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希望练习技能改变自我的人: 我们学习英语,但与外国朋友交流起来还是有障碍; 我们练习写作,好像写出来的作品并不太受欢迎; 我们健身,但数年下来身体形态却不尽如人意。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难道部分人习得了这些技能是因为有讲英语的天赋?有写作的天赋?有健身的天赋? 天才是否是天生有才?天才其实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产物。 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天才,莫扎特被称为是音乐天才,他7岁就能在欧洲旅行演出。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莫扎特年幼时就接触音乐,7岁以前就经过了父亲的专业训练? 莫扎特确实是天才,但并非人们通常说的那种——生而有之,只要激活就可以。他们也是通过后天不断训练,而且是刻意练习,他们的能力才变得卓越。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为了达到一定练习目标而进行的练习。刻意练习的本质在于创造了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呢?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思考的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 它或具体或抽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的微笑,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那幅著名的油画,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有些人的表征比其他人更详尽、更准确,而且,他们还能描述关于背景的细节,比如说,描述画中的蒙娜丽莎在哪里坐着,以及她的发型的模样。 心理表征有什么作用? 心理表征善于找出事物规律,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样的财务报表,投资精英的决策却远不同于普通投资者的决策。 心理表征有助于看出事物背后蕴含的意义,进而做出有效的决策。同样的苹果树上掉下了苹果,普通人觉得没意义,而牛顿却发现了重力。 为什么可以刻意练习? 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大脑就像肌肉,可以越练越大 。 学习就像载入数据或安装新的软件,使你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你的大脑能连续记忆多少个随机数字呢?通常说一遍手机号码可以记住就算不错了。研究测试,实验人员大脑经过训练,可以联想记忆82个随机数字! 身体的适应能力也是超强的。你能做多少个俯卧撑?50个?100个?如果你能做100个,你的朋友可能对你刮目相看,那么,你认为俯卧撑的世界纪录会是多少个?500个还是1000个?1980年,一位日本人创下了连续做10507个俯卧撑的纪录。是不是很吃惊? 所以说,大脑和身体的适应力是超强的,你需要的不是质疑身体能不能做到,而是琢磨提升的方法,然后边做边改进训练的方法,逐步提升训练的效果。 当然,我们不是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是挑战自己,通过刻意练习: 那些非常怕水的人,可以下水游泳,甚至可以游得很好; 那些觉得5km很难跑的人,可以突破10km,甚至可以跑半程马拉松; 那些很害怕公众演讲的人,可以站在台上讲话,甚至可以自信从容的讲 。 这些完全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个人技能提升的必经之路,是从新手到优秀,优秀到卓越的必经之路。 各行各业之间心理表征的细节具有极大差异,但基本上,这些表征是信息预存的模式,比如事实、图片、规则、关系等。 杰出者区别于普通人的因素在于创建的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不同。通过多年的练习,杰出者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 比如: 面对一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普通投资者大多只能看出盈亏和数字大小罢了。而投行精英会就几个关键指标进行分析,而且可以调动类似案例进行比较,甚至联想历史上金融危机时的种种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面对一个新奇的植物,普通植物爱好者大多只能看到植物叶片和花色,优秀一些的可以鉴定出植物的科属种,而植物学家可以发现植物之间的细微差异,进而有可能发现一个植物新品种。 面对一个慢性病患者,普通医生只是根据患者的描述进行诊断,而优秀的医生根据患者描述,结合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分析,而且能够考虑大量不同的事实,即使某些行为对病因第一眼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关联,进而发现患者都没感受到的潜在的病因。 上面的例子中,投行精英、植物学家、优秀医生都创建了复杂的心理表征。 其实,卓越本质上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心理表征并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过程。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高级的能力 ”,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所以说,刻意练习是卓越的必经之路。 这下,你知道新手与专家的差距了吧? 是不是感觉有一些压力?不过,你不必灰心。因为通过刻意练习,创建心理表征,你也可以获得那样的能力。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这里所谓刻意是指主动去练习,是指有意识的攻克特定的弱点 ,而非仅仅是做每日简单的复制动作。 用 '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这三个F,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it)。 下面是刻意练习的方法和特点: 1、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特定目标非常重要。这其实就是在描述你的目标。达到目标前往往有很多问题摆在你面前。 但我们大多时候只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是问题是什么。一旦你想出了问题是什么,便可以针对性的设计一些练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你练习打字。在你达到80-90词/min(录手上层)的水平后,一直没有什么大突破。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假若你发现每次在输入“ac”或者“ca”的字母组合时存在问题,那么,你可以练习一系列包含那些字母组合的单词,如access、academic 、acid、account、cat、calorie、career,诸如此类,反复练习,这样你才能有所突破。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去毫无目的的练习打字。 2、保持专注和投入 短时间练习,获得更好注意力。 专注和投入适合刚刚开始进行刻意练习的任何人。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 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 此外,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3、获得反馈 获得反馈 ,发现问题,然后纠正。 毫无目的地一遍一遍地做同一件事情,并不是好办法;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 有些朋友也是辛勤的练习,但进步却不大?这主要是没有获得及时反馈。 大量练习后能获得反馈,就好像一个导航仪不断提醒你该怎么走,及时纠正方向,然后不断的往前走,才可能到达目的地。 如果你在一段时间(一般3个月卓越)一直做着同样的练习,既无质量变化 也无数量变化。那么,你就该想想你是不是需要请教人了。最好找一个好导师,他/她既有实战经验,且乐于教授他人。虚心向他们请教,你就会有新的提升。 4、不断走出舒适区 身体偏爱稳定性,但走出舒适区才可能进步。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它保持动态稳定的温度,血压和心率,并使得血糖稳定、PH值平衡。 刻意练习,就是不断走出舒适区。 以练习跑步为例,一般人最初跑步时,肌肉耐力有限,跑到一定程度,会觉得很累,“受不了 ”。 这种受不了其实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不是身体真的受不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跑,我们的身体会倾向稳定,身体的耐力和肌肉的耐性就会逐步提高限度,达到一个新的跑步水平。 如果累了就立刻停下来,那么跑步就很难有进步。 很多跑者就是在跑步到“受不了”的情况下,一次次的走出舒适区,日积月累,跑800m都气喘吁吁的人到最后可以跑完半马。 很多人学习、运动,其实都是大脑和身体在变得足够强壮,以建立新的舒适区,以适应目前的状态。 当然,远离舒适区要适度,如果一下子推得太猛,就有可能受伤,而且,挫伤自信心会阻碍你的提高。 如果你想提高棋艺,只和别人下棋,提高有限;你要单独研究特级大师的棋局,才可能提高。 如果你想提高写作能力,只是一味的去写,提高有限;你要单独研究成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才可能提高。 如果你想练就好形体,只是自己苦练,肌肉不一定匀称美观;你要单独针对某块薄弱的肌肉练习,才可能有好形体。 如果你想提升自我,那么,你就该刻意练习了! 真正的学习是在行动之后,所以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