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二)

 小柴胡汤 2022-06-02 发布于浙江

       尽管致病的因素复杂,疾病的种类繁多,但大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不外八纲和六经的范围。无论什么病,也就是所有疾病的发生,绝不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即万病不离八纲,万病不离六经,可于此做出原则性的施治大法。中医恒以一法治多病和治一病而用多法,即是这一精神的有力证明。从整体上讲,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我们只认证候的表现,不管它是西医的什么病。在辨证处方时,只要在八纲和六经辨证的尺度准绳上,不出大的偏差,就会有一定的疗效。反之,就很难讲了。

       “伤寒六经”说的是六经病。这个“病”可以理解为“病证”,因为每一经病都有脉有证,讲的是“脉证并治”,绝对不是“经”或“经络”。我不赞同“它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热论》只讲表和里的阳、实、热证,即太阳、阳明,而无仲景的半表半里证和阴、虚、寒的三阴证(即少阳、少阴、太阴、厥阴),一下子少了“仲景六经”中的四个病证。三分之二不见了。某些教材硬要把二者相提并论,这怎么讲呢?想讲都讲不通。

       “热论六经”有经络循行和证候,而无脉象。“仲景六经”有证候、脉 象,而无经络。《热论》空谈热病伤及经络,并无具体治法。故仲景书本与经络无关。

       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名病习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以怪,全书始终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意抓住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始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到透视其精神实质了。其实质是:六经来自八纲,六经即八纲。

图片

     《伤寒论》中有经无络,取其义而非言其位,借其名而不同其实。《伤寒论》中有脏无腑,言其部而非尽符其器,言病伤其用而非伤其体。 (本文完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