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炎夏日,降伏鼻炎好时机!(二)

 lin-lian 2017-06-24




邑百说


是不是常受到鼻炎困扰?夏天可是治疗鼻炎病的好时机啊。上期我们邀请了龚骁老师为我们解说了鼻炎的不同分类和表现特征,以及其与感冒的关系。本期龚老师为我们继续讲解各种类鼻炎的治愈难易度


邑百:龚老师,上次说到体质虚弱的人,治疗鼻炎的话可能会越治疗越虚弱,那么这些体弱的人的鼻炎究竟还能治疗吗?

龚老师:

从体制改善的角度治疗就可以。

正好第三点,我们就谈谈哪些鼻炎治疗容易,哪些治疗有难度。

总体上,中医病因归类为风寒类的最好治,所以很多人宣传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急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奇效如神、一包药就好的,基本上就属于这种。快的话,喝下汤药当时就会有感觉。

一般来说,症状上有这些特点的,就属于风寒:局部来说,清水鼻涕,遇冷即发,暖环境下一般太平,整体上体质不是很强壮但也不明显虚弱,不是火热体质,舌不干或者不红,同时不夹杂湿,特别提出不夹湿。如果是江南地区,湿热更明显,寒湿的话问题还不是很大,因为小青龙汤外面有成药,如果夹湿热了,这种成药喝下去就很容易化热,非但疗效打折扣,还会延长病程给下一步治疗带来点麻烦。这种病人,你都不需要找中医面诊开汤药,直接去药店买小青龙口服液就行了。记住,别看说明书,说明书大概不写能治鼻炎的[]

刚才提到了体质不能明显虚弱,如果是体质虚弱又受了风寒,喝小青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喝了好,好了再发,发了再喝,短期有效,总体疗效不满意。就是我在第二点中提到了状况。这种你只有老实面诊喝汤药了。有些呢,用小柴胡加点入鼻局部的药,有些方子呢就是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治鼻炎的,绝大多数是在补益了。第二好治的类型大概是风热类,但是很多人就不会治。一般是涕粘涕黄,遇热则发。但是,更多见的情况是,有热未必就是鼻涕粘稠、遇热才发。相反,当人体气机郁闭的时候,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症状,看上去倒像是风寒,照样是清水涕、遇冷即发,但是,实质却是风热得用辛凉解表的药,还用小青龙怎么好的了? 你就是吃点桑叶、菊花、薄荷都比比小青龙好多了。这个诊断需要临床分析一般爱好者或者妈妈可能会误判,要从舌边尖红,咽喉症状等综合起来判断。这种类型容易误判,但是判断正确了,起效还是很快。 


接下来几种起效就会慢点了,风湿类型,偏寒的还好,偏热(湿热)就相当麻烦。因为,一般寒是外来的,驱散了就好。湿就不是,更多情况下是病人有湿的体质,是一种长期的身体状态。外湿一般与季节相关,比如江南黄梅季节、连续阴雨,而内湿则与生活习惯、饮食、睡眠习惯相关。所以治疗湿,根本问题在调整整体状况,病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也一定要配合,否则单靠药物就很难彻底纠正。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份、油炸、烧烤的东西都是要注意的,生冷的东西、瓜果类、酒类不要多吃,睡眠最迟不要超过11点,适当的运动微微出点汗。此外,湿体质的人,潜在还有脾虚、肾虚(人体的水湿代谢主要靠肺、脾、肾、三焦),不纠正脾虚、肾虚,你的整体状况还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病情特别容易反复。

寒湿方面的中成药好像只有藿香正气,至于湿热,有个老药,甘露消毒丹,基本上买不到了。所以治湿基本上还得面诊吃汤药。湿的判断,一般以舌象为主要依据,舌体胖、舌苔腻,还有病人的精神状态,湿是压抑的,所以总感觉精力不够,身上肌肉酸软,懒洋洋的状态,没有专门学习过的人总搞不清虚和湿,老把这种状态当成是虚,然后自己乱补,结果越补越没劲。

还有一种状态是又虚又湿,这种对医生来说也是难题,怎么把握补虚与化湿的比例,是三分补七分化,还是对半开,或者补虚七化湿三,这个只有靠医生小心翼翼用药加病人的耐心配合,这种真是想快也快不起来,欲速则不达,猛火还会烧糊饭。如果按照鼻炎的西医分类,湿热类型的以鼻窦炎居多,我一开始提到鼻窦炎治疗会慢点,就是这个道理,鼻窦炎尤其注意辛辣油腻饮食,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鼻窦炎位置特殊,深而且只有一个出口、引流不畅,治疗纯粹要靠自身把炎症分泌物吸收掉,不像一般鼻炎分泌物可以从鼻腔、从咽喉部排出来。湿热里面还有一种情况是更加麻烦的,既湿热又阴虚,从理论上讲,湿热和阴虚是两种对立的东西,湿是水液停滞多余,而阴虚是水液缺乏,完全矛盾,要治湿就要把水排除出去,但阴虚又要补充水。不凑巧,在一个人身上这两种情况共存,治疗起来就很头痛,疗程也就长了,慢性鼻窦炎有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就更加容易出现这种。


还有一种情况,病程长了,气血淤滞,局部肥厚增生了,像肥厚型鼻炎、萎缩性鼻炎,鼻塞持续状态、很干燥、嗅觉持续减退,这种治疗起来肯定不会短,甚至治得医生病人都没信心。 

 

邑百:听上去也觉得这些鼻炎好难治疗啊,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呢。

龚老师:

也有几种特殊,但治疗起来其实难度并不高的。有没有发现自己突然生气了,然后鼻炎就发了,当鼻炎治就是治不好?有没有生气了然后就出鼻血了,用止血药止不住? 看上去好难,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肝和肺的平衡失调了,这时候不治肺(鼻),而应该去治肝,很快就能解决了。

我们这里的读者妈妈较多,最后就再给大家讲一个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些人的表现就是经期鼻子流血,周期性、反复发作,有时候容易疏忽,当成是鼻子本身的问题。其实这个病的治疗,不是去治鼻子、也不是去止血,而是分析整体状况,去调肝、调脾肾,气血有归路了,这个血自然就不会出了。 

 

邑百:谢谢龚老师的分享,每次都是受益良多!

龚老师:

今天主要从中医内服汤药的角度来谈鼻炎治疗,当然,鼻炎也有很多外治法,局部症状明显、整体状况不差的,外治法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方面的资料网上很多,我们吕医生也有自己研制配方,所以外治法我就不讲了,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