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即病毒性感冒,主要病毒为鼻病毒,其他病毒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高,成人每年可发病1~3次,儿童发病2~7次,具有一定传染性。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起病急,病程大多具有自限性,大多数在一周内好转。这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重者可致死,但病死率低。 用药方案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一般多能自行缓解,以对症处理为主;同时患者戒烟、注意休息、多进水、进食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⒈对症治疗 ⑴溴化异丙托品喷雾剂:对缓解流涕、打喷嚏有效。 ⑵伪麻黄碱制剂:对有急性咳嗽、鼻塞、鼻后滴漏和咽干的患者应给予氨酚伪麻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等,治疗以减轻鼻部充血,亦可局部滴鼻应用麻黄素滴鼻液等。 ⑶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减少打喷嚏、鼻涕有效,但有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⑷解热镇痛类药物: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明显者可服用乙酰胺基酚或阿司匹林;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最常用。 ⑸镇咳药:为保护咳嗽反射一般不主张用,但剧烈咳嗽影响睡眠时可酌情应用。 ⑹进食不佳者可适当短期补液,如葡萄糖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同时加入维生素C与氯化钾。 ⒉抗菌药物治疗 目前已明确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用药,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⒊抗病毒药物治疗 由于目前有滥用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所以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2天一般无需应用。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⒋ 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辨证施治使用清热泻火类中成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和清热凉血类中成药。 预防 重在预防,隔离传染源有助于避免传染。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为主要预防措施。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