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必要性

 医不了人心 2017-06-27

 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正常1-3个月不等),因此还得用固定的方法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坚固愈合。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和愈合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的收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并发症。用药利于消肿,并促进骨折的愈合。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基础,功能锻炼是治疗的核心,也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治疗骨折不但要恢复骨骼的支架,更重要的是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避免骨折病(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


骨折不同时期的功能训练

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训练。

一骨折后l2周:

此时受伤局部肿胀、疼痛、骨折端有血肿,容易移位,软组织损伤需要修复。因此这期的主要训练方式是骨折经适当的复位固定后,在骨折远端按摩和肌肉等长收缩活动。运动时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应固定不动。此期训练目的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和粘连,避免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

二骨折后3周至23个月:

这时局部肿胀消退,疼痛消失,软组织损伤已修复,骨折端日趋稳定。其训练方式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未固定关节的伸屈活动外,可在健肢或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步开始骨折局部上、下关节的“顺重力活动”,以及与骨折移位相反方向的活动。

三骨折23个月以后:

从骨折临床愈合到骨痂改造塑型完毕,一般从伤后23个月到1年以上。此期间骨折端已稳定,能耐受一定的应力,内外固定已拆除,患肢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进行更大范围的训练。训练目的是加强肌力,扩大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范围,以适应生活和工作活动的需要。训练方式以抗阻活动和加强关节活动范围为主。上肢骨折辅以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下肢骨折训练弃拐步行。屈曲型脊柱骨折可下床直立,双臂在腰部反抱,做挺胸伸腰活动。训练中所加阻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伤,以健肢供给阻力为佳,因易于掌握阻力大小,且简便易行。增大关节活动范围以主动活动为主,必要时可辅以适当的被动活动或关节活动器。

练习方法

一被动运动

二助力运动

三主动运动

四抗阻运动



一被动运动——主动活动有困难时

定义:关节可动范围内的活动,由经过专门培训过 的治疗人员或护理人员完成的被动运动。 要求:全方向、大范围、慢速度。

1、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时,每天活动1~2遍,每遍让 所有关节至少全范围活动3次。

2、已有功能障碍时,应达现有最大范围,终点稍用 力略有超过,每日坚持数遍,逐步恢复。 被动运动---关节牵引

1、方法:受累关节近端肢体固定,在远端肢体按需要的方向(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

2、重量:一因其可耐受的酸胀感,但无显著疼痛或肌肉痉挛为度。

3、时间:每次牵引15min左右,每日数次。1疗程10~20天,上肢一般需要2~4疗程,下肢需更长时间。

4、注意事项:禁止暴力牵引,避免韧带损伤。禁止引起显著疼痛,避免肌肉拉伤。牵引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起组织缺血。患者应充分放松,以达最佳效果。 持续被动运动:利用简单机械或电动活动装臵,使术后肢体能进行早期、持续性、无痛范围内的被动运动。

二助力运动

1、人力导引:

治疗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沿着关节活动的方向 帮病人活动。

2、器械训练:

根据杠杆原理,利用器械为助力,带动活动受限 的关节进行活动。

3、悬吊练习:

利用挂钩、绳索和吊带等网架装置将拟活动的肢 体悬吊起来,使其在失重力的前提下进行主动活 动。

4、滑轮训练:

利用滑轮装置和绳索,通过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 体运动,优点是活动幅度易掌握,病人愿意接受。

5、水中运动:

水中运动是助力活动中增加ROM的较好练习方 法,利用水的浮力,是严重无力的肌群无需使用

多大的力即可进行活动,而在一般情况下,无支 持和帮助是很难完成的。

三主动活动

常用各种徒手体操,可根据病人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编制有针对性的动作,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形式多样。可改善血液循环、牵拉挛缩组织、松解粘连,有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

抗阻运动

1.练习通常是在关节可达到的无痛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主要用以防止挛缩和粘连形成,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广泛用于骨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和肢体瘫痪等。

2、基本原则:逐步牵张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

3、目标:利用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牵拉挛缩 和粘连的纤维组织使其产生更多的塑性延长。

