表半里用和法,治用小柴胡汤(半表半里阳证)、乌梅丸、柴胡桂姜汤(半表半里阴证)等,皆是顺应人体自然的良能,即经方的治病之道,皆遵循“道法自然”的思想。
其二不用五行学说从《伤寒论》的内容看,不见五行的踪影,这是因为,经方的发展史,是从症状反应上总结的治疗经验,重视症状反应,略于逻辑推理。是先由经验方的积累,到诸多方证,由诸多方证分类而产生八纲、六经辨证,也就无须用五行学说去推理,所以六经辨证不用五行辨证,是区别其他中医理论的关键。此外,在《伤寒论》书中可以看到近似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内容,如冬葵子治小便不利、乌头治痹痛、烧煇散治瘥后劳复阴阳易、风引汤除热瘫痫等,说明《马王堆汉墓帛书》也是经方派系,“书中看不到五行学说”,也示经方不用五行学说。以此分析,当知《金匮要略》第一篇显不属经方理论体系,我国著名经方研究者胡希恕指出:“此篇的文章声调和学术源流显与辨伤寒例脉证并治诸篇为一家之言,而与仲景所论大相径庭,当系叔和撰次之文",不无道理。
日本的“古世方”派兴起后,认清了这一点,在研究经方时,“剔除了阴阳五行笼统的推测与假说,重视仲景学说的方证相对,以证定方的实践医学"[7],也是证明。从经方形成特点“药少而精,出神入化,效如桴鼓"来看,不摒弃五行学说是做不到的。例如遇有:“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这一证候时,如用五行、五脏辨证则会出现二种甚至二种以上的辨证结果,而经方辨证从症状反应认证只有一个结果、一个方证,那就是桂枝加桂汤。
其三独特的理论体系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己形成了辨证、用药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它的独特之处,即是六经辨证和方证体系。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伤寒杂病论》以方名证,如书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等,这些方证名,不仅代表其方药组成及功用,而且还代表了病位、病情,即六经所属。如桂枝汤证,它代表方药组成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是调和营卫,发汗解表,病位属太阳玻又如小柴胡汤方证,它的方证概念不仅包括方药组成,即柴胡、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半夏,又包括其功用是适用于太阳病不解,致血弱、气劲腠理开,邪气因入,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半表半里之证,即用于少阳病的方剂。诸多方证的不同、治疗疾病不同,有规律、按八纲分类即形成六经辨证体系,体现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独特体系,也即经方的主旨。
总之,经方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证体系中医学派之一,其代表著作是《汤液经法》、《伤寒论》等,其主要特点是用六经辨证(而不用脏腑辨证)和辨方证。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是继承和发展了经方方证和理论,张仲景是经方的杰出传人。其学术特点和理论体系应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刘渡舟 当代医家论经方.第l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93120
冯世纶。经方传真.第l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
黄荣宗等.医方临证指南.第l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982
马继兴等.敦煌古医籍考.南昌:汀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7
朱意志.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3
甄志亚等.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 98327
刘渡舟.当代医家论经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l 9933l
刘渡舟.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l 98 l22(4)76[原载于中国医药学报,20021 7(7)426]









