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密、欲望与权力:一个男孩的“男子气概”是怎么养成的

 长沙7喜 2017-06-24


直到有一天,我们在父亲认老的五官里读出了脆弱,直到有一天,我们在父亲的道歉里看见了他缺席时的焦虑。父亲的生活史上有大片空白,没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亲密没有为孩子擦泪的柔软,缺乏表达爱的空间……


父亲节已经过去,我们希望往前追溯,掀开父亲的神秘面纱。每一位父亲,都曾是一个男孩。你的父亲在你印象中或许焦虑,愤怒,都是因为他曾是一个孤单的小男孩,而从男孩到男人、甚至父亲这条路,多长、多远、一路难行。


我们一直以为男性是理性的动物,于是剥夺了男孩情感的权利。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男孩沉默寡言、忍耐痛苦、限制情绪?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但愿藉由改变“错误的情感教育”,让男孩去拥有“其它”选项。



拒绝残酷文化,再见男子气概

情感教育 01


美国曾对 15~19 岁男性青年做过访谈调查,男孩们普遍相信:男人受人尊重是很重要的;谈论自己的难题意味失去尊严;身材矮小很可耻,要具备体力;男人不必做家务事。男孩模仿家庭与社会的性别人际关系,发展出了复制且建立自己认同的社交模式。


为何男性以为自己要坚毅勇敢?让我们从对男孩的惩罚文化谈起。


2016 年电影《荒野猎人》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在野地蛮横求生的意志与果敢也为莱昂纳多拿下了最佳男主角。影片以“苦其心志”去雕琢一个男人以肉搏完成自己的过程。歌颂雄性激素的电影不是原罪,但仔细想想,血债血还的复仇、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一向是我们现今社会锻炼男孩成为男人的唯一路径


体罚教育是其一,“穷养男、富养女”的逻辑思维除了将女孩推入永恒的被保护困境,更是也将男性带往一条粗暴的路。每一个在青春期曾极端反抗的男孩,可能都有一对有“暴力前科”的父母。:比起与孩子谈论善良与情绪,父母更擅长用体罚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比起让男孩在情感上认同自己,父母更期待养出一个独立健壮的男孩


在进入同侪阶段,男孩又进阶地接受着支配与被支配的“残酷文化”。世界名著《苍蝇王》写了一群 6~13 岁的孩子在荒岛上的杀戮故事。他们必须选出领袖,在那样的世界冷静与理智行不通,只有强悍与暴力可以生存。当多数女孩们被社会指使读着《小美人鱼》时,男孩们正在经历每一天真枪实弹的《苍蝇王》。



在透过结盟建立安全感的秩序里,男孩必须不断变强,成为男子汉,收集“男子气概”的星星贴纸,成为“成年的男人”。他们会有意识地攻击有温柔、同理心、脆弱特质的女/男性,通过这样的攻击完成自己的竞争——一个够格的男孩。


男孩们对自己残忍,似乎也没必要对其他男孩仁慈,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的男孩中特别容易出现对于体格较弱和性别气质阴柔同伴的霸凌。一个男人的沉默至此开始。他们为什么需要体谅痛苦?他自己一直都在痛苦的循环之下。他们为什么需要有同理心?当你软弱就释放了他人攻击你的机会。


 错误情感教育

男孩不能哭;


男孩要通过体育或是竞赛类活动证明自己的力量;


男孩要藉由贬低女孩价值来建立自己的尊严。


支持孩子自由生长的家庭教育

情感教育 02


1997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父亲对孩子的照顾参与度相较 20 年前提高了 15%。性别意识启蒙后,越来越多的父亲开始投入家庭照顾,实践父职。许多父亲表明在孩子婴儿时期深感自己的无能,例如他们无法代替妻子喂奶,在满足孩子的生理机制上无法获得认同,就这样失去一次又一次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Emory University 研究人员在2017年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的结果为:父亲给女儿唱歌,朝她们微笑的时候更多,使用的语言比对儿子的更具识别度,表现出的悲伤也多得多;他们对儿子的用词更注重成就,比如“获胜”和“骄傲”。


