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名姬之一李香君侠肝义胆,却如此结局

 昵称VChmUhmv 2017-06-25

李香君,原姓吴,本是书香门第之家,因其父被阉党之罪,家道中落,八岁那年便开始漂泊异乡,后随养母李贞丽改姓李。

李贞丽在秦淮河畔开了一家媚香楼,李香君自然而然就成了媚香楼的红姑娘。因从小就在媚香楼的主人李贞丽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贞丽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贞丽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李香君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都戏称她是“香扇坠”。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名姬之一李香君侠肝义胆,却如此结局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高级的妓楼,里面的姑娘大多是卖艺不卖身。所以来媚香楼的客人基本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这也使得李香君小小年纪便善于辨识好坏忠奸。李香君十六岁那年遇见侯方域,其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是位刚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也是一名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两人交往几次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 后来由于侯方域借了阮大铖的钱财赎李香君,而阮大铖是一个无耻之徒,李香君知道后痛骂侯方域,变卖首饰、四处借钱终于凑够还给了阮大铖,阮大铖大感脸面丢尽,发誓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不过时局变化很快,李自成占领北京,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阮大铖被封为兵部侍郎,后又升为兵部尚书。大权在握,阮大铖马上着手铲除异己,曾今于自己作对的人纷纷下狱。侯方域得知后不得已离开南京,投奔到正督师扬州史可法麾下。李香君自侯方域离开后,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待侯公子归来。不过这些达官显贵不肯死心,纷纷上门打她注意,无奈李香君是铁了心,一律回绝,这些人也只能灰灰的离开。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名姬之一李香君侠肝义胆,却如此结局

不过总有厚颜无耻之人,阮大铖一直想找机会报仇,无奈侯方域闻风远走,他无从下手;此时佥都御史田仰早对李香君垂涎已久,想把她收为侍妾,又不好亲自出马;阮大铖得知后于是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下聘礼,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地一口拒绝,她说:“侯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回来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礼。”谁知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地到了媚香楼下。这阮大铖仗着人多势众,准备强娶。李香君被逼无奈,只好假装答应下来。声言先回屋打扮,妆成再上轿,但她回房后立即从二楼窗户跳下,血溅当场。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纠缠,灰溜溜的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住在附近的杨龙友闻讯赶过来,院中已空寂无人,只有那把带血的绢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杨龙友拾起绢扇,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嘘啼,一个奇妙的构思在他脑海中形成。进屋探视过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后,立刻在书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过的羊毫笔,就着扇面上的血迹稍作点染,血迹便成了一朵朵鲜艳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衬枝叶,一副灼灼动人的桃花图便完成了,这便是有名的桃花扇。不过幸亏媚香楼不高,摔伤后的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伤势痊愈了,这时田仰已离开南京,娶妾之事就不了了之。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名姬之一李香君侠肝义胆,却如此结局

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铖并没就此放过她,为了能够取悦弘光皇帝,阮大铖大献殷勤,亲自到秦淮河畔的歌楼妓院里挑选出色的歌妓,送入宫中给弘光帝取乐。等李香君伤愈后,也被阮大铖打着皇上圣谕的幌子征召入宫,充当歌姬。

不久,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宏光帝被部下出卖献给了清军。李香君随着人流逃出了皇宫,但街上一片混乱,清兵到处烧杀抢掠,香君高一脚、低一脚地跑向秦淮河畔,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站在桥头的李香君向媚香楼方向望去,却发现媚香楼也陷于火海之中。李香君心里一沉,一下子跌坐在桥面上。正巧,这时当年为李香君教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无意中发现了坐在地上发傻的李香君,连忙将她扶起,便带着她随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

在苏州时与侯方域相遇,并随侯方域回了商丘老家,并隐瞒了歌伎身份,以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在这里,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从1645年到1652年这八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不过她的身份最终被其公公发现,随后赶出家门,1653年,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含恨离开了人世,终年30岁;在李香君去世仅一年后,年仅三十七岁的侯方域,也因不能保住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忧闷中走完了自己充满悔恨的人生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