4
┏━━━━━━━━━━━━━━━━━━━━━━━┓
经方筋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
┗━━━━━━━━━━━━━━━━━━━━━━━┛
    一、什么叫辨证论治
    辨证,是中医通过四诊,搜集疾病所反应的症状,并用中医理论加以归纳分析,判明所患疾病的病性、病位,而明确疾病的证候,再进一步辨明所属之证,这一过程称为辨证。论治,即据证用药。它的特点是,病人和医者共同参与症状的搜集(获得信息),医者根据中医理论归纳分析辨明所属证候(信息分类),再具体辨明为何证(治疗具体信息),据证用药(信息处理),这便是治病的全过程。
    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等。《伤寒论》用的是六经辨证。
二、《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形成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为中医以方药治病的传统特殊方法,它是我们历代祖辈于长期的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大奇绩。有文字记载的经方十一家之一的《汤液经法》即集此总结的最早典籍。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是广大人民的劳动果实、科学总结,均一一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账上,如《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汤液经法》佚失,后世流传有《伊尹汤液经》,所指可能是《汤液经法》。实际《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法》。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可见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取材于《汤液经法》。谓论广者,当不外以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问有博采发挥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汤液经法》又已失传,遂多以为张仲景独出心裁之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过誉无稽之推崇。试问在科学尚未全面发达的古代,只于变化多端的症状反应上,探求疾病的发展规律,并于此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多种多样具体的证治验方,若不是在长久的年代里,和众多的病体上,历千万次的反复观察、反复实践、反复总结,又如何可能完成这样百试百验的结论?故无论是伊尹还是张仲景,都不会有这样奇绩的发明,而只能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不断与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丰硕成果。它有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绝不是亦不可能是某一个时代,更不要说某一个人,便能把它创造出来。《汤液经法》的出世,即标志了辨证论治方法的成长,但《汤液经法》亦不会出于遥远的商代,更与伊尹无直接关系。至于张仲景,也不外是《汤液经法》的杰出传人。《汤液经法》已不可得,但经考证,《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源自于《汤液经法》。赖有仲景书则久经实践考验的辨证论治经验,幸而流传下来,对于辨证论治的研讨,因此有了惟一可靠的蓝本。《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既是来自于实践,肯定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科学规律,是过去用之有验,现在用之也验,将来用之必然还有验,这是无争的事实。不过时至今日,对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实质尚未真正理解,鉴于此,本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三、论人经与八纲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后世注家因有六经之辨只限于伤寒的说法。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总纲,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

(
)八纲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应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今依次说明于下。
表、里和半表半里:是病情反应的病位。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驱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证;里,是人体的极里,即由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问,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需要说明的是,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即是说,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这里必须强调: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部位。就是说,即使是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体表,即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同理,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人体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余则同此,不再赘述。
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若患了病,正邪相争,未有不影响人体功能的改变,尤其首先是代谢功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不及,则患病人体亦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一系列不及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阴证。如其太过,则患病人体亦必有相应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一系列太过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阳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阳,便为阴。
寒和热:是从症状的性状来分类则有寒热两种,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若患病人体反应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反之,若患病人体反应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
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必阴;热为太过,当亦阳之属,故热者亦必阳。不过这里要特别指出,寒热是一具特性的阴阳,故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若泛言阳,则不一定必热。故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正气已有所不支,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正气并亦不虚,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症者,即称之为实证。
基于以上的说明,则虚实当亦和寒热一样,同是一种具有特性的阴阳。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出现时,则反其阴阳,故为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以是则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阴、阳、虚、实、寒、热关系可由表1明之。
l阴阳虚实寒热关系表
阳证
阴证
名称





名称





阳证





阴证





阳热证





阴寒证





阳实证





阴虚证





阳实热证





阴虚寒证





阳虚热证





阴实寒证





()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兹先就其相互关系述之于下。
基于以上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
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必反应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应,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1),故无论表、里、或半表半里的病位上,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这样三乘以二为六,即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其相互关系可如表2所示。
六经
八纲
病位
病情
太阳
少阳
半表半里
阳明
太阴
厥阴
半表半里
少阴
由上表可看出,六经的实质即是表、里、半表半里、三阳、三阴的六类证型。可能古人未明其来源真相,或以为与经络有关,或以六经气化说,遂称之为六经。然此确实与经络无关,反复分析仲景全书,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对此当已有所认识,但仍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文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如以上所述,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具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因此《伤寒论》于各篇均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释如下。
1(《伤寒论》赵开美本序号,以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条意义:本条是太阳病提纲,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涪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的证候者,即可确定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
按:这里应当注意到,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候为据,不是以经络走向、分布为据,更与肺主表无关系。
l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本条意义:本条是阳明病提纲,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的意思。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判明为阳明玻按:阳明病也是以证候为提纲,不是以经络为准绳。更突出的是,提纲强调胃家实,而脏腑经络的阳明病要包括胃家虚、胃家寒等。而在《伤寒论》全书中胃虚、胃寒不属阳明病。         
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本条意义:本条是少阳病提纲,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明确辨证为少阳玻按:口苦、咽干、目眩,是肝胆疾病的部分症状,但作为半表半里阳证,它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咽炎、肺炎、胃肠炎、心脑疾病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白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本条意义:本条是太阴病提纲,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明确辨证为太阴玻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胃家实实满有显著区别,若误为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本条意义:本条是少阴病提纲,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在表的证,似是太阳病(有头痛、恶寒等)而见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明确判定为少阴玻第32 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本条意义:本条是厥阴病提纲,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明确判定为厥阴玻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以上注解,只就原文略明大意,如参照分论各章节仔细研读,白可明了。