男孩接受父亲的命令成长,胜过领会父亲的情感成长。


我们需要父亲挺身而出,了解父亲的工作不是生育就大功告成;成为一个男人,不是有生孩子的能力,而是抚养孩子的勇气。我们有必要关掉电视,和我们的孩子聊聊,听他们说,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奥巴马


家长制特别容易让父亲用来使儿子服从,透过养育机制的权力控制男孩。母亲与男孩间则容易出现情感勒索,女人如果无法通过教育或是职场提升自己的地位,在家庭里的进阶便是透过母亲与妻子的身份确立自己的权力范围。母亲把自己的社经地位期望投射在儿子身上,也把很多对家庭的责难推到儿子身上,或许很多儿子都听过母亲说“你不要变得像你爸爸一样”。



这种对待男孩的方式错失了孩子的真正人格——成为一个有出息的男孩、成为解救被父亲压迫的母亲——造成了男孩成长过程中对家庭的矛盾情感。他既不成英雄(无法超越父亲),也成不了孩子(如果父母把儿子当作实践社会期望的手段)。


 错误情感教育

用“期待”影响男孩的行为选择;


以“父亲形象”雕琢小孩的成长;


以“母亲身份”施压小孩的未来选择。


为什么我无法好好爱人?

情感教育 03


一个男孩的青春期需要面对许多互相对立的感受。男孩的社群练习是从竞争开始的,他们少有机会去察觉他人情绪,甚至在成长过程中不被要求同理。在复杂的情感关系中,迷失的男孩既无法拉下面子表达情绪,也找不到一种新的语言去理解理解一段性关系,对他们来说比理解情感关系容易许多。


女孩也是男孩通过亲密关系成为男人的“过程”,他们一方面需要女孩来支持自己的雄性形象,一方面以屏弃嘲弄女孩树立男性尊严。男孩的情绪生活面临三大挑战:亲密、欲望与权力。如果一个男孩难以表述自己内心的伤心与孤独,只会用愤怒或冷淡响应不理想的感情状态,如果一个男孩难以释怀自己的性冲动,伴随而来的将是自己不健康的感情关系。



几乎所有男孩子都知道如何私下压抑类似的痛楚,随着痛楚的释放,伴随而来的是羞愧。许多男孩都渴望成长,想象自己有一天自己真的长成大人,可以跟一个真正的女孩做爱,而不必依靠成人杂志中的插页。


——《该隐的封印:揭开男孩世界的残忍文化》


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男孩天生对性好奇。事实上,女孩一直被教导要远离性,否则她们好奇的程度可能与男孩没什么区别。对性好奇、有性探索并不可耻,重要的是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教育鲜少教育孩子什么是安全的性距离。父母必须假装自己的男孩不会自慰、手机里没有A片、在学校不会传递A漫。男孩接受性知识往往少了一成事实信息——A片里女孩说不要就是要?现实世界可不是如此。


然而男孩痛苦的也是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想象:一段美好的性,男性要强悍担任支配角色,甚至必须要用暴力去显示自己轻视女性、充满力量。男孩会非常惶恐自己的“第一次表现”,残酷的社会经验教导我们的男孩消灭温柔、柔软等被归类至“女性化”的感受,现有的刻板异性恋两性教育与其说是性别教育,不如说是教育男孩女孩如何通过家庭扮演好各自性别角色的权力教育


 错误情感教育

“好男孩教育”期待男生要满足女生需求;


男生必须透过追求文化讨好女生,例如:要对女性的人生负责、帮女生提包包、吃饭要男性买单;


鼓励男性的性功能链接他的人格自尊、鼓励男性以性展示权力支配女性、鼓励男性透过言语霸凌女性取得雄风地位。



从自我、家庭谈到人际关系,这仅是男性面对强大父权结构较容易被看见的局部。男孩有许多的难题,他们长时间保持沉默且不愿求援。拥抱自己的各种情绪将是未来男性期许性别友善的第一步。


想要男孩有不同的成长,或者在未来可能成为一位不一样的父亲,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他们机会,去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男孩值得拥有人类情绪的全部。




授权转载自女人迷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