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肝炎,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乙肝,认为这种疾病一旦患上就无法根治,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事实上,急性肝炎的预后大多良好,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恢复。只有慢性肝炎患者才需要经过漫长的治疗,才有可能康复。 一、什么是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是指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肝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1)病因分类:一般而言,急性肝炎可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急性非病毒性肝炎。而急性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六种;急性非病毒性肝炎可分为酒精性、中毒性以及脂肪肝等多种类型。 (2)有无黄疸分类:临床上通常把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肝炎两类。 临床常见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二、急性肝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急性肝炎在临床上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肝炎其症状表现极其严重程度均不一。 (1)发热:急性黄疽型肝炎患者在早期期间常会出现发热,或与肝细胞损害有关。一般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持续三到五天,之后可出现黄疽。 (2)尿黄:急性肝炎期间,由于肝炎病毒破坏肝细胞,影响其胆红素的代谢,进而导致尿液中的色素颜色加深(颜色越深,肝细胞破坏越严重)。、 (3)黄疸: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坏死,胆红素代谢受到破坏,从而会引发黄疽的出现。每日的上升幅度很快,往往超过34-51umol/L。 (4)食欲不振:急性肝炎患者的肝脏受到损害,分泌胆汁的功能会随着降低,从而影响脂肪的吸收消化作用。从而患者会出现厌油腻食物,肠道不适等症状。 (5)肝部疼痛:急性肝炎期间的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从而导致肝部的疼痛之感。而为之一般不一,多在活动性加剧。 三、究竟能不能治好?一般而言,90%的急性肝炎患者是可以恢复的。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谨遵医嘱。该种疾病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其治疗难度将会升高。 一般而言,临床上急性肝炎的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而临床辅助用药可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剂。 最后,要注意的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处于病毒复制活跃期,需要隔离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