(
)六经八纲辨证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关于六经八纲,已略述如前,兹再顺便谈一谈有关其辨证的顺序问题。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虽为辨证的基础,但辨证宜从六经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而阴阳判,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分析,以明确阴阳的实情(参见表1),至此,六经八纲则俱无隐情了。
表里相传和阴阳转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常自表传入于里、或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传入于里,或自表传入于半表半里而再传入于里。凡此种种,均谓表里相传。
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即谓阴阳转变。
并病和合病: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见,有似前证并于后证而发病,故为并玻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若不因病传,于初发病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有似合在一起而发病,故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四、治则简介
所谓治则,即通过六经八纲辨证的施治准则,今分述如下。
太阳病:由于证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
少阴病:此与太阳病虽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发汗法剂。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者,则宜吐,不可下,吐剂如瓜蒂散。
太阴病:里虚且寒,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如理中汤、四逆汤等,均属太阴病的温补法剂。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剂、黄芩汤等,均属少阳病的解热和剂。
厥阴病:此虽亦属半表半里证宜和解,但须和之以温性强壮药。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者,谓寒证,治宜温热药以驱其寒,如以干姜、附子、乌头等配剂,均属温热驱寒药。热者寒之者,谓热证,治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以栀子、黄芩、黄连、石膏等之配剂,均属寒凉除热药。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用强壮药以补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当严禁,如炙甘草汤、建中汤、肾气丸等均属补虚剂。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吐、下等法彻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黄汤、承气汤等,均属攻实剂。
五、论方证
辨方证是经方、《伤寒论》辨证论治的主要特点。