方法:使患侧肢体达运动范围的极限端点,然后进行拮抗肌的等长抗阻收缩,维持6~10秒钟,收缩已 缩短的肌肉,然后逐渐地放松,再进行主动肌收缩 或被动移动肢体达到比运动前更大的活动范围。训练时病人应处于舒适的体位,如果允许的话,应脱去影响活动的衣服。操作要缓慢有节律的进行,并注意病人的疼痛反应,避免牵拉已经过度活动的关节。

注意事项

如出现关节疼痛或肌肉肿胀,并持续24小时,则说明用力过度。

外固定可以造成肢体各种组织的失用性变化,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挛缩、瘢痕粘连、骨折疏松、骨痂形成缓慢、皮肤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等,从而导致肢体的残疾或者功能障碍,这些病变就是所谓的“石膏病”。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解决方案一方面在于改进固定的方式,缩短外固定的时间,以内固定取代外固定,尽可能减少外固定的不良影响,这是临床医生所要面临的课题,也是骨折治疗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肌肉收缩所能够对抗的阻力越大,说明这个人的力气越大。

0 ——肌肉完全无收缩

1 ——肌肉稍有收缩,但关节无运动。

2 ——肌肉收缩可使关节活动,但只能使肢体在桌面上平移,而不能将之竖起来,即不能对抗引力。 

3 ——能将肢体从桌面上竖起来,但稍加阻力就难以完成动作,即能抗引力,而不能对抗轻微的阻力。 

4 ——可对抗引力和轻微的阻力。

5 ——肌肉收缩能够对抗强阻力,此为正常肌力。

当肌力在 3 级以下时,患肢已适宜进行活动,但尚不能随意进行,可惜助外力作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时肌肉没有主动的收缩,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肢体关节功能障碍,能起到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恢复或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是骨折康复中最常见的康复措施之一。被动活动的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由医生或家属或病人的健肢帮助进行。活动方式既可以是单关节的,也可以是多关节的,既可以是单方向的,也可以是多方向的。 单关节的被动运动常可以借助机械来进行,称为连续被动活动,这是一项较新的关节功能康复技术。连续被动活动技术与 20 世纪 70 年代时由 Salter 等人提出, 80 年代初被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以后应用逐渐推广,在骨折的康复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被动活动时肢体要充分放松,并臵于舒适自然的体位。单关节活动时,宜固定其附近近端的关节,否则会产生替代动作,消弱治疗效果。被动活动的动作应缓慢柔和有力,有一定的节律性,并逐步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需避免冲击性动作或粗暴的牵扯,否则易于导致损伤。损伤可引起局部出血或渗出。 被动运动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恢复或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需要了解的是关节活动度也可分为两种:主动活动度即动态的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即静态的活动度。活动度的训练应在疼痛可以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并循序渐进,以每日改善 3 °— 5 °为宜,物理疗法之后进行效果较好。

主动运动

当肌力在 2-3 级以上时,即应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可以设计单关节、多关节、单方向、多方向以及不同体位的主动运动方式。主动运动能够有效地维持或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力以及改善全身功能。骨折康复中较常用的有增进关节活动的活动度练习;有牵伸挛缩肌群的牵伸练习和放松练习;有改善平衡、协调功能的平衡练习和协调练习;还有发展肌力的各种抗阻练习。主动辅助运动 即助力运动,是介于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之间的锻炼方式,即使用技师或器具协助患肢进行肌肉收缩。这种方式是可以同时兼顾肌肉训练和关节活动的维持与增加,一般在 2 级肌力时进行。最常用的助力运动是由健肢徒手或通过棍棒、绳索和滑轮装置等方式帮组患肢运动,许多骨折病人都曾经有过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式的经历。

抗阻运动与肌力增强训练,肌力恢复到 4 级或 5 级时,就需要进行增加肌力的训练,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抗阻运动。也就是在骨折处肌肉有一定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的锻炼,负荷最常采用的是沙袋、哑铃等,也有用弹簧或者橡皮条等其他方式的,也有用橡皮泥作指力练习的。抗阻运动有很多不同的程式,如渐进抗阻练习、等速练习、慢速练习、快速负载练习、耐力练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