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态领导,原来是这样的!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6-28

在职场中,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我们有可能会遇到不同性格的领导,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不同性格的领导的管理风格是不同的。你知道吗?如果不理解他们的性格和管理风格的话,会出很多的问题或冲突。

我之前在南京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非常变态的领导,那时候我不懂性格色彩,所以在他下面工作那段时间,我一直认为他是变态的,每天都在搞我。

说他变态有三个原因:

第一点,     他每天会打很多电话给我,平均每天二三十个,最多的一次我数了一下,36个电话,一天我光接他一个人的电话要接36次。这样的频率导致一个现象——手机放在口袋里总感觉手机在响,一掏出来没响,让我产生了幻听。这是我觉得他变态的第一点。

第二点,     我们那个部门除了我以外还有其他六个同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其他的六个同事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后可以休息一下,或者安排自己的工作,而我不行,我每次做完工作都打电话把我叫到办公室,安排额外的工作给我做,而且这个工作是比较难的,我能力之外的工作。第一次还好,第二次也还行,第三次就很痛苦,他是不是搞我?每天他们休息,就让我去干活,工资跟他们拿的是一样的,我那时候心理非常不平衡。我觉得这个鬼在搞我,这是我觉得他变态的第二点。

第三点,     每次好不容易把工作做好了跟他汇报,他从来没有口头上表扬和认可过我,每次跟他汇报后,他只会说:“嗯!好的,接下来把这件事再做了”对于我来说,好不容易把工作做好了,如果领导能鼓励一下,认可一下,我会很高兴,很努力的干活的,可是每次的期待,换来的都是下一个工作。这是我觉得他变态的第三点。

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了,那一天我在四车间里巡查,他打电话给我说:“你在哪儿?”我说:“在四车间,在巡查”。他冷冷说:“给我死到一车间来”,听到这句话我就死到了一车间。我到了一车间转了一圈都没看到他,我准备打电话问他在哪儿,他比我快,打过来了,“你死哪儿去了”,我说:“我在一车间”,“你死在一车间干什么!给我死到二车间来”。你知道吗?当时我的脑子里面有千万个神兽在狂奔,那神兽是三个字(自己脑补吧)。我在想什么情况???!!!是你让我到一车间去的,现在又这样。然后我一气之下把他号码拉黑了,然后过去把事情做完。

这个事情过了大概几天之后,终于有一天,是一个星期五,他让我另外一个同事喊了我去他办公室,我以为又要布置工作了,到了他的办公室后,他说:“晚上有没有事?”“没事”,“没事我们出去吃个饭”。然后把我带到一个大排挡,刚开始什么话都没说,先灌三杯啤酒,喝完了。灌完之后,他就开始问我:“最近是不是很忙?”,他问的时候是微笑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黄色性格的领导的笑容,他笑的是皮笑肉不笑。我心里就有点发毛,我说:“还好啊”,“那你的电话为什么一直打不通”,瞬间我就尴尬了,好尴尬。因为突然意识到他的号码给他拉黑了,没拉回去。我就尴尬的笑了一下,他说最近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说一说吧。一听他这么说,我就说一说吧,我委婉的说了一下我的感受以及问题。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我的领导我把我的苦和不满告诉你之后,你会怎么做?会不会关心我一下,同情我一下?也许你会同情,说明你很善良;也许你不会同情,我也会理解。

我的领导也没有,我本以为我说了之后他会安慰我一下,可是他没有。他拍一下桌子指着我的鼻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干吗”,我当时就愣了,我心想鬼知道啊。然后接下来他说了两句话,让我整个三观都凌乱了。第一句话他说:“你知道吗,这七个人当中,就你做事还不错”;我还没有反应来,紧接着第二句他说:“我要进生产车间做生产部经理,这个位子会空掉,我想让你来做”。

我当时整个就凌乱了,什么情况?他不是变态吗?他不是在搞我吗?为什么是这样子?我一直认为他是在搞我,到最后他告诉我这样一个消息,你知道吗?升职到他那个职位,除了升职,薪水涨两倍呢!如果是你,你会凌乱呢?所以你看不懂性格多么的可怕。

后来接触性格色彩了解他是黄色性格之后,才理解他的做法。我那时候不懂性格,但我很庆幸我那个时候胆子小,没有正面反抗他,如果那时候跟他吵,跟他干的话,我不会有那样的机会升职。

黄色性格的领导就是这样的人,他对一个人的认可不会口头上赞美和认可,他会不断地安排工作给你做,其实他越安排工作给你做越是对你的认可,只是他不说。如果你不懂他的性格,就有可能出现误解,甚至更大的矛盾。所以各位,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或者你的工作当中有这样的领导,他也是这样“折磨”你的话,现在回去赶紧抱大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