(
)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构成

1.方证概念
《伤寒论》有桂枝证(34)、柴胡证(104)等名称,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实际《伤寒论》共有11 2(11 3)方,都是“证以方名,名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用是方,方证一体”的内容。这便是《伤寒论》的主要构成方证体系。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清楚,它的主要内容是113个方剂和其适应证,是论述某方剂的适应证即称某方证,如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白虎汤方证、承气汤方证等。这种以方名证的形成,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不但是写作方法的简赅需要,更是构成《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的特点。
2.《伤寒论》的渊源是古代方证
对于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渊源,历来存有争议。近来随着考古学、考证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明了:《伤寒论》是属《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经方流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源自于《汤液经法》的大孝二旦、六神等方剂和其适应证。如桂枝汤方证源自于小阳旦汤方证;麻黄汤方证源自于小青龙汤方证;小青龙汤方证源自于大青龙汤方证;黄芩汤方证源自于小阴旦汤方证;小柴胡汤方证源自于大阴旦汤方证;白虎汤方证源白于小白虎汤方证;竹叶石膏汤方证源自于大白虎汤方证;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方证源于小朱鸟()汤方证;真武汤方证源自于小玄武汤方证……。关于张仲景改变方证名称的原因,陶弘景说得很清楚:“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之耳。”由陶弘景所著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可清楚地看到:《汤液经法》的主要内容,是记述前人所用某个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张仲景主要依据这些方证撰成了《伤寒论》。
3.方证的八纲分类
由《汤液经法》可看到,其主要内容是记述前人所用经验方药和其适应证。丰富的方剂和其适应证的积累,孕育着经方理论的形成。到了张仲景时代,人们认识到了每个方剂治愈疾病,不但与症状特点有关,而且与疾病的病性(寒、热、虚、实)、病位(表、里、半表半里)有关,即与八纲有关。这样用八纲把方证归类,则大体有六类不同的方证,即:①用于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等症的方证,如桂枝汤方证、桂枝加桂汤方证、桂枝加芍药汤方证、桂枝加葛根汤方证、栝楼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表,病性属热实阳,故称之谓表阳证,亦即太阳病;②用于发热、汗出、口渴、大便难、脉数等症的方证,如白虎汤方证、大承气汤方证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里,病性属热实阳,便称之谓里阳证,亦即阳明病;③用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眩等症的方证,如小柴胡汤方证、大柴胡汤方证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热实阳,便称之谓半表半里阳证,亦即少阳病;④用于恶寒、无热、脉微细、但欲寐等症的方证,如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表,病性属寒虚阴,便称之谓表阴证,亦即少阴病;⑤用于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等症的方证,如理中汤方证、附子理中汤方证、吴茱萸汤方证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里,病性属寒虚阴,便称之谓里阴证,亦即太阴病;⑥用于口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四肢厥冷等症的方证,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乌梅丸方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证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寒虚阴,便称之谓半表半里阴证,亦即厥阴玻这就是张仲景总结完成的方证和六经理论体系,此即《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时代已积累了许多前人临床有效方药和其方证,孕育着经方方证和理论的形成,张仲景是经方方证和理论的接生婆,使《伤寒论》降生于汉代。

