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听过金文声老先生的演出,本无心说些什么。不过,在读了赵绪昕老师关于金老先生晚期演艺介绍后,心里忽的生出些感想,想在此一吐为快。 金文声老先生是一位集评书、山东快书“两门抱”的曲艺演出家,艺术造诣特别高。首先,艺德高。金老先生无论是评书、山东快书还是快板书、相声,演出形式随他手拈来。多年来,他坚持为百姓演出,且票价低廉;他还根据自己擅长演说清代时期评书的特点,努力研读清代历史,为演出打好基础,做好功课;最重要的一点,他为抢救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工作中,曾协助天津广播电视学会和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开发中心收集制作传统相声采编出版工作,他倾其全力,使很多老艺术家的作品得以保留传扬。 二是,他艺术底蕴深厚,人不张扬。单从拜金老先生为师,现已成名众多高徒这件事来说,足以体现金先生的艺术水平有多高,此处就不多赘述了;至于金老先生说书的质量,那就更有料了。在听书的观众中藏龙卧虎的人很多,演出时若不有点真东西,怎能回答了大家的现场提问,圆满了场子呢?再有,就老先生每天说书两小时,两年不会有返头这么一点来说,肚子里定是藏满锦绣文章的。 三是,他终生献身曲艺文化事业,无怨无悔。不表从前,单从1956年他在天津从艺算起,金老先生在曲艺界摸爬滚打60多年,一件事用心做了几十年,花费了多少心力不说也知,就是铁杵也早已磨成针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评判一个人的德艺,只需串联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可说明问题。于一个老艺人而言,能倾心于心爱的职业,终身投入最大的热情、执着、奉献于一身,并将自己千锤百炼的作品不断地奉献给观众,给大家带来快乐,这就不容易。这也足以表明金老先生的人生志向是脚踏实地的、是扎根舞台,服务百姓的。他在舞台上放歌自己理想,和百姓进行精神交流,不断浇灌传统和现代曲艺文化的根苗,使之蓬勃发展向上。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像他一样的敬业精神,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尽心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多么美好,生活会多么幸福。如果您有时间,也可以找来老先生生前的录音或录像,听一听、看一看,品味金老先生的艺术作品,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享乐呢。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就请记住这位曲艺文坛老艺术家——金文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