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概念型产品也越来越多,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碱性水一样,而随着这些概念型产品的不断推出,大家对食物的酸碱性和体液的酸碱性关注度越来越高,那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下面的疑惑呢? 一、 人体到底有没有酸碱体质之分? 二、 酸性、碱性食物与味道有关吗? 三、 喝弱碱性水能改变酸性体质吗?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不妨和我们一起继续看下去吧。 一、 人体到底有没有酸碱体质之分 答案是没有。 近年来酸性体质易致病的说法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哪些是酸性食物,哪些是碱性食物。专家指出,食物的选择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慢性病也和酸性体质无关。
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要在恒定PH值(7.35-7.45)的体液中进行,体液PH值的稳定现象即为“酸碱平衡”。 不过,酸性食物有害论不科学,慢性病也不是酸性体质造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究竟吃了什么是不会影响到人体的酸碱平衡的。 首先,人不会只吃酸性或碱性的食物,正常人的膳食偏好根本不会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其次,人体有多重强大的缓冲系统,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呼吸功能调节,肾脏排泄与再吸收功能调节,是可以自我调节酸碱平衡的,所以,人体也不会出现酸性或碱性体质。 二、 酸性、碱性食物与味道有关吗? 答案是无关。 所谓“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一个有一定争议的概念。实际上,这与食物的味道是酸味还是碱味毫不相干,与食物的PH值也没有关系。食物的酸性和碱性与其所含矿物质元素的平衡有关。 富含磷、硫等成酸性元素的成酸性食物包括肉类,蛋类、水产品和精白米面制品,而富含钾、钙、镁等成碱性元素占优势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薯类和藻类,豆类、豆制品和牛奶属于弱碱性食品,粗粮、坚果和油脂则接近于平衡。
过多摄入富含酸性元素的食品,可能造成钙元素排出数量增加,不利于骨骼的健康。同时富含酸性元素的食物往往也是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不足的食物。
因而,多摄入钾、镁元素占优势的蔬菜和水果,适当减少富含硫、磷元素的鱼、肉、蛋类,同时用粗粮、薯类和豆类代替精白米面作为主食,可以更好的帮助食物中各种元素达到平衡。 三、喝弱碱性水能改变酸性体质吗? 答案是不能。 有一种说法宣称,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只要喝弱碱性水就能解决。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首先,人体具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并不会因为食物的酸碱性而改变体内环境的PH;其次,碱性水并不能彻底解决饮食中各大食物比例不合理而带来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调、膳食纤维不足、抗氧化物质不足等问题。
在膳食中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适当增加粗粮、豆类和薯类,控制动物性食品食物总量不过多,才是预防慢性疾病的要点。靠一种水或保健品来改变体液酸碱度的想法是难以实现的。 内容出自《中国上班族膳食营养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