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的语言,勿需过多指导,儿童就能很快进入游戏状态。 儿童对游戏的合作与投入程度是其他形式的治疗所无法达到的。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在一种自由、安全的环境下,治疗者或其他人陪伴儿童在治疗情境中利用游戏材料进行游戏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游戏释放患儿的不良情绪,使患儿在一种被爱、被积极关注和接纳的气氛中渐渐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逐步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走出。 游戏疗法非常强调治疗者对于儿童“安全基地”的建立,儿童只有在自身认为完全信任和安全的氛围下,才能在游戏中获益。 一、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疗法由多拉·卡尔夫(Dora Kallf)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设,吸收了荣格积极想象技术和理论,结合了威尔斯(H. G. Wells) 、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MargaretLowenfeld)等人的有关儿童游戏理论与操作之精要,是游戏疗法的一种形式。沙盘游戏几乎不需要依靠言语表达,但是却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故事情节提升交往能力和表达有意义的词汇。 儿童在治疗者所创造的“自由、接纳和受保护”的空间内利用沙、水和玩具模型在沙箱内游戏,有利于儿童自由地表达情感、引发儿童的想象和唤醒他们的自我治愈潜能。 在沙盘游戏中,沙和水是两个重要的治疗因素,接触沙引起的触觉可以调动具有动物本能的人类容易忘却的感觉技能。我们通过沙来调动自闭症幼儿的感触觉,唤醒其潜在能量,调整能量分配。 相比而言,湿沙比干沙的治疗效果更佳;水给自闭症儿童一种轻松感、包容感和满足感,并引发其想象。沙箱的外侧涂深颜色或木本色,内侧涂蓝颜色,使人在挖沙时有挖出“水”的感觉,同时也是天空的蓝色,有助于儿童在游戏时“做出”湖泊、河流,同时也利于其自由联想。 玩具模型包括人、动物、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食物、家具、贝壳、图腾柱等,类别全面以便能应尽可能多地反映各种生活场景。 沙盘游戏是一个互动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内心世界的投射,还是沙盘和儿童互相无声交流的过程。儿童通过玩沙、摆模具等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在自己创造的沙盘作品中获得“反馈”,经过反复的游戏过程,儿童在其中得到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启发。 二、语言训练的小游戏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即使有开口说话的能力,但也缺乏交流性质,主动语言极少。所以,进行语言训练的小游戏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交流的机会。 通过讲故事或是唱歌谣的方式,向孩子提问,让孩子参与其中进行对话;还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情节进行游戏,例如“打电话”,给孩子设计一些日常用语。 也许孩子最初只是机械化的诵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让孩子运用到真实生活中,并加深印象。 三、进行感官感知训练的小游戏 自闭症儿童对陌生环境会存在未知的恐惧感,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所以感官感知类的游戏就十分必要。 可以先从简单的身体接触开始,例如“挠痒痒”,在孩子身上瘙痒,让孩子笑起来;融合儿歌和肢体动作的游戏活动“小蚂蚁上树”等等。 这一类的小游戏可以营造愉快的气氛,让孩子们真正笑起来,排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惧,让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从而抑制了不良情绪的产生。 四、进行观察力训练的小游戏 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会去注意他人的变化,不会注意地去观察人或事物,这也可以通过小游戏来训练。 例如玩“大风吹”的游戏,家长说:“大风吹”,孩子问:“吹什么?”家长回答:“吹穿蓝衣服的人。”这时就可以激发孩子的观察力,看看哪个人穿的是蓝衣服,并找出来。通过这些游戏活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五、进行交往能力训练的小游戏 自闭症儿童往往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人交流,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角色扮演类的游戏,给孩子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并体验不同的角色特征。 例如“过家家”游戏,让孩子扮演主人,父母扮演客人,准备一些玩具,让孩子进行买菜、做饭等不同的活动,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通过多次玩这一类游戏,可以使孩子在社交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六、进行体育训练的小游戏 孩子天性爱动、爱玩耍,父母可以让孩子多进行体育活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是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踢球、跳绳,可以让孩子与正常儿童一起活动,让欢快、轻松的氛围来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欲望,并渐渐融入进去。 七、进行注意力训练的小游戏 对一些注意力差的孩子,也可以针对这一点来进行训练。 例如“抢食物”游戏,在桌子上摆放着食物或玩具,父母喊“1、2、3”一起抢,抢到的就会得到食物和玩具。在进行这类游戏时,需要孩子全神贯注地看着物品,所以长期进行这种游戏活动,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不管是哪一种儿童,游戏都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孩子能力的提高,训练其各种水平。 针对自闭症儿童,父母应该更细心、更耐心,寻找适合孩子的游戏形式,帮助孩子摆脱孤独,打开心扉!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