(
)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六经和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并于此基础上即可制定施治的准则,不过若说临床实际的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药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验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因为中医辨证不只是辨六经和八纲而己,而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它们再辨方药的适应证。太阳病当然须发汗,但发汗必须选用适应整体病情的方药。
如更具体地讲,即于太阳病的特征外,同时还要详审其他一切情况,来选用全面适应的发汗药,这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即如太阳病,若同时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则宜与桂枝汤;若同时出现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则宜与麻黄汤;同时出现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则宜与葛根汤;若同时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则宜与大青龙汤…·一以上诸方虽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但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若用得其反不但无益反更有害。方剂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等。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辨证是否正确。众所周知,农村常有以家藏秘方专治某病的医生,虽于辨证论治毫无所知,但于其秘方的应用,确心中有数因而往往有验。不过读者于此必须注意,凡是有验方剂,无论用者知与不知,若分析其主治(即方证),则均属六经八纲的细目,这是可以断言的。至于方证之辨,可详见《伤寒论》各章。
八、辨证论治的实质
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辨证论治一整套的方法体系,有如以上所述。不过这种治病方法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基于前之六经八纲的说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论什么病,而患病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阴三阳。验之于临床实践,这都是屡经屡见的事实。以是可知,则所谓六经八纲者,实不外是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中医经方辨证即以它们为纲,中医施治,也是通过它们而制定施治的准则。故可肯定地说,中医的辨证论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兹以太阳病为例释之如下。
如前所述,太阳病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病,而是以脉涪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一般的证。有如感冒、流感、肺炎、非典型肺炎、伤寒、麻疹等等,于初发病时,经常发作这样太阳病之证,中医即依治太阳病的发汗方法治之,则不论原发的是什么病(西医诊断病更是如此),均可给以彻底治愈。试想,以基本不同的各种病,而竟都发作太阳病这样相同的证,这不是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是什么?依治太阳病证的同一发汗方法,而能治愈各种基本不同的病,这不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又是什‘么呢?再就方证的说明来看,对于六经八纲治则的执行,势必遵循适应整体用药的严格要求,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论治,还具有适应整体治疗的另一精神,也就是说,中医辨证论治,虽然是于患病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但同时必须在适应整体的情况下施行之。若为中医辨证论治下一个简明的定义,那就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众所周知,中医以一方常治多种病,而一种病常须多方治疗,即这种治疗精神的有力证明。
对于辨证论治的精神,虽如上述,但它究竟治疗疾病的实质是什么?这一本质的问题还未明确,因而也就无从知其所以有验的道理。解答这个问题,只有弄清患病人体之何以会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才行。基于唯物辩证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普遍真理,则患病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其主要原因,当亦不是由于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由于人体抗御疾病机制的内在作用。众所周知,冬时天寒则多溺,夏时天热则多汗。假如反其道而行之,人于夏时当不胜其热,而于冬时将不胜其寒,此皆人体抗御外来刺激的妙机。若论疾病的侵害,则远非天时的寒热所能比,人体自有以抗御之,又何待言!中医谓为正邪交争者,意即指此,屡有不治即愈的病,均不外于正胜邪却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人体虽不断斗争,而病终不得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于是则正邪相拒的情况,亦随时以证的形式反应出来。
如所谓表证,即是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如所谓里证,即是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如所谓半表半里证,即是人体欲借诸脏器的功能协力,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其病的反应。此为基于人体的自然结构,势所必然的对病斗争的有限方式,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便规定了凡病不逾的病位反应。若人体的功能旺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若人体的功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一句话,疾病侵入于人体,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除,斗争不已,以是则六经八纲便永续无问地而见于疾病的全过程,成为凡病不逾的一般的规律反应。古人于此早就有明确的认识,以下介绍有关论说,以供参考。
    《素问-评热病论》日:“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此段大意是说,今邪气与精气、正气交争于体表的骨肉问,此原是人体欲借以发汗的机转而解除病邪,故一般说来能得汗出者,大都是病邪却而精气胜。精气来自谷气,化生于胃,如果精气真胜,则其人当能食。邪气使人发热,如果邪气真却,则必不复热,若复热,为邪气还在,汗出,为精气外越,今汗出而还发热,显系邪胜而精亡,而不得谓为邪却而精胜也。若更不能食,则精气断绝而邪气独留,故不免于死。
《伤寒论》第9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这一条是说,伤寒初作,则邪气与精气交争于骨肉,即太阳病在表的一般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
以是则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不密守而开,邪乃乘虚入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故往来寒热。分争时则寒热作,否则寒热亦暂息,故休作有时。热邪郁集于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邪热激动胃肠中的水气,则腹痛。邪高于胸胁之上,而痛在胃肠之下,故使其人欲呕,此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以上《内经·素问》一段虽是论阴阳交的死证,但与表证时,人体欲汗的抗病机制同理,尤其对或精胜或邪胜的阐述均颇精详。《伤寒论》一段,是说太阳病自表传入半表半里,亦由于人体抗病机制的改变所致。古人对于疾病的体验,达到如此精深境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
六经八纲的来历既明,对照前述的治则,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论治,恰为适应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其所以有验自非偶然。为证明所言非虚,再以太阳病证为例释之。
如前所述,太阳病是以脉涪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今就这些证候分析如下。
脉浮:这是由于浅在动脉的血液充盈所致。
头项强痛:因为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为甚,故在上的头项体部,更感有充胀和凝滞性的疼痛。
恶寒:体表的温度升高,加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觉风寒来袭的可憎。
由于以上的证候分析,正足以说明人体已把大量体液和邪热,驱集于上半身广大的机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情况。
太阳病的治则是发汗,这不正是适应人体欲汗出的病机,而使达到汗出的原因疗法吗?由以上可看出,适应人体的抗病机制的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原因疗法,即号称进步的近代西医,恐亦不免以为是一种理想而己。但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质不是别的,而恰是这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瑰宝,其科学内涵应珍视和发扬。









