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卑与超越

 悅來閲好吧 2017-06-27

2017年第19本书


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奥】阿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荐语    

每个人都会与你的自卑同行,特别是那些自大的人,有多少自大,就有多少自卑!

因为自卑就是你在人生中面对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的体验,自卑是难免的!

有人说,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更何况是真正的困难,那就干啊!好!可见自卑可以成为人们前行的动力,这就是超越!

但问题是你遇到的困难多种多样,而且在遭遇它们时你的心智往往不成熟,你还根本不知道如何解读它们,有时候它们还披着貌似善意的外衣。

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作者也认为五岁大的孩子已经基本形成了他人生一套解释和应对问题的模式。那么,如果我们在幼时被自卑所困,怎么办?是不是一定会走上诸如犯罪、过度自大、精神抑郁的失败道路……

当然读书会推荐的书是一定有解法的,且随樊老师一路洞悉其中奥妙!

试读

你如何解读自己的生命意义?

人类总是生活在“意义”之中。何谓意义?例如当我们提起“木头”,事实上想到的是我们可以用来做家具、生火等的一类东西,为了便于区分和交流,我们将它们命名为“木头”。任一事物,被人类看见或感知后,或者通过想象出现在人的意识中(例如魔法等虚构物),它就与人有了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赋予它的意义。

所以说我们都是通过自身所感知、理解、归因的意义来体验现实——这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某物。人生亦如此。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进而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就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