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补肾通脉疗法总论

 高州佬 2017-06-27

疼痛的根源。其实,从“疼痛”两个字的构成,就可以明确其致病的根源。“疼”字,为“疒”+“冬”,其意为因寒凉而致的病;“痛”字,为“疒”+“甬”,“甬”在古汉语中作“路”解,而体内的路则是“经络”,故“痛”是因为经络不通致病;由此看来,所有的“疼痛”的根本原因,一是体内寒凉,二是体内经络不通。病理清楚后,其治病方法则一目了然,治疗身体任何疼痛的根本大法为“扶阳气,通经络”,阳气足,经络通,体内的寒凉无处可藏,则“疼痛”消失。

扶阳补肾通脉疗法:要想阳气充足,一是要用药物增加阳气(扶阳),二是体内要有地方存放阳气(固阳),众所周知,存放阳气的器官是肾,所以,扶阳气其实包括了“扶阳”、“补肾”两个内容。这里的阳气,其实就是中医里讲的“相火”,是经“肺、胃”降下的“君火(心火)”。扶阳气的药物主要是附子、石硫磺、干姜、肉桂等的配伍。“补肾”则包括了补肾阳和滋肾阴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伏住降下的“相火”。补肾的药物主要是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杜仲、续断、枸杞、海马等的配伍。俗话讲的阳虚,其实指的是“相火”不足,这时,肾体本身肯定也是虚损的。一般的医生强调补肾,仅仅在补肾体方面,是不够的,应该“相火”和肾体的同时调理。中药进补有效的基础条件,是脾胃的消化功能正常,而一般而言,“相火”不足,就意味着“五行中生土的火不足”,这时,脾胃功能往往也是不好的,故一般扶相火的同时,要调理好脾胃;而脾胃有病时,单纯就脾胃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这时,从补火(相火)和扶土两方面治疗,往往效果更好。也就是说,先后天的阳气最好同时调理。 关于通脉人体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在这些经络里,对阳气温煦全身起决定作用的经络是“督脉”。督脉为人体阳脉总督,起于小腹内胞宫,出会阴、到长强沿脊椎上行至人中,止于龈交穴。督脉为阳脉之海,统管一身内外阳气,督脉内阳气盛衰和督脉是否畅通可直接影响到五脏六腑脏腑功能,并诱发各种疾病。当督脉阳气不足会出现腰脊酸软无力,背脊畏寒怕冷,男性阳萎,死精,女性痛经,小腹坠胀,宫寒不孕,白带等。临床中老年人常见的头昏、眩晕、健忘等症,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阳气不足,肾虚不能生髓、督脉虚衰不能令清阳上升、髓不足于养脑所至。当督脉阳气不足于畅通循环于任督二脉时,很多疾病都会随之而来。(平时见得最多的就是鼻炎,治疗鼻炎临床只要用扶阳补肾通督脉的方法就可以短期内将其治愈,而且不易复发。)故通脉的核心是通督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