上面我说的风邪的问题,作个讨论。可见仲景这个书啊,它也说邪风在人身上似的。所以也是错的。这在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我讲了,不要以为真有什么风中到我们人体了、有寒在人体了。中医啊,这句话有语病,其后是很多的不科学的说法吧。说桂枝是祛风的药,麻黄是散寒的药,其实是不是由风带来的,由寒带来的啊,没有。即可是我们这个病由于受风而发作,它不过是个诱因而已。这个风是诱因,这个风不能呆在人身上,就像我们触了电,触了电有什么证侯你就治吧,不能说电还在你身上啊。没那个事。所有研究中医,它的规律对不对,仍然是对的,到现在也是。我们对这个太阳病,两个类型。一个类型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古人叫中风,我们现在叫中风也可以啊。还一个类型,就是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甚至于不汗出而喘,这种情况,这个就叫伤寒。就这两个类型。现在人在临床上这个类型还存在,这个规律是古人通过实践发现的一个客观存在,多年也不会变。我们治疗也不会变,桂枝汤的确就是治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这一类的表证。是不是有祛风的,这个值得研究。所以我们研究中医,这些个地方要注意的很。那么这些理论站不住脚,站不住就不要这么来认识它,我们现在应该重新认识。我认为研究中医应该这样,要不然,就是不好的,明明是不科学,咱们还是说那就是风,就是风邪在身上,这个药还是驱风的。
这个东西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他无法认识它。恶风,中风病它是恶风,恶风就是风,风邪在身上的,伤寒的恶风和恶寒差不多,没有汗的,古人就认为是寒。后世的温病说夏天的酷热也跑到身体上来了,药治疗也是祛温祛热。这个也值得考虑,不能说发病这东西,而且这也不是主因。现在知道的伤寒是有病菌的,身上潜伏病菌了,因风因寒而诱发,仅仅是诱因而已,主要还是伤寒杆菌。这个地方研究中医,古人错了就是错了,认为风邪,后世多了,风为阳邪,甚至脑溢血,也认为是风,也得祛风。医学上很出了一些个偏差。这个地方,我们研究中医呢,古人掌握的规律是对的,多少年也是对的。通过实践,通过对规律的认识,那时候限于科学水平,他满脑子在想,在从现象到本质,我们说的中风伤寒就是拿现象当了本质了。中风由于出汗而怕风,他就说这为风邪他就起名叫中风。伤寒就是恶寒。古人的这种说法当作术语来看呢还行,真就认为风在这呢、寒在这呢是值得研究的。我不那么认为,证侯是自然存在的,风邪的说法是值得研究的。
今天看见胡老关于伤寒、中风的观点确实与众不同噢!











张长沙
garolee 
上面我说的风邪的问题,作个讨论。可见仲景这个书啊,它也说邪风在人身上似的。所以也是错的。这在中医的理论上,中风伤寒,我讲了,不要以为真有什么风中到我们人体了、有寒在人体了。中医啊,这句话有语病,其后是 ...

你说的对,风是生命的动力,有了风才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妙语,可以说风是生长的动力。但仲景之说没有错,错只是后人的理解偏颇,不知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区别在哪?可能究其原因不能怪风,和患者的禀赋有关吧,风不能单独致病,必须夹其他的邪气方可作乱,而后世学说纷起,只能说我们的理解不一吧,仲景没有错。





huangshifu
 胡老的书我看过,他基本用原方。但有个问题——他太爱用生石膏了,我看了他书里的很多地方,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用生石膏,或者说完全没有用生石膏的“指标”,我不知道他为何对石膏那么执着,也许如同我几年前特别爱用生白术、生白芍、制附子等等,几乎见到病人都觉得需要用!但实际上回过头来,很多是主观的思维在作祟。我甚至认为这些病例如果他不加石膏,这些患者会好得更快。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张锡纯的影响。单纯用石膏能“解凝”这种观点去看问题,有点偏。
        但除此之外,他的经方应用都很不错,尤其是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哮喘,可说有独到的见解。让我们感受到经方原方的威力——有时候甚至完全不需要加减,效果很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