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调研:快乐老人100%都拥有这种心态,快看看你有没有!

 大愚若智9999 2017-06-24

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副对联语言朴素直白,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妙处就在“半称心”这个“半”字上。


李先生是一家国营企业的领导干部,今年刚从岗位上退下来。一直公务缠身的他以为会很享受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可是没多久,他开始闷闷不乐。退休前,他总是被工作需要,被他人需要,显得自己很有价值,可是时间却是属于别人的;退休后,时间属于自己了,而他却似乎不再被需要。若李先生能抱着一种“半称心”的心态,或许就能接纳所失,珍视所得,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老年人皆已过了追名逐利的年纪,需要开始逐渐回归自我。与处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不同,老年人不再具有太多精力和时间,若对身边的人或事要求过高,只能徒增烦恼。老年人要少些刻意,多一份享受过程的心情。所以,“半称心”首先应解读为:不追求完美,更能接受遗憾。


进一步讲,“半称心”在提醒我们,要多看到称心的一面,忽略那些不称心。只有跳出对问题的纠结,人才能有精力和时间去发现麻烦以外的世界。生活中,老年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半称心”。

健康“半称心”。年纪大了,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半称心”是接纳生命变化的自然规律,坦然面对日益衰老的身体机能,避免过分为身体健康纠结。

生活“半称心”。退休工资不如别人,老朋友过早离世……晚年生活不可能是完美的。“半称心”是学会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提醒自己避免深陷于问题所带来的抑郁状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子女“半称心”。有些老人希望子女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生活,例如早结婚、稳定工作等,或对儿媳妇、女婿较为挑剔,容易与年轻人产生摩擦。“半称心”是看到时代的变迁和两代人的思维差异,试着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少些控制,多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晚年生活上。


“半称心”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把琐事看淡、眼界放远的豁达。以“半称心”的态度生活,是为了卸下自我的精神枷锁,让晚年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

百名专家、学者;千门课程、讲座;万集音频、视频节目。疾病预防、健康养生、营养饮食、太极拳、名著名篇、评书相声、音乐戏曲。20万分钟内容,您需要的,这里全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