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10g、制附子6g、细辛3g、桂枝10g、炙甘草10g、生龙牡各30g、仙灵脾10g、仙茅10g、远志10g、炒酸枣仁15g、麦冬10g、丹参10g 麻黄辛温微苦,质轻而疏,辛能行散,温能祛寒,故可温散阴寒,宣通经络,调畅气血;附子大辛大热之品,乃阳中之阳,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能温肾阳以益火,乃回阳复脉之要药;细辛温热香窜之性最烈,一助麻黄发散在表之风寒,二助附子温补固阳而防阳脱。此外,麻黄性温又可助附子、细辛之温而散少阴之寒;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仙灵脾、仙茅温肾壮阳,振奋心阳,阳气旺得以鼓动血行,促使血流通畅,气血调和;龙骨、牡蛎潜阳安神,使神明内守;远志、酸枣仁宁神定悸,佐以丹参活血化瘀、麦冬以阴中求阳;综观全方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效,心神得护则潜藏而不外动,诸症得除。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麻黄中的总麻黄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也能兴奋肾上腺能神经和 直接兴奋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受体而呈现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附子中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甲以及消旋去甲乌药碱等,其中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兴奋迷走神经及强心作用,通过兴奋神经中枢,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从而使心衰症状得以改善。细辛成分中的去甲乌药碱 等生物碱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改善体质。丹参具有抗凝血作用,对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血、缺氧起到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