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人的眼中最杰出的中国君王有哪些?

 青松he 2017-06-24

欧美人对杰出君主有四个评价标准,他们将历代君王的荣誉分为四等,分别为:

1、开国之君,创立江山社稷

2、立法之君,创立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法律和制度

3、救国之君,解决内战之长期困苦,或从异族、暴君束缚下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君主

4、开疆扩土之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对外战争,扩大领土

在这五个标准中,如果有一个就能称作好皇帝了,两三个就足以称作伟大,但是如果要在其中占到四或五个,那非得是横扫天下、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开国之君不可,这就不仅是个人素质能够决定得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见在西方人的眼中,评价一位君主从明君到伟大,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可,不仅要文治还得要武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如汉文帝、汉宣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只能算治国明君,很难跻身此榜单。那么小编今天就带大家盘点,在这个榜单中排进前几名的皇帝。

8、明成祖 朱棣 3星

立法之君、开疆拓土之君、治国明君

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侄子皇位后,永乐大帝将首都迁至北京,修永乐大典,在他统治的时期,五次亲征蒙古、三次南下征服交趾、派遣郑和下西洋,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同时,扩展了疆域范围,扬大明之国威,是名副其实的开疆拓土之君,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对外战争的同时,国内经济也再不断恢复发展,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乐盛世”。

7、刘宋高祖 刘裕 3.5星

开国之君、立法之君、救国之君(半)、治国明君

刘裕是刘宋的开国之君,在他当皇帝之前,在当时的乱世就已经为汉人收复了大量的失地,即位之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 ,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为后世永嘉之治打下基础。然终其一生未能统一全国,且在位两年多即去世,所以评价也止于此了。

6、宋太祖 赵匡胤 3.5星

开国之君、立法之君、救国之君(半)、治国明君

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之后,留给赵匡胤一对孤儿寡子和已经打下一半的江山,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灭后蜀、南汉、南唐,完成了中国的初步统一。即位之后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的改革,对宋朝统治的延续、经济的富庶、文化的繁荣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赵匡胤终其一生都没有收复北方,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未能“拯救”北方的人民,留下了不少历史后遗症。

5、汉光武帝 刘秀 4星

开国之君、立法之君、救国之君、治国明君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先后平灭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结束了新朝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建立东汉。在位时期,改革中央管制,精简结构,经济上休养生息,文化上推崇儒学,历史进入了光武中兴的时代。和刘邦一样,刘秀统治时期为建国之初,所以采取柔和的对外政策,且就统一难度与当时格局的混乱程度上说,与刘邦还有一点差距,故排在第六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